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毕村简介
东毕村位于县城东北方向5公里处,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174户,598口人,耕地面积1063亩,党员18名,其中女党员2名。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倾向三农的有利条件下,大力发展种植业,以茴子白、小瓜、豆角等为主,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524100 | 048000 | -- | 查看 东毕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仕林苑社区 |
仕林苑社区基本情况 仕林苑社区成立于2003年9月,位于县城东北1公里处,毗邻县城,区位条件优越,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共有土地380亩,社区共有居民住户613户,常住人口1977人,其中农户328户,960人,非农户285户,1017人。社区辖4个居民小区,第一居民小区150户,478人;第二居民小区141户,486人;第三居民小区187户,556人;第四居民小区135户,457人。有辖区单位2个,其中学校1个、县级企业单位1个;集体村办企业2个;个体商业网点6个。 近年来,仕林苑社区以社区党的建设为统领,充分利用紧邻县城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商贸经济和集体企业。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09年社区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目前社区有集体企业2个,分别为仕林苑机砖厂、仕林苑预制板厂,社区居民从事发展第三产业142户,其中副食加工业46户,经商业63户,建筑业7户,屠宰户8户,运输业18户。 |
仕图苑社区 |
仕图苑社区基本情况 仕图苑社区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0亩,退耕地634.5亩,社区共有居民住户1240户,常住人口3560人,其中农户1126户2980人,社区辖六个居民小区,支部有党员79名,近几年来社区党支部立足实际,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总体发展目标,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负重赶超,攻坚克难,开拓进取,经过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10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10元,先后获得了市“和谐村”、县“五个好党支部”、镇“新农村建设红旗单位”等一系列光荣称号。 |
城南社区 |
城南社区概况 城南社区成立于2003年9月,位于县城南端,与高新高速路相邻。交通便利,县城古陵路贯穿南北,与过境路紧密相连,区位条件优越。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共有耕地458.7亩,退耕地114.3亩,社区共有居民住户1978户,常住人口7472人,其中农户870户,2566人,非农户1108户,4906人。社区共辖7个居民小区,新建成居民住宅小区6个,分别为:和枫苑小区(12栋住宅楼,33个单元,378套住宅)、欣鑫小区(4栋住宅楼,17个单元,190套住宅)、亮景苑小区(5栋住宅楼,12个单元,144套住宅)、怡枫苑小区(12栋住宅,34个单元,432套住宅)、信合苑小区(2栋住宅楼,6个单元,134套住宅)、城南花苑小区(1栋楼,4个单元,48套住宅)。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共15人,其中支部委员8人,居委委员11人(其中交叉任职4人)。社区民主理财小组共5人,其中党组织代表1人,党员代表2人,群众代表2人。纪检监督小组5人,其中,党员代表3人,群众代表2人。 |
城内社区 |
城 内 社 区 简 介 崇文镇城内社区地处县城中心,集金融、商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黄金地段,相邻五个社区。社区成立于2003年9月,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共有居民2522户,常住人口6781人,流动人口1402人。其中农户832户,2641口人,非农户1690户,人口4130人。支居两委成员14人,其中支委5人,居委委员9人,工作人员3人,土地200余亩,荒山造林,退耕还林184亩,人均收入4500元,根据社区的地理环境分散的特点,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实行区域化管理,区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到人。辖区内共有43个单位、其中机关单位8个,学校5个,医院1个,民营企业10个,个体商业网点156个,专业合作社1个,文化体育协会1支,志愿者服务队伍3支、共30人。 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紧紧围绕镇政府的战略目标,以“三级联创”为载体,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以拓宽就业渠道为手段,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以提升居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
