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礼村位于阳城县西南15华里处,交通便利,民风淳朴,素有“五里庄”之美誉。全村482户,1426口人,耕地1700余亩,是演礼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演礼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支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兴建了农民休闲娱乐文化广场——瑞泽园,开通了清洁、高效、安全、方便的新能源——秸秆气,配合乡政府拆迁扩街改造工程,硬化了全村大街小巷的路面,彻底改善了人居环境。多次被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授予“和谐村”“文明村”“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红旗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现在的演礼村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今。他们正迈着大步走向心的辉煌。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522203 | 048000 | -- | 查看 演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上清池村 |
上清池村位于演礼乡北部3公里处,全村150户,456口人,有党员21人,全村耕种着1100亩土地,其中桑园150亩,核桃树110亩,上清池村以种植业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5560元。 |
胡坡村 |
胡坡村位于演礼乡西南部8公里处,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149口人,11个党员,耕种着960亩土地,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5000元。 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两委班子团结带领全村人民群众,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把种养殖业作为全村经济发展的龙头来抓。目前,全村规模养殖户达到6户,其中养猪户3户300头,养鸡户1户3000只,养羊户2户240只。同时,积极发展蚕桑业,大力开展栽桑养蚕,去年全村共养蚕60余张,创收近6万元。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
佛沙村 |
佛沙村隶属阳城县演礼乡,地处演礼乡南部,距演礼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村与县分别有2条公路连接,距县城14公里。辖元窊、关帝窊、杨甲庄、许甲庄、贾甲庄、下南沟6个自然庄。全村现有农户238户、660口人,耕种土地面积1800亩,全村养牛50头、养猪1000头、养鸡1.2万只,养羊200只,农民人均纯收入4350元,属于纯农业村。佛沙村共有党员25名,村民代表18人。 村里以全县推进第二轮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阵地建设,分别召开村两委会议和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细致部署、周密安排,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建设,建成了集综合办公室、党员活动室、村民议事室、财务室以及图书室等为一体的综合活动中心。严格依照“四议两公开”制度开展工作,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 村里从着力解决村民生活实际困难入手,经支村两委研究决定,更换并维护二级水泵、电机、深井电缆及上水管道,村民的吃水用水问题得以解决,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村里紧紧围绕以农兴产这个中心,积极引导村民创业致富。从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入手,结合佛沙村实际,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并力促他们向规模迈进。年底,村里又积极帮助引进优质核桃树苗700株,新发展核桃树种植户13户,农民的收入稳步增加。 |
东庄村 |
东庄村位于县城西10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台次线穿村而过,东佛线跨越全村,是链接次营、演礼两大重镇的重要通道,也是演礼链接县城的重要的南门户。辖东庄、西庄、西岭、南沟、岳家、茹家、沙坡、陈家河、风神凹、泉圪脑等12个自然庄,总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280户,800口人,耕地面积2100余亩,劳动力503人。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属低山丘陵区,林区占所有面积的30%,沙坡河绕村而过,造就了风景秀美、气候适宜的优美环境。村民主要依靠农业、蚕桑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兼营运输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其中桑园面积96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46%,为东庄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传统农作物有玉米、谷子、小麦、豆类等。其中玉米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全村共有农业机械136台,土地耕种全部实行机械化。2010年,全村粮食总产742吨,平均亩产560公斤。经济总收入71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16元。 |
坪上村 |
坪上村位于县城西8公里处,全村528口人,下设3个村民小组,耕种着550亩土地,党员21人。2009年、2010年先后被县人民政府评“文明和谐村”和“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红旗党支部”的荣誉称号。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坪上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民营企业为龙头,自主创业抓先机,切实解决农民就业难、增收难问题 坪上村域内有大型民营企业三家,尤其是“侨枫”为龙头的陶瓷业更是民营企业的表率,这与坪上村在各项工作的中对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今年又新上生产线,建立研发中心,企业在蓬勃发展。还有铸造厂、水泥厂等兄弟单位也在规模和技术上改革创新。坪上村在沙坡建立商业集贸区,给村民自主创业搭建平台,在农业上扩大蚕桑养殖规模,这一系的工作让坪上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钱挣,彻底改善了农民增收致富难的问题。就业率达90%以上。 