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城 >> 陵川县 >> 古郊乡 >> 苍郊村

苍郊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苍郊村谷歌卫星地图)


苍郊村简介

  苍郊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44公里处,全村1个自然村组成,30户,106口人。植被覆盖率90%以上,森林覆盖率80%。有耕地176亩,人均耕地1.66亩。年粮食总产量131吨,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年出栏生猪30头、山羊650只、牛80头,核桃10吨。农村经济总收56万元,人均纯收入2650元。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524207 048000 -- 查看 苍郊村谷歌卫星地图

苍郊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苍郊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莲花村

  莲花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49公里处,全村3个自然村组成,38户,110口人。有耕地145亩,人均耕地1.29亩。年粮食总产量44吨,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年出栏生猪30头、山羊1560只、牛60头,核桃9吨。农村经济总收59万元,人均纯收入2650元。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   

南边村

  南边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39公里处,全村135户,330口人,耕地面积487亩。全年经济总收入达到184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   

掌里村

  掌里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39公里处,全村共有89户,320口人,耕地面积463亩。全年经济总收入166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粮、养殖、工副业为主。   

仙红双村

  仙红双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62公里处,全村共有15户,29口人,耕地面积48亩。全年经济总收入18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   

潘家掌村

  潘家掌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37公里处,共有117户,401口人,耕地面积337.5亩。全村经济总收入210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粮、养殖、工副业为主。   

东上河村

  东上河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36公里处,共有212户,702口人,耕地面积636亩。全村经济总收入367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   

上上河村

  古郊乡上上河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35公里处,全村有190户,575口人。耕地面积470亩,人均纯收入2600元。境内王莽岭旅游公路穿越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一个宜牧宜农,农牧业并举的村庄。  

松庙村

  松庙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31公里处,全村有120户,400余口人。耕地面积325余亩,全村经济收入210余万元,人均2600元。   

西庄上村

  西庄上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31公里处,是全乡东西干线公路的沿边村。全村135户,415口人,耕地面积332.9亩,2006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216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种粮、养殖、工副业为主。    西庄上村与莲花村、南边村、掌里村、仙红双村、潘家掌村、东上河村、上上河村、松庙村、马圈村、大路沟村、岭东村、水洼村、古郊村、里达沟村、抱犊村、苍郊村、昆山村、汲好水村、营盘村、榆树沟村、东庙华村、锡崖沟村、诸神观村、马武寨村、西仓村、分水岭村、龙王村、后沟村相邻。

马圈村

  马圈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33公里处,全村有137户,410口人,耕地面积671亩,全村经济总收入224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   

大路沟村

  大路沟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26公里处,全村有57户,190余口人,耕地250亩,全村经济收入147万元,人均收入2800余元。   

岭东村

  岭东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39公里处,全村11个自然村组成,133户,450口人。有耕地630亩,人均耕地1.34亩。年粮食总产量158吨,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年出栏生猪280头、山羊1430只、牛50头,核桃7吨。农村经济总收241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   

水洼村

  水洼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40公里处。全村由7个自然村组成,有4个村民小组,98户,327人。有耕地665亩,人均耕地1.67亩。年粮食总产量175吨,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年出栏生猪150头、山羊910只、牛76头,核桃8吨。农村经济总收180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    水洼村与莲花村、南边村、掌里村、仙红双村、潘家掌村、东上河村、上上河村、松庙村、西庄上村、马圈村、大路沟村、岭东村、古郊村、里达沟村、抱犊村、苍郊村、昆山村、汲好水村、营盘村、榆树沟村、东庙华村、锡崖沟村、诸神观村、马武寨村、西仓村、分水岭村、龙王村、后沟村相邻。

古郊村

  古郊村地处山区,位于县城37公里处,全村共有428户,1310口人,其中耕地面积1100亩,人均占有耕地仅0.8亩,林地面积1万余亩,其中有林面积7000亩,植被覆盖率达到86%。全年经济总收入达到740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  

里达沟村

  里达沟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46公里处,全村3个自然村组成,12户,32口人。有耕地69亩,人均耕地2.46亩。年粮食总产量158吨,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年出栏生猪10头、山羊110只,核桃5吨。农村经济总收16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   

抱犊村

  抱犊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85公里处,全村2个自然村组成,7户,17口人。有耕地48亩,人均耕地2.8亩。年粮食总产量14吨,平均亩产279千克,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年出栏生猪30头、山羊610只,核桃 吨。农村经济总收6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   

苍郊村

  苍郊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44公里处,全村1个自然村组成,30户,106口人。植被覆盖率90%以上,森林覆盖率80%。有耕地176亩,人均耕地1.66亩。年粮食总产量131吨,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年出栏生猪30头、山羊650只、牛80头,核桃10吨。农村经济总收56万元,人均纯收入2650元。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   

