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北京市 >>东城区 >> 建国门街道 >> 大雅宝社区

大雅宝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大雅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大雅宝社区简介

  大雅宝社区

  社区简介: 大雅宝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0年。根据北京市城管工作会议的要求,由先晓居委会和盛芳居委会合并成大雅宝居委会。大雅宝社区是一个综合性社区,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大雅宝社区地处建国门内大街北侧,东起二环路,西到南小街,南到赵堂子胡同,北到金宝街。大雅宝社区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聚集、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社区。
  社区所辖范围: 东起二环路,西到南小街,南到赵堂子胡同,北到金宝街。辖区内包括建内北大街1号楼,建内北大街3号楼,南小街18号楼,向春胡同,盛芳胡同,赵堂子胡同1、3、5号,宝盖胡同,北总布胡同,,先晓胡同7号南、北楼及平房,先晓胡同9号楼,后赵家楼胡同1-11号.11号,雅宝公寓,雅安公寓。面积:0.189平方公里。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10101008 100010 -- 查看 大雅宝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大雅宝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大雅宝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赵家楼社区

  赵家楼社区
  社区简介: 赵家楼社区辖区地理位置西起朝阳门南小街东侧,东至北总布胡同,北至宝盖胡同,南与东总布接壤。18座楼。辖区面积0.10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500余户,5632人。截至2005年底共有66户低保户,低保人员共有143人;残疾人85 人;老年人(60岁以上) 1128人拆迁户 436 户;军烈属 13人;无党派人士2人;0功练习者15人;精神病人43人。办公用房250平米。
  社区所辖范围: 赵家楼社区辖区地理位置西起朝阳门南小街东侧,东至北总布胡同,北至宝盖胡同,南与东总布接壤。有大羊宜宾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宝珠子胡同,赵家楼胡同,赵堂子胡同。
  

金宝街北社区

  金宝街北社区
  社区简介: 金宝街北社区置身于金宝街商圈,公共服务机构较多,交通便利,商店林立、餐饮、酒店、金融业密集、商业比较发达。 辖区面积0.512平方公里,辖区管辖着191个楼、院,人口5209户,11000余居民。其中常住户数3100户、6500余人,2000多名流动人口,老年人口占常住人口的20%。 社区有两大特点:其一,是社区内驻街部队较多,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北京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空军大雅宝招待所等单位坐落其中。其二,社区历史名胜古迹多,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法兴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禄米仓(老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诉说着历史的凝重和庄严。
  社区所辖范围: 金宝街北社区地处建国门街道最北端,东起二环路、南邻金宝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北与朝阳门街道相邻。
  

外交部街社区

  外交部街社区
  社区简介: 外交部街社区居委会隶属于建国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函盖外交部街胡同、协和胡同、东堂子胡同、红星胡同、东单北大街、南小街东侧和金宝街南侧。 外交部街位于,朝阳门南小街西侧,胡同呈东西走向,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止东单北大街,南与西总布胡同相邻;北与协和胡同相通,胡同全长731米,宽9米沥青路面。辖区内协和胡同北起东堂子胡同,南止外交部街全长151米,宽6米。街道两侧有柳树、国槐。胡同东口通行24路公共汽车,胡同西口与东单北大街相通,通行108、116、111、路等公共汽车。距王府井金街仅一公里之遥。外交部街道路宽敞,交通方便、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首车发出时间为早晨5:00,末车时间为晚11:00。 辖区总户数:3180户,总人数:8371人;党委下设四个支部,党员269名;居委会成员11名、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专职党务1名、社区事务办理站助理2名;辖区共有楼房33栋,平房58个,大小单位156余家;总面积0.379平方公里。辖区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外交部街胡同明朝属黄华坊,称石大人胡同,因武清侯石亭宅第在此得名。清朝属镶白旗,沿称。清工部宝源局在此胡同。睿亲王府、迎宾馆、藏经馆、辅国公如嵩府等在此胡同北侧,民国时外交部设此,故改称外交部街。北伐战争后,政府南迁,迁后曾为行政院驻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稽查政务委员会所在地。“七.七事变”后,为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及议政委员会,为华北政务委员会驻地。1949年后沿用外交部街名称。“0中”一度改成瑞金路十条,后恢复原名。 (东堂子胡同与红星胡同位于朝阳门南小街西侧,呈东西走向,全长726米,宽8米。东堂子胡同历史悠久,明朝属黄华坊,称堂子胡同,清朝属镶白旗,称东堂子胡同。 "0"中一度改称瑞金路十二条,后恢复原名。)原北大著名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故居座落在东堂子胡同75号院内,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胡同中的北京二十四中学建于1923年(原大同中学)现有学生2200余人,是东城区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东堂子胡同49号院原为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现为-信访接待站,每天接待全国各地信访人员。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北京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报刊发行协会等十余个单位坐落在胡同中。 东单北大街近临东堂子胡同西口,呈南北走向,北起东四南大街,南止东西长安街,东与红星、东堂子、外交部街、西总布等胡同相通,西与煤渣、西堂子、金鱼胡同相通,全长860米,宽35米,车行道宽16米。 东单北大街明清时已形成,清光绪年间称日坊大街,俗称东单牌楼大街,宣统时南称东单牌楼,因街南端有东单牌楼而得名。北段称米市大街,因街北为交易粮食之地而得名。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梅竹胡同、米市大街并入,改称东单北大街,0中一度称瑞金路,后恢复原名。古朴典雅的基督教青年会旧址座落在大街西侧,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单北大街近临东堂子胡同西口,呈南北走向,北起东四南大街,南止东西长安街,东与红星、东堂子、外交部街、西总布等胡同相通,西与煤渣、西堂子、金鱼胡同相通,全长860米,宽35米,车行道宽16米,西侧:东单北大街门牌21-53号,东四南大街门牌241-249号;东侧:东单北大街门牌2-158号,东四南大街门牌228-266号。 东单北大街明清时已形成,清光绪年间称日坊大街,俗称东单牌楼大街,宣统时南称东单牌楼,因街南端有东单牌楼而得名。北段称米市大街,因街北为交易粮食之地而得名。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梅竹胡同、米市大街并入,改称东单北大街,0中一度称瑞金路,后恢复原名。古朴典雅的基督教青年会旧址座落在大街西侧,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协和医院的门诊楼和中国医科院微循环所依次而立,雄伟的东方广场展现在大街的西侧最南端,106、108、110、111、807、204等公共汽车在此经过,是一条重要的南北交通干线。东单北大街东西两侧商店林立,1994年被命名为"银街"。
  社区所辖范围: 外交部街,协和胡同。东堂子胡同。,红星胡同

