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杏林村位于太谷县城东约7公里,距阳邑乡政府约3公里,紧邻省道太邢线,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为1477亩,共132户,农业人口为40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700元。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西杏林村在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全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种植业主要以粮食作物和葡萄种植为主,葡萄种植面积将近100亩,长势良好,现已成为农户增加收入的又一项重要来源。下一步还计划引进葡萄新品种,为农民增收再创新高。畜牧业近几年发展也较快,规模养殖已成为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养上千只鸡、几十头猪的农户不断增加。全村肉鸡存栏数在一万只以上,家猪圈养数在百头以上,并呈现上升趋势。
另外,在西杏林村南有一百多亩土坡、地沟闲置,场地宽阔,水源充足,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来西杏林村观摩考察、投资建场,以发展西杏林村经济,与投资者互利共赢。
2010年,西杏林村“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并于今年年初投资新建了大队、打吃水井两眼、修整田间道路及水利配套设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相信全村群众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动下,西杏林村一定会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科学发展、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726203 | 030600 | -- | 查看 西杏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回马村 |
阳邑乡回马村全村273户,人口981人,耕地3450亩,省道太邢线,县道南循环线交汇其中,交通十分便利。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中种植果树150余亩,饲养蛋鸡两万余只、饲养肉鸡三万只,2010年村经济总收入1668余万元,人均纯收入6776元。 2008年,投资5万元实行了环境美化工程,对全村的墙壁进行粉刷,安装沼气45户;2009-2010年,投资20万元栽植树木,实行了村庄绿化,并配备了2名保洁员,3个垃圾箱和专门的垃圾清运车,极大地改善了回马村的环境状况,投资10万元种植枣树,建立了拥有15000多棵枣树的经济林,投资15万元新发展苗木花卉,发展了龙头企业鑫新洗煤厂,解决全村1/5的劳动力。 今后,回马村支部、村委将继续带领全村广大群众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十字方针来建设回马村,发展回马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百姓过上幸福生活。 |
温家沟村 |
太谷县阳邑乡温家沟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阳邑村西南方向,处于半山腰的一个小村庄,与太谷县城相距约20里,村庄傍凤翼山,紧邻南循环线。温家沟村共有50户, 142人,耕地面积331亩,其中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以林果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收入为11127元。 近年,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温家沟村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 呈现出了新面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村内实现了“村村通”、人畜安全引水工程等。 |
石象村 |
山西省太谷县阳邑乡石象村,位于太谷县城东五公里,全村面积5539亩。境内有省道太刑线,以及南循环公路,利明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全村现有耕地3542亩,701户,总人口2312人。 石象村工农业主导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以“产业基地化,产业优质化,产业规模化,产业特色化”的四化战略为目标,全面推进农产产业化进程。在工业生产上全村企业形成以玛钢、冶炼、铸造、建材、玻璃器皿为主的多元化工业体系,近年来,通过企业改制,技改扩产,招商引资上项目,重措施,理顺机制,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全村企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石象村住房基本都是砖瓦结构,村内道路已基本硬化,主干道安装了路灯,基本普及了自来水,绝大部分农户以煤和秸杆为燃料。 近年来,石象村两委以-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精神以及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关文件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经过三年的努力,把石象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先行村。 |
郭里村 |
郭里村位于太谷县城东十公里,占地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81亩,境内有省道太刑线,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全村共有5个村民组,共2239人,778户。郭里村以工业为龙头,带动农业、养殖业等发展。 近年来,郭里村在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全村工业、农业的主导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在工业生产上,以玛钢、铸造为龙头带动全村企业稳步发展。通过企业改制,技改扩产,招商引资,充分调动了经营者的积极性,使全村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现已成为阳邑乡主要工业村之一。农业形成以粮食、畜牧、大棚菜为主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现已培植起两个现代化的大型养羊园区,及约200亩的日光能温室大棚。 今年郭里村全体村民将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动下,将郭里村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科学发展、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四卦村 |