昆山村

  昆山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52公里处,全村共有78户,297口人,分布在6个自然村中,全村耕地面积257余亩,2007年全村总收入169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   

汲好水村

  汲好水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45.5公里处,全村共有116户,403口人,分布在3个自然村中,全村耕地面积595余亩。王莽岭景区西大门现在村东境内修建,旅游公路横穿其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007年全村总收入212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   

营盘村

  营盘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46公里处,全村11个自然村组成,112余户,422口人,人均纯收入2800元。相传西汉末年王莽赶刘秀时,在此安营扎寨,后故名营盘村,且分为上营盘和下营盘。这里年平均气温8℃左右,暑期平均气温仅22℃左右,这里的环境条件是以地质奇观、云海日出、雾松冰挂等太行山自然生态为主的山水风光。这里山高林密、气候凉爽是探险、避暑、娱乐、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营盘村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山楂和野生中药材为主。   

榆树沟村

  榆树沟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48公里处,全村共有54户,153口人,分布在3个自然村中,全村耕地面积359余亩。   

东庙华村

  东庙华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70公里处,全村10个自然村组成,64户,236口人,耕地面积492亩,林地面积1万余亩。2007年全村总收入128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   

锡崖沟村

  锡崖沟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60公里处,全村有4个村民小组,267户,801口人散居在10.6平方公里的17个自然村里。有耕地634亩,森林次生林地11730亩,可利用牧坡3081亩,水域面积50亩,平均海拔820米,人均纯收入3000元。东有马东岭之屏障,西有桦山之阻隔,北有王莽岭之险峰,南有青风巍之对峙,四山夹隙之地故曰锡崖沟(《陵川县志》载)。锡崖沟村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为景观,是发展旅游业的最佳去处。锡崖沟人经过30多年艰苦卓越的努力,终于在悬崖峭壁之上凿出了一条通往外部世界的7.5公里的“之”形“挂壁公路”,打造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人间奇迹,也因其险峻而成为罕见的人文景观。1984年6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个几代人用血脉筋骨铸刻成的不朽丰碑----路》为题登载了锡崖沟村艰苦奋斗三十年,在悬崖峭壁上用钢钎炮锤和双手凿路的事迹,评论他们是“锡崖沟几十年艰苦奋斗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0领导下奋发图强,排除万难,建设自己伟大祖国的缩影……”从而打造出了名震华夏的“锡崖沟精神”。锡崖沟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红色旅游示范点”、“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晋城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棋子山省级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最令人向往的优秀旅游目的地”等。   

诸神观村

  诸神观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75公里处。全村68余户,218口人,有耕地456亩,人均耕地2.1亩。年粮食总产量122吨,平均亩产305千克,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年出栏生猪100头、山羊1300只、牛246头。农村经济总收125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   

马武寨村

  马武寨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80公里处。全村75户,298口人,有耕地280亩,人均耕地0.9亩。年粮食总产量105 吨,平均亩产307千克,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年出栏生猪90头、山羊1100只、牛166 头。农村经济总收170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马武寨村与锡崖沟和王莽岭景区已经形成整体优势,成为我市旅游名牌“太行山水风情游”的拳头产品,成为“立足太行,面向中原”的旅游战略构想的前沿阵地。   

西仓村

  西仓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80公里处。全村44户,106人。有耕地 210亩,人均耕地2亩。年粮食总产量100 吨,平均亩产308千克,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年出栏生猪60头、山羊1100只、牛159头。农村经济总收59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   

分水岭村

  分水岭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90公里处,北接马武寨,西连西仓村,东南与河南毗邻。全村48户,208口人。植被覆盖率90%以上,森林覆盖率80%。有耕地205亩,人均耕地1亩。年粮食总产量53吨,平均亩产311千克,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年出栏生猪60头、山羊1200只、牛270头。农村经济总收118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   

龙王村

  龙王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80公里处,全村15个自然村组成,67户,171口人。有耕地372亩,人均耕地2.2亩。年粮食总产量96吨,平均亩产317千克,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年出栏生猪60头、山羊1200只、牛193头。农村经济总收96万元,人均纯收入2800元。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   

后沟村

  后沟村地处山区,位于陵川县城东南37公里处,全村6个自然村组成,115户,323口人。有耕地677亩,人均耕地2.02亩。年粮食总产量162吨,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年出栏生猪170头、山羊730只、牛90头,核桃90吨。农村经济总收174万元,人均纯收入2600元。主要农作物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核桃、野生中药材为主。   


苍郊村特产大全




苍郊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