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中 >> 榆次区 >> 东阳镇 >> 庞志村

庞志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庞志村谷歌卫星地图)


庞志村简介

  庞志村位于东阳镇政府西2公里处,全村人口1030人,耕地2200余亩,是东阳镇2008年确立建设的园林村之一。近年来,庞志村党支部、村委会抢抓建设新农村的大好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围绕“布局合理、村容整洁、四旁绿化、景观和谐、环境优美”的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确立了“村容村貌要有新提高,环境整治要有新变化”的园林村建设目标,大力实施了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两大工程,经过全村人民半个多月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形成了初具雏形的生态园林村。
   庞志园林村建设共投资15万元,投工350个,动用机械50台次,前期清理垃圾4000余方,清理180万块砖,为园林村的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园林村规划7条主干道,全长4150米,栽植树种十余种,共计5920株。庞志村在园林村规划建设上,根据村庄实际,聘请专业人员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基本实现“村在树中,人在树中,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的目标。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702101 030600 -- 查看 庞志村谷歌卫星地图

庞志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庞志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岂家庄村

  岂家庄村位于东阳镇东南部,东临太谷,全村总户数现有132户,总人口454人,总劳动力数285人。总耕地面积为836亩。村民主要以蔬菜种植和养殖业为主,部分村民外出务工。   岂家庄村以养殖业为发展特色,其中以养猪为主。村内养殖户共有21户,其中养猪户13户,养羊户3户,养牛户1户,养鸡户4户。种植业主要以种植大白菜、西葫芦、西红柿和黄瓜为主。村内有葡萄园一处,有玻璃器皿制品厂一个。   2010年响应镇党委、政府的号召,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新建拱棚30套,大力发展全村经济建设。   

上丁里村

  上丁里村地处东阳镇东南部,西邻下丁里村,东北邻谷训村,东南邻岂家庄村。总人口540余人,143户,耕地面积1670亩,发展蔬菜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近年来在产业结构调整下,新建温室90余个,高标准灯光温室鸡窝8个。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中新建沼气65个,合格率达98%。村民在使用沼气的过程中既感受到现代清洁,又能利用沼气、沼渣、沼液施肥,一年可节约近千元。近年来,上丁里村一直紧紧围绕“兴村富民”的口号以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2012年各项工作的展开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上丁里村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高标准完成新的规划和任务。   

下丁里村

  下丁里村地理位置优越,位于108国道沿线附近,交通便利,环境优越。现有人口1312人,户数415户,有耕地2506亩,人均收入3600元。   近年来,在东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的正确引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真抓实干下,积极带领村民进行产业化调整,进行公益事业的建设,进行科技推广、产业化调整建温室大棚,特别是今年,在全区设施农业的大力实施下,我村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大力号召,设施农业获得突破性进展,按时按量完成既定的现代化温室大棚26套的目标与任务。现全村共有46套现代温室大棚,占地160多亩,建拱棚1个2亩,公益事业的建设,正在施工的龙城高速横越我村,便捷的交通进一步加强了我村与外界的联系,促进我村经济发展。   为了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村制定出环境美化的规章制度,进行了定人员,定酬劳的实施措施,确保村街巷环境的改善。   在科技推广方面,引到村民建沼气池60多个,沼气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具有资源丰富、造价低廉、热效率高、清洁卫生等特点,在优化能源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   在种植结构方面,以经济作物各类蔬菜为主,大田作物玉米为辅,年冬季储藏白菜1500万斤左右,远近闻名,销往全国各地。   

东阳村

  东阳村是东阳镇政府所在地,地处榆次、太谷、清徐三县交汇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道路四通八达,经济繁荣,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全村1158户,3560口人,人均纯收入7650元。   东阳村是东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人口3700余人,耕地6200亩,是晋中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近年来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种、养、加各项产业有了长足进展,生态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水利条件设施完备,基础条件优良,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该村积极响应中央、省、市、区的号召主动发展循环经济,在农产品生态控制无害化处理,农业生产条件综合治理,村庄绿化、硬化、美化、亮化等环境整治各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阳村是我们东阳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该村支部、村委一班人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紧抓机遇,排除困难,近几年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连续取得显著成效,走在了全镇乃至全区的前列,勘称我们东阳镇的“一杆旗”。   在发展经济,夯实基层基础的同时,支部书记杜吉珍、村委会主任秦三娃带领班子成员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扎实地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今天东阳村大戏台的开工即是一个标志。   东阳村人口全镇第一,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历史以来不仅商贸活动方面人才辈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也非常深厚,虽然现在各种高新科技、媒介大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是传统文化的精粹,比如戏曲等等仍备受人们尤其是中老年人的青睐,东阳村文化大院的建成不仅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举,也是响应民声、顺应民意的一件大喜事、大好事。   

