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中 >> 左权县 >> 寒王乡 >> 平王村

平王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平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平王村简介

  寒王乡平王村位于县城北22公里,207国道西1公里处。全村共有168户,564人,其中党员26名,劳动力265人,耕地面积595亩,主导产业是煤炭产业,其次是种植业,以玉米、谷子、土豆为主。
  ▲自然风貌
  本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低温、干旱、风多雨少;夏季短暂暖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侯宜人,冬季漫长寒冷,雪少干燥。全年平均气温大约在6.5度,无霜期120天,无霜期时气温大于10度,热量不足,春季低温,秋受霜冻,适宜种植早熟或中早熟农作物。土壤主要是灰褐土,土层深厚,疏松多孔,保水保肥,易于耕作。
  ▲人文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本村人形成了忠实憨厚、勤劳节俭、朴直不伪、待客大方的美德。该村历代人励精图治、勤劳致富、精耕细作,以勤俭为本,过着平静而淳朴的生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722200 030600 -- 查看 平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平王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平王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石港村

  石港村地处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城北,是寒王乡所辖的一个行政村。    石港村北与上丰垢村、上其至村相邻,西与简会村,刘家庄接壤,南与下丰垢村石港村相望,东与下其至村、宋家庄村毗邻,石港村南距左权县城10公里,北距寒王乡8公里。   自然资源:    石港村所处的寒王乡属大陆性季风干旱气候,昼夜温差及风沙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秋季降雨不多,冬季气候变暖,具有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7.5℃,年平均降水量538mm,年日照平均2570.1小时。    石港村耕地面积600亩,林地面积620亩。全村四山环拱,呈小峡谷状,西北为石山,东南为黄土迭起山梁,气候适宜,山间盛产中药材、山桃、山杏、沙棘等。因地理位置特殊,远离污染,大气清新,水源优良。村庄西部有一条后凹河,为季节性河流,村域境内长度约3000米。   

水横村

  寒王乡水横村位于左权县城北16公里,207国道西侧2公里处,东临清河店,北依平王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庄。现有农户114户、318口人,拥有耕地面积约800亩,荒地200亩,村里无小学。水横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6℃左右,全年无霜期125天,年降水量在290毫米左右,平均海拔1250米,主要农作物是玉米、谷子、大豆、土豆。  

平王村

  寒王乡平王村位于县城北22公里,207国道西1公里处。全村共有168户,564人,其中党员26名,劳动力265人,耕地面积595亩,主导产业是煤炭产业,其次是种植业,以玉米、谷子、土豆为主。   ▲自然风貌   本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低温、干旱、风多雨少;夏季短暂暖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侯宜人,冬季漫长寒冷,雪少干燥。全年平均气温大约在6.5度,无霜期120天,无霜期时气温大于10度,热量不足,春季低温,秋受霜冻,适宜种植早熟或中早熟农作物。土壤主要是灰褐土,土层深厚,疏松多孔,保水保肥,易于耕作。   ▲人文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 本村人形成了忠实憨厚、勤劳节俭、朴直不伪、待客大方的美德。该村历代人励精图治、勤劳致富、精耕细作,以勤俭为本,过着平静而淳朴的生活。   

清河店村

  寒王乡清河店村位于左权县城北15公里处,207国道、阳涉铁路贯穿全境,交通便利,煤炭资源丰富,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村庄。现有农户275户、853口人,拥有耕地面积约1200亩,有一所小学,共有学生56人,教师6人。清河店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6℃左右,全年无霜期125天,年降水量在290毫米左右,平均海拔1250米,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大豆、土豆。  

