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司村基本概况
干司村位于泽州县南山区,属纯农山区。在册人口44户,131人。耕地面积269亩。干司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努力,建成了村老年活动中心,支部活动室等。公共场所总面积为300平方米。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525111 | 048000 | -- | 查看 干司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王匠村 |
王匠村级概况 王匠村位于207国道以东3公里处,距镇政府3.5公里。全村现有182户,人口609人,其中劳动力320人,全村共有耕地932亩,林权地1050多亩。 王匠村与南沟村、南峪村、前圪套村、道口村、丰门村、庄稞村、后圪套村、秋木洼村、东岭村、谷坨村、大箕村、江匠村、河底村、申家庄村、槲树庄村、上河村、河上村、坡头村、石峰村、邓家庄村、孔庄村、两谷坨村、岗河村、马苇村、石门村、左匠村、干司村、贾寨村、东坡村、小箕村、申匠村、南坪村、南庄村、董家沟村、河西村、北庄村、庄科村、泉头村相邻。 |
南沟村 |
南沟村概况 南沟村位于大箕镇的西南角,全村99户365人,现有耕地521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全村参加新农合达到90%,新农保参保率达75%。 南沟村属山区,南高北低,空气新鲜,环保良好,近年来,全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村内街巷基本硬化,村内新建支部阵地、村级标准化卫生所,村内环境不断优化。 |
南峪村 |
南峪村 南峪村位于大箕镇南约一公里处,临近207国道,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67户,550余口人,现有耕地528.7亩,林地约820亩。 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收入,同时小规模养殖、外出打工辅之,人均年收入约4000余元。 全村共有党员19人,其中女3人。自换届以来,新一任两委班子兢兢业业,坚持“群众事无小事”原则,借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东风,在上级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与自身的不懈努力下,扎扎实实改善民生。以党的-及十七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思想,以班子自身建设为突破口,建制度强措施、抓活动找典型、求提高,带领党员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力推进全村经济社会较快平稳发展。 |
前圪套村 |
大箕镇前圪套村简介 前圪套村位于距大箕镇1公里处、东邻南峪村、西邻黎川镇、南邻207国道、北邻后圪套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原名前圪套村。前圪套村一个自然村,村委会居村中心地段,207国道从村南经过,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村两委领导带动下,于2005年以来,完成了村“四大工程”项目,整治环境改变了村容村貌,村有居民183户,621人,耕地685亩,林地598亩,粮食总产量266.2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230万元,人均收入7800元,以种植、运输为主导产业,村东有菩萨庙。 |
道口村 |
道口村简介 道口村距晋城市14公里,地处大箕镇东南,全村有130户,420口人,670亩耕地。党员17名,两委成员共4名。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4万元,人均纯收入5968元。该村社会稳定,干群团结,民风纯朴,百姓安居乐业,处处显示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氛围。 近年来,投资20万元铺设村内街道1.2公里,绿化美化主街道,投资10万为各户安装自来水管道,新水源工程让全村群众喝上了安全放心水,30亩苹果园实行了科学管理。 |
丰门村 |
丰门村概况 丰门村位于大箕镇的东北角,北面与南村镇下庄村相邻,东面与大箕镇庄稞村接壤,南与申家庄、董家沟村毗邻,距大箕镇政府5公里。全村99户365人,现有耕地521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全村参加新农合达到90%,新农保参保率达75%。 丰门村属山区,南高北低,空气新鲜,环保良好,近年来,全村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村内街巷基本硬化,村内新建支部阵地、村级标准化卫生所,村内环境不断优化。 |
庄稞村 |
庄稞村简介 庄稞村位于大箕镇北2.2公里处,距离207国道1公里,东邻晋济高速,距离晋城市区10公里,总面积0.9平方公里,原名庄科村,因于其它村重名,后改为庄稞村,村总户数101户,人口338人,有耕地面积465亩,核桃园80亩,村北有玄帝亩一座,村以种植和铸造为主要产业,村有企业金属网厂和泽州县宏宇铸造厂,能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多次被镇党委政府授予“红旗党支部”“文明村”“小康村”等荣誉称号 |