城西社区 |
城西社区基本情况: 城西社区成立于2003年9月,位于陵川县崇文镇西隅,境内东西长2.5公里,南北宽2公里。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社区现有四个居民小区,住户1286户,常住人口2820人,流动人口1044人。辖区内有单位27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5个,个体商业网点338个。 近年来,城西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在陵川县委、县政府,崇文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经济飞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年可支配收入达到160万元,社区先后投资410万元修建了鑫西盛商贸楼,投资200万元修建了时代购物中心,投资1280万元修建了绿陵物贸广场,使社区的经济收入有了保障。2007年,社区又投资329万元修建了城西社区明德小学,使师生的教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社区每年为居民发大米、面等福利达到35万吨,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养老金达到15万元,社区先后被上级党委、政府授予“十佳党支部”、“新农村建设红旗单位”、“基层先进党支部”等荣誉称号。城西社区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
城东社区 |
城东社区简介 城东社区成立于2003年9月,地处陵川县城东,辖区面积2.25平方公里,有耕地435亩,人均耕地0.19亩。现有6个居民小区,居民住宅楼4栋,共有居民住户2487户,常住人口5865人,流动人口1964人,辖区单位334个:其中机关事业单位13个、医疗单位1个、学校3个、国有企业单位6个、集体企业4个。非公有制经济企业5个,非公有制经济个体工商点302个,有志愿者队伍 1支8人。 改革开放以后,居民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沿街沿路门店众多,商铺林立。建有富桥房地产开发公司、高新技术开发公司、银海购物、地下商城、旅游商店等企业。市场繁荣,人口稠密,社会和谐,安居乐业。社区经济总收入达到6600万元,人均收入4000元。 社区交通方便,县城梅园东街、开云街、落雁街、崇安东街横贯东西,状元路、康复路、棋山路横穿南北。区内建有两处小学,幼儿园,棋源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陵川一中,棋源中学,烈士陵园等公共设施,文化娱乐设备齐全,县财政局、地税局、林业局、水利局、畜牧局、粮食局、民政局、人民财产和人寿保险公司、提水站、自来水公司、棋源会堂等数十家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均座落在社区内,为陵川经济文化中心。社区内,文物古迹众多,有闻名全县的武氏三状元故里,春秋阁,奎星楼。城东社区居委原名东关村,2003年撤村建居。先后被省、市、县、镇授予卫生村、文明村、生态园林绿化安全文明居委、全面建设小康红旗单位、创建平安陵川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居委、新农村建设功勋单位、五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
安阳村 |
安阳村简介 安阳村位于崇文镇东北方向5公里处,全村总人口628人,180户,耕地面积1260亩,分自然村两个,本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种植蔬菜450余亩,蔬菜亩均收入2700余元。 安阳村与城东社区、石头村、甘井掌村、北四渠村、城南社区、寨则村、东毕村、南坪村、炉家村、尉寨村、赵漳水村、石字岭村、尧庄村、东坡村、小召村、西沟村、簸箕掌村、河头村、岭常村、仕图苑社区、仕林苑社区、红马背村、罗古掌村、吴水村、南垛村、李庄村、井坡村、南窑村、龙泉村、东谷村、七峪村、花落村、南四渠村、郭家川村、营里村、大会村、张家庄村、沙上头村、汤庄村、后川村、城内社区、冶子村、张庄村、神山头村、城西社区相邻。 |
石头村 |
