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城 >> 阳城县 >> 东城街道 >> 蒿峪村

蒿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蒿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蒿峪村简介

  蒿峪村简介
  蒿峪村位于阳城县城东十五华里的芦苇河畔,九泉山下。侯月铁路、晋侯高速、八芹公路从村南侧通过。全村9个村民小组,460余户,1380余口人。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有74名党员。2011年全村有耕地824亩,社会总收入8288万元,人均纯收入7566元。
  我村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强基固本增活力,双创双争促转型”的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创优环境,鼓励村民新上股份制企业、个体企业、家庭作坊,扩大种养殖规模,增加收益。全村现有煤炭洗选、建材制造、种养殖业、商店等个私企业,有投资3300万元的在建工厂化食用菌生产项目,为我村的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迈上转型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曾先后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明星村”、“小康村”、“宽裕型小康村”的称号。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所在,也是加快发展的动力引擎。我村先后建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村小学综合大楼、村标准幼儿园、村标准卫生所、村便民桥、文化活动广场、村民大众洗浴中心。组建了女子乐队、舞蹈队,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对村内大街小巷和四山道路全部进行硬化,实现了山地道路处处通,村内道路户户通。改造了深井自来水网管道,正在新建的村民住宅楼,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8%以上。农村养老保险适龄人员参保率达到100%。
  村级组织健全,管理民主。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级重大事项流程化审批程序”进行。“党务、村务、财务”及时向党员、村民公开,并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
  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村正以饱满的热情,奋发图强的精神,为新农村的建设而努力,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522400 048000 -- 查看 蒿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蒿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蒿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小庄村

  小庄村简介   小庄村位于芦苇河畔下游,是八甲口政府所在地,北临八芹路,南接陵沁线,东临阳城火车站,晋阳高速公路横穿而过,交通十分便利。2012年末,全村共有317户,747口人,下设四个村民小组,共有党员38名,设四个党小组。总面积1.26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80亩,人均耕地0.4亩。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640万元,可支配收入1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89元。   近年来,村里先后投资数千万元,新建五栋村民商住楼、村级活动场所、文化健身广场、运动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公共设施。大街小巷基本实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农家书屋、建设器材、乒乓球桌等基础设施健全。村民用水、用电、用气、子女上学、医疗、粮食加工等事项实现了相对的补贴。    在小庄村两委班子及广大党员、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八甲口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近来年多次受到上级党委政府部门表彰, 先后被授予“新农村递进村”“文明和谐村”、“文明村”、“环境整治先进集体”、“ 新能源推广先进村”“一村一品”示范村、“先进党组织”,“五好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精神,加强新农村建设,根据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我们采取发放征求意见卡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并通过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集体决策,结合本村实际,初步确定2013年小庄村重点工作如下:   1、1#、2#、3#楼节能改造工程项目。此项工程总投资400余万元,2012年完成了招投标、2#、3#楼的外墙保温,计划2013年全部结束。   2、水网改造二期工程项目。预计投资40余万元,完成1—5#住宅楼、经联社住宅楼、信用社住宅楼、沿街所有单位及商铺等的水网改造,2013年年底全面实现自来水一户一表。有效管理水资源,杜绝水资源浪费现象。   3、巷道硬化工程。将2012年已招投标的巷道硬化工程全面结束。   4、小坟地住宅楼项目。总投资980万元,建成8000平方米住宅楼,2013年投资300万元,完成规划、设计、土建、道路等前期工作和部分建设任务。   5、限价商品房项目。预计2013年至2015年修建限价商品房500套,总用地面积2.7公顷(约41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 总户数460户,容积率1.8,预计总投资9500余万元。2013年预计修建200套,户住房平均面积100m2,占地1.38公顷(约20.7亩)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预计投资5000万元。修建完工后,既可解决200户居民的住房困难,又可改善八甲口镇主街镇区的环境面貌。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工作下,我们村的各项工作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好的成绩!  