二、以绿色生态为核心,改善居住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几年来,坪上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为指导,深入探索农村建设新模式,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1、建成高标准的农民文化休闲广场和文化舞台 购进7000立方土石建成坪上农民文化广场,花20余万元分前后期修建村文化舞台,为百姓文休闲娱乐提供了最佳场所。 2、村民安居、就业工程的建设 08-09年起修建村高质量小区住房1600平方米,切实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科学了村集体规划。建设沙坡集贸区500多平米,增强了坪上村农民多样性的就业和致富门路。 2007年开始,村两委自筹资金20多万,实现整治村内街道500米,精打文明墙200多米,栽种各类绿化树木500多株。为营造人性话居住环境,维修厕所20个维修猪圈15个,对沙坡集贸区外墙美化耗资15000元,全村外墙涂白花费5000余元,并先后投资15万元对村街道、小巷进行硬化,绿化,使得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 村投资15余万元对老化的全村水管网进行的改造,重新铺设管网4500米,并对水泵房进行了改造,改善了村民供水系统的升级。 三、抓阵地建设,规范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 自去年以来,在乡党委的全力支持下,在各级部门的鼎力帮助下,共筹资32万元于今年建成设备齐全,功能完善的规范化办公楼,其中包括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村民议事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服务点,有老年活动室。自三月份以来到六月底完成对基层组织阵地进行了全面升级,对各个活动场所内部硬件的装修,办公及活动设施的配套和制度及相关软件的完善,耗资17万元完成升级。 四、老年活动的普及和村级文化活动的开展 目前坪上村建成标准的篮球场、健身场以及老年门球场,并组建老年门球队,参加各级组织的活动,达到了老有所乐的目的。并在村委大院开设公共舞厅,装设灯光音响等设备,为农民消夏娱乐做足了工作,让坪上在一片和谐氛围中农民文化生活其乐融融。 |
台底村 |
台底村位于阳城县西部10公里处,全村总面积1.9平方公里,328户,常住人口800人,3个村民组,支部现有党员31名,耕地1495亩。 台底村属低山丘陵地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耕地主要是旱地。境内地下矿藏有15号煤,储量不大,次为石灰岩矿和小窝铁矿。村内目前3个民营企业。 近年来,村集体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建成村民活动广场、篮球场、门球场等公共设施,大街小巷全部实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卫生所、农民书屋、健身场地等基础设施健全。全村实现了水泥路、天燃气“户户通”;深入开展了环境整治工程,村内建成一座中型垃圾处理站,实现了村内环境的深度治理。 台底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一新,村里环境幽雅、民风淳朴,处处洋溢着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201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村集体先后被晋城市委市政府授予“和谐村”、“和谐村创建标兵”“文明和谐村”等称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等称号;被乡党委授予“红旗党支部”、“先进集体”等称号。 |
梁庄村 |
梁庄村位于阳城县西部8公里处,东邻清池村,南邻台底村,西邻固隆乡府底村,北邻献义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属山坡丘陵地带。梁庄村坐西向东,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地上满山森林覆盖。全村共有125户,300余口人,分三个村民小组,耕种着800余亩土地,支部党员14人,支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奋力拼搏,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村民过上了幸福安乐的生活。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投资90余万元,新建10栋日光温室大棚,狠抓民生服务,自筹资金75万元,建成了2000立方米的高标准蓄水池,解决了人畜吃水困难,又投资20万元进行了全村水网、电网改造,改变了村容村貌,投资15万元,铺设了大田节水灌溉管路2000米;投资3万元,修正了去地路,为大棚蔬菜和大田蔬菜,以及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狠抓制度建设,各项制度的制定规范落实,让大家有规可循,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村务管理逐步走上了民主化、法制化轨道。 |
胡凹沟村 |
胡凹沟村位于演礼乡西北部的白龙山脚下,全村共有115户,270口人,九个自然庄,耕种着1900亩土地,有3600余亩荒山。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现有党员19个,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600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学习创先争优活动的相关内容,团结带领广大村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抢抓机遇,调整结构,全村面貌大有变化,群众生活水平逐年上升。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在全体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硬化水泥路10公里,村内建有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村级卫生所等为群众生活提供便利;今年又在上级部门的扶持下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整修、完善。 接下来,我们会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精神,在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建设的征途上阔步向前。 |
西岭后村 |