石头村简介 崇文镇石头村隶属陵川县崇文镇,地处县城东南8.5公里处,本村土地总面积3300亩,(其中农用地1030.5亩,建设用地100亩,未利用地2169.5亩),全村总户数201户,总人口706人,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共有正式党员20人,(其中女党员3人),村委会下设四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8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村两委团结一致,带领村民钻机井,建学校,铺油路,为新农村小康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
甘井掌村 |
甘井掌村简介 我村位于城南5公里处,235户,978口人,下设5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1146亩,农业主导产业以种植玉米,土豆为主,农业第三产业以劳务输出为主。村内企业有,隆鑫钙业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块机砖厂,紫杉林木合作社等。 我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1名,其中女党员3名,重点发展对象1名,两委班子成员9名,其中交叉任职1名,村民代表15名,民主理财3名,纪检监督小组3名,三资管理领导组7名,村务公开领导组3名,其他组织结构健全。 村及重大决策及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实行四议两公开;即支部提议;支村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决议。:两公开 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了落实,全村享受低保36户,38人,优抚2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两免一补政策以落实。 |
北四渠村 |
北四渠村简介 崇文镇北四渠村地处县城西南3.5公里处,晋陵路旁,交通便利,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土地总面积1158亩,总户数336户,总人口1276人,(其中农户1198人,非农户78人),党支部下设五个党小组,共有正式党员31人,(其中女党员4人)预备党员1人,村委会下设五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25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村两委团结一致,为新农村小康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是商家和企业投资的理想宝地。 |
寨则村 |
寨则村简介 寨则行政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即:寨则村、杨子掌、南庄和新开发的移民新村,全村共有625口人,男、女劳力175个,耕地1200余亩,有林地总面积1653.3亩,其中有林地964.2亩,宜林地579亩,疏林地110.1亩。 |
东毕村 |
东毕村简介 东毕村位于县城东北方向5公里处,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174户,598口人,耕地面积1063亩,党员18名,其中女党员2名。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倾向三农的有利条件下,大力发展种植业,以茴子白、小瓜、豆角等为主,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
南坪村 |
南坪村简介 南坪村位于陵川县城东6.5公里处,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全村农户61户,人口203人。设村党支部书记1名,村委会成员3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1名。境内有耕地面积436亩,林地约30亩,荒山160亩,在国家实施民生工程政策下,完成水、电、路、广电村村通等民生工程。2010年又相继建成了村卫生所、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篮球场,并配备了体育器材,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 |
炉家村 |
炉家村简介 炉家村位于陵川县西北陵礼路2.5公里处,由6个自然村组成,共有170户,630人,其中劳力380人,占地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0亩。地理条件和县城相比落差较大,但有独特的气候优势。绝大部分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于延秋西红柿为主的各种蔬菜种植,是一个发展种养的绝佳之地。 炉家村与安阳村、城东社区、石头村、甘井掌村、北四渠村、城南社区、寨则村、东毕村、南坪村、尉寨村、赵漳水村、石字岭村、尧庄村、东坡村、小召村、西沟村、簸箕掌村、河头村、岭常村、仕图苑社区、仕林苑社区、红马背村、罗古掌村、吴水村、南垛村、李庄村、井坡村、南窑村、龙泉村、东谷村、七峪村、花落村、南四渠村、郭家川村、营里村、大会村、张家庄村、沙上头村、汤庄村、后川村、城内社区、冶子村、张庄村、神山头村、城西社区相邻。 |
赵漳水村 |
