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村东临朔沙路,是沙塄河乡的门户村。全村占地5000多亩,其中耕地4200余亩,均为水浇地。全村共有人口1256人,其中党员26人,总计391户,人均纯收入将近6000元。是远近闻名的自然条件优越村。主导产业:一半村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农业种植以玉米、香瓜、西瓜以及各式蔬菜为主,尤其以香瓜闻名城区。畜牧业主要是奶牛养殖业,并以此为依托建有奶站一个以及村南的牧康源生态养殖基地,实现了奶牛的规范化养殖。活动场所简介:一半村村级活动场所建成并完善于2007年,各项办公设施配套完整,完全能够满足日常办公需求,我村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也已接入并正常使用,为党员的日常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组织机构成员:村 支 书:张 瑞(一人兼)支部委员:张德军 王志刚村委委员:王志刚 王艳萍 孙贵清 李 清村 官:王艳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602206 | 036000 | -- | 查看 一半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上石竭峪村 |
上石竭峪村是沙塄河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沙塄河最南端,南与宁武县接壤,地处山区。全村共有192户,总人口585人,耕地面积1926亩,作物主要以玉米、土豆、荞麦。近几年,在党的惠民政策扶持下,村两委班子扎实工作、转变观念,全村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6年经多方筹集资金,新打机井1眼. 解决了全村人畜饮水问题。硬化村级水泥路10多里 ,维修学校教室8间,新建暖气锅炉房1间,扩建校园40多平米,同时对山坡、荒地进行了退耕还林,面积达700多亩。2008年对全村的饮水设施进行了彻底配套, 人们吃上了放心的自来水。与此同时,2009年村干部们积极地联系中国电信接入电话67户,方便了人们的沟通. 主导产业:近几年来,村两委积极带领农民发展多种产业,鼓励村民发展运输业与养殖业,变单一种地为多种经营。现在全村拥有农用车辆60多辆,并组织专人负责,有计划、有组织地协助村民开展运输业务。现有党员15人,党小组4个。五保户8人,低保16人。活动场所:2007年由区政府拨款,为我村修建了活动场所,占地面积62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平方米.建设投资12万元,其中村自筹6万元。组织设置:支部书记:赵玉成支部委员:连 俊 刘 皋 村委会主任:刘生旺委 员:刘海章 刘 吉 卢 明村 官:卢 明 |
郝家沟村 |
朔城区沙塄河乡郝家沟村位于沙塄河乡南部坡区,全村人口138人,户数53户,耕地面积616亩。粮食总产量85吨,主要作物有:玉米,山药。全村人均收入3910元,现有党员8人。党小组2个。 |
河汇村 |
河汇村是沙塄河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乡中南部,紧靠雁阳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429户,1421人,其中有低保户32人,五保户13户。现有机井10眼,防渗渠15000米,全村基本上通了自来水。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2009年底人均收入5110元。主导产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现有耕地面积6074亩,粮食生产主量约2376吨,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黍、豆类等;养殖业主要是鸡、羊和猪,其中鸡有3000多只,羊300多只,存栏猪约有70多头。活动场所:建成于2007年,占地面积270㎡,建筑面积80㎡,建设投资9.3万元。组织设置:党员26名,党小组5个。村支书:柴树村主任:刘彦支 委:柴树 王德 陈秉章村 委:柴瑞 柴金 张国村 官:王燕梅 |
三甲村 |
三甲村是沙塄河乡所管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沙塄河乡北部,距城区东南13公里处。共有156户546口人,正式党员15名,预备党员1名。现有耕地面积2180亩,大部分为水浇地,有机井10眼,变台2座,农业生产条件较好.农村经济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人均纯收入达5100元。近年来,我村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玉米、瓜菜两大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和养殖奶牛、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2007年,该村为新农村建设整治村,2008年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9年被评为新农村建设生态村。近年以来,村两委班子围绕新农村“三化”建设,重点抓了两项工作:一是完善配套了村级活动场所、村小学。两项工程总投资23万,占地面积1550平米,其中村级活动场所4间,并配有卫生计生室,村小学8间,乡村两级发挥本村在外工作人员的优势,多方联系,整个工程投入是引进资金,上半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二是新农村“三化”建设。在村路口新建标志性建筑一处,垒花栏墙850米,硬化街心小广场2000多平方米,街道5000多平米,主要是水泥路两侧,维修残墙断壁5000多平米,清除垃圾特别是朔沙路两侧400多米,粉刷墙面3000平米,村庄绿化预整地4500多平米,植树860株。最近有投资五万余元,安装路灯20盏,健身器材12套。建设菜市厂一个,占地4000多平米,新打人畜出水机井一眼。 组织机构:村 支 书:罗云刚支部委员:罗云刚 罗凤义 张华瑜村委成员:罗 江 柴 林村 官:张华瑜 |