西岭后村位于演礼乡北六公里处,东与献义村相邻,南与梁庄村和固隆乡府底村相邻,西与固隆乡司家凹村相邻,北与本乡胡凹沟村相邻,总面积约0.58平方公里。全村35户70口人,60周岁以上老年人21人,占总人口的30%,现有党员7名,劳动力38个,耕地390亩、桑园面积70余亩,森林面积400亩,森林覆盖70%,空气质量良好,属低山丘陵区。村内建有300平方米的农民文化广场,健身器材齐全。2013年全村粮食总产153吨,平均亩产392公斤,经济总收入1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00余元。 村民主要以种养殖业和向外输出劳动力为主要收入来源,年养蚕70余张,一个养羊户,一个养蜂户。尤其是2012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新建“一棚两用”大棚10栋,用于养蚕和发展食用菌产业。规模养殖户2户,传统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谷子,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全村共有农业机械23台(其中;大型配套农机具一台),社会保障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参合率均为100%。村委每年重阳节为60周岁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一个和谐、幸福、美丽的西岭后正在稳步向前发展。 |
土门腰村 |
土门腰村位于演礼乡西北6公里处,全村72户,130余口人,耕地面积700余亩,全村有党员14名;两委班子成员4名。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稳定、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先进村。 近年来村两委领导班子坚持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创先争优”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本着“务实创新和谐发展”的理念,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保障等利民工程,改善了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曾先后多次被县、乡党委、授予“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称号,“信访稳定先进村”文明和谐村”等荣誉称号。 |
南任村 |
阳城县演礼乡南任村位于阳城县西五公里处,地势优越,交通便利。全村由1个自然村组成,有5个村民小组,全村474户,有1279口人,耕种着1600余亩土地。2011年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 南任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纯粹的农业村,百姓收入绝大部分来农业收入。随着党和政府的各项扶农政策的下达,南任村村民的基本收入的道路很大提高。近年来,百姓思想的转变使得村民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很大一部分村民进城务工,也为村民家庭收入增加了一个新的增长点。村内的三家企业也是村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华泰电力杆塔厂、志清砖厂、采石场。成立了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村集体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建成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完善村级综合活动中心、下水管网设施、村内绿化、环境卫生整治等公共设施。户通电话率达90%,电视普及率达100%,100%的村民参与新农村合作医疗,96%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村集体每年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纪念品和生活补助,每年为村民发放年终福利,全村政通人和,干群和谐。 现在的南任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一新,村里环境幽雅、民风淳朴,处处洋溢着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村集体先后被县、乡政府授予“先进集体”等称号。 |
清池村 |
清池村位于演礼乡北片,全村4个自然庄,总人口885人,党员42名。全村总面积3000亩,有耕地1650亩,山林面积200亩,经济作物100亩。2013年全村总收入达到4680余万元,人均收入8506元。 清池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养殖、煤炭运输和务工为主,村内有民营企业5个。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资700余万元建起了华清联杆塔有限公司,增加了农民收入和就业机会;引进美亚绮针织厂,安置剩余劳动力80余人;投资20余万元修建了休闲娱乐场所,卫生所、农家书屋等基础设施健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100%的村民参与新农村合作医疗;村民子女考上一中、二中、大学本科,分别奖励500元、200元,1000元;村里年终为65周岁的老人发放100元的补贴。村里成立了50余人的女子“绛州鼓乐”队,经常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2005年、2008年两次获得县妇联三八女子器乐合奏大赛特等奖,2011年获得县街头文艺鼓乐优胜奖。 村两委每年定期举办“好公婆、好媳妇”、“五好家庭”、“十佳文明户”等评比活动,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全村呈现了村风正、民风淳的良好风气。村集体多次受到上级表彰,2006年被县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奖”;2008年评为“晋城市和谐村”;2009年获得“市老龄工作规范化建设先进村”;2010年评为“县新农村建设先进村”。 |
北任村 |
北任村地处阳城西部,位于演礼乡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村落依丘陵谷地,略呈矩形,东西展布。坐落南任村北,故名北任。通公路。包括两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居民149户,500余口人。耕种土地840亩。其中耕地面积620亩,退耕还林150亩,桑园27亩,人均土地面积1.3亩。北任村现有两个党小组,党员18名,村民代表14人。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逐步扩大经济作物面积比重,退耕还林,坚持走生态高效农业发展道路,新发展仁用杏200余亩,核桃树100余亩。引进民营企业2家,煤运驾校综合训练场地和煜博水泥制品厂。支村两委积极努力,2010年共向外输送劳动力135人,解决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改善人居环境,2010年实施的整村搬迁工程,切实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科学了村集体规划。80%的村民购买了新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村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投资15余万元新建500立方蓄水池一座,对村西管网进行改造,重新铺设管网4500米,彻底解决了村西群众的吃水困难。 