孔西村

  孔西村简介   孔西村地处八甲口镇南端,与上下孔寨隔河相望。全村共计418户,农业人口918人,劳动力人口530人,辖 6个村民小组,有党员29名,村民代表31人,现有耕地470亩,林地168.5亩。村内有征弘食品有限公司和鑫能选煤有限公司两个较民营企业。近年以来,村党总支、村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扶持村民营企业做强做大,09年4月被阳城县村务公开领导协调小组授予: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2010年8月被阳城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2008-2009年度文明和谐村,2011-2012年被确定为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示范推进村。   基层组织健全,管理民主科学。重大事项上始终能按照县委制定的四议两公开程序办事。坚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制度。村内各种制度公开上墙,设有党务公开栏、村务公示栏和财务公开栏,做到了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村里自07年实行村财镇管以来,坚持每月25日为民主理财日,理财程序完全执行八甲口镇政府制定的理财程序,做到了村民对村内各种收入、支出及各项决议和制度的执行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并坚持每月对各项收支进行逐笔公布。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51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497元。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52万元,总支出73万元,2011年村民公益福利事业支出68万元。   坚持“三会一课”,加强班子建设。我党支部特别注重从党员队伍中培养致富能手。开展以 “看信念、看创业、看奉献、看作用,比技术、比致富、比带富、比口碑,争当致富先锋”活动,坚持“三课一会”制度,增强党员队伍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保证党员议事制度行之有效。按照“五星级”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接收站标准制度,根据党员群众的要求点播内容,坚持每月10日、20日、30日不少于三次的播放。我支部共有党员29名,除一名重病党员外全部认领了自己的岗位,积级参加了“一帮一、一带一”的帮扶对象,对有职党员实行了依岗定责,无职党员领岗定责,确定了其岗位职责、权力、义务,党员、干部向支部作出了创先争优以岗定责公开承诺并加以公示以便监督。力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自身行为去影响和带动村民开展自主创业,共建和谐走向富裕。   人居环境改善,社会事业进步。近年来村委认真落实科学发展,保民生促发展,我村通过做好硬化道路、打水池、铺设下水道、改造村内供水管网、安装煤层气管道、安装照明路灯、个人承包村内垃圾收集处理等工作使我村基本实现了“四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五通”(通电话、通自来水、通煤层气、通互联网、通闭路电视),村委会设有文化活动广场、远程教育室、综合便民办公室、老年活动室、村民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妇女活动室供村民日常生活娱乐方便,村里还有女子健身操队,远近闻名的“八音会”,等农民文化活动组织,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像以前常有的封建迷信、-等现象已经绝迹。全村一片安乐祥和的景象。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近两年我村通过观看远程教育、上网查找资料、组织村民外出参观学习薄皮核桃的种植,积累经验,增强村民致富信心,并亲自到外地购买有种核桃树苗,引导村民栽种核桃,如今村内成立了鹫峰核桃合作社,吸纳12户村民种植核桃树。截止目前共栽植优质核桃70亩2300株。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孔西村正以稳健的步伐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迈进。  

下孔村

  下孔村简介   下孔村位于县城以东8公里处,芦苇河下游东岸,晋阳高速公路东西横贯,侯月铁路南北过境,陵沁、八芹公路擦村而过,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村共693户,1747口人,耕种着503亩土地。村党支部现有党员64名,下设7个党小组,行政建制7个村民组。   二0一一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学习党的-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村总收入1.25元亿,人均纯收入8505元。   下孔村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十分注重各种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综合素质。他们坚持庆祝“九九”老龄节以及公墓制度20余年不动摇。移风易俗、实行“集体婚礼”的先进事迹曾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导。   下孔村曾获得省级“文明村”、“红旗党组织”、“千万元村”、“党建先进村”、“十佳基层党组织”、“安全文明村”、“巾帼文明示范村”、“红旗党组织”、“红旗单位”等光荣称号。   在今后的工作中,村党支部、村委会决心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忠实践行“-”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倾听民声,紧贴民心、关注民生、立足当前、谋求长远、实事求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跨越发展为主线,全面完成年初制订的各项工作计划,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创新实干。  

上孔村

  上孔村位于阳城东五公里,地处芦苇河畔,晋阳二级公路东西贯穿,八芹公路、侯月铁路南北贯穿,阳城火车站坐落在该村中心,交通方便、地理优越,人杰地灵。全村农户712户,农业人口1892人,总劳力1121人,耕种着504亩土地。党总支共有党员106人,下设五个分支,行政建制九个村民组。2010年完成社会总产值1.5亿元,人均纯收入7568元。   该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先后建起了盛源公司、铁路运销公司、318m3铁厂,火车站新站台建成360米专用线,正在运营中。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蓬勃发展,免烧砖厂、型煤厂、洗煤厂、滤料厂、石子厂等经济效益不断提高。集体、民营企业安排村民就业600余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扶持发展种植养殖业13户,新建蔬菜大棚50亩,安排村民就业62人,为村民开辟了就业门路,使村民走向了富裕道路。   加快教学和公益事业发展,先后建起了教学楼、高标准幼儿园、健身娱乐城、合作医疗卫生所、老年活动室、电教室、村民高层住宅楼。成立了军乐队、民乐队、威风锣鼓队、老年梆子演唱队、中青年秧歌队等,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内大街小巷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家家安装了煤层气,人人享受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民参加了新型社会养老保险。   村内安定团结、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文明和谐,处处洋溢着进步、祥和的良好氛围。村集体多次受到上级表彰,92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明星村”;93年被省政府授予“千万元村”;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宽裕型小康村”;2008年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上孔村在村党总支、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理论旗帜,忠实践行-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倾听民声,紧贴民心,关注民生,立足当前,谋求长远,应对挑战,节能减排,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扬帆起航,再铸辉煌。  

