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家河村位于礼义东北2.5公里。原名牛角河。相传古时村北庙后有条活水河,河床弯如牛角,河水可治牛的百病,故定名为牛家河村。2010年,全村48户,175人,耕地436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75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524101 | 048000 | -- | 查看 牛家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庄河村 |
庄河村位于礼义东北1.5公里。清代原名庄二河,因村东、西各有一条小河而得名。民国后,将东西二字去掉,简称庄河。村民大多从事木炭烧制。村中有几砖厂1座。2010年,全村147户,530人,耕地77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3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元。 |
北街村 |
北街村基本情况 礼义镇北街村,集镇所在地,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工业发达,商业繁荣,交通便利,社会安定,文化繁荣,国家级保护文物——崔府君庙。全村594户,1846口人,耕地1274.3亩,经商户100余户,民营企业3个,村民小组5个,党员66名,农民人均纯收入3860元。 |
小平村 |
小平村基本情况 礼义镇小平村地处陵川县西部,辖区面积2.08平方公里,党支部共有党员44名,其中男党员39名,女党员5名,支部班子成员3名。 党支部以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维护村民和谐稳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努力营造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和谐文明的新农村。 党支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学习,经常开展党员活动,宣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按时组织开展民主评议、党务公开,落实整改措施,解决好党员干部服务宗旨意识,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增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 党员干部要团结进取,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克服重重困难,0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
东伞村 |
东伞村位于礼义东南8公里。地处河东面与西伞村隔河相对,古城东伞。村民以农业为主,养殖猪、牛。2010年,全村160户,565人,有耕地738亩农村经济总收入3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5元。 |
瑞马村 |
瑞马村位于礼义东南6.5公里。相传从前此村繁殖下小马来很难存活,后取村名瑞马以保佑马的生存。村民以农为主。农户有养蚕传统。2010年,全村66户,245人,耕地575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76元。 |
西伞村 |
西伞村基本情况 全村共有150户,450口人,耕地800余亩。有党员16名,村民代表8名。有文化体育广场、舞台、农家书屋等活动中心。 西伞村与庄河村、北街村、小平村、东伞村、瑞马村、桥西村、梁泉村、平川村、石共池村、龙头沟村、脉龙村、崔村村、苏村村、西街村、东街村、长土戋村、小义井村、东头村、西头村、桃山头村、西尧村、杨幸河村、东沟村、侍家掌村、牛家河村、安乐庄村、韩庄村、马新庄村、申庄村、椅掌村、大义井村、野川底村、沙河村相邻。 |
桥西村 |
桥西村位于礼义东南2.5公里。相传,古时与西伞村之间有一座小桥,此村在桥的西面而得名。由桥西、小东沟、宋家川、晏里个自然村组成。小东沟因在平川东面一山沟里得名;宋家川原名马圪嘴,因有马姓居在此地一土圪嘴上而得名,后来宋姓人增多,以村西北地势平坦改名宋家川;晏里坐落在一状如燕窝的山洼里,远程雁窝里,简称雁里,后来谐音演变为晏里。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农闲时从事劳务输出。2010年,全村197户,710人,耕地1277亩,农村经济总收入56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60元。 |
梁泉村 |
梁泉村位于礼义东南8公里。因地处山梁上,村中有一股泉水,故名梁泉。该村山多破广,生态环境优美。村中有清代建筑玉皇观,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西龙岩寺系金代建筑,1986年被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民以农为主,兼养猪、羊。2010年,全村406户,1390人,有耕地2472亩,农村经济总收入6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8元。 该村生态良好,坏境优美,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街道干净整洁,公共服务体系完备,医疗卫生机构健全,高标准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群众文化活动活跃,干群关系和谐,水资源丰富,社会福利事业健全,人们安居乐业的宜居环境,是旅游观光及外商投资的理想之地。 |