抓阵地建设,规范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按照上级开展阵地建设的通知,召开支村两委会议,制定方案,落实部署,经过20多天的建设,规范了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支部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等活动场所,粉刷村委内外墙壁,更换版面,使村委面貌焕然一新,给党员和群众的文化及组织生活提供了优越的活动场所。村级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两委主干述职汇报”、“村务公开制度”、“四议两公开”等制度的逐步完善和落实,规范了农村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深入实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村内重大事项的实施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 村民们不仅享受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而且享受着和城里人一样的基础设施和建筑,过着和城里人一样的精彩生活和文明。 |
尚礼村 |
尚礼村位于县城西7公里处,全村986口人,耕种着1250亩土地。自成为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以来,尚礼村勇当先锋,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为全乡乃至全县树立了新农村建设的楷模。 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这条主线积极发展村域经济。2003年至今,先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扩大了干果经济林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580亩;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村民干果经济林的产销搭建了稳定的平台;招商引资150万元,在尚礼村建立了全乡第二个陶瓷企业:引资500万元建成全乡最大的环保建材企业。通过一系列投入和引资措施,增加了村民就业,提高了村民收入。 围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要求,打造和谐美好、环境优雅新尚礼。先后投资172万元建成了全乡第一个绿色环保节能的秸秆气化站;投资168万元建成了全乡第一个农民文化休闲广场;投资80万元完善了村大街小巷的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通过以上措施,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也得到极大提高。 围绕“管理民主”的方针,建立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特别是对重大项目、重大工作的决策,一律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把“终审权”完全交给群众。 尚礼村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相信通过精诚团结的两委班子和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一个富裕和谐的新尚礼即将到来。 |
演礼村 |
演礼村位于阳城县西南15华里处,交通便利,民风淳朴,素有“五里庄”之美誉。全村482户,1426口人,耕地1700余亩,是演礼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演礼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近年来,支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兴建了农民休闲娱乐文化广场——瑞泽园,开通了清洁、高效、安全、方便的新能源——秸秆气,配合乡政府拆迁扩街改造工程,硬化了全村大街小巷的路面,彻底改善了人居环境。多次被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授予“和谐村”“文明村”“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先进党组织、红旗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现在的演礼村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今。他们正迈着大步走向心的辉煌。 |
新庄村 |
新庄村位于阳城县西部7公里处,是演礼乡政府所在地。阳城至云蒙公路贯穿东西,是县城通往西部乡村的交通经济要脉。全村总面积2.85平方公里,523户,1511口人,七个村民组,现有党员57名,耕地1603亩,新庄村由新庄、礼庄沟、下河、崔甲庄、张甲庄、前庄、后沟、茹家庄、前圪嘴、西坪、吴神坡11个自然庄组成。改革开放后,茹家庄、前圪嘴、西坪、吴神坡已经先后搬入主村。2010年底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928万元,农民人居纯收入为6078元。 新庄村属低山丘陵地区。远处群山环绕,酷似屏障,祥风瑞脉,直拂而来。境内无大山,多丘陵。地势由北向南呈坡状,以神岭为最高点,海拔725.2米。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580.9小时,无霜期190天左右,适宜农作物生长,耕地主要是旱地。境内地下矿藏有15号煤,储量不大,次为石灰岩矿和小窝铁矿。村集体开办有建材厂、轮砖厂、加油站和建筑队等村办企业,3个民营企业。 近年来,村集体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建成村委办公楼、新庄小学、幼儿园、文化戏剧舞台、村综合活动中心、花红园公园和新泰乐园等公共设施,规划建成村西小区、新泰小区、上洼小区、南洼小区和南头小区,大街小巷全部实行了硬化、绿化、亮化。秸秆气站、卫生所、农民书屋、健身场地等基础设施健全。户通电话率达90%,电视普及率达100%,文明院户达92%,100%的村民参与新农村合作医疗,96%的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村集体每年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纪念品和生活补助,每年为村民发放年终福利,全村政通人和,干群和谐。 现在的新庄村基础设施完善,村容村貌一新,村里环境幽雅、民风淳朴,处处洋溢着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村集体先后被山西省环保厅授予“山西省生态村”称号;被晋城市委市政府授予“和谐村”、“和谐村创建标兵”“文明和谐村”等称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基层党组织”“先进集体”等称号;被乡党委授予“红旗党支部”、“先进集体”等称号。 |
栅村村 |