四卦村基本情况 山西省太谷县阳邑乡四卦村,位于太谷县城东8公里处,阳邑乡政府东南5公里处,全村面积1970亩。全村现有耕地1116亩。全村共271户,总人口为750人,人均收入6960元,全村共有党员38人。村内主要特色产业是种植业和运输业。村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2009年,四卦村委投资4.5万元实行了美化工程,对全村的主要街道的墙壁进行了粉刷,全村共有沼气户45户,并且在村南面的圪梁上建成了300亩的核桃示范园区,可供人们进行观光采摘;2010年,对全村主要干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并配备了2名长期保洁员,配备了专门的垃圾清运车,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四卦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将继续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要求来建设四卦村,在村内道路硬化、环境净化和美化以及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多努力,把四卦村建设成和谐,文明和富裕的现代化村庄。 |
西杏林村 |
西杏林村位于太谷县城东约7公里,距阳邑乡政府约3公里,紧邻省道太邢线,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为1477亩,共132户,农业人口为40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700元。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西杏林村在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全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种植业主要以粮食作物和葡萄种植为主,葡萄种植面积将近100亩,长势良好,现已成为农户增加收入的又一项重要来源。下一步还计划引进葡萄新品种,为农民增收再创新高。畜牧业近几年发展也较快,规模养殖已成为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养上千只鸡、几十头猪的农户不断增加。全村肉鸡存栏数在一万只以上,家猪圈养数在百头以上,并呈现上升趋势。 另外,在西杏林村南有一百多亩土坡、地沟闲置,场地宽阔,水源充足,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来西杏林村观摩考察、投资建场,以发展西杏林村经济,与投资者互利共赢。 2010年,西杏林村“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并于今年年初投资新建了大队、打吃水井两眼、修整田间道路及水利配套设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相信全村群众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动下,西杏林村一定会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科学发展、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窑子头村 |
窑子头村上接小店、杨庄村,下临庞庄,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辖3个行政村,包括窑子头、官寨、念沟;一个自然村,水峪。全村占地面积26938亩,耕地面积1533亩, 总户数146户,总人口362人,现有劳动力170人,已转移劳动力26人,村经济总收入143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59万 ,集体经济年收入为229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066元。现已全部完成街巷硬化路2.6公里,还需完成村内街巷道路硬化2.5公里。 村内主要以种植苹果为主,近几年来由于我村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良好的环境,吸引投资修建了一处狩猎场,猎场内饮食、住宿、娱乐、休闲等样样俱全,由此也带动了我村其他副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窑子头村在各级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认真落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全面推行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一系列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举措,不仅为我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为我村未来发展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我们相信,窑子头村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村支两委及全村干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发展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禅坊村 |
禅坊村历史悠久,位于太谷县城东十五公里处,地形以丘陵为主,南临太邢线,北靠乌马河,东与回马村相临,西与阳邑村接壤,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人杰地灵,水资源相当丰富,全村没有一块旱地。 禅坊村总户数95户,人口298人,全村耕地面积1130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果树面积520亩,枣树遍布村内外,禅坊村的壶瓶枣具有独特的口味,个大肉厚,营养丰富,凯特杏更是远近闻名,一到麦秋季节,树上挂满了金灿灿的果实,客商云集,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近几年,禅坊村的养殖业迅速发展,现有绵羊300余只,猪200余头,肉鸡15000余只。 禅坊村还有历史文化遗产龙王庙,位于村北,占地面积2050㎡,有正殿、偏殿等15余间,是目前我县保存完整的寺庙之一,1986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新一届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硬化了村内道路3.2公里,安装路灯25盏,对村内又实行了绿化,2010年又重新修盖了村委会阵地建设,重修了通往太邢线的油路,未来的禅坊将变得越来越美好。 |