后圪套村 |
后圪套村简介 后圪套村(Hòu gē tao Cun)位于大箕镇西2.5公里处,东邻大箕镇政府,南邻犁川镇政府,西邻松林山区,北邻晋普山松林寺3公里。总面积2平方公里,辖1个自然村,村委会驻本自然村,距207国道1.5公里,全村有居民65户,210口人。耕地204亩,林地面积400亩,粮食总产量65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65万元,人均纯收入7900元。该村主要以种植、养殖业、土地开发为主导产业,现村里有1个养猪厂(海鑫养猪厂)、1个种植专业合作社(泽州县森建农林牧专业合作社)。土地开发项目80余亩。该村民间比较出名,村北有“三官庙”。该村2004年被市里授予“宽裕型小康村”称号,2012年被县国土资源局授予“基本农田保护先进村”称号,2012年被县里授予“文化建设先进村”称号。 该村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农业收入逐步提高,养猪厂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专业合作社不断加快发展,土地开发项目正在建设,“环境整治”得到改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参合率100%。村民生活稳定,安居乐业,无-告状,村务和财务公开透明,受到了村民和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
秋木洼村 |
秋木洼村位于大箕镇政府所在地以西,全村432口人,耕地面积568亩,且多为梯田,村里原有煤矿,但因规模小、技术条件不够,切资源已近枯竭,故在关停整合中已关闭。村中现有一中等规模的养鸡场,除此就是小规模的养殖,因此,村委会在村民耕种土地的同时,也积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大家到外边打工就业,扩展增收渠道。 |
东岭村 |
东岭村是山西省泽州县大箕镇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泽州县大箕镇东北部,距市区10公里,西与道口村接壤,南连坡头村,北与王匠村相接。东岭村所在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丘陵区,土层厚。村四周山体植被覆盖率较高,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是黄土高原自然植被较好的区域。 东岭村土地资源丰富,耕地700余亩,均为旱地,人均耕地2亩,林地300亩。村域内地下煤炭储量丰富,煤藏浅,媒质优良。东岭村建村时间已无从考证,从村内建筑风貌以及历史遗留来看,村庄历史较为久远,目前村内尚存明清时期四合院七座。全村总人口300人,91户,60岁以上老人55人。80岁以上老人10人,人口自然噌长趋势平稳。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农业,年人均收入6000元,主产小麦,大豆,村内现建500头养猪场一个,北骅驾校训练基地坐落在村东侧。 |
谷坨村 |
谷坨村基本情况简介 谷坨村地处泽州县东南,归属泽州县大箕镇管理,,全村共有90户,292口人,2003年退耕还林86亩,享受粮食直补278亩,2010年统计林权有4300亩,畜牧养殖有群4群,400余只养猪,1户100余头。全村范围内无任何地下资源,可谓石厚土薄,资源匮乏,多少年来,村民以耕种土地和在部队、铁路上打零工来维持生计。 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我村通过农业产业调整,大力开展科学种田,引进外地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去年全村人均收入4579元,今年村民人均收入有望得到5037远,增收率为10%左右。 为了帮助和引导村民发展副业,村曾多次请一些科技人员到村里讲养殖和种植技术,现在村里有发展多种种植和养殖业,仅此一项给村民带来人均增收300元,由于谷坨村人多地少,村里组织富裕人员外出打工,外出务工人员总收入达96万元。 农民的收入增加对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村“两委”首先进行新农村规划,接着硬化了5条主要干道,铺修水泥路面2.8公里,进行电网改造,同时又开展了改灶、改井、改圈等工作,基本实现了做饭使用的是干净卫生的节能灶,饮水用的是深水井,厕所里用的是便桶,家禽圈养,村民卫生意识提高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村“两委”还把农村法律建设当作重点工作,每年定期召开两次法制教育专题会,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制意识,增强村民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村民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在村务管理上实现“村务村民议,村财村民理”的民主方式,健全村民“一事一议”制度,村里成立有村民理事会,凡是都经过村民代表商议、讨论,使干群关系融洽和谐,村民人心稳定,干劲十足,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
大箕村 |