段峪村

  段峪村是农业大村,土地宽广,共有耕地1600余亩,境内平均海拔1100米,丘陵地占总面积的70%以上,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年均温7.4摄氏度,年降雨550mm,日照时数2522,无霜期110—150天之间,温度≥10摄氏度有效积温2886.9摄氏度,全村周边无厂矿企业,无污染,空气质量高。全村畜牧业发达,秸秆肥、底肥、农家肥数量充足,减少了化肥用量,为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提供了有力保证,全村930人,30%劳动力在村务农,多年来一直从事小杂粮种植,积累了丰富经验,2012年全村杂粮种植面积达到600亩,总产9.6万公斤,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加。   在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过去那种生产规模不突出,种植分散、品种落后,再不适宜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确立生产条件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和竞争力强大的优势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并提高经营水平和实现农村的跨越式发展。段峪村小杂粮种植基地有着深远的社会效益,很大程度上合理利用了当地土地、光热,保护了当地生态平衡,产品绿色、无污染,是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俱佳的好项目。建设杂粮种植基地800亩,可联系我村农户300户,就地转化农村富余劳动力280人,每亩产量180公斤,产值1080元,增产幅度20%,亩增收300元,总产量14.4万公斤,产值86.4万元,增产4.8万公斤,增收24万元。   

里长村

  寒王乡里长村位于县城北24公里处,207国道旁,全村138户、383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42人,占全村人口的37%,其中有病在身46人,占老年人人口的32.4%;适龄儿童(6至15周岁)5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4.6%。全村党员24名,其中女党员一名、敬老院居住党员2名。全村耕地面积500亩,荒地500亩,其中可开发荒地400亩。现种植小杂粮400亩。  

下其至村

  左权县寒王乡下其至村位于左权县城北15公里处,是左权县34个中心村之一。207国道、阳涉铁路横穿全境,煤炭资源丰富。全村共有350户,1216人,耕地面积1440亩。下其至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共同富裕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全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本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在上世纪90年代,下其至村曾被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先进党支部”和“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根本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大力优化环境,强力推进项目,着力改善民生,实现了新的跨越。下其至村先后被县、乡党委、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节能减排先进村”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结合村里的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加快发展的具体工作思路和措施,实施了一系列惠民工程,主要有大型秸秆集中供气工程、文化广场建设工程、安全饮水工程、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村呈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气象。  

寒王村

  寒王村位于左权县城北20公里处,素有“寒桃叠翠”之美称,与和顺县接壤,是寒王乡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是寒王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1016户,3100口人,耕地面积4680亩,全村分6个区,2003年又迁入四个自然村,华山、骆驼岩、蒲峪、下凹,54名村民代表,118名党员,是左权县第一大村。寒王村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商贸云集、物阜民康。近年来,寒王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精神为导向,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核心,以构建“和谐寒王”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勇于创新、敢于奉献,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全村呈现出一种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宋家庄村

  宋家庄村系左权县寒王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县城北端,紧靠207国道,东临铁路,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地理位置独特,土地、人力资源充裕。   全村人口357人,总户数105户,个劳力,牲畜20头耕地面积3846亩。   本村是以农业为主的纯农业村,没有经济来源,近年来,为了响应乡党委、政府的抓经济抓新农村建设的号召,村党支部、村委会引导和组织村内能人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村两委领导班子在内无经济来源,外无强援情况下,村两委着重从关系环境以及民生问题入手,狠下功夫发挥了积极地主观能动性,跑项目,要资金。   村两委着眼于本村“吃水难”的这一民生问题,又投资65000元更换了全村水管,安装了水表,彻底解决了本村人畜吃睡问题。   村两委积极响应乡委乡政府的号召,与邻村作对比不甘落后克服丛丛困难投资120000元对全村主干街道进行了硬化。   积极推进林改工作,村两委召开两委会、村民代表会议,依据省市县和乡各级政府有关林改工作的政策,有关林地的基本情况,制定改革方案,基本完成了林改工作。   在勤劳的宋家庄村人民共同努力下,发扬历史传统精神,上级的各项任务都完成,曾连续几年被上级表扬。全村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社会治安秩序良好。全村村民住房、生活环境、精神面貌均有所提高。   目前,宋家庄村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搞济,帮助村民致富这一中心,用科学的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村人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睛岚村

  睛岚村位于左权县城北1 5公里处,207国道旁,是左权县移民搬迁村之一,全村87户,387口人。  

石港口村

  石港口村位于左权县城北10公里处,207国道穿村而过,阳涉铁路、阳左高速绕村而行,交通便捷,信息通畅。全村现有190户,492口人(含大红背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50亩,共有党员34人,两委干部6人,女党员4人,五保户1户1人,男女劳动力共320人。就业分配为:在潞安阜生煤业、阳煤石港煤业就业19人,在编11人,编外8人,从事运输业16人,本县内务工30人,县外2人,从事其他行业20人,其余从事农业种植,全村主导产业以种植、运输、服务为主。村党支部、村委会,立足实际,多方筹资,积极实施惠民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前寨村

