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泉乡黄松背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西南方,村共84户、270口人、耕地面积495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3名,其中预备党员 名、女党员 名,高中文化程度的 名,初中文化程度的6名。共有支村委干部3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524209 | 048000 | -- | 查看 黄松背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浙水村 |
六泉乡浙水村地处陵川县城东北处,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471户、1230口人、耕地面积2070 余亩。村党支部设5 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7名,其中女党员5名,高中文化程度1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36名。共有支村委干部7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5人。 |
冶头村 |
六泉乡冶头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西部约7公里处,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325户、1070口人、耕地面积1081余亩。村党支部设8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9名,其中预备党员 1 名、女党员4名,高中文化程度的5名,初中文化程度的24名。共有支村委干部8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2人。 冶头村与浙水村、小王村、西井头村、廖池村、刘家庄村、赵活池村、赵辿村、小庄上村、相公池村、拱山底村、松山村、艾仓村、六泉村、黄松背村、东双脑村、下河村、东岸上村、水草沟村、漫流坡村、石家坡村、西湾村、沙场村、赶观双村、西石盆村、庙怀村、赤叶河村、高家村、黄虎掌村相邻。 |
小王村 |
六泉乡小王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西部12公里处,隶属大王村党支部,全村共有1个村民小组、27户、72口人、耕地面积389余亩。大王村党支部设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1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女党员2名,高中文化程度的2名,初中文化程度的20名。共有支村委干部6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3人。 |
西井头村 |
西井头村位于陵川县东南方向15公里,六泉乡西北10公里处。陵辉公路从村口通过,交通使得,全村63户,249人,耕地面积315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3150元,支委3人,村委3人,全部交叉任职,党支部有党员19名,其中女党员3名。 西井头村产业发展“一村一品”进展顺利,养殖业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目前,年出栏生猪2500头,存栏鸡10000只,黑山羊200只。 我村是2007年度成为新农村重点推进村,2007年,硬化街道2公里,共8000平方米,绿化村庄道路街道,美化村内环境,安置路灯30余个、垃圾堆放点5个,粉刷墙体,建成文化活动场所、活动室、图书室、电教会议室、便民连锁店、卫生所、老年活动中心,并重修了村内的古庙,支部阵地宽畅明亮,人居环境优美。 发展目标,科学发展养殖加种植,创先争优,党员带头,努力建成我村农业产业观光园区。 |
廖池村 |
廖池村位于乡政府的驻地西10公里处,陵辉公路贯穿村中,总户数98户,320口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3200元,以种植业为主,主要品种为玉米、土豆、中药材。支村两委干部4人,其中交叉任职的2人,党员16人,女党员3人。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在村中的古庙举行一次庙会文化活动。古庙中有北方地区最大的一棵古树——红豆衫,树龄不详,旅游者常来光顾。 |
刘家庄村 |
刘家庄村位于六泉乡境内,东连冶头村,西连了池村,全村共有人口866人,245户,支村两委会成员各5名,交叉任职2名,现有党员28名,其中女党员2名,党员平均年龄45岁。该村耕地面积1284多亩,林地面积446.4亩,该村村民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大豆、中药材等,人均年纯收入3200元。 近年来,该村在一无资源,二无企业的情况下,支村两委会成员客观分析,创新思路、自主创新、艰苦奋斗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以村原有的传统产业为基础,以促进村民家庭经济增长为目标,加大对养殖户的扶持力度,逐渐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在2007年退耕还林之际,我村充分利用山多林广的优势,大搞经济林种植,其中种植核桃3000多株,种植连翘3.1万株,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同时增加了村民收入。同时,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创业技术培训,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该村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要求, 落实了各项具体措施,建立健全了村级村务公开领导小组,财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并对本村党务、政务、财务进行公开。通过努力该村各项事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 |
赵活池村 |
六泉乡赵活池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西北二十公里处,村共62户、180口人、耕地面积310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4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女党员2名,高中文化程度的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8名。共有支村委干部4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 |
赵辿村 |
六泉乡赵辿村地处六泉乡东6公里处, 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186户、546口人、耕地面积780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4名,其中女党员1名,高中文化程度的3名,初中文化程度的10名。共有支村委干部5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 |
小庄上村 |
