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城 >> 阳城县 >> 西河乡 >> 中寨村

中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中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寨村简介

  中寨村简介
  阳城县西河乡中寨村位于县城西十公里处,小康路沿西小河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共421户,1063口人,8个村民组。耕种土地1400亩,粮食主产小麦、玉米、谷子。201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720万元,人均收入7200元。
  近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干部群众奋力拼搏下,新建村民住宅小区房30多套,村民住宅楼一幢,彻底解决了村民住房难的问题;投资150万元建起秸杆气化站一座,从而使村民们都用上了干净方便的新能源;硬化村内大街小巷1万多平方米,绿化6000多平方米,改善了人居环境;村里先后建起了农家书屋、健身场、老年门球场等多种活动场所,活跃了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满足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新的一年里,支村两委将继续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带领广大村民创业致富,为创造富裕、和谐、文明的新中寨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522202 048000 -- 查看 中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中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中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西沟村

  西沟村位于县城西5公里处,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村共有681户,1558口人,1304亩耕地,村办集体企业4个,各类民营企业30余家。2011年全村总收入达到7280万元,人均纯收入8165元,先后被上级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依法治理“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   近年来,西沟村以“创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小康新业绩”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思路促转型,一心一意谋发展。依托农业,优化结构,投资300余万元,建设19栋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设施蔬菜生产初显雏形;筑巢引凤,大力招商引资,投资2000余万元,年生产规模10000吨华利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落户投产,为西沟村经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投资4000余万元,推进安居工程,建设7栋单元住宅楼,30套庭院住宅,20套老年适用房,安置300户村民入住新居。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投资130万元建设新水源井一处;投资150万元,新建1000立方秸秆气罐、机组,实现全天候供水、供气;投资300余万元,对村卫生所、购物超市、浴池进行改扩建,使村民看病、购物更加方便快捷;投资200余万元,建设农民文化广场,购置健身器材,成立女子乐队、老年舞蹈队、篮球队、老年门球队,每两年举办一次农民文化艺术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新的希望,西沟村两委班子决心以-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团结带领全村人民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以百倍的信心,博远的胸怀,向经济强村迈进。   

阳邑村

  阳邑村位于县城西5公里处,阳翼高速、晋阳一级、陵沁线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有730亩耕地,256户,826人,33名党员,下设5个党小组和村民小组,2010年人均收入5690元。   近年来,阳邑村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会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村内规划整齐,道路平整、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卫生整洁,村风民俗文明健康,村民组织活动场所设施齐全,生活方式积极向上,村民素质显著提高,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村级经济持续发展,2004年以来,先后被评为“优秀党支部”、“红旗党支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先进集体”等荣誉。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以来,建有生物质炭化和秸秆气化站,全村85%的农户建有庭院式住宅,村内道路硬化、污水排放管路基本全覆盖,主干道路进行了亮化,全村统一实行公厕化,垃圾集中堆放统一管理,绿化面积达到46%,并建有农民综合活动场所,党员远程教育中心、灯光篮球场、门球场、村民健身活动场所、幼儿园、图书阅览室、农民技校、老年活动室、便民超市、甲级卫生所等各类党群办公设施一应俱全。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党支部村委会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全民普法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活动场所,创建学习型村庄,贯彻实施乡党委、政府“四乡战略”,农业稳乡、工业强乡、民营富乡、文化名乡,通过学习培训,使村民的文化知识、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劳动技能进一步增强;通过鼓励和支持村民创办各类种植、养殖、加工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宣传教育、举办特色有益的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思想道德素质,使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全村上下齐心合力、共同努力,各项工作稳步健康推进,全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理想信念得到牢固确立,处处呈现出一派和谐稳定、共奔小康的繁荣之景。   现如今的阳邑村,正满怀热情走在新农村建设的康庄大道上,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在调整产业结构、帮扶村民创业、扩大招商引资、增加农民收入,美化人居环境上下苦工,带领全村人民创业致富,为把阳邑村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郭河村