大箕村基本情况 大箕村是镇政府所在地,207国道横贯南北,东与南河底村交界,南与尹街、南峪相邻,西与河上、秋木洼、南沟接壤,北与江匠、申家庄相连。具有交通方便、人口密集、商业贸易繁荣的独特优势,是全镇大村之首。全村有436户,1702口人,1590亩耕地。2006年全村完成经济收入1039万元,人均收入4901元。 1、地理条件优越,发展速度较快。 207国道横贯南北,交通十分方便,使全村的运输业增长速度较快。不仅煤炭运输有上升趋势,客运车辆、出租车辆也有所增加。地理位置优越、人口密集,在2004年村委投资120万元建起农贸市场,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收入大大增加。商业、饮食服务业、加工业、汽车、农机具配件、农业服务等都有增无减。这样既繁荣了市场,又搞活了经济,增加了收入。全村人均收入由2004年的2800元,增长到2006年的4100元,增长率为46%。 2、基础设施好,提供了环境基础。 近年来,经过广大干群的努力,为改善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了饮水解困、街道硬化等工程。2003年投资5万元,在县水利部门的扶持下,在镇连片吃水工程开展中,解决了全村80%户的人畜吃水。2006年投资近70万元,硬化了村内2.3公里的新、旧街道。 3、社会事业起步早,已有良好基础。 2000年以来,对学校的扩建、院内硬化、危房改造共投资30余万元,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2006年投资60万元新建可容纳300人的幼儿园。农村医疗所办的扎扎实实,农村合作医疗由2005年的80%到2006年底增加到90%,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农村养老保险达到一定数量,电视基本饱和,农村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民间八音会由原来的一支队增加到三支队。 |
江匠村 |
江匠村概况 江匠村位于晋城市南十四公里处,距镇政府0.5公里,207国道从村中穿过,交通地理条件优越。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10.4亩,总人口543人,面积1.5平方公里。 |
河底村 |
河底村基本情况 我村位于泽州县南部,距207国道2公里,南与李家庄接壤,北与坡头相连,东与冶头,贾寨接壤,西与大箕,尹街相邻,。350户,1180人,1160亩 耕地,我村四周环山,石厚土薄。 因地质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先后发展了铸造业,石子厂,带动我村经济的发展,解决的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使我村人均收入有所增加。2、近年来,经过广大干群的努力,为改善全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了饮水解困、街道硬化、通修田间小路、河道清淤、打坝等工程,在县水利部门的扶持下,在镇连片吃水工程开展中,解决了全村80%户的人畜吃水,硬化了村内街道,还解决了农民去地收割困难的情况,为了河道两边农民安全,清洁了河道卫生。3、2006年新修教学楼投资30余万元,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质量,农村医疗所办的扎扎实实,农村合作医疗由2005年的80%到2006年底增加到90%,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农村养老保险达到一定数量,电视基本饱和,农村文化生活十分活跃。 |
申家庄村 |
申家庄村概况 申家庄村位于晋城市南十三公里处,距镇政府2公里,紧依207国道,交通地理条件优越。全村有131户,526口人,600亩耕地。 |
槲树庄村 |
槲树庄村级概况 槲树庄村位于207国道以西1.5公里处,坐落在晋普山脚下,距镇政府2.5公里。全村现有156户,人口519人,其中劳动力260人,全村共有耕地592亩,林权地1500多亩,有线电视以及固定移动通信设施入户达到90%,村民全部用上自来水,街道全部硬化。 |
上河村 |
上河村简介 大箕镇上河村位于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村委大院在本村中心位置,全村总人口382人,总户数125户,耕地401.9亩,人均收入6000元。村里以农业为主,无集体收入,居民以进市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
河上村 |
河上村简介 大箕镇河上村位于太洛路以西一公里处,距离市区15公里,交通便利,因在河两岸而得名“河上村”,由土门和河上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总人口328人,总户数121户,劳力120人,耕地436亩,人均收入6480元。村委大院在村中心,村里以农业为主,无集体收入,居民以进市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
坡头村 |