  前寨村位于寒王乡南大门,距左权县城10公里处,依207国道旁,交通便利。全村共 142 户,462 人。党支部共有35名党员。前寨村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深受全村老百姓的喜爱。近年来,投资280多万元实施民生工程,村级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更加便利。   前寨村两委班子特别重视支部建设,更为重视民生工程。通过组织学习、外出考察、反复论证。08年四月份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外出太原专程考察秸秆集中供气工程。在考察当天回来的途中,归途车内变成会议室,共40余人参加的162万元工程,现场拍板会议引起了参会人员的高度重视。大家郑重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并且在会议记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回来的第二天就和辽宁签订合同后马上开工。通过大家的百倍努力,于08月初正式运行。同时七月初村外河渠也就是本村文化广场一期工程开工。120万元棚河工程在九月底完工。两期工程共投资近300万元的大型工程在没有固定资金来源的农村开工是不堪设想的。然而在坚强的支部班子齐心协力配合下,竟变成了现实。5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一期工程平展在207国道旁。全村集中供气工程顺利地在运行。全村男女老少无不拍手称快,特别是妇女们更为此而自豪。生在农村已能和城里人一样用干净方便的气火做饭。村两委班子为民而劳,老百姓也为有这样的领头人赞不绝口。   要想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壮语。而今在我们前寨村已是全体村民的共识。村两委班子绝不能停留在现状上,积极筹措资金完成广场二期工程。在新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为己任,积极进取,为老百姓共同富裕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   

后寨村

  后寨村位于城北,历与前寨统称曹家寨,解放后分治至今。交通便利,物华天宝,现同曹家沟共辖一村,总人口八佰有零,民风耿直,崇礼守信,为县定中心区域村之一。   今逢盛世,民阜物丰。依托佳瑞煤业和通宝煤化,后寨人勤勉善谋,敢为耐劳,民居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升,两个文明,齐头并进,村民生活宽裕,安居乐业。   今启建村口雕塑,为美化铭志,以此启迪后人,传承共济,励志奋发,扬和谐之风,夯发展之基,庚启无亨,升平增庆。   

下丰堠村

  下丰堠村位于左权县城北11公里处,207国道西侧,土地宽广,交通便利,有耕地917亩。现有276户、786人,其中贫困户40户,五保户1户,786口人有劳动力320人,有0员39名,两委干部8名。全村主导产业以种植、养殖、煤炭、运输为主,属于县级重点规划和建设的34个行政村之一,是我乡新农村建设中心村之一,由于区位优势明显,相邻村多且比较集中,人口集聚趋向强劲,下丰堠村党支部、村委会立足实际,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实施惠民工程,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为了积极开展农廉活动,修建了农廉活动室、办公室及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室;设立了民情接待室和便民服务室。迎接了强农惠农政策专项检查,实行了三务公开,极大的规范了干部的从政行为和工作作风。   

刘家庄村

  刘家庄村位于左权县北部,距县城约15公里,西北与简会村相邻,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水资源较为丰富。   全村共有农户101户,332口人,全村耕地600余亩,土地多为山丘地和小面积地,产量不高。   

简会村

  一、基本情况   简会村位于县城北15公里,地理位置偏僻,东南邻刘家庄村。全村共91户,总人口263人,土地总面积901余亩,以农业为主,主要是玉米、谷物、土豆为主。村民主要以务工和农间劳作为主。   二、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简会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   1、产业结构情况。在农业为产业结构中主要以“玉米、土豆”生产为主。以2008年为例,其中:在粮食作物中以玉米、土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以大豆为主,畜牧业以分散喂养猪、牛、羊为主。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现建设有乡村公路1条,约7.8公里,全部道路均为泥土路;水利设施建设上,水池两个。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现村委会正在建设一所卫生所,将解决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小组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但村委会科技文化活动室无图书资料);全村委会享受农村低保12户13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70%;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村党支部委员2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10人,其中:男性党员9人,女性党员1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3次;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上其至村

