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10101003 | 100010 | -- | 查看 福祥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菊儿社区 |
菊儿社区
社区简介: 菊儿社区居委会正式成立、鼓东、交南部分合并为菊儿社区。菊儿社区地处东城区交道口的东北部,隶属于交道口街道办事处辖区,与鼓楼苑、圆恩寺、交东社区居委会相邻,面积0.12平方公里。二、胡同及人文景观介绍:胡同由来:(1)菊儿胡同位于南锣鼓巷文化保护区的最北端,东起交南大街,西止南锣鼓巷,全长438米,宽6米。明代属昭回靖恭坊,称局儿胡同,清乾隆时称拮儿胡同。宣统时称菊儿胡同。民国后沿称,1965年改称交道口南二条。1979年称菊儿胡同。门牌从1-107、2-20号。西北角的部分称为小菊儿胡同。门牌从53-101号。(2)鼓楼东大街因位于著名的古迹钟鼓楼的东侧而得名,门牌从3-119号、2-108号。(3)南锣鼓巷曾经是名赫一时的王公大臣上朝时必经之路,商业也因此而繁荣,灯红酒绿的场景构成了一条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如今,往日的繁华已成旧景,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属我辖区的门牌从1-27号、2-24号。(4)寿比胡同曾称交道口南头条。门牌从3-35号、4-50号。寿比9号原称肃宁府。(5)交南大街名称未有改动。西北角门牌从1-27号属本辖区。交南大街15-27号已于1990年、1999年分别拆迁,改为华峰饭店和东城区社保中心。三、辖区人口情况户籍人口共1818户,4596人,常住人口1082户,3160人。由汉、满、回、蒙、等多民族组成。其中满族112人,回族68人,蒙族12人,2个朝鲜族人,苗、壮、黎、傣、土家各一人。 社区所辖范围: 菊儿胡同3-107号、4-22号、南锣鼓巷1-27号、2-24号、寿比胡同3-35号、4-48号、交南大街3-27号、鼓东大街1-109号、2-108号 |
府学社区 |
府学社区
社区简介: 府学社区位于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的东部,东临东四北大街,西毗交道口南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张自忠路),北起大兴胡同,呈东西短、南北长的长方形状,面积0.24平方公里,现社区户籍人口3240户9717人,常住居民2816户6519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865人,百岁老人2人;低保人员75人,外来务工人员680人,残疾人268人。社区始建于元朝,因顺天府学得名。社区党委组建于2003年,目前拥有4各党支部188名党员。居委会成立于2002年,下设16个居民小组,57名居民代表。社区内古迹众多,资源丰富。其中张自忠路3号院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天祥祠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欧阳予倩故居(张自忠路5号院)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府学社区充分利用辖区内资源丰富的优势,与社区单位进行合作共建,实现了社区建设与驻地单位的良好互动。 社区所辖范围: 北起大兴胡同,南至平安大街张自忠路段(宽街路口以东,东四北大街路口以西),包括麒麟碑胡同、府学胡同、中剪子巷、交道口南大街、桃条胡同、东旺胡同、白米仓胡同。面积0.24平方公里,现社区户籍人口3240户9717人,常住居民2816户6519人。 |
福祥社区 |
福祥社区
