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街村位于潞城市北部13公里处,属于以绿色农业种植为主的丘陵山区,总耕地面积307亩,其中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100余亩。全村29户,113口人,党员5名。
近年来,按照潞城市委、市政府“双五”战略要求,果街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了喜人局面。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481200 | 046000 | -- | 查看 果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沟溃村 |
沟溃村位于乡政府西南部约8公里处,由沟溃、岭西、东山后和南山后四个自然庄组成。距新改线的309国道仅有2.5公里。总面积4.17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1440亩,森林面积2000多亩,全村112户446人,经济总收入421万元,农民人均所得4063元。沟溃村土地肥沃,有丰富的石膏资源和森林资源。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土豆以及旱地西红柿。现有两个石膏矿,一个石膏加工企业,宏基石膏矿是沟溃村的拳头企业,年产量6万吨,产值150万元,上缴各种利税2万元,解决剩余劳动力40人,增加农民收入40余万元。2007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投资40多万元,修通硬化了一条高标准高质量的进村路,又规划户通水泥路1000余米,2009和2010年又继续完善户通水泥路,户通率达到90%以上,村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
阳坡村 |
阳坡村位于合室乡乡政府东北四公里处,地广人稀,境内高低起伏不平,属丘陵山区,白云石、石灰石矿产资源丰富,全村总面积8024.6亩,耕地面积1801.5亩,村庄占地面积122.6亩,全村71户,207人,党员18名,其中女党员4名。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阳坡村不断创优环境,培育新型产业,逐步形成了以绿色生态农业、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格局。2010年阳坡党支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乡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六村联创”竞赛活动,在优化产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平安创建、力促和谐发展等方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为新农村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 |
中村村 |
合室乡中村位于潞城市市北3公里处,交通便利。全村137户,639口人,耕地面积1120亩,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3名,“两委”干部1名交叉任职,书记主任“一肩挑”,是一个以打工经济为主,种养业为辅的村。 一年来,支村两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村联创”竞赛活动,团结一致,真抓实干,使中村人居环境、生活发展得到进一步改善,成为合室乡的“六星”村,先后摘得“园林绿化先进村”、“平安创建先进村”、“文明和谐先进村”、“户通水泥路先进村”、“推进产业化发展先进村”、“村级管理先进村”。 园林绿化创特色人居环境大改观 在建设园林村的过程中,支村两委班子组建了专门的种植养护队进行施工,采取成活率与工资挂钩的办法,确保成活率,达到村外有带、村内有景、街头有花、庭院有绿,错落有致、格调高雅的绿化局面。共投资18万余元,栽植桧柏、杨柳树、国槐、红叶梨等2500余株,通过园林绿化,新农村建设面貌涣然一新,使中村向和谐、宜居、优美、文明的新农村迈进。 平安创建强基础固本强基保平安 在平安村创建中,一是进一步引深“六合五联四统一”工作机制,积极推行治安中心户长制度,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和处置,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矛盾调处工作局面;二是安装了居家卫士,成立巡逻队、治保会,进一步增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形成有效的社会治安防范网络,有效预防减少违法犯罪;三是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委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形成人人参与、共创平安的工作局面,使群众社会安全感明显提高。截至目前,全村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和治安,没有发生一起群众-件和重大安全事故。无一件-告状事件。 以人为本建和谐城乡文明一体化 在文明和谐村创建中,我们以“思路好、规划好、环境好、生活好、房屋好、计生好、治安好、家庭好”目标,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洁、“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有效使用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建设了图书馆、家庭图书室等,率先在全乡安装了数字电视,积极发展清洁型能源沼气工程,村容村貌涣然一新,达到了“五通五化”,根除了“五乱”。全村民风淳朴,绿树葱茏,呈现一派繁荣富庶文明的农村新景象。 户户通路重质量大街小巷全通畅 近年来,中村支村两委抢抓机遇,率先实现了户户通水泥工程,2009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户户通水泥路”先进村。今年以来,为了进一步巩固成果,制定出了养护制度,从路肩培护、工程维修、管理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作了细致明确的规定,确保了水泥路的使用寿命,使户户通水泥路能较长时间地为广大村民服务。 协调服务抓调产劳力输出促增收 中村是全市沼气示范村,迎接省市多次检查,全村沼气用户60余户,“沼气带动养殖,大户带动散户”是中村人推动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去年前半年猪出栏1000余头,后半年存栏也有1000头,能达到户均5头,人均2头。中村的鑫海养殖小区紧邻潞石线,6个大棚,到目前为止,出栏3万多只幼鸡。根据中村村离市区近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打工经济,形成了“出去一人,脱贫一户;外出一批,带富一方”的喜人景象,劳务输出逐渐形成产业化优势。为了把劳务输出工作搞好,中村成立了外出打工服务协调领导组,使劳务输出由分散、自发、盲目流动、向有组织、成建制、有规模的方向发展,目前全村共有156名外出务工人员,达到户均一名打工人员。中村不仅劳务输出,而且依托山高石多的优势,大力发展中村村企业,在中村的东边山上有三家石料厂,其中,两家是加工厂,一家是石灰溶剂厂,同时带动打工业、运输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村级管理抓规范提档升级上水平 在村级管理先进村的创建中,中村首先从制度入手,制定完善了“三会一课”、“双定双评”、党员管理、民主决策、民主评议、党风廉政、发展党员等20项党组织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完善规范了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年度向村民报告工作,村务公开监督,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民主理财,两委会议,民主评议干部,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等34项村务财务民主管理制度,同时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发放到户,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保障了村委会的自治职能作用,进一步协调规范了“两委”工作运行机制,有效保障和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中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