下石竭峪村 |
下石竭峪村是沙塄河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沙塄河乡南部坡区。全村共有151户,总人口410人,耕地面积2887亩,作物主要以玉米、土豆、荞麦。主导产业:近几年,在党的惠民政策扶持下,村两委班子扎实工作、转变观念,全村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村两委积极带领农民发展多种产业,鼓励村民发展运输业与养殖业,变单一种地为多种经营。现在全村拥有农用车辆60多辆,出租车10多辆。活动场所:2007年由区政府拨款,为我村修建了活动场所,场所与小学相邻。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筑面积97.14平方米,建设投资65000元。组织设置:现有党员13人,党小组3个。支部书记:孟建军支部委员:李树泉 苏连雨村委会主任:孟建军委 员:李树泉 石 林村 官:薛宝林 |
张家嘴村 |
总人口627人,总户数221户,外出打工人员202人,五保户7户,低保户17户,总耕地面积3550亩,其中退耕还林1030亩,现有耕地2520亩,2009年人均收入5100元。主导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现有大牲畜50多头,羊500只,三、四轮农用车12辆,摩托62辆。活动场所:建成于2008年,占地面积760平米,建筑面积130平米,建设投资16万元,其中:乡、村自筹4万元。组织设置:党员13名村 支 书:田林旺支部委员:冯 如 魏 亮 村委委员:田继成 魏 亮村 官:田晓霞 |
西官井村 |
西官井村位于沙塄河乡西北部,全村人口99人,户数34户,耕地面积337亩,主要作物有玉米、山药,人均收入4500元。 近几年来,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扶持下,以及市、区、乡三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班子转变观念扎实工作,全村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特别是2008年由市组织部拨款为我村修建了村级活动场所,建筑面积80平方米,院落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造价62000元,是一所-议、健身、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场所。活动场所建成后,为村民学习知识,锻炼身体、参加各种活动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未来几年我们将本着方便村民、服务村民的原则,逐步完善村级活动场所的配套工程,其中主要包括科技种植,科技养殖,卫生服务等相关书籍;电脑网络、健身器材以及相应的会议设备,同时我们将利用活动场所的便利条件为村名组织相关培训活动,为农村发展、村民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把西官井村建成一个富足、安康、文明的新型小康村。 组织机构:村支书:张士禄支部委员:李金山 李振山 李斌山村主任:李江村委委员:李云 李 春 李银山村官:闫志强 |
一半村 |
一半村东临朔沙路,是沙塄河乡的门户村。全村占地5000多亩,其中耕地4200余亩,均为水浇地。全村共有人口1256人,其中党员26人,总计391户,人均纯收入将近6000元。是远近闻名的自然条件优越村。主导产业:一半村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导产业,农业种植以玉米、香瓜、西瓜以及各式蔬菜为主,尤其以香瓜闻名城区。畜牧业主要是奶牛养殖业,并以此为依托建有奶站一个以及村南的牧康源生态养殖基地,实现了奶牛的规范化养殖。活动场所简介:一半村村级活动场所建成并完善于2007年,各项办公设施配套完整,完全能够满足日常办公需求,我村的党员远程教育系统也已接入并正常使用,为党员的日常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组织机构成员:村 支 书:张 瑞(一人兼)支部委员:张德军 王志刚村委委员:王志刚 王艳萍 孙贵清 李 清村 官:王艳萍 |
东官井村 |