  郭河村位于阳城县城西北四公里,是西河乡政府所在地。陵沁公路穿村而过,乡级公路贯通南北,区位优越,交通方便,村庄集中,经济基础较好。全村7个村民小组,355户,1236口人,683亩土地,有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96家。2011年社会总产值659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6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73元,   近年来,郭河村抓住县城西移的良好契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物质、政治、精神、生态四个文明一齐抓,全力推动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小康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城乡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引起各级的普遍关注。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经济建设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比重,退耕还林,坚持走生态高效农业发展道路,农业基础进一步稳固。实施优惠扶持政策,以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建筑建材业为重点的个私民营经济方兴未艾。积极配合县乡政府开展文化休闲公园建设,为郭河经济创造新的发展机遇。加强信息、技术、帮扶服务,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工程,全村闲散劳力全部得到安置。农民收入保持了增收和稳定的势头。   不断引深和谐文明创建,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投资上千万元,加强文教、体育、卫生、休闲、娱乐等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建起全县一流的党员活动室、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灯光篮球场、露天舞厅、健身场、门球场,建起高标准的卫生所和富有吸引力的便民服务大楼等。充分利用这些阵地和资源,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对村民进行教育和引导,全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理想信念得到牢固确立。   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谐平安村创建工作取得成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和村务规范化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司法、民调、治保等组织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村民法制和自治意识浓厚,村风纯朴,社会平安和谐,安置帮教、司法民调、普法教育分别受到中央和省有关部门表彰。   深入推进环保生态治理工作,环境优美村建设迈出新步。近年来,投资近千万元,建起并改造秸秆气化站,全村300余户村民用上了绿色能源。配合县乡开展西小河治理、小康路改造,打造了亮丽的风景。坚持改水改厕改灶和对环境的绿化、硬化、美化、亮化,大力推进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建设不断取得成效。   如今郭河村基础设施资源完备,村容整洁卫生靓丽,社会平安和谐,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富有魅力。先后被省市县授予“明星村”、“小康村”、“宽裕型小康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生态园林绿化村”、“环境优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农村新能源建设示范村”、“山西省村庄建设示范村”和省级“文明和谐村”等荣誉称号。   

上庄头村

  西河乡上庄头村位于阳城县城西北约8公里处,共有5个村民组、423户、1001口人、耕地1196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50名,村民代表27名,党员代表交叉任职11人。支、村两委干部6名,交叉任职3名。近年来,上庄头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紧紧围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这条主线,扎扎实实抓好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水平,进一步创新了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全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建成的县城南关商业街商业楼,每年为集体创收50多万元;同时投资1000多万元下大力气建设园林化小康村、环境优美村,实施的农民住宅小区建设工程已建成单元住宅楼3栋,庭院式住宅60余套;投资800余万元兴建了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幼儿园、图书阅览室、网络文化站、老年文体室、灯光篮球场、老年门球场、洗浴中心等文化公益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先后被省市县授予“山西省文化示范村”、“文明和谐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党组织”、“五好党支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依法治理先进村”、“尊老敬老模范村”、“爱国卫生先进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北任庄村

  北任庄村位于县城西6公里处,晋韩线、凤西公园旁,与演礼乡接界,共有4个村民组,213户,700余口人,922亩土地,支村两委成员共4人,村内现有集体企业一个,民营企业一个。。   近年来,北任庄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对村内环境进行了环境综合治理,拆除旧猪圈、煤池、土堆、粪堆、垃圾堆,修建了垃圾池,建立了讲卫生长效机制,建设了户用沼气池,解决了部分农户,煤球不足问题,硬化了主街道、铺设下水道,方便了出行,同时进行绿化,建设了休闲广场,配合乡党委政府,建设凤西公园,拉近了北任庄村与外界的距离,提高了人气指数,改变了生活环境。今年,即将铺开农民住宅小区建设工程,并修建车库九套,启动百姓安居工程,完成村级活动阵地建设,集卫生所、幼儿班、农民技术学校、图书室、老年活动室、村两委办公于一体,另外,积极与水利部门联系,争取立项建设200亩节水园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一个环境优雅,安定团结、人民富裕的北任村将走向美好的未来。  

峪则村

  峪则村位于阳城县县城西五公里处,背靠凤西森林公园,晋韩公路横跨村东,友谊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348户,1022口人,三个自然庄,五个村民小组,劳动力581个,耕种着1400亩土地,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2009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618万元,总收入783万元,人均纯收入4572元。   近年来,在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精神的指导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发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与时俱进、争创一流的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机遇,快速发展村级经济。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完成2.5公里的“村村通”工程;投资80余万元钻探500米机井一眼,从而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问题;投资150余万元建成秸秆气化站一座,使村民用上了干净方便的绿化清洁能源;投资200余万元修建了庭院式小区住宅房,硬化了大街小巷,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新的一年里,支、村两委班子将认真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做好各项工作,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为把峪则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稳定、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王曲村