堡头村 |
堡头村位于合室乡南部,临近长邯高速公路,潞辛公路、桥返公路穿村而过,全村160户,609人,耕地面积950亩。村党支部设3个党小组,25名党员。今年以来,堡头村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六村联创”竞赛活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下大气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事业,全村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
桥堡村 |
桥堡村位于合室乡政府南3公里,东临潞石线,西靠高速路,耕地面积1345亩,其中退耕还林500亩。全村共626口人,183户,党员19名,其中女党员2名。 今年以来,在支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自筹资金并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于今年10月底新建村级活动场所900平米,积极地配合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村联创”活动,村民新农村建设情绪高涨。 |
东山村 |
东山村位于合室乡北部,距潞城市区13公里处,土地总面积3.97平方公里,全村104户,314人,共有党员14名,其中女党员1名,有6个村民小组,耕地总面积846亩,全村主导产业以扫帚种植为主,现扫帚种植面积已达到310亩左右。 今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创先争优”工作,加快新农村建设,使党支部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去年完成进村路绿化1200米,实现了户户通通水泥路,户通水泥路达到95%,自来水1800米主管线已通村,全村“十星级文明户”达到90%,实现了户户通闭路电视、通电话,环境卫生实行专人清扫,做到专人清运,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计划生育无违法违纪现象,连续多年被乡党委、乡政府评为先进村。 |
余庄村 |
余庄村位于潞城市北部8公里处,属于以绿色农业种植为主的丘陵山区。全村150户,504口人,总耕地面积1315,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12个治安中心户,"平安家庭"达到了90%以上。 |
姜庄村 |
姜庄村位于合室乡北部,全村69户,225人,耕地面积850亩。村党支部设2个党小组,14名党员。 今年以来,姜庄村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六村联创”竞赛活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下大气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事业,全村各项工作在成效显著。 |
合室村 |
合室村位于潞城市北郊五公里处,其历史悠久,古为潞城市四大行政村之一,现为合室乡政治、文化交流中心及乡政府所在地,境内有禹王山、羊神山、牛王岭三山环绕,并分布着黄龙洞、上瓦窑、元代墓葬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辖区总面积12.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面积3万亩,总耕地面积7440亩,退耕还林地940亩,玉米面积3600亩,小麦面积1500亩,高粱、谷子、大葱、大豆等其它农作物1000余亩,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村庄。辖区总人口2735人,823户,下设16个村民小组,一个自然村(张井沟)。村党支部共有党员79名,其中女党员8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8名,60岁以上的党员39名。 近年来,在合室乡党委、乡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下,支村两委干部团结带领全体村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先后引进年产100万吨的大型金帝石料建材有限公司和远东建材石料有限公司,从而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就业,为全村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撑,为合室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铺平了道路。 |
张家河村 |
张家河村位于合室乡桥返公路旁,全村共301口人,83户,党员18名,其中女党员2名. 今年以来,在支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自筹资金并积极协调上级部门于今年三月对村级活动场所提档升级,并实施了安全饮水畅通工程,同时积极地配合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村联创”竞赛活动要求,使全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 |
申庄村 |
申庄村位于潞城市北部15公里处,属于以绿色农业种植为主的丘陵山区,总耕地面积850亩,其中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260余亩。全村85户,330口人,党员21名,其中女党员2名。 近年来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双五”战略要求,申庄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平安村建设,各项事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
王郭庄村 |
王郭庄村位于合室乡东北部,临近长邯高速公路,潞辛公路、桥返公路穿村而过,全村100户,350人,村党支部设3个党小组,25名党员。今年以来,王郭庄村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六村联创”竞赛活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下大气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事业,全村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
赤圪倒村 |