东官井村位于沙塄河乡西北方向,为平川区,地处城郊,交通便利且土壤肥沃,地下可利用水资源丰富,田面平整,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发育,是粮食作物和蔬菜的生产区。全村共有935口人、292户,党员21名,耕地面积3800多亩,其中水浇地3300亩,机电井32眼,其中包括8眼微型井,4眼大锅井。基础设施方面:建成并已使用村级活动场所11间,蔬菜大棚30个,机电井32眼,其中有微型井8眼,大锅井4眼,80千伏变电台一座,换残墙断壁4000多平米,路面两侧铺砖400平米,建成校舍5间;计划生育工作:09年完成收缴社会抚养费7000元,上环65例。在清查摸底、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完成上环、征缴超生子女社会抚养费的任务,人口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六以内。综合治理工作:措施得力大见成效,全村社会稳定,风气良好,邻里互助,村民安居乐业。本村主导产业是蔬菜种植,2009年经济总收入4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26元。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村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老百姓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大家从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对下一步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充满信心。组织机构:村 支 书:祁 录 村 主 任:秦小虎支部委员:卢起文 冯占元 村委委员:殷海桃 卢 香村 官:尹美霞 |
王万庄村 |
朔城区沙塄河乡王万庄村位于沙塄河乡南部坡区,北临雁阳路,红旗牧场,交通条件便利,养殖条件较好,是我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06年,在村东南修建王万庄移民新村一个,可容纳南部山区黄家窑、扒齿沟、郝家沟三个村近百户村民,全村人口1731人,户数601户,耕地面积8034亩。粮食总产量2179吨。全村人均收入4560元。主导产业:种植业、养殖业,现有大牲畜120多头,羊500只,三、四轮农用车36辆,摩托89辆。活动场所:建成于2007年,占地面积400平米,建筑面积90平米,建设投资10万元,其中:乡、村自筹2万元。组织设置:党员36名村 支 书:朱建国支部委员:孟占营 朱文奎村委主任:孟广会村委委员:朱文兴 卢占成 聂玉芳 朱文奎村 官:马铁栋 |
下沙塄河村 |
下沙塄河村是沙塄河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乡东北部,紧靠乡镇府,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344户,1085人,其中有低保户60人,五保户19户,全村基本上通了自来水。2009年全村总收入1588万元,2009年底人均收入5540元。主导产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现有耕地面积4075亩,粮食生产总量约1824吨,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制种青椒和瓜菜;养殖业主要是羊和猪,其中羊1000多只、存栏猪约有600多头。活动场所:建成于2008年,占地面积300㎡,建筑面积90㎡,建设投资10万元。组织设置:党员24名,党小组4个。村支书:刘 波村主任:陈 禹支 委:宋惠民 陈 栋村 委:赵四旦 杨荣纲 杨 裕 康永红村 官:石春梅 |
上沙塄河村 |
沙塄河乡上沙塄河村位于朔城区东南方平川区,是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居住面积282.7亩,人口1480人,户数420户,耕地面积5200亩,全部为水浇地,机井29眼。主要作物有:玉米、山药;经济作物种植有:制种青椒和制种青椒,人均收入5100元。在全乡名列前茅。这里更值得一提的是上沙塄河的设施蔬菜大棚种植园区,现园区蔬菜大棚规模已发展到142个,以种植制种青、尖椒为主。平均每个大棚年纯收入1500多元,设施蔬菜园区的建立不仅很好的调整了村里的种植业结构,而且进一步拓宽了村民致富增收的的渠道。上沙塄河村共有党员30名,党小组6个。其中建国前老党员2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2名,村党支部专门为党员配备了大型活动室,牌子、党旗、版面等办公设施齐全,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各种学习资料完备,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进行学习、培训等活动,活动开展情况良好。此外上沙塄河村共有低保户28户,五保17户。活动场所:改建于2007年,占地面积4800 m2,建筑面积320 m2,建设投资15万元。组织设置:村支书:王建寅 支 委: 李 荣 史耀荣村主任:刘 元 村 委:史耀荣 朱金花 王金平村 官:-明(副主任) |
扒齿沟村 |
朔城区沙塄河乡扒齿沟村位于沙塄河乡南部坡区,全村人口252人,户数84户,耕地面积897亩。粮食总产量256吨,主要作物有:玉米,山药。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现有党员8人。党小组2个。 |
石城庄村 |
朔城区沙塄河乡石城庄村位于沙塄河乡南部坡区,全村人口303人,户数105户,耕地面积3677亩。粮食总产量888吨。主要作物:玉米,山药小杂粮。全村人均收入4130元,现有党员12人。党小组3个。 |
南坪村 |