坡头村简介 坡头村(Po tou Cun)位于大箕镇东3公里处,东邻东岭村,南邻河底村、西连大箕村、北依道口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辖坡头、双栅栏两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坡头。现有居民130户,410口人,耕地面积660亩,林地面积1700亩。粮食总产量160吨。 农村经济总收入450万元,人均纯收入7950元。该村因纯农山区,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现村里有两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四个种植专业合作社。盛产苹果、山楂、核桃、桃。2009年被市里授予该村“环境整治”模范称号。2010年被市里命名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1年被上级授予“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 该村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近几年农业收入逐渐提高,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新型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完成率为100%。村民生活稳定,近10年无-事例。村务公开和财务管理公开透明,受到了村民和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
石峰村 |
石峰村 Shífèng Cūn 位于大箕镇南10公里处。东临马苇村,南临石门村,西连冶头村,北依泉头村,总面积2.47平方公里。原名乱石峰,是一个很偏远的小山村,那里石厚土薄,石头比较多,进村口有一条石头缝,据古人说那条缝是村上的脉搏,不能随便改动和毁坏它,后更名石峰村。辖东石峰、西石峰2个自然村,村委会驻西石峰。县道金河公路从村中而过。2012年,有居民53户,143人。耕地230亩,粮食总产量95吨。农村经济总收入80万元,人均纯收入3500元。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盛产柿子、山楂。 |
邓家庄村 |
邓家庄村位于大箕镇政府所在地以南15公里处,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下设四个然村(南庄、尹滩、西棚河、南掌),全村102口人,耕地面积300亩,且多为梯田,全村范围内无任何地下资源,可谓石厚土薄,资源匮乏,多少年来,村民以耕种土地在铁路打零工来维持生计。 改革开放以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我村通过农业产业调整,大力开展科学种田,引进外地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
孔庄村 |
孔庄村 简 介 孔庄村位于泽州西南,晋、豫两省交界处,距市区30余公里,离全国著名旅游胜地青天河水库3.5公里,全村有118户,人口318人。现有自然村8个,耕地面积318亩。全村辖区面积29平方公里,村两委班子5名,党员26名,太焦铁路贯穿全辖区,村有7家农家乐,可以吃住,都是农家菜纯绿色食品。每天可以接待游客200人,每家收入3万余元,年人均收入5200元。在外打工党员有13名。我们办有流动党员活动室,让在外和在家党员都能过上党组织生活。 另外村里还有采摘活动,有柿子、山葡萄、野酸枣、野花椒。通往市区水泥路面于2007年全面贯通,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自然原始森林茂盛。全村新容新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古往今来,仁人志士辈出,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是人们休闲避暑的好地方。 |
两谷坨村 |
两谷坨村基本情况 两谷坨村位于晋城市泽州县大箕镇的东南部。东与河南的博爱县青天河村接壤,南部与河南省沁阳市的杨庄河村搭界,西边与晋庙铺镇盐厂村相邻,北部和本镇的孔庄村交界。全村由大平、东村、西村、西庄、李道辿五个自然村组成,全村 人口,有男女劳力 个。耕地面积七百九十九亩,宜林荒山面积约一万两千亩。全村共有二十一名党员,其中两委干部六名。支部书记李有孩,村委主任尚晋平。由于两委干部勤奋工作,全村群众稳定团结,曾多次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也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 |
岗河村 |
岗河村 Ganghe Cun 位于大箕镇东北方向15公里处。东邻城区洞头村,南邻开发区苇元村,西邻开发区金匠村,北邻城区寺底村。2012年,全村有居民193户,673人。耕地1021亩,粮食总产量215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30万元,人均纯收入6800元。种植业为主导产业。 |
马苇村 |
马苇村村级概况 马苇村位于大箕镇东部,距镇13公里,属于地面无支柱产业的典型的农业主导型村庄,本村总户数86户,总人口230人,土地面积480余亩,支部有党员18名<其中女党员1名>,两委班子共5 人 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闫红战 支部委员: 赵小会 支部委员: 赵小胖 村委副主任: 申中林 村委委员: 赵晋霞(女)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两委班子精诚团结,支部党员奋发向上,现任班子和党员是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有科学发展眼光,肯 为群众办实事的团队。 |
石门村 |