河西村 |
河西村概况 河西村位于阳邑乡东南,太谷县南循环公路绕村而过,利民公路连接利民厂,与四卦村、惠安村、四卦辛庄村毗邻,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河西村共有1032人,党员34人,耕地1400余亩。全村主导产业明显,现有果树200余亩,日光能温室28个,养殖户64户。其中蛋鸡养殖为全村的优势产业,养殖占地150余亩,蛋鸡存栏最高达40.3万只,年产值达1000万元,是全县最大的规模养殖村,是现代化养殖的示范基地。曾被评为“新农村推进村”、“省级信用村”、“园林村”、“先进养殖村”。 |
阳邑村 |
阳邑村基本情况 山西省太谷县阳邑乡阳邑村,位于太谷县城东部,是乡政府所在地。阳邑属于农区型农村,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佳。农业耕作基础条件较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现已基本实现机耕。 全村面积是平川农耕区。 2010年我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两委班子以经济发展为主攻方向。农业上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加大科技力度;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创建“新农村建设文明村”活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深入人心,同时制定了宣传、建设、管理等各种制度,并开展“平安家庭”、“文明户”、“五好家庭”的评定工作,促进邻里和睦,村风和谐,为新农村建设制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晚上组织村民跳健身操,极大的推动了我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卫生整治方面,去年粉刷了村道路两侧的墙壁,2011年改扩建了村大队部,使全村的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的改观,为了使整治工作能长期巩固,2010年村里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长效机制,成立了卫生督导组、垃圾清理组以及环卫站。 现我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努力把我村建设成为富有、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
庞庄村 |
庞庄村,位于太谷县阳邑乡东南面山区,所辖大红脑、小柳山、刘家庄、石家庄、北野头、禅坊沟、庞庄七个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积2648亩,现有224户、443人。2012年经济总收入449万元,人均纯收入6330元。主要作物有:玉米、山楂、大葱、谷子。庞庄村地面无企业,地下无资源,是典型的山区农村。 在林权制度改革中,全村7个自然村涉及农户162户,428口人,确权林地面积24055亩,其中集体经营4503亩,家庭联户承包13255亩,股份制经营5062亩,退耕还林确权到户1235亩。 在2011年“村村通”工程中,所辖7个自然村全部安装上“村村通”广播电视。 2012年,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中,硬化道路4公里,庞庄自然村的道路基本硬化,其他六个自然村还是旧山路,群众出行困难。 2012年新解决北野头、禅坊沟的安全饮水工程,截至目前,还有大红脑的安全饮水问题没有解决。 |
南峪村 |
南峪村村情概况 太谷县阳邑乡南峪行政村由六个自然村庄组成,分别是南峪、固庄、东庄、后庄、南岭、麻地沟。区域面积22925亩,耕地面积为3241亩,退耕面积1169.4亩。全村共有116户,252口人,人均纯收入3682元/年。近几年来南峪村在村干部的英明领导下,呈现了新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干道路全部硬化,各家各户都安上了电话,农村建立了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实行了人畜引水工程等等。 |
四卦辛庄村 |
四卦辛庄村位于太谷县阳邑乡北面,靠近南循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160户,458口人,现有耕地面积1177余亩,耕地493亩,园地422亩。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06余万元,农民纯收入6965元,主要以大棚为主,而其中又以肉鸡、蛋鸡为主,民风淳朴,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勤劳、勇敢、朴实的四卦辛庄人民,在乡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按照0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新农村建设。 经济的快速发展,村容村貌的改变,使四卦辛庄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物质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新局面。 四卦辛庄村,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向文明、富裕、和谐、发展的新农村迈进。 |
南杏林村 |