六泉乡小庄上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西5公里处, 村共80户、278口人、耕地面积445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名,其中预备党员0名、女党员1名,高中文化程度的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8名。共有支村委干部6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6人。 |
相公池村 |
六泉乡相公池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二十公里处,村共53户、167口人、耕地面积430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高中文化程度的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8名。共有支村委干部4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 |
拱山底村 |
六泉乡拱山底村地处陵川县东约20公里处,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69户、226口人、耕地面积370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名,其中高中文化程度的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6名。共有支村委干部3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 |
松山村 |
松山村基本情况 六泉乡松山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北约15公里处,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50户、155口人、耕地面积426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7名,其中女党员1名,高中文化程度的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6名。共有支村委干部3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 |
艾仓村 |
六泉乡艾仓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西北15公里处, 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65户、205口人、耕地面积568余亩。村党支部设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7名,其中女党员1名,高中文化程度的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10名。共有支村委干部4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 |
六泉村 |
六泉村位于六泉乡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总户数230户,总人口883人,现共有881.4亩耕地(含106户278.7亩退耕还林地),人均耕地0.9亩。 六泉村“两委”干部职数为7名,其中交叉任职3名。党支部委员5名,设书记一名,副书记一名,委员3名。村委委员5名,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员3名。 六泉党支部现有党员23名,其中男党员19名,女党员 4名。 六泉村依托我乡大力发展中药材的优势,积极发展中药材种植,主要种植黄芩、党参、桔梗、连翘等中药材,提高了村民收入,同时增加了集体收入。 村机构设置有党支部、村民委员会、警务室、党员服务站、人口计生服务、卫生服务站、居民学校、老年活动中心、卫生清扫队。六泉村先后被县、乡评为“五好党总支”、“红旗党支部”、“综治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
黄松背村 |
六泉乡黄松背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西南方,村共84户、270口人、耕地面积495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3名,其中预备党员 名、女党员 名,高中文化程度的 名,初中文化程度的6名。共有支村委干部3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 |
东双脑村 |
东双脑村位于六泉乡东部,和河南省辉县市南寨镇毗邻,陵辉公路穿越二个村民组从中而过。全村10个村民组,18个自然村,1103口人,耕种土地872亩,2010年人均收入3800元。 全村设党支部1个,党员26名,其中女党员4名,分设4个党小组(全村分为4个片),支部委员5名,村委成员5名,其中交叉任职1名。村里有寄宿制小学1所,在校学生76名,幼儿园1所,入园幼儿28名。为方便群众就医看病,,2009年上级拨款新建了卫生所,为解决群众出行困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国家投资铺了水泥路4公里。2010为解决群众饮水,全村完成了安全饮水全覆盖工程,并对寄宿制小学校舍进行了全面加固改造,改善了办学条件,学生安全达到了保障。 近年来为了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主要发展了三大产业,即:加大药材种植、发展畜牧业、壮大交通运输业,这已成为我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就养殖业而言,截止目前百头养猪场已有50户,并且收入可观,前景广阔,潜力可观。 因我村位于太行山麓,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是夏天休闲避暑的好去处,我村且有远近闻名的黑风圣母洞,并且多年来避暑观光者络绎不绝,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并欢迎各界人士前来休闲避暑,观光旅游。 |
下河村 |
六泉乡下河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北, 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302户、974口人、耕地面积1600余亩。村党支部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9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女党员2名。共有支村委干部7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5人。 |
东岸上村 |
六泉乡东岸上村地处六泉乡西北, 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80户、940口人、耕地面积1600余亩。村党支部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3名,其中女党员1名,高中文化程度的1名,初中文化程度的15名。共有支村委干部7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5人。 |
水草沟村 |
