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中 >> 平遥县 >> 宁固镇 >> 苏封村

苏封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苏封村谷歌卫星地图)


苏封村简介

  平遥县宁固镇苏封村位于汾河以西,全村500户,农业人口1800人,耕地面积4560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8名。全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为主,是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在政府号召和经济刺激下,该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多,为村内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728104 030600 -- 查看 苏封村谷歌卫星地图

苏封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苏封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丰依村

  丰依村位于汾河西岸宁固镇的南部,南面与我镇曹家堡村相连,西面与魏乐村相连,北面与油房堡相连。人口1780人,占有土地3372亩,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主要有玉米、高粱、花生等,另外还有农户种植长山药。村民勤劳朴实,民风淳厚,人杰地灵。   

芦村村

  芦村位于宁固镇的西南部,东西北与我镇净化、新建、鱼市相连,南面与介休北盐场隔汾河相邻。人口912人,占有土地2261亩,人均耕地面积2.5亩,土地基本以高灌为主。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和外出打工,农业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和高粱,经济作物有西红柿、花生、向日葵等。芦村被评为“2010年新农村推进村”和“县一事一议补贴村”。  

南侯村

  南侯   平遥县宁固镇南侯村位于宁固镇政府东北面4公里处,村内有3个村民小组,全村410户,人口1700人,耕地面积3700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0名。全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为主,主要种植玉米、花生和蔬菜,是典型的农业村。2005年,2006年,2009年连续几年的努力,全村大小街道全部硬化,并将通往苏家堡和铁牛湾的路也修为水泥路。2010年,支部、村委新修了支部活动室和卫生所,还整修了村西的村内排水工程,村内排水全部能排往村外,南侯是宁固镇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 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九月二十八是南侯村的庙会。   

净化村

  一、乡村概况    (一)地理位置及人口   净化村地处平遥县西南,南邻介休市,总人口3850,总户数1065户,总耕地8200亩,属汾河灌区。   (二)资源状况   1.土地资源   全村土地面积约8200亩,物主要以玉米、花生、向日葵等为主,粗放式种植,广种薄收,是典型的农业村。2010年1月23日到4月底,历时100天,成功流转土地6175.26亩,占全村耕地的75.3%,现剩余耕地2000余亩。   2.水资源   2007年开展饮水安全工程,铺设管网,修建供净化、营里、鱼市、新建、芦村五村6000余人安全饮水的集中供水站。   (三)经济发展状况   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090元。2010年净化村土地流后,农户每年每亩土地流转费600元,为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比,增加村民收入,开展了设施蔬菜工程, 5月17日,占地50亩的30个设施蔬菜大棚项目顺利签约,全部采用钢管为大棚主骨架,项目采取个人出资和集体补贴相结合的办法,优惠三年土地承包费,此50亩春秋拱棚投入使用后预计每棚收入1.5万元,该项目是净化村150亩设施蔬菜的一期工程,二期100亩项目为温室,前期进行水、电等配套设施准备工作,村干部坚持对工程进行全程跟进,对质量随时检查督导,发现有问题及时通过镇政府与县农业局相关专家进行联系,确保每一个棚的质量过关。100亩的温室,工程采取包工包料的方式,由太谷专业施工队设计施工。共修建8个,单个温室长128米,宽13-14米,高3.8米,室墙底部厚约7米,占地6亩,这种温室透光性能良好,光照利用率高;增温快,保温性能良好;结构牢固,防风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现全部投入使用,分别种植西红柿、辣椒、黄瓜,预计每个温室年收入3万元左右。   二、基层组织建设   净化村支委委员7人,村委委员7人,全村共有党员98人,村民代表31人,该村是宁固镇新农村建设的先进村、示范村。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净化村两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新农村建设   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净化村两委以党的-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以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发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切实改善净化村生产生活条件,带领广大群众发家致富,使净化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07年完成沼气120个,更换3000米地下吃水管道,新建四座排水房,硬化道路5千米,主街道亮化路灯48盏,硬化学校操场1300米。   2008年整修村内水泥路,落实高速路各项事宜,完成5村安全引水供水站   2009年创文明和谐村和十星级文明户、完善改水和开盖配套工程、完成高速和天然气占地工程   2010年土地流转6175亩,开展蔬菜大棚150亩建设工程, 教学楼的加固和幼儿园新建工程,支部活动场所建设,8.7公里水泥路硬化及两边铺砖工程,120盏5000米线路的亮化工程,新建垃圾池50个,第六次人口普查工程。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以创建文明村为契机,人们的意识不断提高,逐步开始形成和谐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全村委会享受农村低保56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率96%;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三免一补”政策已落实到位;农村税费综合改革以及相关惠农政策、措施,也逐步得到落实。   