北社村

  北社村位于东阳镇中部,东临108国道,南靠东清线,太长高速绕村北而过。全村人口522人,耕地面积400亩,机井九眼,变台3座,沿108国道,商户23家,全村经济支柱产业以种植为主,兼有修理服务业和养殖业。   北社村拥有一支团体、战斗、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2005年以来,村党支部、村委会抓住机遇,利用太长高速占地补偿,大力发展自己。首先改善了基础设施,更新机井4眼,兴建水塔一座,硬化全村内的路有街巷3.8公里,柏油出村路1公里,硬化田间路4公里。2007年兴建高标准的文化大院并完善了大院的美化绿化。结合镇政府要求,完成了高标准的园林村建设任务,通过了上级的园林村建设验收。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2007年集体投资完成了有线电视户户连。今年结合省、市、区的环境整治,完善了全村的卫生设施并配套卫生机具,确定了保洁人员,在主街安装了路灯。   

德音村

  东阳镇德音村位于镇政府西一公里处,东清线沿村而过。往西二公里既是中国儒商第一家常家庄园。   该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多年来经过农业七配套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种植条件更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村1734人耕种着3413亩土地。粮食作物和大田蔬菜轮茬栽种,人均收入一直居全镇领先位置。近年来,随着设施农业的建设,经济收入也在逐年递增。2009年人均收入7671元。2010年初步估计将达10000元。   

谷训村

  东阳镇谷训村位于108国道东2公里处,全村459人,全村耕地面积1081余亩,是东阳镇人口和面积最小的一个村,2009年人均收入10000余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从农民根本利益着手,大力改善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广大村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条件。   近年来,东阳镇谷训村紧紧抓住省、市、区对农村政策的倾斜,迅速掀起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热潮。在“村村通”工程中,谷训村新修大街小巷5公里,达到了“户户通”的标准;在文化大院建设中,新建了党员活动室,棋牌室、乒乓球室、图书室、篮球场等为一体的文化大院;在“氟改水”工程中,自筹22000余元让村民们吃上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引用水。   在省、市农业和财政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实施了蔬菜病虫无害化生态控制,主要采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技术、性诱剂诱杀技术、黄、蓝板诱杀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等从根本上解决了蔬菜主要虫害防治难的问题。该项生产技术是为了有效控制蔬菜病虫害发生,杜绝高剧毒、高残留农药,保证蔬菜安全生产,而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技术。该工程项目的实施,真正实现了蔬菜生产标准化、无害化,提高了谷训村乃至全镇无公害蔬菜品牌知名度,为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创造了强有力的条件。   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去年投资20余万元新建防虫网棚、移动拱棚50余亩的基础上,2010年在积极响应东阳镇发展设施蔬菜的号召下,规划100余亩土地,新建25套新型移动拱棚,真正为农民的增产增收提供了一条现代化的路子。   现在,谷训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建设新农村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着眼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立足点,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依托蔬菜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如今的谷训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孟高庄村

  孟高庄村简介   东阳镇孟高庄村位于榆次区南部,与太谷县相邻,号称榆次的“南大门”,且紧靠108国道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十分便利。村内有南同蒲铁路穿村而过,把孟高庄自然的分成了东庄和西庄两部分。全村人口共724人,主要集中在东庄。本村耕地面积为1470亩,耕作物以玉米为主,大田蔬菜为辅。   在2002——2003年期间自发形成的辣椒市场是我村的支柱产业,辣椒市场位于108国道西,共吸纳9户村民。每年从夏季开始我村的辣椒市场一直能红火到春节前后,尤其到冬季村里有劳动力的男女几乎都出去参与这项事业,致富了我村村民。   2009年我村费时一个月建设成了园林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观,给村民带来了良好的人居环境。2010年我村积极响应省、市、区三级政府的号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0完成了春季108国道绿化工作。如今我村村民在两委的带领下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事业。   

