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井村位于羊角乡西北部,在太邢线与高黄线的交汇处,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土地面积1380亩,耕地面积1048亩,全村共224户,701口人。本村交通便利,土壤肥沃,主要以农业为主,近年来,外出务工逐渐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人均收入达1300元左右。村两委班子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增加村民收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在1988年引进矮化核桃树以后,如今新栽核桃园150亩,新建农贸综合楼450平米,新建文化广场5000平米,硬化街巷12000平米,铺设水管3000米,街巷两旁栽树300株,种植草坪2000余平米。
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文化广场聘请专人设计,通过财政投一点,集体挤一点,帮扶单位给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经过六个月的紧张施工,文化广场0竣工。
广场位于村西南,高黄线路东,由原荒滩经扎坝、回填、改造新建而成,占地5000余平米,分为办公区、居民健身区、休闲娱乐区。工程总投资93万元,先后实施了办公楼工程和广场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新建文化舞台1座;争取广场设施配套项目,配备健身体育器材10件;建成象征和谐的假山、景观石和休闲凉亭,栽植风景树60株,草坪1800平米,安装景观灯16盏,为全村广大群众创造了集办公、休闲娱乐、健身-、开展公共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完善了广场的公共服务职能,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了一个崭新的文化平台。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722204 | 032604 | -- | 查看 高家井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后岭村 |
后岭村共123户、365口人.其中劳动力238人、男劳动力128人、女劳动力110人。耕地面积664市亩。2009年农作物播种面积为543市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31市亩,总产量190吨。以秋收粮食为主,以玉米、谷子为主,薯类、大豆为辅。经济作物以油料为主,盛产药材。蔬菜亩产量达1500公斤左右,水果主产苹果、梨。农户多饲养山羊、猪、家禽等。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69.54万元,净收入为44万元,人均所得为1780元。 |
圪道村 |
圪道村位于羊角乡岭西,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全村130户,356人,其中耕地面积516.27亩,人均纯收入1072元。 近年来,圪道村根据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建了村党员活动室、村委办公室及文化活动广场,配备了体育器材,给村民健身、娱乐提供了便利,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街巷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种植优良核桃品种,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常年从事劳务输出人员占到全村人口的30%,成为本村第二大产业。 |
四里庄村 |
古典的进村门楼,典雅的休闲广场,漂亮的卫生所,这就是现在的四里庄村。四里庄位于羊角乡西部,全村166户,470口人, 865亩耕地,是一个以劳务收入为主的纯农业乡村。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群众,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方针,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多措并举,使全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迈上了新台阶。 2012年,村两委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以核桃干果经济林为主的支柱产业。2010年种植优种核桃树100余亩,实施核桃树综合管理250亩,三年内实现人均核桃树 20余株。 二是投资14万元,硬化街巷3600平米,全村基本实现了巷巷硬化,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条件; 三是投资1万元,挖土方30方,垒护堰30米,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 四是投资4万元,重新改建党员活动室80平米。 通过乡村两级的共同努力和上级的大力支持,四里庄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纯收入由2006年1420元增至2012年2900元,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村容村貌整洁卫生,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民主管理更加规范。 |
高家井村 |
高家井村位于羊角乡西北部,在太邢线与高黄线的交汇处,由三个自然村组成,土地面积1380亩,耕地面积1048亩,全村共224户,701口人。本村交通便利,土壤肥沃,主要以农业为主,近年来,外出务工逐渐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人均收入达1300元左右。村两委班子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增加村民收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人居环境为重点,在1988年引进矮化核桃树以后,如今新栽核桃园150亩,新建农贸综合楼450平米,新建文化广场5000平米,硬化街巷12000平米,铺设水管3000米,街巷两旁栽树300株,种植草坪2000余平米。 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文化广场聘请专人设计,通过财政投一点,集体挤一点,帮扶单位给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经过六个月的紧张施工,文化广场0竣工。 广场位于村西南,高黄线路东,由原荒滩经扎坝、回填、改造新建而成,占地5000余平米,分为办公区、居民健身区、休闲娱乐区。工程总投资93万元,先后实施了办公楼工程和广场硬化、绿化、亮化工程,新建文化舞台1座;争取广场设施配套项目,配备健身体育器材10件;建成象征和谐的假山、景观石和休闲凉亭,栽植风景树60株,草坪1800平米,安装景观灯16盏,为全村广大群众创造了集办公、休闲娱乐、健身-、开展公共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完善了广场的公共服务职能,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搭建了一个崭新的文化平台。 |
新庄村 |