平川村 |
平川村位于礼义南2.5公里,因村在东西两山之间的平川地带,故名平川,是典型的粮食生产村。全村9个村民小组,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每年可出栏生猪1000头。该村是礼义镇的农业科技示范村、文化大村和精神文明建设样板村。村内小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文化娱乐场所齐全,设施配套。村中宋代南吉祥寺,1996年公布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北有古迹文物千佛造像碑,雕刻精细,艺术价值很高。老年门球队曾获省级比赛第一名。2010年,全村700户,2500人,农村经济总收入21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8元。 |
石共池村 |
石共池村位于礼义东8公里。分大池、小痴两个自然村。相传古时在此地打泊池掘出铁矿,故名石共池。该村山多坡广,铁矿资源丰富,村民以农为主,兼搞养殖。2010年,全村128户,450人,耕地94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38元。 |
龙头沟村 |
龙头沟村位于礼义东南2.5公里处一条沟里,村里有一山状如龙头,故名龙头沟。村民大多从事劳务输出及运输业。2010年,全村共85户,315人,有耕地475亩, 农村经济总收入1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7元。 |
脉龙村 |
脉龙村位于礼义东南1.5公里。当地山脉连绵,犹如长龙卧地,村东有龙头沟村,村南紧接高平龙尾村,本村坐落在龙身上,古城脉龙村。村民大多从事劳务输出及运输业。2010年,全村85户,318人,耕地443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7元。 |
崔村村 |
崔村村位于礼义南5公里,向为姓崔的人数多,故名崔村。分东崔村、西崔村两个自然村。村民大多数从事运输及劳务输出。2010年,全村251户,888人,耕地1221亩,有机制砖厂1座。农村经济总收入10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6元。 崔村村与庄河村、北街村、小平村、东伞村、瑞马村、西伞村、桥西村、梁泉村、平川村、石共池村、龙头沟村、脉龙村、苏村村、西街村、东街村、长土戋村、小义井村、东头村、西头村、桃山头村、西尧村、杨幸河村、东沟村、侍家掌村、牛家河村、安乐庄村、韩庄村、马新庄村、申庄村、椅掌村、大义井村、野川底村、沙河村相邻。 |
苏村村 |
苏村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礼义镇西北1公里处,全村共有568户,1550口人,耕地面积1584亩。村支部共有党员57名,其中女党员5名。有村民小组8个,村民代表人数33人。 |
西街村 |
西街村(Xi jie cun) 地处东经113°05′--12′,北纬35°45′--52′。。位于礼义镇集镇西南方向,北靠坪曲路,东与东街村交错,西与高平市北寺镇东汉村相连。西街村现有460户,1600余人其中在籍农户411户非农户49户,分为5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1060亩,住房占地约500余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3900元。 西街村居住集中,历史上行政区划分调整频繁。1955年7月成立了“五星”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1月由初级农业合作社转入高级农业合作社,1984年以原来生产大队为基础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和农业生产合作社。因在礼义镇政府所在地的西半,所以得名为“西街村”。 西街村属土石丘陵地带,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村西端有一座山脉名崧山,属太行山脉南端西沿支系。海拔1080米,犹如一头巨牛俯卧于此,俗称金牛山。在崧山环绕下西街村三面环山呈“C”型坐落。 西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属陵川县西部温和气候分区。因海拔较低,西端又有崧山作天然屏障,加之土地比较肥沃,具有农作物生长的优越条件,属于陵川县农作物生产的高产量地区。 西街村矿产品种多。历史上有煤炭、铁矿、粘土的开采。 西街村历史悠久。据《陵川县志》记载,早在夏商时期,西街就形成了村落。西街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建筑工艺精湛的明清大院,又有恢宏古朴的寺庙、祠堂和会馆。北吉祥寺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对象,它坐落在村中央高岗上,是一座布列严整,规模宏大的古代庙宇建筑群。该寺创建于唐代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后历代曾多次重修。宜圣宫位于村中央与北吉祥寺毗连,坐北朝南,正殿供奉祖师,院落设计讲究,布局合理。每年三月三,全村百姓都要来烧香拜神。此为还有四眼阁等一些古建筑。 