社区简介: 福祥社区概况福祥社区居委会在2002年5月街道进行社区调整后正式成立。辖区包括原归属东不压桥居委会的雨儿、东不压桥、蓑衣、福祥四条胡同以及原属帽儿居委会辖区的拐棒胡同,还有原属地东居委会辖区的地东大街56~100号,87~147号及岔子、安乐堂二条胡同,共七条胡同;部分地东大街涵盖面积约0.12平方千米,2006年5月10日东不压桥胡同贴出玉河改造公告,于1个月内完成拆迁工作。涉及我社区700多户居民。均已于2006年6月底先后搬走。 2006年9月雨儿胡同3、5、7号开始房屋微循环改造。现户籍人口为2017户,5035人(其中男性2506人,女性2529人),常住户数为1522户,有满、回、蒙古、侗、藏、达斡尔、土家等七个少数民族。60岁以上老人894人,占总人口的15%。居民中残疾人口72人, 约占总人口的1.5%。档案在街道劳动科的下岗失业人员121人,其中再就业76人,居民中申办低保85户,174人。社区内有三个市级单位(无线电研究所、民航幼儿园、房修二公司)及交道口办事处、交道口房管所、东城综合高中等单位,还有修理自行车、美容美发、餐厅等大小商家共26个。社区内民宅大多是明、清时代的四合院建筑,文革后,尤其是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院内翻建、改建、临建的大量增加,使大部分四合院格局受到破坏。目前保存较完整的所剩无几,现有雨儿13号、乙10号、福祥5号、地东大街84号等院保存完好。其余多数院内主房仍以明清建筑为主体。胡同经几年街道的进行整治(粉刷墙面、油漆街门、改造公厕等),外观较为整洁,街面干净,使古都风貌重放光彩。 社区内有几处文物古迹:如雨儿13号院是国画大师齐白石居住过的地方,现由北京画院使用。雨儿胡同32号门旁的影壁墙,福祥胡同25号院内有一处-庙尚存的一个大殿(殿内已住进居民),该寺庙名为“福祥寺”,福祥胡同由此得名。在东不压桥胡同75号院南,原来的一座名为“玉河庵”的姑子庙正殿现已成为民居,但庙殿的主体(如屋顶的结构及装饰等)仍保留原貌(常见外国游客在此拍照)。地东大街113号院内有一栋建筑是清朝的“太医院”,房屋顶部保存较好,木质梁、柱十分粗大,屋前两棵古松高大挺拔。另外,清明时期的“兵将局”原址在地东大街125~133号一带。修建在明清时代的“御河”北段河道是从现今的后门桥经东不压桥胡同西(现东不压桥菜市场附近)从原“玉河庵”西侧向南经东板桥至北河沿。此段河道在1953年被填平。社区内有罗荣桓元帅、粟裕大将的旧居,还有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琪的宅邸。在蓑衣胡同2号一处较大的宅院内,居住着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任(又名金友之)先生及夫人,金老系北京文史馆馆员、市政协委员。 社区内治安状况较好,民风朴实,邻里间和睦相处,绝大多数居民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如冬季铲冰扫雪,能自愿参加。邻里间发生紧急事件(生病等)能热心相助。居委会一直注重对提高居民素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注意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引导居民正确认识、理解下岗失业, 从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关心、照顾和帮助方面去体会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再反思个人应如何爱国,如何替国家排忧解难,树立新的就业观念,积极再就业。我们的愿望是使居民群众与政府和谐,大家同心协力,建设好社区、首都、国家。教育、启发居民在享有自己权利的同时,还要进公民应尽的义务。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提高居民群众的全面素质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但这是搞好社区各项工作的基础,我们一定实实在在坚持下去。 福祥社区居委会 2007年2月 社区所辖范围: 福祥社区管辖范围 地安门东大街 87号—145号 56 号—100号福祥胡同 1号—23号 2号、4号、10号蓑衣胡同 3号—33号 2号—14号东不压桥胡同 28号、41号拐棒胡同 2号、4号、6号、8号 雨儿胡同 1号—33号 2号—32号安乐堂胡同 1号—15号 4号—22号岔子胡同 1号—23号 2号—6号 |
大兴社区 |
大兴社区