  

大雅宝社区

  大雅宝社区
  社区简介: 大雅宝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0年。根据北京市城管工作会议的要求,由先晓居委会和盛芳居委会合并成大雅宝居委会。大雅宝社区是一个综合性社区,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大雅宝社区地处建国门内大街北侧,东起二环路,西到南小街,南到赵堂子胡同,北到金宝街。大雅宝社区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聚集、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社区。
  社区所辖范围: 东起二环路,西到南小街,南到赵堂子胡同,北到金宝街。辖区内包括建内北大街1号楼,建内北大街3号楼,南小街18号楼,向春胡同,盛芳胡同,赵堂子胡同1、3、5号,宝盖胡同,北总布胡同,,先晓胡同7号南、北楼及平房,先晓胡同9号楼,后赵家楼胡同1-11号.11号,雅宝公寓,雅安公寓。面积:0.189平方公里。
  

西总布社区

  西总布社区
  社区简介: 西总布社区是东城区老城区,历史悠久。社区中有李鸿章旧居遗址。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出生地在社区内。
  社区所辖范围: 东城区新开路胡同、西总布胡同
  

苏州社区

  苏州社区
  社区简介: 建国门街道苏州社区位于东长安街南侧,东起北京站前街西侧,西到崇内大街东侧。辖区面积0.194平方公里。共有楼房29栋,平房110个门院。社区总户数2090户,户籍人口数5336人,常住户籍人口3324人。居民区内设有党员活动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四支文体队伍(手工制作研究小组、迎奥运英语小组、合唱队、阳光少年活动站)、等文化设施及体育健身场地一块,方便居民和中小学生活动。有5支志愿者服务队伍。
  社区所辖范围: 苏州社区位于建国门地区东长安街以南,东起北京站前街西侧,西到崇内大街东侧,南到苏州胡同,另包括中鲜鱼巷、北鲜鱼巷、公平巷、侯位胡同、麻线胡同等。附近公共汽车线路有:1、4、9、10、20、24、39、等及地铁1、2、5号线。辖区内有中央、市、区、街属单位近30个,私企、个体门店60余个,胡同6条,楼门院 个。
  

站东社区

  站东社区
  社区简介: 站东社区隶属建国门街道办事处 站东社区建立于1953年,1993年后由老钱局、水磨、东裱褙、丰收四个居委会合并而成现在的丰收居委会。现有五条胡同(东裱褙、小羊毛、大羊毛、柳罐、老钱局)五栋居民楼(楼内大街甲6号甲楼、乙楼、丙楼、建南大街甲1号楼、小羊毛22号简易楼)其中建内大街1号楼是从2001年7月份,由泡子河居委会划归为丰收居委会。2002年初将海关家委合并为丰收居委会海关小组。 整个辖区方位再建内大街以南,北京站前街一动,站东街以北,二环路以内,面积为50万平米。辖区内单位有:海关总署、铁路分局、列车段、东城区职教中心、建国门工商所、国税局第四营业所、金星旅馆、汇利达宾馆、国海宾馆、元件六厂、东来顺餐厅、双盛园餐厅以及中小餐馆,食品店100余家。一个三星级饭店——宝辰饭店;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北京古观象台位于小区的东侧。古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明为观星台,清为观象台,台上安放有大型天文观测仪器,台下有紫薇殿、东西厢房和影堂等附属建筑物,在明代已大体形成现在的布局。古观象台因为历史悠久,建筑完整以及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独特地位而闻名中外,经过修整后,台体挺拔院落优雅,舒展明朗、古色古香,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丰收居委会在2002年3月以前办公地点在小羊毛22号,2002年3月起办公地点改为柳罐胡同2号。现有居民1211户、3200人,其中常住人口834户、2120人。辖区内在职党员71名、居民党员63人。居委会成立了老年协会、残疾人协会、红十字协会、计生协会、共青团组织和妇女组织。
  社区所辖范围: 北起建国门内大街南侧路肩南至北京站东侧铁路沿线,西起北京站前街与北京站(含)西侧,东至东二环。
  


大雅宝社区特产大全



    暂无数据


大雅宝社区景点大全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