南杏林村位于阳邑乡政府西2.5公里,距太谷县城约7.5公里,紧邻太邢线,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1800亩,共237户,农业人口600余人,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107元。 【组织机构】 南杏林村有党员32名,党员代表、群众代表共12名,2014年3月顺利完成了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刘千云连任新一届支部书记,支部委员为杨增丽和李平平。村委会主任杨勇,村委会副主任赵子军,委员杨增丽。 【产业结构】 南杏林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具有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种植以粮食作物和枣树为主。自八十年代末村民开始陆续种植枣树,如今枣树面积已占到全村耕地的近一半还多,2012年南杏林村被评为晋中市一村一品推进村。上一届村、支两委上任以来,紧紧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力发展了红枣加工、果蔬拱棚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逐步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在全村有红枣加工和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2013年在村集体原有200亩的红枣园区基础上建起了集种植、养殖、加工、采摘、旅游、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杏林生态园,如今生态园已正式开园迎客,各项后续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中。 【基础设施】 2012年,在上级的支持下,在全村硬化了6千米柏油和水泥路,并修缮和硬化了全村大街小巷的道路;同时投资10万余元进行村庄绿化,购置垃圾箱,对村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清运;投资10万元,新打水井1眼;积极和上级相关部门争取,为村里安装高标准太阳能路灯34盏。2010年南杏林村被评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2011年申报了市级卫生村,2013年又申报了市级生态文明村,已成功通过验收。 【重点工作】 2014年,村两委计划筹资30余万元扩建村级活动场所和多功能文化大院,为党员活动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提供活动场地。 |
杨庄村 |
杨庄村位于太谷县阳邑乡东南方向,靠近榆社,地处山区,共有大坪、杨庄、槐树底、大河、马陵关、水磨坡、黑稍沟、井凹、河底、崔家庄、寨里、十八亩12个自然村,全村共有163户,428人,现有耕地面积1616亩,退耕地1008亩。 2012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0余万元,农民纯收入3000余元,主要以种植玉米、高粱、谷子为主。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安居乐业。 在乡党委、政府正确指导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支书杨福奎、村长杨文光,带领勤劳、勇敢、朴实的杨庄人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按照0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新农村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村容村貌的整体改变,杨庄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物质和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新局面。一个崭新的杨庄村正在以稳健的步伐,向着文明、富裕、和谐、发展的新农村迈进。 |
黄卦村 |
黄卦村是一个处于半山腰的一个小村庄,位于乡政府所在地阳邑村东南方向,与太谷县城相距约30里,村庄紧邻太邢线,村民出行十分方便。 唐代李牧将军曾在邻村里美庄村摆阵练兵,而黄卦村为黄旗兵所在地,黄卦村也因此而得名。 村中有一条主干街道叫中心街,中心巷、南环街、东后街等十多条小巷分布在这条街的两侧,而房屋则错落有致的排列在这些街巷中。 黄卦村共有154户,人口457人,耕地面积2665亩,其中大多数为为旱地,达1600多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主要种植玉米、高粱、苹果及红枣,年人均收入为6630元。 今年乡党委、政府大力招商引资将凤翼山养生庄园的进园之路引入了黄卦村,现在已经基本完成沙石路的铺建,我相信这条进园之路必将极大地增加黄卦村老百姓的收入,推动黄卦村的经济腾飞。 |
惠安辛庄村 |
惠安辛庄村位于太谷县城东约7公里,距阳邑乡政府约3公里,紧邻南循环线,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为703亩,共158户,农业人口为39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935元。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 近年来,惠安辛庄村在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全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其中种植业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果树种植和拱棚种植的农户不断增加。畜牧业近几年发展也较快,规模养殖已成为现阶段畜牧业发展的趋势,蛋鸡养殖、肉鸡养殖和养羊的农户不断增加。 2010年,惠安辛庄村“两委”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完善基础设施、发展农村经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相信全村群众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推动下,惠安辛庄村一定会建设成为充满活力、科学发展、和谐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北杏林村 |