  王曲村位于城西析城大道四公里处,与阳翼高速迎宾大道、演礼快速通道出口毗邻,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全村606户,1600口人,耕地1086亩。2014年全村完成总收入46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245元。   近年来,王曲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法治村、以德治村,以建设和谐文明富裕美丽乡村为目标,在美化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活、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完善了村级活动场所、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广场、图书阅览室等,实现了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高标准村民住宅楼四栋,庭院式农民新居30套;先后投资400余万元加大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村大街小巷实现了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净化,被授予“城乡清洁工程先进集体”;投资100余万元对全村自来水网和燃气管网进行了改造,接通了阳城县城市自来水和清洁卫生的煤层气。随着县城西移步伐的加快,王曲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继阳城二水厂落户王曲村之后,投资3000余万元的阳城县社会福利中心已建成。投资4000万元的旭东商贸仓储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投资2000余万元的5号、6号住宅楼正在筹建中。目前,王曲村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  

上李邱村

  李邱村简介   西河乡上李邱村位于阳城县西北4公里处,与中李村、王曲村相邻,阳城县迎宾大道沿村西通过,交通便利。全村4个村民组,298户,703口人。总面积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90亩,干果林120亩,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属纯农业村。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后投资140万元修建了秸杆气化站,让村民用上了干净方便的秸杆气;投资40万元新建了上李邱村综合活动中心;投资100余万元全面硬化街道、巷道、户道,硬化总面积达26000平方米;投资50万元改造了自来水管网,接通了阳城县二水厂自来水。   2011年全村实现社会总产值1560万元,农村经济社会总收入10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82元。  

孙沟村

  孙沟村位于西河乡政府东3公里处,是全乡经济基础相对较弱的一个纯农业大村。全村358户,1108口人,共7个村民小组,分居在张庄、孙沟、东王、北坡四个自然村(庄),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种着1700余亩土地。全村主导产业有种、养殖、建筑业和劳务输出四大块。   近年来新的一届支村两委班子上任以来,不等不靠,不向困难低头,率先在全乡完成深井引水、村村通水泥路、通道绿化和村庄规划。2006年投资2300万元,完成危旧房屋拆除200余间2100平方米,新建农民住宅小区楼6幢180套住房;2007年投资100万元完成住宅小区硬化、靓化和美化工程;投资120万元完成秸秆气化站一座;2005年—2008年先后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100亩土地及田间道路任务;建成老年福利基地核桃园100亩;2009年投资120万元完成村办粘土砖厂技改工程;投资50万元完成便民粮食综合加工厂;2010年春季投资400万元建成高标准的集中经营绿化育苗基地170余亩。   目前的孙沟村共有党员47名,新一届的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和王国龙为党支部书记的村两委带领下,村民生活安定,新农村建设积极稳步向前推进。  

宋王村

  宋王村位于阳城县城西7公里处,靠近陵沁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共有四个村民小组,农户数175户,总人口535人,全村共播种1210亩土地,人均播种面积2.1亩,人们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特别是红薯种植)、乡镇煤矿务工和依靠个人养殖,人均年收入3000元。环境优美,民风淳朴。近年来,宋王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狠下功夫,目前,村里累计修建水泥路8000米,基本达到每家出门都是水泥路的目标,水泥路两旁绿化6000米;建立沼气池71个。   2009年投资26万元,对全村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工程,满足人们饮水需求,2010年投资20万元进行了宋王村村级文化中心改造,修建百姓休闲娱乐广场一个,建立了村民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等,极大的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同时,大力发展村里的特色种植、养殖业。   (1)、依靠晋王红薯专业合作社,走红薯深加工的道路,建立高产、高效红薯种植示范区,培育优质红薯,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学习红薯粉条的加工工艺、红薯提炼蛋白质的加工方法等,打造“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规模,带动了宋王村的红薯种植业的快速发展。   (2)、依靠地区优势,利用山高地多的特点,大力发展了养殖业,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养殖基地,让先发展起来的养殖户扩大经营规模,带动一部分养殖户优先发展,形成一种以点代面的,争先发展的局面,现在,村里有养猪专业户1家,年出栏3000头,养鸡专业户4家,其中1户建起了6000只山养蛋鸡,注册生产苯苯蛋。  