石门村概况: 石门村位于晋城市南15公里处,村坐北朝南,一条干河道由西向东经过。据老辈人说,因村西边与邻村贾寨交界处原有两座小山,并排而立,相距不远,犹如两扇石头大门,村名由此而得来。 石门村现在册人口165户,535人,其中青壮劳动力约有180余人,设有4个村民小组,村委干部3人,村享受国家粮食补贴的有169户,耕地621.5亩,属存农山区,农闲时,青壮年大都在外打工,因而我村收入以土地收入及输出劳动力为主。为贯彻党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村每年对村及在外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对山林防火加大力度。为进一步落实保稳定,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我村成立安委会来加强该项工作。 |
左匠村 |
左匠村简介 左匠村Zuo jiang Cun 位于大箕镇东北6公里处,东邻晋城市开发区苇园村,南邻本镇冶头村,西与本镇小箕村相邻,北邻晋城市开发区金匠村相邻。总面积1.5平方公里。据说:建村时修房子在原计划定位偏左了些,故起名左匠村。该村辖左匠1个自然村,村委会驻村中心。县乡公路、江左路位村北终点。2012年,有居民64户,225口人,耕地211亩,粮食总产量8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960万元。人均纯收入5333元。种植、养殖业和在外临时打工为主导产业。该村盛产梨、桃、杏。村东有玄武庙。 |
干司村 |
干司村基本概况 干司村位于泽州县南山区,属纯农山区。在册人口44户,131人。耕地面积269亩。干司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努力,建成了村老年活动中心,支部活动室等。公共场所总面积为300平方米。 |
贾寨村 |
贾寨村隶属泽州县大箕镇管辖,村坐落在大箕镇东的山沟里,全村人口400余人,两委成员4人,其中0党员16人,享受国家低保11户17人。五保户1人。全村耕地面积421亩。属存农山区,农闲时,青壮年大都在外打工,因而我村收入以土地收入及输出劳动力为主。为贯彻党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我村每年对村及在外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特别是对山林防火加大力度。为进一步落实保稳定,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我村与驻地部队军民共建,增加了村民收入,完善了新农村建设。 |
东坡村 |
东坡村位于大箕镇政府所在地以南13公里处,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下设三个然村(东坡、河东、下河),全村131户,408人,本村以农业为主,推行经济专业合作社,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发展良好,本村拥有中药材及山珍野味等特产(连翘、野韭菜、木兰芽等)。 改革开放以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我村通过农业产业调整,大力开展科学种田,引进外地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
小箕村 |
小箕村简介 小箕村地处太行古道,位于茶元村与道口村地理位置的中段,起始于明末清初。 现今我村226户居民,人口842,耕地1170亩,荒地1327亩,土地面积广阔、肥沃,是大箕镇粮食产量大村。过去是通往河南的唯一交通要道咽喉。泽州对鼓是我村特色的历史传承文化,每逢过年过节,尤其是元宵节最甚,上百人的队伍排成长龙阵,锣鼓喧天,铿锵有力,吸引四方游人止步观看,流连忘返。 |
申匠村 |
申匠村概况 申匠村位于市区8公里处,距镇政府5公里,是大箕镇的北门户,北与南村镇接壤,西与晋普山矿相邻,207国道贯穿南北,地理条件优越,交通十分便利,是典型的城交结合型村庄。 全村共有党员51名,设四个党小组,交叉任职两名。 全村常住人口383户,1206人,流动暂住人口600余人,土地面积1050亩,其中耕地985亩。 全村社会总收入6000万元,人均收入5500元,村民供水、用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电话、有线电视普及率达到了98%。 我村将按照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建设,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全村之心,合全村之力,招商引资、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实施旧村改造工程,力争在五年建成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申匠。 |
南坪村 |
南坪村简介 南坪村,位于泽州县大箕镇北5公里处,东邻207国道、大箕镇申匠村,南邻大箕镇南庄村,西连晋普山脚下,北依晋普山煤矿,总面积13平方公里。据老年人反映,我村原和南村镇司匠村为一个村,因处于司匠村南,地面平坦,故称南坪,后划分归于大箕镇,因此而得名南坪村。村委会驻地南坪村。2012年,有居民242户,795人,耕地504亩,粮食总产量206吨,农村经济总收入4528万元,人均纯收入7900元。种植、养殖业和农贸市场为主导产业,该村民间故事“跑马”比较出名,盛产柿子、桑叶、各类蔬菜。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村东有玉皇庙。村西山建有种桑养蚕友谊林合作社。村东南建有“明阳怡专业养殖合作社”养猪千头以上。村北建有新型农贸市场。2008年被晋城市委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称号。 |
南庄村 |