赵漳水村简介 我村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处,全村有95户,323口人,地域面积6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554亩,林地766亩,荒山荒地486亩,全村有男、女劳力200余个,党员9名,其中女党员2名。 赵漳水村与安阳村、城东社区、石头村、甘井掌村、北四渠村、城南社区、寨则村、东毕村、南坪村、炉家村、尉寨村、石字岭村、尧庄村、东坡村、小召村、西沟村、簸箕掌村、河头村、岭常村、仕图苑社区、仕林苑社区、红马背村、罗古掌村、吴水村、南垛村、李庄村、井坡村、南窑村、龙泉村、东谷村、七峪村、花落村、南四渠村、郭家川村、营里村、大会村、张家庄村、沙上头村、汤庄村、后川村、城内社区、冶子村、张庄村、神山头村、城西社区相邻。 |
石字岭村 |
石字岭村简介 崇文镇石字岭村位于县城西南7公里处,北为原晋陵公路,南有陵沁一级公路,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全村共有165户,600口人,耕地730余亩,林地750余亩,党员19人,其中女党员2人,下设三个村民小组。 |
尧庄村 |
尧庄村基本情况 尧庄村位于县城东北方向三公里处,全村267户,1070口人,其中移民户110户,人口420人,男女劳动力345个。党员20名,其中女党员1名,村民代表10名,下设两个党小组,耕地面积1300亩,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和县级移民搬迁示范村。 尧庄村与安阳村、城东社区、石头村、甘井掌村、北四渠村、城南社区、寨则村、东毕村、南坪村、炉家村、尉寨村、赵漳水村、石字岭村、东坡村、小召村、西沟村、簸箕掌村、河头村、岭常村、仕图苑社区、仕林苑社区、红马背村、罗古掌村、吴水村、南垛村、李庄村、井坡村、南窑村、龙泉村、东谷村、七峪村、花落村、南四渠村、郭家川村、营里村、大会村、张家庄村、沙上头村、汤庄村、后川村、城内社区、冶子村、张庄村、神山头村、城西社区相邻。 |
东坡村 |
东坡村基本情况 东坡村位于县城西北方向两公里处,全村180户,603口人其中男劳力127人,女劳力120人,党员16名,其中女党员3名,村民代表9名,下设两个党小组,耕地面积454亩。由4个自然村组成,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宜居宜住的村庄。 |
小召村 |
小召村基本情况 小召村位于陵川县城东北,距县城2公里,全村总面积约11平方公里,共10个自然村,712户,2170人,耕地面积1578亩。交通便利,有陵修、陵辉公路沿村而过,境内呈四山三沟状,是隶属于陵川县崇文镇的一个自然条件分散的大村。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较1978年增长40倍。是一个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富裕的村庄。 多年来,党支部、村委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开拓经济发展新途径,在经济建设方面,党支部始终把壮大集体经济,推动社会事业,强化产业调整,增加村民收入,搞活民营经济,带动村民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来抓。2000年以来,兴建了两个农业科技园地、巩固了2000只养羊基地,培育了大葱种植基地、开辟了千亩蔬菜基地。建立小召村网站、串珠手工艺品开发基地。通过壮大集体经济,使经济总收入达到了4200万元,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16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达到307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通过引进山东大葱种子,免费供应特优蔬菜种子,请进农技人员讲解和拉出去培训等方法,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使农民蔬菜种植收入人均达到了500元,养殖收入人均300元以上,通过扶持民营经济,兴建民营企业,完成了全村380名劳力就地安置就业,村内安置劳力占到全村劳力总数的85%以上,年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小召村先后荣获山西省“巾帼示范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村”、“文明和谐村”、晋城市“巾帼示范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谐村”、“巾帼文明示范村”和国家-、民政部表彰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2006年被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
西沟村 |
西沟村简介 西沟村位于陵川县城西南面,离晋陵公路6公里,由西沟、东沟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141户,425口人,党员18名,其中女党员1名,下设2个党小组,男女劳动力174个,耕地1078亩,全村以种植业为主,种植的红富士苹果是陵川特产,年产量55万斤以上,此项人均收入2000余元。 |