栅村村位于阳城县演礼乡东部,东距阳城县城4公里,东邻凤城,西毗新庄与演礼,南接东铁与南任,北靠北任与西河,阳云公路从村庄中部穿过,交通便利,区位条件较好。2010年末,全村400余户,1400余口人,党员55名。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耕地1770亩,水浇地13公顷,机耕地70公顷,林地35公顷。工农业总产值1826.9万元,人均纯收入6000元,是一个自然生态良好、经济发展较快,省级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的先进强村。 栅村地势为东、西、北三面山地围合成的一个山谷,只有南侧较低,局部坡度较大,现村庄建设用地均为人工开辟的台地,纵向坡度较大,局部高差最大为40米。境内富有3号、9号、15号煤层和铝矾土资源。铝矾土平均厚度为3.5米,平均含铝42%。村集体大力扶持民营企业,曾开办有煤矿、炼铁厂、瓷厂、铸造厂、瓦厂、猪厂、管材厂、粘土砖厂、耐火砖厂。目前,翱阳瓦业、鑫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煤球厂等企业已发展成为栅村村的龙头企业,其中,翱阳瓦业已成为晋城市的名牌企业,2009年、2010年经两次技术改造,产品进一步优化,已逐步推向市场,市场前景势头较好。村办企业解决了村内200余名劳动力就业,100多人为外来务工人员。村集体收入40%以上的经济收入来自企业。另外,全村共栽植仁用杏414亩,占到粮田面积的一半。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运输业、饮食服务行业等如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 村里先后投资数千万元,新建小学教学楼、谐康乐园、迎凤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修建农家住宅小区(凤东A区、B区),村内大街小巷全部实行了硬化、绿化、亮化,污水管道全村贯通,自来水管道全部更换,通讯网络及电视覆盖率达到98%,卫生所、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灯光篮球场、门球场、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健全。100%的村民参与了新农村合作医疗,100%的村民参与了社会养老保险。村里实行了节日发放福利制度,每年的春节、“七一”、教师节、重阳节,村里为村民、党员发放福利。村里尤其重视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村民大力开展健身操、老年秧歌舞等活动,传承栅村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栅村村的“八音会”“高跷”“民间乐队”共100余人,曾代表乡政府赴市县演出,并荣获“一等奖”。 村集体多次受到上级表彰,先后被授予“山西省文明卫生单位”“山西省千万元村”“山西省义务植树模范村”“晋城市卫生先进单位”“晋城市尊老爱幼先进单位”“晋城市党建先进村”“晋城市老龄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党支部书记张国亮曾多次被授予“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县劳动模范”“县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县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
东铁村 |
东铁村位于阳城县城西约5公里处,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全村共有90户,300口人,有两个村民小组,耕种有650余亩土地,党支部共有共产党员13人(其中女党员2人),五保户一户,低保户七户。 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村各项工作,先后建起了建材厂(其中建材厂为东铁村解决剩余劳动力20多人)、私营养殖厂4个(其中包括一个养鸡厂、一个养牛厂和两个养猪厂),村民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导产业,全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全村粮食总产170吨,经济总收入4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00元。 几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了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先后投资10万元对村街道两旁进行了亮化、绿化、净化和美化,为了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投资50万元兴建了村民休闲健身广场,投资10万元硬化篮球场。目前,全村上下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幸福。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继续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克难攻坚,不久的将来文明富裕的新东铁将会展现在世人面前。 |
献义村 |
献义村位于阳城县演礼乡西北四公里处,全村215户,660口人,中共党员30名(3名女党员),分为5个党小组和6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744亩,是个典型的纯农业村。2009年献义村被确定为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献义村有标准化支部活动大楼3层2500平方米,甲级卫生所1个,门球场2个,灯光篮球场1个,1450平方米休闲广场1个,标准化公厕6个,垃圾堆放点6处,组建村级环卫对,保洁员8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荒山造林面积765.5亩,有效地改善了村里的生态环境,基本达到四季常青。 近年来,献义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养猪、养蚕为龙头的养殖业和以核桃、仁用杏为主的干果产业,并经常组织养殖户进行各种技术培训,学习养殖技术,2009年,主导产业养殖业收入210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4.6%。2010年新发展核桃面积达80余亩,全村核桃总种植面积达200余亩,仁用杏80余亩,桑园400亩,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10年人均收入达5500元。 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构建和谐献义。每逢传统佳节,支部都会组织村民进行一些娱乐活动,如篮球、乒乓球比赛、大合唱、健身舞表演等,增进村民团结,活跃节日气氛。特别是在九九重阳节,村里总会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主题,开展老年人座谈会,给老年人送去节日的纪念品,同时还组织老年人外出参观学习,特别重视老年人工作。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献义村紧紧围绕建设文明和谐富裕新献义的目标,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先后被县、乡分别授予“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先进党组织”“先进集体”、“文明和谐村”、“红旗党支部”、“红旗党组织”、“新能源建设先进村”等荣誉称号。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