  左权县寒王乡上其至村位于左权县城16公里,距寒王乡8公里,全村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全村现有160户,476口人,共有耕地1200余亩。2006年,原我村煤矿和左权佳新能源有限公司联合经营。2009年,全省煤矿兼并重组,又被山西汾西瑞泰井矿正行煤业有限公司重组整合。几年来,由于煤矿生产产能成十几倍的扩大,再加上强烈的炮声引起震动和煤矿区地质塌陷,致使我村居民区下成了名符其实的采空区,使村民部分房屋地基下陷,房墙边墙出现塌陷及裂缝,及全村的土地、道路、水利、戏台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全村百姓的居住安危,影响到了全村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村庄地面和房屋地基下陷,墙体变形扭裂,绝大部分房屋已成为高度危房。   2006年开始,发现了村民房屋逐渐地受损,甚至受损程度严重,直接威胁到群众居住的安全。其中有5户群众住房受损明显,经逐级反映协商煤矿拨了5万元让群众维修。2010年,又有22户房屋受损加重,煤矿又拨付维修费用30万元。到2012年,全村受损特别严重的房屋达到了129处,总人口达到441口人。在雨季汛期的地质灾害高危期,经左权县国土局、寒王乡政府、汾西瑞泰三方协商,由汾西瑞泰拨给当年避险费233800元用于临时应急。到今年3月,房屋受损俞加严重。有部分农户的房墙开裂扩大,宽度已达到5-10公分;有的房屋前后墙已全部倒塌;有的户的院落全部下沉20公分,院里的水已无法外排;有的农户的门楼开裂缝,随时都有倒塌砸伤人命的可能。现在全村有70%的住房地基全部下陷,有的下陷达到15公分,30%的农户门楼全部严重变形,大门不是开不开,就是闭不住,已经无法使用。集体的房屋也受到极大的损坏;村里戏楼受地基下陷影响后墙已有1/3坍塌。整个房顶的钢筋房梁已变形抽空。2010年经过重新维修,但整个建筑已成为高度的危房。2011年,村民吴生元院中一棵30多年的老梨树,整个树木树盘突然下陷1米多深。2012年夏,村民李新华二家北房全部坍塌,成为我村地质塌陷严重最为直观的见证。(后附部分图片)   二、全村各种基础设施都受到严重的损坏和破坏   由于全村的辖区范围全部位于汾西瑞泰煤矿的采空区,地层塌陷程度一年比一年严重,造成全村土地、道路、地堰、大坝都受到严重的不同程度的损坏和破坏。村里有很多平坦的耕地,中间不时陷下去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大坑,致使农民无法也不敢去耕种。类似这样受到破坏的土地面积达到270多亩。田间道路有多处塌陷断裂。极大地影响了村民的农业生产和农事作业。例如村后通往拖莫节(地名)田间路,是全村农事生产的一条主干道。因塌陷造成了长30米,宽2米,深十几米的断裂缝,致使全村300多亩土地无法耕种。还有断裂缝里散发着特别难闻剌鼻的怪味,连牲畜都不敢靠近。村庄内还有3处护房基大堰开裂,变形倾斜,已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十几处院落。进村的道路和村庄里的街道多处塌陷,村里多次修补也无济于事。2010年9月,下其至村村民王健开着汽车运送石料,正在街道上行走,突然连人、带车、带货陷下3米深坑。现在进村道路和街巷已全部水泥硬化,但水泥面下即将塌陷的陷井真不知道还有多少,更不知道啥时间突然就塌陷下去,实在是危机四伏难以防范!   三、地质塌陷,水管断裂,人畜饮水已受到严重困难和影响。   前几年,在上级的全力支持下,我村先是打了深井,后来又接上了水管,已基本解决了人畜饮水。但自从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煤矿采矿产能的扩大导致地质情况连续恶化,土地塌陷严重,导致人畜吃水的管道也是经常断裂。细管断裂,影响几户;支管断裂,影响几条街道;主管断裂,就影响到全村群众的日常生活用水。抢修水管成了全村干部、劳力的主要任务,但今天刚修复了一处,明天就又断了二处、三处。现在,全村人畜吃水已经是相当相当的困难,绝大部分村民要到外地去买水、拉水来勉强维持着日常用水。