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村村基本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卫村村位于沁水县樊村河乡西部,总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15亩,全村13个自然庄,4个村民小组,198户,503口人,其中男280人,女223人,60岁以上老人90人。共有劳力260人,男劳力135个,女劳力125个,外出打工人员78个。卫村是一个山区纯农业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6637元。
卫村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7人,其中女党员5人。村党支部由5人组成,村委由4人组成,刘振宝同志兼任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
二、农业生产
卫村是一个纯农业村,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豆类以及油料、蔬菜等。农业耕作主要以小型机械耕作为主。
养殖业是我村经济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主要以养羊、养牛为主。
三、基础建设
卫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完成进村入户水泥硬化路建设5.5公里;全村各自然庄农户基本通电,通电率达100%;村民基本使用自来水,少数自然庄饮用山泉水;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0%;安装固定电话农户达到60户,使用移动电话农户74户;建成村级活动场所1个;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1个;便民连锁店2个;改造滩地面积200亩,改造低产田1500亩。
四、2014年的规划
1、道路拓宽工程。将村里良种场至卫村阶段的500米道路进行拓宽,并修建护坝。修建完工后,可保证村民出行方便安全,消除交通隐患,同时保证沿路耕地的生产效益。
2、石潭桥重建。将对卫村村石潭自然庄主要道路上的桥进行重建,消除汛期安全隐患,确保村民出行安全。
3、继续推广地膜覆盖工程,通过技术培训、测土施肥等手段,更加充分的利用我村的土地资源优势,让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保障和提高。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521200 | 048000 | -- | 查看 卫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景村村 |
景村村概况 景村村位于太行山东侧,在樊村河乡政府的最东端,距县城17公里,距乡政府15公里,全村共有98户,350口人,6个自然庄,5个村民小组,560亩耕地,辖区东西跨度10多公里,是个纯农业村。主导产业是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人均纯收入3100余元。 |
下峰村 |
下 峰 村 概 况 下峰村位于樊村河乡东部,距离乡政府4公里,全村85户,203口人,60个劳动力,现有耕地1200亩,8个自然庄,3个村民小组,15名党员,10个村民代表,人均村收入2585元。 |
赵寨村 |
赵寨村位于沁水县樊村河乡东部,距离乡政府4.5公里,距离县城21公里。东邻张峰水库,西接翼城,北连浮山(到浮山县城约15km),南靠沁水县(到沁水县城约21km,沁临线2011年竣工后到沁水县城约7km),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有樊河横跨东西,樊河属常流河,且上游沿线无任何污染源,清澈见底,水质优良,可间接饮用,水资源优势明显。全村总面积2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是一个“天然氧吧”。辖5个自然庄,4个村民组,122户,300余口人,拥有耕地1251亩。2009年人均收入2585元,是沁水县的一个山区贫困村。全村以种植粮食为主,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境内山大坡广,沟壑纵横,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 |
樊村村 |
樊村村概况 樊村村是樊村河乡政府的所在地,全村共有790口人,6个村民组,10个自然庄,耕地面积达2919亩,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近几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各项政策的指导下,我村按照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紧紧围绕实现农村又好又好发展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狠抓樊村的新农村建设,樊村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
界河口村 |
沁水县樊村河乡界河口村。 原名界河沟,因其处在沁水县与翼城县交界点,取其为“界”,樊村河流经村落,取其为“河”,生在大山沟,取其为“沟”初始形成为“界河沟”。后来因在深沟口处换“沟”为“口”,于是最后取村名为“界河口”。 界河口隶属于沁水县樊村河乡,位于县城西北部,距离乡政府4.5公里。村庄周围四面环山,为典型的山区村庄。村庄拥有耕地780亩,人均4亩。村庄建成区总面积3.35公顷。 界河口属温带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地方风盛行。年平均气温10.3摄氏度,年降水量610毫米。 界河口总人口192人,80户,男女比例基本协调。近几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控制在千分之五。 界河口村党支部:支部书记高永斌,支部委员冯清虎、王雪婵。村民委员会:村委主任刘居林,村委委员刘友智、吴水水。 界河口有玉米地700亩,小麦50亩,谷子20亩,油料10亩,林地主要种植松树、连翘。养猪15头、养羊600头、家禽500只、养蜂50箱。 界河口村的民居,一般是砖木结构和土木结构的二层三间楼房居多。布局以排房为多,一家一院,宽敞、明亮、整齐、美观。每逢传统节日,拔河、电视电影、棋牌、篮球、长跑、踢毽子、翻手绳、跳远、扳手腕等。 |
卫村村 |
卫村村基本情况简介 一、基本情况 卫村村位于沁水县樊村河乡西部,总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15亩,全村13个自然庄,4个村民小组,198户,503口人,其中男280人,女223人,60岁以上老人90人。共有劳力260人,男劳力135个,女劳力125个,外出打工人员78个。卫村是一个山区纯农业村,2013年人均纯收入6637元。 卫村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7人,其中女党员5人。村党支部由5人组成,村委由4人组成,刘振宝同志兼任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 二、农业生产 卫村是一个纯农业村,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谷子、豆类以及油料、蔬菜等。农业耕作主要以小型机械耕作为主。 养殖业是我村经济收入的一项支柱产业,主要以养羊、养牛为主。 三、基础建设 卫村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完成进村入户水泥硬化路建设5.5公里;全村各自然庄农户基本通电,通电率达100%;村民基本使用自来水,少数自然庄饮用山泉水;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0%;安装固定电话农户达到60户,使用移动电话农户74户;建成村级活动场所1个;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1个;便民连锁店2个;改造滩地面积200亩,改造低产田1500亩。 四、2014年的规划 1、道路拓宽工程。将村里良种场至卫村阶段的500米道路进行拓宽,并修建护坝。修建完工后,可保证村民出行方便安全,消除交通隐患,同时保证沿路耕地的生产效益。 2、石潭桥重建。将对卫村村石潭自然庄主要道路上的桥进行重建,消除汛期安全隐患,确保村民出行安全。 3、继续推广地膜覆盖工程,通过技术培训、测土施肥等手段,更加充分的利用我村的土地资源优势,让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保障和提高。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