西街村的经济收入多元化。农业生产发展迅速,80年代初推广宽窄行和去雄玉米栽培技术再加上优良品种的推广、秸秆还田、施肥技术的改进,使玉米产量明显提高,亩增产200多斤。工业生产蒸蒸日上,解放后西街出现了煤矿、砖窑、小铁厂、翻砂厂等企业,近年来这些企业和项目得到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猛,改革开放后涌现出一些个体户、小作坊和外出务工者,经过几年的发展他们已经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引领者和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在中国0的领导下西街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村民收入不断提高。2007年至今完成村内80%的村内路面硬化,建立了垃圾集中管理制度,美化了村周边环境。在本村主要街道安装了高标准路灯,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基本实现了“道路硬质化,村庄园林化,改了脏乱差,面貌大变化”。 自然村——宝庄村 宝庄村(Bao zhang cun)位于西街村的最西端,有名小庄上,因村小户少而得名。现更名为宝庄村,取其为地处宝应山下之意。有居民188人,耕地310亩。宝庄村在初级农业合作社、高级农业合作社是一个独立的生产大队,1984年以原来生产大队为基础建立了村民委员会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时并入西街村委,成为一个小队。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宝庄村和西街村已经连为一体。 山脉——崧山 崧山(Song shan)俗称金牛山。因犹如一头巨牛俯卧于此而得名。位于西街西端,海拔1080米。该山为土石山,地势较平缓,山坡长有油松、杨树等植物,山脚下有农田,向阳处有居民住宅。 古建筑——北吉祥寺 北吉祥寺(Bei ji xiang si)位于西街村中央,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6′,北纬35°48′它坐落在村中央高岗上,是一座布列严整,规模宏大的古代庙宇建筑群。该寺创建于唐代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后历代曾多次重修。寺院为三进式格局,一进院前面两侧原有钟鼓楼,钟鼓楼前坡下原有“春秋阁”山门,分别于50年代和70年代被拆毁。而且当年寺前还有四株号称“四大天王”的古松,可惜三株已遭砍伐,现仅剩西南一株还郁郁葱葱,傲立天空。寺的前殿、中殿历史最古、为金、元遗物。前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歇山顶,上铺灰色琉璃筒瓦,殿中有唐代铸造的铁佛像一尊。其中殿前檐为木柱棱状造型,斗拱硕大而简洁,颇具早期建筑之遗风。在前殿、中殿两侧分别筑有对称的掖门和圆光门。后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前廊一步架。在殿的两侧有对称的左右翼楼,其东西的配殿、廊房,均为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建筑。 1996年,北吉祥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保存完整。 古建筑——宜圣宫 宜圣宫(Yi sheng gong)位于村中央与北吉祥寺毗连,坐北朝南,正殿供奉祖师,院落设计讲究,布局合理,保存完整。每年三月三,全村百姓都要来烧香拜神。后经翻修现为村委会办公地点。 古建筑——四眼阁 四眼阁(Si yan ge)位于村东要到处,因东南西北皆可从阁下通过而得名,里面供奉杨柳菩萨。1958年礼义镇街道改造时被拆除。 |
东街村 |
东街村位于礼义东,县工具厂所在地,有5个村民小组。村民以从事第三产业为主,部分村民在民营企业工作。2010年,全村421户,1437人,耕地974亩,农民经济总收入8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70元。省重点保护文物金代建筑崔府君庙位于村北高台上。 东街村与庄河村、北街村、小平村、东伞村、瑞马村、西伞村、桥西村、梁泉村、平川村、石共池村、龙头沟村、脉龙村、崔村村、苏村村、西街村、长土戋村、小义井村、东头村、西头村、桃山头村、西尧村、杨幸河村、东沟村、侍家掌村、牛家河村、安乐庄村、韩庄村、马新庄村、申庄村、椅掌村、大义井村、野川底村、沙河村相邻。 |
长土戋村 |
长土戋村基本情况 长土戋 村位于礼义镇南4公里处,东傍小平、龙王头,北接龙头沟、脉龙,西与平川村接壤,南与桥西村毗邻。全村共有农户209户,人口560人,耕地968亩,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党员30名,其中2名女党员,1名预备党员,60岁以上党员14名,常年在外流动党员4名,有病党员1名。有村民代表10名,其中党员4名。 长土戋村地形东、北高,南低之势,境内有五龙山、石家岭山、圪联山、摩天岭、岭后底五条山脉,地势高差悬殊不大,高低不平。该村耕地多为梯田,地块较长,故名长土戋,为独村大队。 长土戋地上无企业,地下无资源,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大多数人外出务工,经济发展步伐缓慢。近年,长土戋村注重发展养殖业,现有50——200头猪场10个,3000只养鸡场1个,20头以下猪场20多个,还有少数农户养殖兔、羊,但规模较小。 |
小义井村 |