簸箕掌村 |
簸箕掌村简介 簸箕掌村位于陵川县城西4公里处,地处陵礼线1公里处。全村56户,共有194口人,劳力80余个(男劳45余人,女劳35余人)。总面积3100余亩,其中:林地面积1000余亩,耕地面积500余亩,其它1500余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3760元,设村党支部书记1名,村委会成员3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1名,委员1名;共有党员11名。该村耕地人均较多,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有利于各种农业生产,发展“种、养、加”为一体的生态农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途径。 |
河头村 |
河头村简介 崇文镇河头村隶属陵川县崇文镇,地处县城西五公里处,陵礼线贯穿我村。本村土地总面积6167.8亩,(其中耕地650亩,林地3229.7亩,建设用地94.5亩,未利用地1654.9亩)。全村总户数110户,总人口360人,党支部下设两个党小组,共有正式党员18人(其中女党员2人),预备党员1人,村委会下设三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7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村两委团结一致,带领村民兴水利,建学校,铺油路,并于2008年成功引进6万吨铸造企业(金峰工贸)为新农村小康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010年筹建东、西沙河种养殖基地,是商家投资、农民致富的理想宝地。 |
岭常村 |
岭常村简介 陵川县崇文镇岭常村地处县城西,与城西社区接壤,为城乡结合部地带。现共有村民190户,650口人,由刘槲、岭常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劳力270个,总耕地面积533亩,其中粮田面积430亩,全村党员24人。 岭常村与安阳村、城东社区、石头村、甘井掌村、北四渠村、城南社区、寨则村、东毕村、南坪村、炉家村、尉寨村、赵漳水村、石字岭村、尧庄村、东坡村、小召村、西沟村、簸箕掌村、河头村、仕图苑社区、仕林苑社区、红马背村、罗古掌村、吴水村、南垛村、李庄村、井坡村、南窑村、龙泉村、东谷村、七峪村、花落村、南四渠村、郭家川村、营里村、大会村、张家庄村、沙上头村、汤庄村、后川村、城内社区、冶子村、张庄村、神山头村、城西社区相邻。 |
红马背村 |
红马背村简介 我村位于陵川县崇文镇陵修路边2.5公里处,全村共144 户,472口人,共有耕地487亩,荒山670余亩。党员12名,其中女党员1名。 红马背村与安阳村、城东社区、石头村、甘井掌村、北四渠村、城南社区、寨则村、东毕村、南坪村、炉家村、尉寨村、赵漳水村、石字岭村、尧庄村、东坡村、小召村、西沟村、簸箕掌村、河头村、岭常村、仕图苑社区、仕林苑社区、罗古掌村、吴水村、南垛村、李庄村、井坡村、南窑村、龙泉村、东谷村、七峪村、花落村、南四渠村、郭家川村、营里村、大会村、张家庄村、沙上头村、汤庄村、后川村、城内社区、冶子村、张庄村、神山头村、城西社区相邻。 |
罗古掌村 |
罗古掌村简介 我村位于县城南10公里处,拥有土地745亩,其中退耕还林175亩,种植核桃树140余亩,种植荒山连翘面积880余亩。 全村总人口202人,其中男劳力75人,女劳力68人,在校学生29名,独生子女2户,低保11户,五保户1户,党员7名平均年龄54岁,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3名,优秀青年5名,团员12名。 支村两委干部由3人组成,民主理财小组3人组成,纪检监督小组3人,村民代表5人,党员7人,“三资”管理领导组5人,村务公开领导组3人。 |
吴水村 |
吴水村简介 吴水村位于县城西南13公里处,土地总面积1706.3亩,其中:耕地270.4亩,退耕还林地95亩,水域5.8亩,全村总人口212人,有劳动力105人,其中男56人,女49人。 |
南垛村 |
南垛村简介 南垛村们于陵晋公路1公里处,离县城13公里,全村共有58户,210口人,党员11名,群众代表5名,村委会设两个村民小组。全村拥有耕地面积500亩,林地27.4亩,宜林地152.2亩,绵羊60只,2010年规划修建千头养猪园区刚起步阶段,现锗存烂100余头,为发展铺平了交通道路,水、电等基本设施,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治安状况良好。 |
李庄村 |