彭村村

  东阳镇彭村位于108国道西,东阳村南,全村1130人,全村耕地面积1800余亩,人均耕地1.44亩,人均收入6000余元,是山西省最大的无害化蔬菜生产基地,全村200余大学生,是享誉三晋的尊师重教村。   2005年,投资75万余元,新修大街小巷70余条,自发投资20余万元,完善了村卫生所和超市,并通过验收达标。   2006年,投资20余万元,新建了党员活动室,戏剧票友活动室、门球场、篮球场、图书馆、计生活动室、棋牌室,为一体的彭村文化大院。   2007年投资6万元,开始了园林村的绿化工作,投资8万余元,亮化美化了大街小巷。   2008年上半年,投资8万元,对园林村工作进行了上档升级,投资16万余元,建了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楼,从而结束了来宾找不见彭村的历史。投资2万元新购了三轮车一辆,用于每天清运村内各家各户的生活,投资6000元购买了垃圾桶350个,投资3900元,购买20个果皮箱,投资12000元于村民姜浩签订《彭村环境卫生管理协议书》,形成以奖代罚的运行机制,多手段、多措施保证彭村的日常保洁步入正轨,建立和完善了彭村环境卫生长效制度。2008年下半年,①积极筹资40余万元为村民提供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休闲广场。②投资110万元新建1260平方米的教学楼一栋,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   2009年,①争取项目,积极引资,新修一条长400米,宽17米通往彭村小学的大道。②投资5万余元,对全村主干道沿线围墙进行喷涂。③对村南大道进行集中整治,投资3万元,对村内主干线1530平米的边坡全部进行硬化。   2010年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108国道彭村段路东改建了8户。2011年我们继续改建108国道彭村路西,为节约土地,拆迁村内建筑,建高标准住宅楼一栋。   

魏岳村

  东阳镇魏岳村地处东阳镇东北部,东南与太谷任村接壤,北接修文镇杨安村,西连东阳镇圣许村,全村总人口1268人,占地面积3803亩,2009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329元。我村属于传统的农业村,村民们主要从事蔬菜种植。我村出产的大白菜品质优良,加工生产的面粉远近闻名。   近年来,魏岳村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布局合理、村容整洁、四旁绿化、景观和谐、环境优美”的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整治环境卫生,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了我村的村容村貌,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我村经济发展。   目前,魏岳村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满怀信心,朝着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奋进。   

车辋村

  车辋村位于榆次、太谷、清徐三县(区)交汇处,全村750户,1920人,耕地面积3653亩,是全国儒商第一家——常家庄园所在地.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村党支部、村委首先从思想建设和工作作风建设上入手,端正思想,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村支部、村委一班人团结实干、开拓进取,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形成了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战斗堡垒,开创了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局面,曾荣获省、市、区“小康建设标兵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红旗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二、依托优势,牵动经济快速发展。   1、车辋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全部为地下水浇地,立足当地实际,村支部村委确立了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发展思路,鼓励农民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并多次进行科技培训和外出参观取经,并且成立了蔬菜协会,实行产、供、销一些条龙服务,增长了蔬菜产业链条,实现了蔬菜产业再次增值,共有新型拱棚50个,温室6个,工厂化育苗6800平方米,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成为全镇农业现代化的先锋村。    2、车辋村是全国儒商第一家——常家庄园所在地,村民利用这一优势,在文化旅游方面做文章,首先推出一系列乡土风情作品,推销当地名、特优产品,其次常家庄园作为全国电影电视拍摄基地,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第三,背棍、铁棍等文艺节目亮相于庄园内外,既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又丰富了文化生活,仅旅游方面为车辋村村民提供人均收入168元。   三、改善基础设施,实现两文明建设双丰收。   1、村内剩余道路全部硬化,里程达2.3千米,实现了“户户通”,在此基础上,大街小巷设立卫生责任区专栏,配备了清洁人员,优化了村容村貌。   2、水井29眼,全村全部铺设地下管道,实现了田、林、渠、路一体化。   3、为了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成立了40余人的老年秧歌队,50人的威风锣鼓队,并且组建了门球队,建立了文化室。   4、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村集体投资14万元对600余农户进行了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覆盖率达80%以上。   5、为实现“四改”目标,发展沼气示范户,取的了经验,现全面辅开此项工程。   车辋村在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努力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王寨村