崔凹村

  西河乡崔凹村位于距县城西北八公里处,全村323户,792口人(其中非农9户,9口人),耕种着736亩土地,凌沁线绕村而行,村级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2010年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1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60元。   崔凹村原有七个自然村组成,自然村之间距离甚远,交通不变,为了改变崔凹村的面貌,2002年投资80余万元,打深井一眼,解决了村民饮水问题。2003年崔凹村乘着“村村通”的东风,又投资110余万元打通了贯通凌沁线宽8米的村级主干道和宽4—5米的进村其他支道。彻底改变了交通难的问题。2004年以来,崔凹村又乘着“新农村”建设的东风,早动手进行新农村规划,并按照规划要求进行实施。先后投资120余万元,新建了秸杆气化站,投资120余万元修建了居民住宅小区房23套,现全部交付使用。去年崔凹村又投资500余万元,修建了居民住宅单元楼房48套;投资150万元,修建了村民活动广场,均已交付使用,堪称全乡一流。与此同时,崔凹村加强对环境的整治和村庄绿化工作,从退耕还林到通道绿化,再到村级路绿化,都做到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今年崔凹村又投资170余万元打深井一冶,以缓解崔凹村群众饮水问题。投资60余万元,完善了新建气化站机房的加顶,大院落的硬化和机组的配套工程。投资20余万元开发村边缘和荒地,发展金银花100余亩,由于与宋王村交界,100亩三类田改造未完成,计划明年春季将此项工程完善。投资50余万元对曹家山及沙坡新村建设建设规划范围内的近40余户居民的道路硬化、绿化。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在新的一年里,崔凹村将继续加快新村建设的步伐,准备投资80-100万元为村民建煤层气清洁能源,准备投资100万元在山坪引资建万只肉鸡厂一座,准备在村边修建蔬菜大棚。同时加快绿化、净化、美化工作,全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优美村。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村民富裕、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社会和谐的新农村—崔凹村将摆在世人的面前。  

陕庄村

  西河乡陕庄村位于县城西七公里处,壑山脚下,乡村友谊路穿村而过,与晋韩公路相接,阳翼高速穿村而过,是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纽带。面积约14平方公里,五个自然庄,七个村民组,474户,1268口人,2014亩耕地。全村经济以煤炭产业为主导产业,带动各级各类事业全面发展,现有阳城县西河恒亚德超市、阳城县丰新绿化有限公司、阳城县绿康农民专业合作社、阳城县梓鑫家俱有限公司等。2011年底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4271万元,经济总收入3801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9220元。先后被省、市、县授予“省级文明村”、“安全文明村”、“市级宽裕型小康村”、“民主法治示范村”、“环境优美村”、“精神文明先进村”、“红旗支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陕庄村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成立了“阳城县绿桑生态蚕茧农民专业合作社”、“阳城县绿康农民专业合作社”、“阳城县丰新绿化有限公司”;建成了高效节水冬暖日光蔬菜大棚14栋;目前陕庄村经济转型发展生机勃勃,人居生活环境、休闲娱乐、公益事业、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全村实现了“五个全履盖工程”;投资1500多万元户修建了4号、5号村民住宅楼及便民服务楼、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   陕庄跑旱船是民间舞蹈的一种特殊表演形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之一,距今至少有二百余年的历史。2009年被省政府、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各项文体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活跃全村群众文体生活,在村民中形成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党支部、村委会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及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为创造一个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和谐稳定的新陕庄而不懈奋斗。  

西丰村

  西丰村隶属于阳城县西河乡,距乡区6.5公里,距阳城县12.67公里,位于西河乡北部。东与西岩岭村接壤,西与演礼乡为邻,北与芹池镇交界,南接中寨村。西丰水库位于村区西北侧,其库容量为72万方,是西小河的源头。西丰村村域面积4.65平方公里,村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耕地1064亩,村域北部的阳陵林场面积为390亩。2014年西丰村共有260户,人口526人,年人均收入6949元。  

中寨村

  中寨村简介   阳城县西河乡中寨村位于县城西十公里处,小康路沿西小河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共421户,1063口人,8个村民组。耕种土地1400亩,粮食主产小麦、玉米、谷子。2011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720万元,人均收入7200元。   近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干部群众奋力拼搏下,新建村民住宅小区房30多套,村民住宅楼一幢,彻底解决了村民住房难的问题;投资150万元建起秸杆气化站一座,从而使村民们都用上了干净方便的新能源;硬化村内大街小巷1万多平方米,绿化6000多平方米,改善了人居环境;村里先后建起了农家书屋、健身场、老年门球场等多种活动场所,活跃了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满足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需求。   新的一年里,支村两委将继续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带领广大村民创业致富,为创造富裕、和谐、文明的新中寨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中寨村特产大全




中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