苏封村

  平遥县宁固镇苏封村位于汾河以西,全村500户,农业人口1800人,耕地面积4560亩,村党支部现有党员58名。全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为主,是典型的农业村。近年来,在政府号召和经济刺激下,该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多,为村内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宁固村

  平遥县宁固镇宁固村,地处汾河西岸,现有常住人口5384人,耕地8011亩,劳力1250人,是平遥县五大建制镇宁固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省道汾屯路穿村长而过,经济发达、商铺林立,既是典型的农业大村、传统的商贸重镇,河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批试点村之一。   近年来,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坚持走种植业和加工业双重发展的兴农富农之路,使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逐年攀升。在产业上,大力发展以三瓜(甜瓜、西瓜、南瓜)、辣椒、花生为主导产业的种植业,并通过科技投入重点发展了以立体种植为主的瓜类种植基地7000多亩,亩均收入达到1500多元。与此同时,针对种植产业的兴起,创办了集贸市场,组织成立了瓜果协会、蔬菜协会等专门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2010年10月通过群众、两委的共同努力,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农民种植大棚,目前设施蔬菜建设100亩,建成37个大棚。   该村已于2006年7月通过省级评审的总体规划,重点把宁固村的小城镇建设作为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分区域、分期限进行了详尽规划。依据总体规划和全镇“一体两翼、三区五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开发,以“四化、四改、六通”为重点,通过引进推广实用技术、开展网上科技服务等形式,为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化”即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村庄绿化。按照“规划科学、布局合理、设施配备、功能齐全、环境优化”的目标要求,该村从着力改善农民基础设施入手,积极行动,多方协调,投资150多万元拓宽硬化村内道路20多公理,户通率达95户℅以上。投资25万元完成了通道绿化、亮化工程。“四改”即改水、改灶、改厕、改圈。在饮水安全工程上,支部村委一班人积极争取国家补助资金38万元,自筹资金110万元,彻底解决全村人畜的饮水安全问题,而且还积极争取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发展沼气用户300多户,吸引国家投资36万元,农民自筹24万元。配合沼气建设进行的改厕改圈,目前已全部规划完毕。“六通”即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通网络。该村的六通工程已全部实现。有线电视的接入、网络文化室的建设、农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的完善,进一步增加了宁固村小城镇建设的步伐。2010年7月以“一事一议”为契机,对村内1000米道路进行了硬化,方便了村民的通行。   在实施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建立了标准的村卫生所,其服务设施完善。全体村民积极参加医疗合作,全体村民的参合率达90﹪以上。为促进村风文明建设,积极筹积资金,总投资10多万元的文化活动中心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划和建设中。该村已经完成了小学危房的改造工程,筹资110多万元修建的1000平方米的二层小学教学楼已投入使用,而且还完成了围墙、锅炉房、多功能电教室等设施的配套工程。村支部、村委支持本村在外经商人员投资100万元修建营业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万福隆超市宁固农家店,全力配合镇政府多方筹资200万元,精心拓宽打造长达1400米的商贸通道,运作社会资本300多万元开发临街商铺4000平方米,其中2000平方米已投入使用。   在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努力下,该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巩固和发展,民主政治已经形成了有效机制。该村开展了创“五好”党支部活动,并使党支部的“三会一课”规范运作;修改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完善并落实了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完善了村民代表会议议事制度,推行了重大村务村民户派代表议事制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增强了支部、村委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该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受到市、县两级的一致好评和支持。2008年2月,被0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四化四改’标兵村”。2008年3月,被宁固镇党委评为“教育工作先进村”。2009年2月被0平遥县委、平遥县人民政府评为“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先进村”,2009年7月被0晋中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北侯村