水草沟村位于六泉乡东北30公里,全村共有37户,70口人,耕地面积有351亩,全村有党员1名,村委班子2人,村民代表4人。 我村在村委班子的领导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殖业。从2009年到现在全村养牛30头、羊猪50头。近年来全村上下团结一致发展种植、养殖事业,使村民近年来经济收入逐步提高,村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的改善。随着党中央对农村政策的大力倾斜,上级领导的大力扶持下,相信在未来的时间内我村村民一定生活的富足。 |
漫流坡村 |
漫流坡村基本情况 漫流坡村位于陵川东北部,山大沟深,交通条件比较差。改革开放后人口外迁。共有四个自然村,22户,33人。耕地199亩,荒林7000余亩。有村委3人,党员2人。为进一步搞好新农村建设,我村计划进一步努力发展药材,经济林木建设,为我村增加人均收入而奋斗。 |
石家坡村 |
六泉乡石家坡村地处六泉乡西部1.5公里处,全村共有1个村民小组、148户、530口人、耕地面积850余亩。村党支部设3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2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女党员2名,高中文化程度的2名,初中文化程度的18名。共有支村委干部6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5人。 |
西湾村 |
六泉乡西湾村位于陵川县六泉乡西0.5公里,全村共有108户,340余口人,耕地面积有236亩,全村共有党员12名(其中预备党员2名),村支部班子4人,村委班子3人,村民代表9人。 我村党支部于2009年投资27万元建成了自来水饮水安全入户工程,2010年又投资30万元新建了支部阵地,村委办公场所及村级卫生室,为农民真正解决了吃水难的问题。在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奋斗中,全村居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争取2011年完成村内街道硬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村庄绿化,彻底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实行安定和谐,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
沙场村 |
六泉乡沙场村位于陵川县东部山区,地处六泉乡东3公里处,由原西坝和沙场2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现有118户,424口人,总耕地面积740亩(其中包括西坝自然村322亩)。全村共有正式党员16名,其中妇女党员1名。2在2008年的支部村委换届中,实行了支书主任一肩挑,选出两委班子4人,其中交叉任职2人。 种植业、养殖业一直是我村的主导产业,在2011年元月份,经支委和村委讨论研究决定,由牛先龙负责的合作社投资200万元,在东沟建成20栋大棚,主要种植香菇、黑木耳等,从而带动我村村民大力发展种植业,提高村民收入。与此同时,中药材种植也是我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今后,我们要更加注重科学种植,提高中药材收入。并大力发展以山羊、鸡为主的养殖业,产业多元化,切实使村民增收。 |
赶观双村 |
六泉乡赶观双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东北处,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51户、93口人、耕地面积210余亩。村党支部设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9名,其中女党员1名,高中文化程度的2名,初中文化程度的7名。共有支村委干部5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 |
西石盆村 |
六泉乡西石盆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东北处,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53户、131口人、耕地面积360余亩。村党支部设2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3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女党员1名,高中文化程度的2名,初中文化程度的3名。共有支村委干部5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 |
庙怀村 |
六泉乡庙怀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东北处,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117户、219口人、耕地面积399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名,其中预备党员1名,高中文化程度的3名,初中文化程度的7名。共有支村委干部5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 |
赤叶河村 |
六泉乡赤叶河村地处陵川县六泉乡东南部二十七公里处,辖4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157户、393口人、耕地面积853余亩。村党支部设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2名,其中妇女党员4名,高中文化程度的4名,初中文化程度的18名。共有支村委干部4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2人。 |
高家村 |
六泉乡高家村地处六泉乡政府东15公里处, 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162户、428口人、耕地面积873余亩。村党支部设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23名,其中女党员2名,高中文化程度的4名,初中文化程度的8名。共有支村委干部5名,其中支村两委干部交叉任职3人。 |
黄虎掌村 |
黄虎掌村概况 黄虎掌村位于陵川县城以东17公里处,在六泉乡政府以西5公里处,去王莽岭、棋子山景区的必经之路,交通便利。本村背后有座山,西叫虎头山,东叫虎尾山,加之山的西部有黄土覆盖,故名黄虎掌。黄虎掌村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适宜于性喜冷凉的中药材生长。全村有102户,304口人。现有耕地535亩。森林面积人均1亩。支村两委干部共5人,1人交叉任职。有0党员12名,其中女党员1名。村中也有养羊专业户和养猪专业户,村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土豆、党参、黄芩等; 这里生产的中药材“五花芯党参”( “五花芯”党参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切开参体后,断面的纹路像盛开的五瓣花一样,色鲜味香,花芯沁芳,故名“五花芯”)是享誉全国的有名品牌。为了来开发和利用这一品牌,为群众增收致富创造条件,于2009年成立了“陵川县黄虎掌五花参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年带动30多个农户种植党参,就去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在种植中药材已成为我村的主导产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