李庄村简介 李庄村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距晋陵公路1公里处,全村52户,180人,耕地面积415亩,土地面积较为丰富,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经支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于2004年完成了村通水泥路工程,2008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又完成了安全饮水入户工程,从而大大改变了群众出行难、安全饮水问题,方便群众,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 李庄村与安阳村、城东社区、石头村、甘井掌村、北四渠村、城南社区、寨则村、东毕村、南坪村、炉家村、尉寨村、赵漳水村、石字岭村、尧庄村、东坡村、小召村、西沟村、簸箕掌村、河头村、岭常村、仕图苑社区、仕林苑社区、红马背村、罗古掌村、吴水村、南垛村、井坡村、南窑村、龙泉村、东谷村、七峪村、花落村、南四渠村、郭家川村、营里村、大会村、张家庄村、沙上头村、汤庄村、后川村、城内社区、冶子村、张庄村、神山头村、城西社区相邻。 |
井坡村 |
井坡村简介 我村位于晋陵公路边,离县城10公里处,交通便利,全村70户,250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8名,男女全半劳力110人,拥有耕地640亩,人均耕地2.5亩,2010年人均收入3000元,共有党员15名,其中女党员2名,支部村委由5人组成,村委会设2个村民小组,支、村两委分别为组长、副组长、村民代表6名。 井坡村与安阳村、城东社区、石头村、甘井掌村、北四渠村、城南社区、寨则村、东毕村、南坪村、炉家村、尉寨村、赵漳水村、石字岭村、尧庄村、东坡村、小召村、西沟村、簸箕掌村、河头村、岭常村、仕图苑社区、仕林苑社区、红马背村、罗古掌村、吴水村、南垛村、李庄村、南窑村、龙泉村、东谷村、七峪村、花落村、南四渠村、郭家川村、营里村、大会村、张家庄村、沙上头村、汤庄村、后川村、城内社区、冶子村、张庄村、神山头村、城西社区相邻。 |
南窑村 |
南窑村简介 我村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陵沁路边,交通便利,全村共62户,225口人,耕地面积485亩,劳力100个,2010年全村总收入150万元,人均纯收入4060元。 南窑村与安阳村、城东社区、石头村、甘井掌村、北四渠村、城南社区、寨则村、东毕村、南坪村、炉家村、尉寨村、赵漳水村、石字岭村、尧庄村、东坡村、小召村、西沟村、簸箕掌村、河头村、岭常村、仕图苑社区、仕林苑社区、红马背村、罗古掌村、吴水村、南垛村、李庄村、井坡村、龙泉村、东谷村、七峪村、花落村、南四渠村、郭家川村、营里村、大会村、张家庄村、沙上头村、汤庄村、后川村、城内社区、冶子村、张庄村、神山头村、城西社区相邻。 |
龙泉村 |
龙泉村简介 一、龙泉村位于晋陵公路边,离陵川县城9公里处,交通便利,全村共有75户,265口人,现有耕地510亩,人均收入3000余元,其中男劳力90余人,女劳力70余人,本村地面无企业,地下无资源,集体收入基本为零,农民靠种植维持生活。 二、农民以种植玉米为主,种植药材为辅,其它就是五谷杂粮,有7辆大型汽车运输,户户有三轮,家家有摩托以及电视和部分电脑。养羊大户1个,养猪大户1个,剩余部分劳力外出经商打工。 |
东谷村 |
东谷村简介 东谷村位于县城西南10公里处,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90户,320口人,党支部下设两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6名,其中女党员3名,村委会设4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4名。拥有耕地669亩,其中粮田面积468.6亩,退耕还林200.4亩,林地总面积为337.5亩,种植经济林核桃40亩,桑园30亩,养殖生猪600余头,绵羊250余只,是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气候适宜,宜居宜住的典型村庄。 |
七峪村 |
七峪村简介 七峪村位于县城西南15公里处,全村56户,198口人,耕 地550亩,退耕还林196。4亩,全村以种植为主,生产单调,交通不便,群众生活比较艰苦。 |
南四渠村 |
南四渠村简介 南四渠村位于陵川县城南10公里处,东于潞城镇相接,西处陵晋线3公里。全村190户,700余人,劳力350余个,总面积4034亩,其中耕地1050亩,林地1148亩,荒山荒地756亩,其它1080亩,该村气候温暖,有利于各种农业生产,该村以种稙优良玉米为主,亩产800公斤.2006年引进一个投资1200万元的化工园区,人均收入3930元。 |
郭家川村 |
郭家川村简介 崇文镇郭家川村隶属陵川县崇文镇,地处县城西南三公里处,晋陵路旁,它由三个自然村组成,本村土地总面积3125.2亩,(其中农用地2181亩,建设用地404.5亩,未利用地538.7亩),全村总户数338户,总人口1187人,(其中农户1160人,非农户27人),党支部下设四个党小组,共有正式党员41人,(其中女党员3人)预备党员1人,村委会下设四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代表18人。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支、村两委团结一致,带领村民钻机井,建学校,铺油路,为新农村小康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2010年筹建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冠兴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商家和企业投资的理想宝地。 |
尉寨村 |