  王寨村位于东阳镇西面,与太谷,清徐相接,全村人口547人,耕地1298亩,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西红柿和青椒,村内主干道共计1200余米,平均宽度3.5米,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近年来,在东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积极带领村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公益事业的建设。2005年,我村投资25.8万元对全村进行了街道硬化、田间路沙石化。今年继续投资35万元,对入村主干路进行了混凝土硬化,入村主干路状况得到了性的改变,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观。在农村水利建设上,为加强我村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吃上安全放心的水,投资6.3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了含氟的饮水安全问题。在文化事业上,2007年我村投资3万余元,建成文化大院和村民书屋,给村民提供学习、娱乐、健身的场所,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   

南庄村

  南庄村地处榆次区东阳镇西南角,全村有820户,2623人,耕地2715亩,村内产业以蔬菜种植为主,其中种植大青椒、大西瓜、葱头、大白菜等,是东阳镇重要的大田蔬菜产地。  

圣许村

  圣许村地处东阳镇东北部,西邻108国道,太长高速公路、南同浦铁路穿村而过。总人口1375人,420户,耕地面积3900余亩,生产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今年来圣许村两委在东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在榆次区万亩设施蔬菜百日攻坚活动开始后,圣许村紧抓机遇,高标准规划日光温室18个,截止2010年底已完工8个。校舍安全工程中,改建加固圣许小学教学楼400平方米。2010年国家农综项目在我村实施,完成项目区面积1500余亩,配套机井8座,地埋线1500米,地埋管1500米,田间路1.5公里。2011年各项工作的展开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圣许村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高标准完成新的规划和任务。   

开白村

  开白村位于东阳镇西北部,距中国儒商第一家常家庄园2.5公里,交通便利,土地平坦,水利条件优越,全村总人口895人,239户,现有耕地面积1945亩,以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开白村“两委”干部以“五个东阳”为导向,共同为开白村的发展尽职尽责。先后投资14万元实施通达通畅工程,硬化水泥路1.7公里,投资2万余元,植树2400余株。为改善村容村貌治理脏乱差问题,村内又组建了一支环卫队伍,对村内3条主干道,12条街巷进行全天保洁,真正实现了村容整洁,环境优美的目标。   开白党支部、村委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农民生产、生活与构建和谐农村有机结合起来,为把开白村建设为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欢迎有志之士来我村共同发展。   

要村村

  要村位于东阳镇西北,临108国道、太长高速、东清二线。全村580户,1751口人,辖区总面积7402亩,其中耕地面积3636亩,非耕地面积405亩,农村居民点面积3361亩,耕地都是水浇地。全村共有水井26眼,配套水泵27台,330千瓦。  

逯村村

  逯村位于东阳镇西北部,距中国儒商常家庄园2.5公里,交通便利,土地平坦,水利条件优越,全村总人口1390人,420户,现有耕地面积2950亩,全村种植结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种植蔬菜是村民的经济来源之一,种植的蔬菜主要以大青椒、西红柿为主。人均纯收入达6000余元。   近年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逯村新建文化大院,丰富人们文化生活,园林村、饮水安全工程和通达通畅等惠民工程的实施让全村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奶牛园区和温室园区的建立,让产业结构加快调整,逯村正以全新的面貌建设一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庞志村

  庞志村位于东阳镇政府西2公里处,全村人口1030人,耕地2200余亩,是东阳镇2008年确立建设的园林村之一。近年来,庞志村党支部、村委会抢抓建设新农村的大好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围绕“布局合理、村容整洁、四旁绿化、景观和谐、环境优美”的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确立了“村容村貌要有新提高,环境整治要有新变化”的园林村建设目标,大力实施了环境整治和村庄绿化两大工程,经过全村人民半个多月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形成了初具雏形的生态园林村。    庞志园林村建设共投资15万元,投工350个,动用机械50台次,前期清理垃圾4000余方,清理180万块砖,为园林村的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园林村规划7条主干道,全长4150米,栽植树种十余种,共计5920株。庞志村在园林村规划建设上,根据村庄实际,聘请专业人员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实施,基本实现“村在树中,人在树中,创造优美人居环境”的目标。   


庞志村特产大全




庞志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