大箕镇南庄村概况 南庄村nanzhuangcun,位于大箕镇2公里处,东临207国道,南邻大箕镇董家沟村,西临松林寺,北依南坪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原名南庄村。辖南庄村一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南庄村,207国道从村东经过,2012年,有村居民184户,648人,耕地679亩,林地733亩,粮食总产量271吨,农村经济总收入555万元,人均收入8575元,种植,养殖,运输业和工业为主导产业,村东有关帝庙、奎星楼,晋城市四大名胜古迹之一松林积雪位于村西,2004年,被晋城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宽裕型小康村”。2010年,被泽州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文明和谐村”,2011年,被省环境保护厅命名为“省级生态村”。 |
董家沟村 |
董家沟简介 董家沟Dong jia Gou 位于大箕镇北3公里处,东邻丰稔村,南邻槲树庄村,西连晋普山,北依南庄村,总面积1.3平方公里。过去最早有一董姓从冶底迁到此地,故取名董家沟村。辖董家沟村、小东坡两个自然村,村委会驻董家沟村。距207国道200米处。2012年有居民156户,507口人,耕地540.9亩,粮食总产量18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745万元。人均纯收入9797元,种植、运输为主导产业。该村中有三教堂,村东有关爷阁,还有古代传说沁河小龙被斩处“斩龙台”很是出名。且位处晋普山东麓,太洛路西侧,距市区8公里,西枕峻岭,山青水茂,环境优美,宜住宜居。 |
河西村 |
河西村位于大箕镇政府所在地以南10公里处,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峪底河由村东穿流南下,故得名河西村。村东焦枝铁路南北穿越,河西部队油库环抱,全村500口人,耕地面积296亩,且多为梯田,全村范围内无任何地下资源,可谓石厚土薄,资源匮乏,多少年来,村民以耕种土地和在部队、铁路打零工来维持生计。 改革开放以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我村通过农业产业调整,大力开展科学种田,引进外地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民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
北庄村 |
北庄村概况 北庄村地处泽州县东南,全村共有62户,198口人,耕地252亩,享受粮食补贴252亩。2010年统计林权2010亩,其他无有。 改革开放以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我村通过农业产业调整,大力开展科学种田,引进外地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积极性,特别是0员起到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我村干部、党员、村民和谐一致,努力奋斗,积极开展特色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发向前。 |
庄科村 |
庄科村简介 庄科村位于泽州县大箕镇南部。全村共有105户,350口人,耕地面积647亩,2009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700元。 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业,平坦的土地优势,大胆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资源启动、生态带动、文明促动”的和谐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一是资源启动。他们依靠有限的旅游资源启动,发展了千亩节水灌溉园区,硬化了出村道路和大街小巷,修建了标准化文、体活动中心,成立了拥有为农业服务的生态农业机械,确保了全村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生态带动。他们发展了200亩核桃园,全部绿化了出村路、田间路和村街道,闯出了一条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之路。 三是文明促动。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音乐队,建起了图书室、阅览室,广泛、持久地开展了户创十星级活动,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的新风气,有力促进了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
泉头村 |
泉头村 Quántou Cūn 位于大箕镇南8公里处。东临石峰村,南临冶头村,西连苇元村,北依岗河村,总面积4.6平方公里。县道金河公路从村南而过。2012年,有居民196户,618人。耕地1012亩,粮食总产量21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300万元,人均纯收入5000元。种植、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盛产柿子、山楂、核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