尉寨村简介 我村位于陵川县城西南10公里处,全村150户,550口人,劳力180个,其中男劳力130,女劳力50人,耕地面积 1830亩,其中退耕还林650亩,宜林荒山面积1300亩,林地面积1350亩。人均2.5亩。 |
大会村 |
大会村简介 我们大会村位于县城南五公里处,由三个自然村组成,拥有 299户,农业人口1136人,总耕地面积872亩,人均收入3000元,有党员28名。 |
张家庄村 |
张家庄村简介 崇文镇张家庄行政村位于县城南四公里处,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杰地灵,南于潞城镇相接,村北有高新高速公路经过,全村由窑上、张家庄、新庄上、程王庄四个自然村组成,296户,1100口人,劳动力460个,耕地面积1460亩,集体林地1400余亩,本村气候温和,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全村以种植优良玉米为主,其它农作物并举。 |
沙上头村 |
沙上头村简介 沙上头村位于县城东南方向两公里处,全村220户,819口人,其中男劳力175人,女劳力150人,党员19名,其上女党员2名,村民代表15名,下设三个党小组,耕地面积745亩。由4个自然村组成,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结合宜居宜住的村庄。 |
汤庄村 |
汤庄村简介 我村位于陵川县城南3公里处,全村151户,527口人,劳力180个,其中男劳力130,女劳力50人,耕地面积659.8亩, 农业主导产业以种植玉米为主,农业第三产业以劳务输出为主。 村及重大决策及重大项目建设情况实行四议两公开;即支部提议;支村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决议。:两公开 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
后川村 |
后川村简介 我村位于陵川县城西南1公里处,交通便利,高陵高速公路在我村设立进出口。全村302户,口人1022,劳力670人,耕地面积 400亩。 |
冶子村 |
冶子村简介 崇文镇冶子村,距离陵川县城10公里,周边与张庄、王早岭、李庄等村相临,全村工100户,其中农业人口325人,非农业人口15人。耕地800余亩,地下无资源,地面无企业,是一个纯农业村庄。 |
张庄村 |
张庄村简介 张庄村地处县城十公里处,丘陵地带,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全村157户,560口人,总面积4247.9亩,耕地1417亩,林业用地717.9亩,荒山荒地228.9亩,其它2113亩,改革开放以来,在支村两委的努力下,完成了村村通、自来水、户户通、健身场所、文化图书室等各项建设,为增加村民收入,进行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干果黑桃林350亩,蔬菜200亩,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
神山头村 |
崇文镇神山头村位于距陵川县城西南8公里陵晋公路250米处,全村共有农户124户,人口446口人,土地820亩。 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在上级部门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村民共同努力,我们投资13万元完成了3000余平方米的环村公路及街道硬化工程。又投资40万元完成了“户户通”硬化工程,共计7700余平方米,硬化篮球场地一个,完成标准卫生所一个,在环境政治方面,共刷白墙壁4500平方米,清理垃圾320吨,在调产增收方面,新发展蔬菜种植200余亩,增收10万元。 今后,我们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我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营里村 |
营里村简介 营里村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处,全村174户,680口人,党员27名,其中女党员4名,村委会设5个村民小组,15名村民代表,拥有耕1100亩,全村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是省级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营里村与安阳村、城东社区、石头村、甘井掌村、北四渠村、城南社区、寨则村、东毕村、南坪村、炉家村、尉寨村、赵漳水村、石字岭村、尧庄村、东坡村、小召村、西沟村、簸箕掌村、河头村、岭常村、仕图苑社区、仕林苑社区、红马背村、罗古掌村、吴水村、南垛村、李庄村、井坡村、南窑村、龙泉村、东谷村、七峪村、花落村、南四渠村、郭家川村、大会村、张家庄村、沙上头村、汤庄村、后川村、城内社区、冶子村、张庄村、神山头村、城西社区相邻。 |
花落村 |
花落村简介 花落村位于崇文镇西南30公里处,全村总人口181户,685人,耕地面积1240亩,本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人均收入3100余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