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泉镇王家庄村位于左权县城东39公里处,全村共计110户,318口人,234个劳动力,拥有耕地面积289亩,全村有20名党员,其中有3名女党员。主导产业为玉米和核桃,2012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2861元。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政策扶持下,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狠抓产业开发,强化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服务体系,使新农村建设呈现了蓬勃生机。2012年成立了宏盛舍饲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全镇舍饲养殖的典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722103 | 030600 | -- | 查看 王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山村 |
东山村位于山西省左权县城55公里处,是山西左权县与河北邢台市交界处左权所辖的最后一个行政村,和河北邢台市接壤。全村幅员面积9.8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共有居民214户,782人。 近年来,我村党支部、村委会在芹泉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和广泛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中心,紧抓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社会各项事业和基层组织建设七个重点,通过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产业结构调整亮点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升级上档;招商引资工作连创佳绩;农民收入再创新高。 新年新气象,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和谐向上的大好局面,力争把东山村早日建成一个“诚信友爱、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
上庄村 |
上庄村简介 芹泉镇上庄村位于左权县东部,距县城48公里,地处紫金山风景区脚下,太邢线旁,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我县34个中心村之一。全村535户,1730口人,耕地面积2145亩,2012年经济总收入440万元,人均纯收入2543元。 |
下庄村 |
下庄村地处左权县的东部边缘地带,是太行山的山脊,距左权县城56公里,是全县34个中心村之一。所属面积约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60亩,辖赵家沟、李家沟、北交、朱交、营圪道、原山6个自然村。全村共有665户,2370口人,是芹泉镇第一大村。 |
禅房村 |
芹泉镇禅房村位于左权县城东45公里处,全村共计223户,767口人,575个劳动力,拥有耕地面积1028亩,2010年底人均纯收入1160元。村内古建筑遗址甚多,村东南西北各有标志性建筑。部分建筑可推溯到唐代以前,村内巷道四通八达,民风淳朴,是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宝贵资源。 |
王家庄村 |
芹泉镇王家庄村位于左权县城东39公里处,全村共计110户,318口人,234个劳动力,拥有耕地面积289亩,全村有20名党员,其中有3名女党员。主导产业为玉米和核桃,2012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2861元。 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政策扶持下,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狠抓产业开发,强化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服务体系,使新农村建设呈现了蓬勃生机。2012年成立了宏盛舍饲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全镇舍饲养殖的典范。 |
大南庄村 |
芹泉镇大南庄村位于左权县城东45公里处,全村共计493户,1515口人,680个劳动力,拥有耕地面积2917亩,2009年底人均纯收入1381元。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政策扶持下,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狠抓产业开发,强化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服务体系,使新农村建设呈现了蓬勃生机。 大南庄村与东山村、上庄村、下庄村、禅房村、王家庄村、小南庄村、关滩村、漳漕村、五里铺村、东水村、西黄漳村、中店村、芹泉村、箕山村相邻。 |
小南庄村 |
芹泉镇小南庄村位于左权县城东47公里处,全村共计330户,1157口人,530个劳动力,拥有耕地面积2028亩,2009年底人均纯收入1296元。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政策扶持下,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狠抓产业发展,强化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服务体系,使新农村建设呈现了蓬勃生机。 |
关滩村 |
芹泉镇关滩村位于左权县城东55公里处,全村共计110户,402口人,302个劳动力,拥有耕地面积542亩,2009年底人均纯收入1110元。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政策扶持下,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狠抓产业开发,强化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服务体系,使新农村建设呈现了蓬勃生机。 |
漳漕村 |
芹泉镇漳漕村位于左权县城东45公里处,全村共计186户,715口人,499个劳动力,拥有耕地面积1000亩,2009年底人均纯收入1160元。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政策扶持下,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狠抓产业开发,强化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服务体系,使新农村建设呈现了蓬勃生机。 |
五里铺村 |
芹泉镇五里铺村位于左权县城东30公里处,全村共计101户,326口人,235个劳动力,拥有耕地面积682亩,全村有16名党员,其中有1名女党员。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政策扶持下,尽心尽力为群众谋福利,让全村人的生活再上新台阶。 |
东水村 |
芹泉镇东水村位于左权县城东35公里处,全村共计186户,544口人,420个劳动力,拥有耕地面积542亩,2012年底人均纯收入2100元。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政策扶持下,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狠抓产业开发,强化了基础设施,完善了服务体系,使新农村建设呈现了蓬勃生机。 |
西黄漳村 |
西黄漳村位于芹泉镇西2.5公里处,全村共613户,1774口人,拥有耕地2164亩,全村党员59名,女党员5名。是全县34个中心村之一。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开展工作,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首先是抢抓政策扶持机遇,继续强化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两委成员适时把握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的历史机遇,力求全面发展。完成街巷硬化、绿化工程10000平方米,230平方米高标准的村级卫生所已落成运营;投资20000元更新完善了幼儿园的设施配套;完成户用沼气建设任务166户;建起了富有特色的农民篮球场和花园休闲广场;在闭路、电信、网通、移动通畅的前提下又开通了宽带网络。 其次是依靠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开辟了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新路。变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发展,采取“两委+经济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发展蔬菜种植基地100亩,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100亩,并成功引进山西仁农生物工程公司落户我村,建成百亩以光叶楮、樱花、温室香椿、大樱桃、百合种球等培育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效、生态循环经济区,该项目成为引领全县高效农业发展的龙头。为全镇产业开发积累了经验。虽然说西黄漳村新农村建设后趋有序发展,但与其他村相比,尤其是距县委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尚有一定距离。只有永远不满足现状,才能使西黄漳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更加铿锵有力。 |
中店村 |
中店村位于左权县城东40公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是全县34个中心村之一。全村210户,888口人,耕地面积1154.4亩,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40元,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1元。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有粮食种植、劳务输出、核桃种植和石板加工业,其中石板厂共五个,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日本、东南亚等地,年创收60万元,成为中店村的主导产业,也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
芹泉村 |
芹泉村位于左权县东南部,距县城40公里,辖芹泉、高峪、上水磨、杨家庄4个自然村。493户,1767口人。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主要抓好“五新一好”工程的实施,以“三清三改”为突破口,以村容村貌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培训农民为基础,以班子建设为关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投入资金近千万元,精心打造生态新村、产业新村和文化新村,使全村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芹泉村与东山村、上庄村、下庄村、禅房村、王家庄村、大南庄村、小南庄村、关滩村、漳漕村、五里铺村、东水村、西黄漳村、中店村、箕山村相邻。 |
箕山村 |
芹泉镇箕山村位于县城东面,交通便利,地域广阔,位置优越。全村现有人口730人、215户,农业人口351人,耕地面积988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1名。农民收入以种植、运输、商贸、务工为主,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08多元。箕山村支部是我镇多年的先进支部,各项工作都名列全镇前茅。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