南坪村是朔城区沙塄河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沙塄河乡西南部,西邻二级公路,距城区26公里。全村现有75户家庭,总人口306人,外出打工52人,在外上学12人;五保户6户,低保户12人。2009年修环田路1000米,总耕地面积2400亩,其中旱作耕地2100亩,水浇地300亩,粮食总产量600吨,全村人均纯收入3000元,全村人于2009年年底全部吃上了自来水。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农作物有玉米、山药、胡麻等其它小杂粮。养殖业主要是羊,其中羊350多只。活动场所:建成于2008年,占地面积500㎡,建筑面积120㎡,建设投资8万元。组织设置:党员8人村支书:张佐军(一人兼)支 委:刘斌义 刘建华村 委:田雨生 刘建华村 官:段永友 |
野河村 |
朔城区沙塄河乡野河村位于沙塄河乡南部坡区,全村人口233人,户数65户,耕地面积1084亩。粮食总产量238吨,主要作物有:玉米,山药。其它作物:豆类、莜麦等小杂粮。全村人均收入4020元,现有党员8人。党小组2个。 |
官地村 |
官地村位于朔城区东南部,雁阳公路北二公里处。1958年与陈庄合并后形成了现在的官地村。现有158户,共有村民546人,其中在外打工28人,在外上学32人,低保户15人,五保户10户。总承包地2400多亩,0党员11人,其中小学文化2人,初中文化5人,高中文化3人,大学1人。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农作物有玉米、山药、豆类等其它小杂粮;经济作物以种植西瓜为主。养殖业以奶牛为主。活动场所:建成于2007年,占地面积350㎡,建筑面积90㎡,建设投资10万元。组织设置:党员11名。村支书:李玉昇(一人兼)支 委:陈凤高 靳佩村 委:陈碧秀 陈凤高 村 官:肖德威 |
前圪塔峰村 |
朔城区沙塄河乡前圪塔峰村位于沙塄河乡西南部坡区,全村人口195人,户数61户,耕地面积2132亩。粮食总产量702吨。主要作物:玉米,山药。全村人均收入5540元,现有党员5人,党小组1个。 |
后圪塔峰村 |
朔城区沙塄河乡后圪塔峰村位于沙塄河乡南部坡区,全村人口275人,户数87户,耕地面积3097亩。粮食总产量544吨,主要作物有:玉米,山药。全村人均收入5100元,现有党员9人。党小组2个。活动场所:改建于2008 年,占地面积260m2,建筑面积110m2,建设投资5万元。组织设置:党员9人村支书:刘 军村主任:赵志军支 委:赵 锦 刘巨川村 委:赵 连 宫 西村 官:郭菊梅 |
大涂皋村 |
大涂皋村是朔城区沙塄河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沙塄河乡东南部,南与宁武县相邻。全村现有448户家庭,人口1860人,耕地面积5800亩,退耕还林1500亩,多为半坡丘陵地,农业灌溉机井8眼,雁阳公路贯穿村北,交通便利,经济上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全村人均纯收入5100元。近年来,我村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玉米、小杂粮两大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和养羊为主的养殖业得到了较大发展。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农民生活得到改善。未来几年,村两委班子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这个根本出发点,大力改善农业种植条件,计划新打机井3眼,新修防渗渠10000米,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蔬菜种植面积,鼓励村民种植特色蔬菜,适合外销商品菜,种植设施蔬菜大棚300多个,增加小杂粮种植面积,引进经济价值更高的新品种;同时为方便村民销售和交易,选拨3-5名能人,着手培育一支能说懂行的农民经济人队伍,并在村里搞起一个蔬菜交易及小杂粮批发市场,发展养殖业,鼓励扶持村民新建标准养殖厂3个,计划发展商品羊5000只,商品肉牛100头;多方筹集资金,改善村容村貌,争取绿化村内主干道和街巷道路3000米,绿化种树3000株,新修村民文化娱乐场所,便民超市,农资小商品市场等,通过我们的努力大涂皋村将是一个富足、安康、文明的新型小康村。活动场所:建成于2007年,占地面积1600平米,建筑面积90平米,建设投资12万,其中:乡村自筹3万元。组织设置:党员32名村 支 书:聂继科支部委员:聂日生 聂太章村委委员:熊翼珍 聂- 罗化英 聂金平村 官:李 平 |
小涂皋村 |
小涂皋村是朔城区沙塄河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沙塄河乡东部,南邻雁阳公路,距城区22公里。全村现有440户家庭,总人口1834人,外出打工36人,在外上学145人;五保户43户,低保户54人。全村现有机井12眼,其中2009年新打机井7眼,新修防渗渠12000米,结水管道5000米;2010年新修环田路1200米,结水管道500米。总耕地面积6800亩,其中旱作耕地2800亩,水浇地4000亩,粮食总产量3532吨,全村人均纯收入5600元,全村人于2009年年底全部吃上了自来水。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其中农作物有玉米、山药、莜麦、蓖麻、豆类等其它小杂粮。养殖业主要是羊和猪,其中羊1000多只、存栏猪约有800多头、鸡500多只。活动场所:建成于2007年,占地面积360㎡,建筑面积100㎡,建设投资10万元。组织设置:党员33人,党小组6个村支书:王继(一人兼)支 委:聂爱民 高有明村 委:王振海 高有明 刘文平 王润花村 官:刘文平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