小义井村位于礼义东4.5公里。原名河里村,因位处河滩上得名,后从大义井迁来大部分居民,改为小义井。村民以农村为主,兼营养殖。2010年,全村124户,413人,耕地795亩,农村经济总收入4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39元。 小义井村与庄河村、北街村、小平村、东伞村、瑞马村、西伞村、桥西村、梁泉村、平川村、石共池村、龙头沟村、脉龙村、崔村村、苏村村、西街村、东街村、长土戋村、东头村、西头村、桃山头村、西尧村、杨幸河村、东沟村、侍家掌村、牛家河村、安乐庄村、韩庄村、马新庄村、申庄村、椅掌村、大义井村、野川底村、沙河村相邻。 |
东头村 |
东头村位于礼义东北2.5公里。原名东陈丈沟。该村一条大河,分为东西两头。相传古时有一姓秦的和一姓张的先居此沟里,村名秦张沟,后演变为陈丈沟。以后人逐年增多,分为东、西2个自然村。该村在大河东头,故名东陈丈沟。后来改名为东头村。村办企业有机制砖厂一个。村民以农为主,兼营建材、养殖等。2010年,全村220户,780人,耕地1432亩,农村经济总收入5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6元。 |
西头村 |
西头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礼义镇北1.5公里处,全村136户,406人,耕地513亩。现有0党员19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7名, 女性党员2名,常年在外流动党员3名。村两委干部6名。村内卫生所、文化广场等设施配套齐全,有市级文物古庙一座。农业、畜牧养殖业为村主导产业。 |
桃山头村 |
桃山头村位于礼义东北3公里。因村南虎头山长满桃树故有桃山之称,村庄坐落于山脚,故称桃山头。陵川县水泥厂所在地。该村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村民以农为主,兼营耐火材料、养殖、服务业。2010年,全村232户,860人,耕地124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4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5元。 |
西尧村 |
西尧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礼义镇北五公里处,全村共有171户,601口人,耕地面积696亩,林地150亩。全村共有党员17名,其中女党员1名。有三个村民小组,村民代表15名。 |
杨幸河村 |
杨幸河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礼义镇东北边缘,共有三个自然村(杨幸河、申家河、大庄上),4个村民小组,总土地面积3450亩,其中耕地面积1002亩,粮田面积940亩。全村301户,人口1020人,其中劳动力380人;党员31人,其中女党员3人。分四个党小组,村民代表15人,两委班子成员8人,交叉任职2人。 |
东沟村 |
东沟村位于礼义东北5.5公里关岭山脚下。该村有东、中、西三条大沟,村庄坐落在东沟,故名东沟村,包括东沟、郝家、魏家因古时先有一姓魏的在此居住得名。村民以农业为主,兼营养殖。村中有小学校、卫生所,文化活动设施配套。主要街巷水泥硬化,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0年全村4个村民小组,326户,1265人,耕地2033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2元。 |
侍家掌村 |
侍家掌村基本情况 侍家掌村位于礼义镇东南部,由侍家掌、小掌、老马岭、吴家河四个自然村组成,人口497人,耕地1000余亩,全村共有党员19名,预备党员1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12名,女党员2名,常年在外流动党员1名。有支村两委干部5名,交叉任职1名。 |
牛家河村 |
牛家河村位于礼义东北2.5公里。原名牛角河。相传古时村北庙后有条活水河,河床弯如牛角,河水可治牛的百病,故定名为牛家河村。2010年,全村48户,175人,耕地436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75元。 |
安乐庄村 |
安乐庄村位于礼义东北2公里。从前,因居民贫穷,多主土窑,村名窑则上。相传该村因居民不合,经常诉讼,经县官处理改名为安乐庄。该村地处曲坪公路边沿,交通便利。鸿生淀粉厂、晋发水泥厂建立在此。有村办企业机砖厂、耐火材料厂。村民大多在企业务工,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0年,全村115户,390人,耕地384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7元。 |
韩庄村 |
韩庄村位于礼义东7.5公里。相传,过去曾有一姓韩的在此立村。该村交通闭塞,村内除种粮外主要从事养殖猪、羊、鸡等。2010年,全村81户,285人有耕地667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39元。 |
马新庄村 |
马新庄村位于礼义东2公里。相传古时为一马姓在此落户,村名为马新庄。1984年,为区别重名改为马新庄。村民以农主,兼营养殖、运输和从事劳务。2010年,全村202户750人,耕地1065亩,农村经济总收入6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03元。 |
申庄村 |