羊角乡新庄村位于县城东50公里处,总面积1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81亩,共378户,1115口人。 2012年,新庄村紧扣农民增收,围绕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重点实施了四项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核桃产业实现跨越。抓住中央彩票公益金整村推进核桃园机遇,0完成了千亩核桃园建设任务。该工程规划面积1036亩,共栽植核桃树26400株,新建田间林道路6公里,集水窖4个。目前工程已全部完成,受益农户达到350 户、1014人。二是旅游开发特色明显。投资70余万元,实施了石佛寺抢修一期工程,目前正殿已基本修缮完成,二期工程于今年开始实施。此外,引进灵石老板计划投资200万元,在石佛寺对面修建两进出院落的奶奶庙,现已开始整理地基。三是河道治理工程顺利实施。投资4.8万元对本村河道进行专项治理,共清理垃圾360立方,使村庄环境焕然一新。四是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投资8万元铺设进村公路1公里;投资1万元修缮村卫生院,改善了村民医疗卫生条件;投资3万元修缮了村级幼儿园。 |
磨沟村 |
磨沟村位于羊角乡中部,距离左权县城67公里。除主村磨沟外辖长条平村民小组。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56亩,共144户,402口人,其中16-60周岁337人,60周岁以上35人,常住人口298人。劳动力211人,党员2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农民外出务工。 |
南垴村 |
南垴村位于羊角乡政府以西3公里处,全村辖南垴、小井上、南长条3个村民小组,97户,313口人,耕地面积573亩,大牲畜14头,圈养羊100只,鸡320只。2010年人均收入1900余元。 在农业业生产上,该村以第一产业为抓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粮食生产。 |
水峪沟村 |
水峪沟村位于羊角乡中部,是距离左权县城67公 里,距乡政府所在地羊角村3公里的一个行政村,地势较为偏僻,海拔1200米,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5℃,一年四季分明,降雨主要集中在6-7月份, 水峪沟村全村有180户,501口人,50头大牲畜,劳动力145个,地域面积3000亩,其中耕地面积750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人均粮食所有量350公斤,全村群众生活来源主要为务农和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 该村风景秀丽,自然气候条件优越,适宜玉米、核桃等作物种植。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全村大力发展核桃树种植业,全村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
洞子岩村 |
羊角乡洞子岩村,位于羊角乡中部地带,位于乡政府所在地羊角村西2公里处,紧邻公路高黄线0.5公里,交通便捷,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全村现3个村民小组,136户,共 440人,劳动力人口为110人左右,全村现有耕地总面积有780亩。 近年来,洞子岩村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导产业,在洞子岩村,种植业成为本村的主要特色,玉米、核桃喜获丰收,每亩收入2000余元,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现已养殖猪500头,牛50头,鸡3000只,养殖区解决了村内部分剩余劳动力,全村通过多种渠道拓宽村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余元,经济收入呈逐年稳步增长趋势。 洞子岩村的住房基本上是砖瓦结构,沼气数量为53个,绝大部分农户已经使用沼气和煤做为燃料。水库共2座,解决了人畜吃水问题。变压器共1台,农机具共50台,村口南侧建立了广场一所,占地约15亩左右并配备了健身器材,是全村农民强身健体的好去处,全村建有卫生所、戏台、敬老院等基础设施。 |
十字岭村 |
十字岭村位于羊角乡东部,距离左权县城66公里,紧临高黄线,交通便利。全村84户,共计人口245人,全村党员8人。耕地面积548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510市亩, 以秋收粮玉米、谷子为主,薯类、大豆为辅。经济作物以油料为主,有向日葵及其它油料作物,盛产药材。蔬菜亩产量达150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900元。 |
武家坪村 |
武家坪村位于羊角乡东南部,距离左权县城67公里。除主村武家坪外辖设后圪道、石灰窑两个村组,全村223户,人口共计591人,耕地1200亩,该村风景秀丽,自然气候条件优越。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村委会的带领下全村大力发展核桃树种植业和白灵菇等蔬菜大棚种植,全村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好。 |
泊里村 |
泊里村位于羊角乡东部,全村共113户、299口人。其中劳动力有128人。耕地面积591亩。2012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492.8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88.8亩,总产量为228.9吨. 以秋收粮食玉米、谷子为主,薯类、大豆为辅。农户种有向日葵及其它油料作物。山坡上盛产药材。水果品种主要有苹果、梨等。农户多饲养山羊、猪、家禽等。2012年全村人均所得为2800元。 |
南峪沟村 |
南峪沟村位于左权县东部边缘,羊角乡东南部,距县城60公里,与河北省涉县接壤,羊角乡15个行政村之一,全村共79户,230人口。村里土地面积390亩,荒山面积5000亩。羊角村劳动力143名,其中男81名,女62名。村民主要靠农业收入为生,近年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引导与帮助下,全村发展核桃树60亩,这大大的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我村在新一届两委班子的领导下,村情民风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与改善。农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支持,欢迎所有的朋友到南峪沟来。 |
羊角村 |
羊角村位于左权县东部边缘,羊角乡政府驻地,距县城60公里,东与河北省武安市搭界,南与河北省涉县接壤,左权县34个中心村之一,新农村省级试点村,全村共526户,1421人口。羊角村主村一个,自然村两个,村党支部共54名党员,劳动力851名,其中男435名,女380名,在外打工385名。先后被省、市、县、乡各级授予“红旗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1991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优胜单位。 1993年---1995年被乡党委、政府连续授予工作及小康建设先进村 1998年省委组织部授予本村党支部为农村基层组织高标准建设红旗党支部。 1999年乡党委、政府授予本村为小康建设先进村;县委授予村党支部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000年荣获县委“1999年度文明创健先进村”和乡党委、政府“农村教育先进村”称号。 2001年荣获乡党委、政府“经济发展先进村”称号。 相信在新的党支部的领导下,羊角村定会创造新的辉煌业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