社区简介: 大兴社区居委会属东城区交道口街道辖区内,2002年5月经街道进行社区调整后正式成立。社区有原归属于香饵居委会的香饵胡同双号,花梗胡同,原归属于交南居委会的交南大街的44—88号,北吉祥胡同,以及原来的大兴居委会中的大兴胡同,原归属于细管居委会的细管胡同1-69号、2-70号,共计5条胡同组成。大兴社区位于交道口地区东部,地形是长方形,北起香饵胡同,南至大兴胡同,西临交南大街,东接北新桥大街。社区有5条胡同。社区面积约0.24平方公里。社区内总计188个院落,196个门。户籍人口共1743户,4329人。辖区内大小单位共44个 社区所辖范围: 大兴社区所辖面积为0.24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包括五条胡同一条大街:分别为大兴胡同1—85号、2—36号;花梗胡同1—25号、2—24号;香饵胡同南侧2—156号;北吉祥胡同1—17号、2—24号;细管胡同1-69号、2-70号以及交南大街44——88号。 |
鼓楼苑社区 |
鼓楼苑社区
社区简介: 鼓楼苑社区隶属于东城区交道口街道。2002年5月,经街道社区调整后,正式成立。 鼓楼苑社区位于东城区交道口地区西北部,东街南锣鼓巷胡同,南与帽儿社区相连,西与地安门北大街相连,北与安定门管界相连。 鼓楼苑社区石油后鼓楼苑胡同、前鼓楼苑胡同、黑芝麻胡同、、沙井胡同、景阳胡同、南下洼子胡同、方砖厂胡同、小厂胡同、辛安里胡同九 条胡同及鼓楼东大街西部组成。辖区南面主要是以明清时代所建的平房四合院为主,北面一条大街是以各种门店 为主。 社区有户籍人口2435户, 人口6128人,外地来京人员73户,人口514人。共有大小单位门店144个。 设区面积约:0.13平方公里。 社区内共计:231个门院。 途经这里的有107路、 815路、124路、60路、 5路、819路、734路、834路、等公共汽车, 首车时间 5:00, 末车时间22:50。 社区所辖范围: 鼓楼东大街114号-352号;121号-311号;后鼓楼苑胡同1-27;2-40;前鼓楼苑胡同1-19;2-14;黑芝麻胡同1-23;2-22;沙井胡同3-31;2-28;景阳胡同1-19;2-8;南下洼子胡同1-27;2-22;方砖厂胡同1-103,6-12;小厂胡同1-25,2-22;辛安里胡同5-19,2-106; |
南锣鼓巷社区 |
南锣鼓巷社区
社区简介: (一)社区基本概况南锣鼓巷社区位于东城区交道口街道中南部,由二街一巷六胡同构成。东起交南大街,南临地安门东大街,西起南锣鼓巷,北至后圆恩寺胡同与菊儿社区相临,是古都北京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的特色街区,在国内与世界上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南锣鼓巷社区占地面积约0.29平方公里,总户数2844户,人口8491人;常住人口6011人;流动人口1369人,少数民族人口247人。辖区内有平房院落252个,楼房4栋。属老旧平房社区。社区居委会办公地址为前圆恩寺胡同20号(临时),邮政编码100009。社区党委、居委会、服务站、社区卫生站同处办公。(二)人员组成概况。目前,社区实行-兼居委会主任的工作形式,共有工作人员20人。具体人员组成情况如下:此外,社区还有两名协管人员,负责协管失业工作和残疾工作。社区党委、居委会人员由三年一届选举产生后,街道聘用,社区服务站人员由街道公开选聘。 社区所辖范围: 交道口南大街31号111号地安门东大街39号85号、46号炒豆胡同3号77号、6号12号板厂胡同3号29号、4号34号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 东棉花胡同3号39号、2号40号南锣鼓巷98号116号、117号155号 |
交东社区 |
交东社区
社区简介: 交东社区居民2500户,人口5400人,居委会办公面积160平方米。社区内有城市广场 、中心花园,有健身场地3000平方米,绿地面积5000平方米,危改后辖区内有居民楼16栋,新建四合院3个,楼号沿袭了原交东大街、土儿胡同、香饵胡同的地名,路北平房院3个,辖区单位35个,其中中学一所,小学一所。交东大街是东城区重要的文化精品一条街,区文化馆、图书馆、二十二中学、府学分校、东方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市公交广告公司等单位座落于辖区内,交东社区具有很浓郁的文化氛围,是一个具有现代文化型特点的社区。 社区所辖范围: 交东社区居委会地处东城区中部,东临东四北大街,西临交南大街,北与交道口头条相接壤,南与香饵胡同南部相邻,交东大街东与鼓楼东大街西与东直门内大街相贯通。交东社区居委会隶属于交道口办事处,与大兴居委会相邻,面积0.11平方公里 |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