  北侯村地处宁固镇东北方向,北邻杜家庄,共有耕地 3270亩,人口1520人,村支部成员3人,村委委员3人,党员 29人,村民代表21人,主要农作物是玉米、花生、辣椒。   

营里村

  营里村位于汾河西岸宁固镇的南部,人口1273人,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主要有玉米、高粱、花生等。   

岳封村

  平遥县宁固镇岳封村位于汾河以西,全村698户,农业人口2310人,耕地面积6116.9亩。全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为主,是典型的农业村。   多年来,岳封村两委班子在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同志“-”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明创建工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村以高标准创建市级文明和谐村为目标,成立了创建文明和谐村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办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和谐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南堡村

  南堡村位于宁固镇南部,地处汾河西岸,紧邻省道汾屯路,交通便利。全村共有耕地2200亩,居民240户,807口人,广大村民勤劳朴实、民风淳厚,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主要有玉米、高粱、花生等。村主干道为水泥路,村小学是集鱼市、芦村、新建三村的中心小学。   南堡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村民经济及村集体建设,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和谐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在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南堡村两委的直接领导下,南堡村新农村建设正掀起一股热潮。   

油房堡村

  油房堡村位于宁固镇的东面,南与我镇丰依相连,西面与宁固村相连,东面与左家堡村相连。人口 2375人,占有土地4950亩,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主要有玉米、高粱、花生等。  

曹家堡村

  曹家堡村位于宁固镇的南部,北与我镇丰依相连,西面与营里村相连,南面与介休大夫村隔汾河相望。邢汾高速自东向西穿村而过,人口1968人,占有土地 3647亩,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主要有玉米、高粱、花生等。  

任家堡村

  任家堡地处汾屯沿线,是一个占地525亩,拥有407户村民的小村庄。该村村民收入主要是靠单一的种植业,种植作物有玉米、高粱、西瓜、西红柿等,经济较为落后。近年来,在政府号召和经济刺激下,该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多,为村内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多年来,任家堡村两委班子在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同志“-”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明创建工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村以高标准创建市级文明和谐村为目标,成立了创建文明和谐村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办公室,把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起安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和谐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王郭村

  平遥县宁固镇王郭村位于油西路南侧,距县城近10余公里,全村512户,农业人口2063人,耕地面积4860亩,人均收入5695元。村党支部现有党员48名。全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为主,是典型的农业村,种植作物有玉米、高粱、西瓜、西红柿等。多年来,王郭村两委班子在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同志“-”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明创建工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村“两委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文明和谐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左家堡村

  左家堡村位于平遥县宁固镇东部,离城区较近,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全村有2330余人,耕地4450余亩。近年来,在政府号召和经济刺激下,该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多,为村内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多年来,左家堡村两委班子在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同志“-”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明创建工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王智村

  平遥县宁固镇王智村位于汾河以西,距平遥火车站18公里。全村365户,农业人口1257人,耕地面积3248.7亩。全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为主,是典型的农业村,种植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等,经济较为落后。村中朱姓两大家,皆为明朝宗室。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王朱棡后裔,辈分跨“学继前修,典礼”六世。-   朱元璋给朱棡后人规定的二十个字是:“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民国十二年(1923年)以汾阳籍庆成王(第一代庆成王朱济炫为朱棡第四子)后裔、举人“吕”慕端为首的“张”述刚、“李”述义、朱述义等六人重刻朱氏家谱续拟庆成王之后的二十字辈:“典礼崇三恪,彝伦叙九畴,官仪原在汉,世德尚思周”。-   清咸丰六年(1856年),王智村人米秉义与榆次聂店王家在平遥南大街创立了“协同庆”票号,在北京、天津、张家口、开封、西安、上海、汉口、长沙、福州、厦门等31处设有分号,多年经验后终成为清末十大晋商之一。现村中老幼皆知的“米大寨”便是。   近百年来村中有冯廷尉、郭青山、范忠良、范忠善等四人分别牺牲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及西南剿匪,为民族做出了贡献。   王智村解放前有冯廷尉在1929年考入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解放后更是人才辈出,不完全统计,目前直接从王智村考入大学,后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人,硕士6人,其他中专、大专及本科院校的不胜枚举。目前王智村走出去的优秀人才活跃在全国的各行各业。   上世纪80年代,王智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村、西瓜村。90年代后,村中人开始收售废旧钢材,时至今日,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废旧钢材集散地,收售范围覆盖周边县市,并远销河北,从业多达数十户。同时近些年来,外出经商之风逐渐兴起,近则太原、临汾、汾阳、介休,远则新疆、湖北、天津、黑龙江、陕西等地都有着勤劳的王智人的身影。  