美泉村

  在芦苇河下游,有一个普通的小山庄叫美泉,而当地的人又习惯称之为米泉。说起这个名字,还有一番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村里有一口甘泉,泉水如沸,喷涌而出,夹着像米粒一般的黄沙,上下翻滚,于是人们称之为“米泉”。后来到了明末时期,李自成率军北上,路径此地时,饥渴难耐,忽然发现了这股清洌甘甜的泉水,连饮数日,直呼其美,美泉由此得名。  

尹家沟村

  尹家沟村简介    尹家沟村位于阳城县东北7公里处,东与美泉村,西与赵庄、谭庄村毗邻,南与阳高泉、北头相邻,北与杨腰、尹家村接壤。我村四周翠柏环绕,村内小河流水,景色宜人。全村现有农户710户,总人口1686人,下设6个村民组,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54人。村域5547亩,3.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195亩, 散植核桃430亩。    农牧业方面:村内的一机井一塘坝、山顶三大水池的水利设施基本配套,使用节水灌溉可浇地1000余亩;花椒、核桃林已栽植9年之久,逐渐进入盛果期。小规模养猪发展到十几户,年出栏200余头。    企业方面:原村办沟西岭煤矿关闭后已同尹家沟煤业公司整合成功,并且20亩的企业基地可待开办其他企业;尹家沟第二石子厂占地 23亩,现正在进行“三同时”生产。民营企业也达到了蓬勃发展,由其是晋豫食品厂,2011年占用铁厂场地,扩大了生产规模,并可解决剩余劳动力200余人,生产的各种面包销往省内外各大超市。    基础设施较为完整,东有尹美公路和芦河大桥与八芹路接壤,南有1.8公里的尹渡路与陵沁路相连。村内的幼儿园、完小已初具园林式校园规模。电路、自来水、闭路、电话普及全村,并投资45万元对主街进行了硬化,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投资300余万元的农民休闲健身广场已完工。开发新能源,投资150万余元的煤层气安装主管已接至村口。我村2011年经济总收入已达到4790万元,人均纯收入6164元。尹家沟村新农村建设正在有序进行。  

蒿峪村

  蒿峪村简介   蒿峪村位于阳城县城东十五华里的芦苇河畔,九泉山下。侯月铁路、晋侯高速、八芹公路从村南侧通过。全村9个村民小组,460余户,1380余口人。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有74名党员。2011年全村有耕地824亩,社会总收入8288万元,人均纯收入7566元。   我村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强基固本增活力,双创双争促转型”的主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创优环境,鼓励村民新上股份制企业、个体企业、家庭作坊,扩大种养殖规模,增加收益。全村现有煤炭洗选、建材制造、种养殖业、商店等个私企业,有投资3300万元的在建工厂化食用菌生产项目,为我村的经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迈上转型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曾先后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明星村”、“小康村”、“宽裕型小康村”的称号。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目的所在,也是加快发展的动力引擎。我村先后建成村民文化活动中心、村小学综合大楼、村标准幼儿园、村标准卫生所、村便民桥、文化活动广场、村民大众洗浴中心。组建了女子乐队、舞蹈队,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对村内大街小巷和四山道路全部进行硬化,实现了山地道路处处通,村内道路户户通。改造了深井自来水网管道,正在新建的村民住宅楼,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村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98%以上。农村养老保险适龄人员参保率达到100%。   村级组织健全,管理民主。重大事项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级重大事项流程化审批程序”进行。“党务、村务、财务”及时向党员、村民公开,并接受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   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村正以饱满的热情,奋发图强的精神,为新农村的建设而努力,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跨越。  


蒿峪村特产大全




蒿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