人畜吃水困难,成为当前全村人民反响最强烈,也是最最迫切期盼尽快解决的一件民生大事。   四、聘请专家、科学勘察、结论权威,进一步理清煤矿采空区对村庄的危害   在县乡政府及县国土局多次协调下,为了进一步搞清煤矿采空区对全村造成的危害程度,掌握真实科学的依据。2011年12月,我们村委会与汾西瑞泰共同聘请、委托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察院,对我村的房屋裂缝与山西汾西瑞泰(以下简称汾西瑞泰)井矿正行煤业有限公司(山西左权佳新能源)采煤沉陷关系进行了科学勘查,得出了权威结论:①“左权县上其至村129处房屋处于山西汾西瑞泰公司地下开采15号煤层的采煤沉陷破坏范围。②左权县上其至村36处房屋处于山西汾西瑞泰公司地下开采15号煤层的采煤深陷影响范围”。同时,我们还请山西省司法鉴定工作管理委员会矿业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进行了鉴定,出具了更权威的司法鉴定书,提出了更科学有力的鉴定意见:“1、山西汾西瑞泰(山西左权佳新煤业)地下开采15号煤层形成的采空区引起的地表沉陷破坏造成左权县寒王乡上其至村129处房屋裂缝 ;2、左权县寒王乡上其至村处于山西汾西瑞泰的地下开采15号煤层形成的采空区引起的地表沉陷影响范围的房屋36处”。专家的勘察、权威的结论,说明我们上其至村地质塌陷,和山西汾西瑞泰煤业公司采煤产有着直接的关系。也还因为这一结论,整个村庄全部悬于采空区上,引起了全村村民们巨大的不安和担忧。   五、村民的迫切期盼和强烈要求   综述以上种种因素和原因,我们上其至村绝大部分村民的房屋严重受损,土地严重塌陷,道路无法通行,人畜饮水极度困难,全村村民实在在此无法居住,村民们每天惶惶不可终日,每天提心吊胆、担惊受怕。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村民们都能清楚地听到地下土地塌陷和房墙开裂、磁板脱落的声音,惊醒后就再也不敢入睡,有的在半夜受到惊吓,跑出院子里再也不敢回到屋里。就跑到村书记、主任家里诉苦。同时,全村村民多次想到寒王乡政府、县政府呼吁-。村民们已对祖祖辈辈居住生活的村庄已丧失了故土难舍的情结,朝夕相处的村庄已变成一座阴气森森的人间地狱。谁也不知道,谁也料不到那一天,那一日,那一时,那一分,那一秒的瞬间。使整个村庄全部塌陷,全村活生生的476口人,全部葬送在这地质灾害的坟墓里!自从省里专家提出权威结论后,全村百姓更是恐惧万分极度害怕,时时担心着像汶川、玉树大地震这样的大灾难突然降临在身上;害怕着类似阳煤三矿因地质塌陷一栋四层楼房全部沉陷,死伤二百多人的地质灾难的悲剧在上其至重演。现在全村有一多半的农户、二百多口人他们都不敢在村里居住。外出寻房租房、投亲靠友。过起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和漂泊的日月!   现在随着天气的转暖和雨季汛期的来临,上其至村又站在了灾难的边缘,上其至人民又面临一场生死的考验,476口人又迎来一次死亡的巨大威胁。实在是不敢等也不能等呀!我们当前面临的情况异常紧急,实在是刻不容缓哪!我们实在不敢拿476口人的生命来拖延时间呀!我们上其至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向您再次发出紧急的呼唤,发出深情迫切的祈求,盼望您能够倾听上其至村人民发自肺腑的呼声。盼望您来村里走一走,看一看,看看百姓眼下艰难生存的窘境,看看因煤矿采空地质塌陷给群众带来的生命威胁是多么严重。希望能引起县局及寒王乡政府的足够重视!希望您能和有关部门及时和山西汾西瑞泰井矿正行煤业有限公司协商协调,尽快拿出一个全村百姓都能接受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全村就近或异地搬迁的方案,让全村人民早日脱离这个度日如年的苦海,早日过上平安、稳定的生活吧!   


平王村特产大全




平王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