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街社区居委会基本情况
麓台城区西大街社区居委会位于昭馀古城的西半城,东至昭馀古城南大街、北大街以西,西至西外环路以东,南至迎宾西路以北,北至友谊西路以南,占地面积约112万平方米,总人口7648人,总户数2877户,其中:常住人口6122人,2347户;流动人口1526人,530户。辖区内共有大街小巷19条,宿舍区2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3个,其中:省专单位1个:汾东分局;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6个:畜牧兽医局、文物旅游局、房地产管理所、市政公司、盐业公司;社会团体2个:民盟、民革;中小学校3所:祁县中学、祁县二高和实验小学;幼儿园2所:机关幼儿园和实验小学幼儿园。
西大街社区历史沿革,在2001年前属城镇政府西南区居委会管辖,当时城镇设置东南区、中南区、西南区、东北区、中北区、西北区六个居委会,2001年撤乡并镇城镇、城关乡合并为昭馀镇,2003年10月县政府、昭馀镇对社区进行改革,在原西南区居委会基础上成立西大街社区居委会,2009年我县成立昌源、丹枫、麓台城区管委会后,又隶属于麓台城区管委会。
2012年12月,县政府、各城区对社区人员进行改革调整充实,目前,西大街社区现有社区干部13名,设书记1名,主任1名,副书记2名(一名大学生村官),副主任2名,委员6人,公岗人员1名,除书记和大学生村官为全额事业人员外,其他均为招聘制干部,享受我县最低劳动工资标准,办公地点设在南大街91号(房地产管理所楼内4层),办公室1间,面积不足15平方米。
社区支部工作,西大街社区党总支“一格三元一支部”下设4个支部,现有党员122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
社区工会工作,现有会员575人,2013年困难救助133人,大病互助1人。
社会保障工作,2013年,社区城镇居民办理养老保险861人,社区城镇居民办理医疗保险3861人,社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228户、529人;社会保障房严格按政策申报,2011年,有60户申报经适房、48户申报廉租房;2012年,有34户申报经适房、有27户申报廉租房,2013年有27户申报了经适房,38户享受到了廉租房补贴,符合条件的分次分批都得到了解决。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727003 | 030600 | -- | 查看 西大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大街社区 |
西大街社区居委会基本情况 麓台城区西大街社区居委会位于昭馀古城的西半城,东至昭馀古城南大街、北大街以西,西至西外环路以东,南至迎宾西路以北,北至友谊西路以南,占地面积约112万平方米,总人口7648人,总户数2877户,其中:常住人口6122人,2347户;流动人口1526人,530户。辖区内共有大街小巷19条,宿舍区2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3个,其中:省专单位1个:汾东分局;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6个:畜牧兽医局、文物旅游局、房地产管理所、市政公司、盐业公司;社会团体2个:民盟、民革;中小学校3所:祁县中学、祁县二高和实验小学;幼儿园2所:机关幼儿园和实验小学幼儿园。 西大街社区历史沿革,在2001年前属城镇政府西南区居委会管辖,当时城镇设置东南区、中南区、西南区、东北区、中北区、西北区六个居委会,2001年撤乡并镇城镇、城关乡合并为昭馀镇,2003年10月县政府、昭馀镇对社区进行改革,在原西南区居委会基础上成立西大街社区居委会,2009年我县成立昌源、丹枫、麓台城区管委会后,又隶属于麓台城区管委会。 2012年12月,县政府、各城区对社区人员进行改革调整充实,目前,西大街社区现有社区干部13名,设书记1名,主任1名,副书记2名(一名大学生村官),副主任2名,委员6人,公岗人员1名,除书记和大学生村官为全额事业人员外,其他均为招聘制干部,享受我县最低劳动工资标准,办公地点设在南大街91号(房地产管理所楼内4层),办公室1间,面积不足15平方米。 社区支部工作,西大街社区党总支“一格三元一支部”下设4个支部,现有党员122名,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 社区工会工作,现有会员575人,2013年困难救助133人,大病互助1人。 社会保障工作,2013年,社区城镇居民办理养老保险861人,社区城镇居民办理医疗保险3861人,社区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有228户、529人;社会保障房严格按政策申报,2011年,有60户申报经适房、48户申报廉租房;2012年,有34户申报经适房、有27户申报廉租房,2013年有27户申报了经适房,38户享受到了廉租房补贴,符合条件的分次分批都得到了解决。 |
城南村 |
祁县城南村位于县城西南,公路、铁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全村560户,1555人,91亩耕地,12个村办企业,95%的劳动力在企业上班,是一个人多地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城郊型农村。 改革开放以来,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早在1987年就跨入了小康村行列,1996年全村经济突破亿元大关,2000年达到1.5亿元,成为首屈一指的首富村。 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党支部把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放在首位,用先进文化占领阵地,用科学理论武装群众,用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村民,出现了思想统一,人心顺畅,村风稳定的喜人局面。 1988年城南村被晋中地委,行署评为农村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89年被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990年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1997年被评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1998年省劳动模范单位。1999年省精神文明先进单位。2000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经济强村”先进单位。2003年底,已通过山西依法治省领导组办公室普法依法治理示范单位的验收。2007年获得山西省信用社颁发的“省级信用村”奖章。2009年获得0祁县县委颁发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奖章。2010年获得“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先进集体”奖章。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