申庄村简介 申庄村位于陵川县礼义镇,地处礼义镇东南方向,坐落于陵礼线沿线公路旁,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全村共有113户,403口人,耕地面积505亩,果园面积20亩,村民人均纯收入4709元。党员20名,村民代表10名,建立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一个。目前,该村已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在村“两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全村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大力推进,成效显著,全村村通、户通硬化率达90%,明显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村级卫生所建设、便民连锁商店建设、村委大院整体改建、小学教室改修、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农民民主政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文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环境整治工作常抓不懈,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政治建设稳步推进,申庄村呈现出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可喜景象。 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下一步,我村将抢抓有利发展时机,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任务,积极服从镇党委政府的安排,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不断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 |
椅掌村 |
椅掌村(Yǐ zhǎng cūn)位于陵川县县境西隅,礼义东2.5公里,是陵礼公路必经之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5°45′,东经113°05′-10′,海拔最高960米,最低910米。境域东西宽约2公里,南北长约2公里,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 椅掌村民以农为主,兼营采矿、建筑、劳务输出。村有寄宿制小学、卫生所,主要街道水泥硬化。文物古迹玉皇庙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全村6个村民小组,366户,1259人,耕地1630亩,农民经济总收入15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92元。 椅掌村坐东北而面向西南,背山面川,空旷开阔。村东至村北有若干个大小山丘,人们都习惯地将其称之为南坪山、五谷山、东岭山、古岭山和摩天岭。这些山丘连绵起伏,植被较好,虽谈不上雄伟壮观,但它却为椅掌村构筑了一条天然的绿色屏障。山丘虽不险峻,它却呵护了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的椅掌百姓。这一座座山丘,一道道山峦,把椅掌村的房舍民居包了起来,远远望去,村民们恰似坐在一把巨型“太师椅”中尽享其乐,自然也就有了“椅之掌”的由来。 |
大义井村 |
大义井村位于礼义东5公里。该村历来缺水,村中独有一井,水甜,被一富户霸占,村民义愤,上告县官,将井断为村民共饮,故将此井定位义井,村也以井得名。后有村民迁到村西河滩另立村,为小义井,原村遂改名大义井。村民以农为主,林、果、畜牧共同发展,是礼义镇的优质果品基地。村内有小学校、卫生所与文化娱乐设施。玉皇观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全村380户,1280人,耕地2745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1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10元。 |
野川底村 |
野川底村位于礼义东8公里。村民以农为主,兼搞养殖。2010年,全村71户,255人,有耕地475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89元。 |
沙河村 |
沙河村位于礼义东北5公里。县营沙河铁矿所在地。因有三条小河在此汇合,故名仨河。后演变为沙河。解放前,因秦姓势大,又担任村长,曾将村名改为秦家河。解放后,恢复原名,有沙河、小庄上、铧尖3个自然村。小庄上因村小,地势高于沙河而得名。铧尖因地势形状似铧尖,村庄坐落在铧尖上而得名。该村工业发达,有鑫源冶炼公司、沙河煤矿等骨干民营企业和建材、铸造等一批规模型民营企业。工业生产带动了相关服务、娱乐等产业的发展。该村有小学校、幼儿园、卫生所和各种文化娱乐设施,是礼义镇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多次受到市、县表彰奖励。陵川旧八景之一“秦岭卧云”,即指该村北的秦岭山(宝应山)雨季被大雾笼罩之景象。2010年,全村10个村民小组,610户,2429人,耕地3191亩。农村经济总收入58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1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