新建村

  新建村位于平遥县县宁固镇镇西南部,距镇政府12.5公里。全村共有1个村民组,208户,总人口694人,耕地面积约1282.5亩。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为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经济作物有西瓜、花生等。现有秀兰瓜果蔬菜合作社1个。  

鱼市村

  鱼市村,相传禹王治水后,这一带水坑、池塘很多,人们打渔在此出售,形成市场,后来有人定居于此,取名鱼市。   平遥县宁固镇鱼市村位于平遥县西南部,周围与官地、新建、芦村、王智接壤。全村共有270户936口人2050亩耕地,党员37人,村两委成员5人,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21户,孤儿1人。本村现有大中专在校生41名,多年来本村学生陆续考入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国内211、985高校。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养殖、经商、第三产业赚取。村主干道为水泥路。村小学是集鱼市、芦村、新建三村的中心小学。鱼市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村民经济及村集体建设。2009年被市政府授予卫生村荣誉称号、2010年被省政府确立为重点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梁家堡村

  平遥县宁固镇梁家堡村,地处汾河西岸,现有常住人口2377人,耕地4405亩,劳力1600多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省道汾屯路穿村长而过,是典型的农业中等村,梁家堡村在底子薄、基础差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不仅使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更引起了镇中领导的重视。   该村村民收入主要是靠种植业,种植作物以三瓜(甜瓜、西瓜、南瓜)、辣椒、花生为主导产业的种植业。近年来,在政府号召和经济刺激下,该村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增多,为村内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河西村

  河西村位于杜宁公路西侧,全村共有279口人、76户、631亩耕地。东邻西张赵村,南邻滩头村,西与香乐乡薛靳村、青落村相邻,北与杜家庄乡东凤落、西凤落村相邻,是宁固镇最小的行政村。广大村民勤劳朴实、民风淳厚。2005年率先做到村内道路全部硬化,依靠交通便利大力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2010街道硬化全覆盖。2013年进行饮水管道改造。  

魏乐村

  平遥县宁固镇魏乐村,地处汾河西岸,现有常住人口1490人,耕地面积2964亩,交通便利;该村村民收入主要是靠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种植作物有玉米、高粱、花生、长山药、辣椒、西红柿等,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近年来,在政府号召和经济刺激下,该村外出务工人员人数进一步增多,为村内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魏乐村村两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开展文明和谐村创建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经济建设稳步发展,村民的收入、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滩头村

  平遥县宁固镇滩头村地处汾河西岸,位于宁固镇政府所在地之北,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村有267户,共计1200余人,耕地3200余亩。该村村民收入主要是靠种植业和养殖业。近年来,在政府号召和经济刺激下,该村凭借农综开发的优势,大面积发展设施蔬菜建设,促进了村内经济发展增速。   多年来,滩头村两委班子在县、镇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同志“-”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明创建工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东张赵村

  东张赵村地处汾河西岸,现有常住人口1010人,耕地3000亩,劳力480人,党员32人,全村分二个小组。该村交通便利、区位优越,距镇政府所在地宁固村2公里。   2008年年底村两委换届后,该村支部村委班子健全,支部3人,村委5人。新任两委干部,在支部书记王晓滨的带领下,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奋力拼搏,负重赶超,实施了设施蔬菜、环境整治、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等一系列惠农工程,得到了群众和上级的认可。今年以来,村党支部以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扎扎实实为群众谋发展、办实事、办好事,坚决落实“支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创先争优目标。目前,全村开创出人心齐、经济稳步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今年,杜宁路实施二级路改造后,杜宁路沿村长而过,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该村于2003、2004两年连续实施了农综开发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村两委引领群众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种植设施蔬菜,实施三瓜套粮立体种植战略,大力种植西红柿、辣椒、花生等经济作物,调整产业结构,是典型的农业村。   


苏封村特产大全




苏封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