赤圪倒村位于乡政府西北约11公里处,属山区小村。总面积2.3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7亩,其中退耕还林地182亩,以种植传统的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为主。全村共48户147人,其中党员8人。 近年来,赤圪倒村积极响应潞城市委、市政府、合室乡党委、乡政府的号召,以“六村联创”为载体,以发展蘑菇种植业为途径,大力推进平安村建设,大搞环境卫生整治,集体经济稳步提高、民主建设不断跨越、村容村貌根本改善。 |
果街村 |
果街村位于潞城市北部13公里处,属于以绿色农业种植为主的丘陵山区,总耕地面积307亩,其中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100余亩。全村29户,113口人,党员5名。 近年来,按照潞城市委、市政府“双五”战略要求,果街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各项事业发展呈现出了喜人局面。 |
儒教村 |
儒教村位于潞城市北部15公里处,属于以绿色农业种植为主的丘陵山区,总耕地面积1030亩,其中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到600余亩。全村153户,560口人,党员20名。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双五”战略要求,儒教村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为集体经济增长寻找到了增长点,为村民增收找到了致富路,百姓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
西岭村 |
西岭村位于潞城市西北15公里处,全村共有耕地680亩,交通便利,属丘陵山区,发展特色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全村有42户,178口人。 近年来,西岭村干部群众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苦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户户通水泥路先进村”、“平安创建先进村”、“文明和谐先进村”。 |
熬脑村 |
熬脑村位于乡政府西部12公里处,座落在海拔高达1347米的云崖山上,与史回乡、店上镇为邻,总面积2.9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0余亩,其中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650余亩。全村86户,315人,分5个村民小组。 2009年,支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六村联创”目标,真抓实干,力创六村。 一、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带动 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实施“党员科技示范种植工程”。4名班子成员示范种植大葱60余亩,有效激发了村民们的种植热情,使全村绿色无公害大葱种植面积达到450余亩,种植面积占到粮田面积的57%,集中连片种植面积达到了250余亩,人均种植面积达到1.47亩,种植户占全村总农户的80%,种植大户36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46%,大葱已成为全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二、完善基础设施,构筑和谐基础 对06-08年实施的4.9公里畅通工程进一步提档升级,在做好养路护路工作的同时,再规划改造户通水泥路1500米,使全村户通水泥路有新的提高,努力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搞好园林绿化,突出生态建设 今年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方位规划,高标准实施,积极美化人居环境,争创“园林绿化先进村”。投资10万余元,共栽植各类树木2000余株,绿化了进村路和主街道,完善了游园,达到村中有景、春天有花、夏天有阴、秋天有果、冬天有绿。奋力打造村在林中、鸟语花香、景观和谐、生态文明的绿色园林村。 四、强化平安创建,优化发展环境 以“中心户长制”为纽带,多措并举,打防结合,大力开展法律和法制宣传教育,使村民人人遵纪守法、懂法、依法办事。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引深平安村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严把企业生产安全监督关,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无事故。妥善解决各类矛盾,创建安全祥和、安居乐业的新农村。 五、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以党员活动室、农民活动中心、图书馆为依托,积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法律、环保等知识教育培训,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农业信息入户工程。多渠道输送青年外出学习培训,提高村民的学习接受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稳定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力求达到100%的村民加入医保,开展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户救助活动,完善养老救助和自然灾害救助等保障体系。 六、充分发挥民主,规范村级管理 在新一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在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同时,充分发挥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卫生督查和两议会的作用,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党员干部接受群众监督测评制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完善落实村规民约,为构建平安和谐,充满活力,繁荣富强的新型农村提供保障。 |
西坡村 |
西坡村位于潞城市北部15.5公里处,与襄垣县返底村、潞城市店上镇为邻。总耕地面积907亩,全村116户,416口人,党员14名。 今年以来,在支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六村联创”竞赛活动,自筹资金于2009年7月修缮村级活动场所120平米,获得了“平安创建先进村”荣誉。 |
山后村 |
山后村简介 山后村位于潞城市北部10公里处,总面积3.318公里,耕地面积1285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282.4亩,产业以种植扫帚、土豆、大葱、旱地西红柿为主,全村共106户409人,经济总收入3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64元,山后村积极围绕新农村建设,户用沼气建设成效明显,现已投入使用35户;为了改善山后村的基础设施环境,山后村先后在2006年投资8.7万元完成村主街500米路硬化,2007年投资0.5万元完成自来水进村工程,2008年投资34万元完成进村路1700米的改造工程,2009年投资32万元全面完成户户通水泥路工程2350余米,2010年投资10万余元栽植白蜡100多棵、国槐300多棵、柏树400多棵、小叶黄阳1000多棵,使全村绿地覆盖面积达到85%左右,完成村中景点建设、安装健身器材16件,方便了群众健身娱乐。山后村现在已经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