北杏林村基本情况 山西省太谷县阳邑乡北杏林村,位于太谷县城东部,境内有省道太邢线,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北杏林属于农区型农村,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佳,在古时曾是酿酒首选之地。农业耕作基础条件较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现已基本实现机耕。 全村面积1680亩,现有耕地1100亩,园地10亩,林地78亩,农户数126户,农业人口433人,其中党小组3个,党员26人。 2009年我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两委班子以经济发展为主攻方向。农业上仍以传统产业为主,加大科技力度;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创建“新农村建设文明村”活动,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深入人心,同时制定了宣传、建设、管理等各种制度,并开展“平安家庭”、“文明户”、“五好家庭”的评定工作,促进邻里和睦,村风和谐,为新农村建设制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晚上组织村民跳健身操,极大的推动了我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卫生整治方面,去年粉刷了村道路两侧的墙壁,今年改扩建了村大队部,使全村的村容村貌有了一定的改观,为了使整治工作能长期巩固,2010年村里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长效机制,成立了卫生督导组、垃圾清理组以及环卫站。 现我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努力把我村建设成为富有、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
里美庄村 |
里美庄村位于太谷县城东部阳邑乡境内,村庄总面积约6.8平方公里。省道太邢公路绕北而行,太谷南循环从村中通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里美庄村属农区型农村,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佳,水利条件优越,农村耕作基础条件较好,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现已基本实现机耕。 2010年 ,里美庄村农户1068户,人口2843人,劳动力1521人,耕地6271亩,民人均纯收入6964元。 里美庄所在的晋中盆地属于暖温带季风影响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均降水量470毫米,大田作物一年一熟。里美庄村农业和各项用水主要依靠地下井水,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位于85—95米之间,整个村庄地形东南高西北低。 里美庄村的农业总产值2100万元,主要作物有红枣、果树、小麦、玉米等,其中红枣品种为壶瓶枣,其果实果大、皮薄、肉厚、核小,尊为皇宫贡品,里美庄村为壶瓶枣的原产地,现种植面积3000亩。该品种树势强健,树体高大。果重19g,长倒卵形,皮薄,深红色,肉厚,质脆,汁中多,味甜,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制干率35%,含糖71%。果皮稍具苦辣味。遇雨易裂果,落果较重,耐贮运力差。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山地,平川均可生长。品质中上,9月中旬成熟。该枣树经过多年更新嫁接,逐渐改种为“壶瓶枣”。这种枣树的优点是树冠大,产量高,寿命长,平均每株产量50公斤以上。果实平均每枚重17克,最大的可达30克。成熟后果皮暗红,果形上小下大,中间稍细,形状象壶亦象瓶,故称之为壶瓶枣。 |
新村村 |
新村位于太谷县城东南部,南面山峦起伏,北、西、东地势平坦,西北与石象相邻,东北与肇开、杏林交界,南隔国营七五三厂和惠安村相望。 新村,有土地1240亩,人均耕地9分;户口375户,人口1260人,劳动力680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是太谷比较发达的农业区之一。主导产业为传统种植业和中药材种植业。全村共有党员38人,村两委共由6人组成。 近年来,全村农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农业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以“产业基地化,产业优质化,产业规模化,产业特色化”的四化战略为目标,全面推进农产产业化进程。 新村住房基本都是砖瓦结构,村内道路已基本硬化,主干道安装了路灯,基本普及了自来水。 |
肇开村 |
肇开村位于太谷县城东五公里太邢线旁,全村85户,共279人,耕地面积766亩,占地面积1358亩,2009年人均收入6570元,集体总收入14.8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714万元,以养殖、种植为主导。近年来,肇开村党支部、村委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抓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一门心思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全村经济发展、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进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近年来村两委班子首先在发展经济上动脑子、跑路子,依托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引进了投资560余万元的山晋酒业有限公司,壮大发展了果脯加工企业,较好地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发展了养殖业、设施蔬菜等产业。其次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加强了以兴修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后劲。第三,依托农村创三优工作和环境卫生综合治理的大好形势,大搞公益事业建设,狠抓了村内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的村容村貌建设,投资5万余元对全村进行了粉刷美化,投资两万余元对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2008年又筹资26万余元新建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办公场所,同时办成了集村民娱乐、休闲、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大院。 近年来,肇开村被评为省、县级信用村,县乡先进党支部,今年被定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园林村。如今的肇开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精神面貌呈现出人心思富、人心思进的良好状态,一切都显现出勃勃的盎然生机。今后,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党支部、村委会正确带领下,肇开村的工作会更上一个新台阶。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