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姚村座落在中都乡境内108国道旁。目前全村共有人口453人,户数125户,劳动力200人,其中老龄人口共20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650亩,可用耕地面积500亩,其中有20亩承包地,枣林500株。境内有李继林铸造厂一个,共吸收本村劳动力8人。商店2个,主要经营生活日用品。其中有做小本生意2人,可增加家庭收入1000元。村委由冯晓恩担任党支部书记,冯铁生任村长。全村有党员20人,其中男17人,女3人。全村养殖大户1户,养猪20头;养鸡专业户共3户,笼养鸡共4000多只;养羊专业户1户,养羊18头;养牛专业户1户,共3头奶牛。村里产业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服务业等,种植业主要种玉米,山药,豆类,杂粮等作物。2007年村里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728201 | 030600 | -- | 查看 南姚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南姚村 |
南姚村座落在中都乡境内108国道旁。目前全村共有人口453人,户数125户,劳动力200人,其中老龄人口共20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650亩,可用耕地面积500亩,其中有20亩承包地,枣林500株。境内有李继林铸造厂一个,共吸收本村劳动力8人。商店2个,主要经营生活日用品。其中有做小本生意2人,可增加家庭收入1000元。村委由冯晓恩担任党支部书记,冯铁生任村长。全村有党员20人,其中男17人,女3人。全村养殖大户1户,养猪20头;养鸡专业户共3户,笼养鸡共4000多只;养羊专业户1户,养羊18头;养牛专业户1户,共3头奶牛。村里产业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服务业等,种植业主要种玉米,山药,豆类,杂粮等作物。2007年村里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 |
西达蒲村 |
中都乡西达蒲村,位于平遥古城西约3公里处,是中国票号鼻祖日升昌东家——李大全的故里,自古交通便利,人杰地灵。全村共有人口1562人,450户,耕地面积2876亩。2008年底新一届党支部、村委班子成立以来,团结进取,积极创新,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给全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美好前景······ 鑫盛铸造厂为全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乡办第一中学新教学楼拔地而起,特色经济——芦笋种植初具规模远销山东及海外。如今的西达蒲村,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村民真正过上了富有安康的生活。 |
东庄村 |
东庄村位于平遥县中都乡,地处中都乡中部,东临东达蒲村、西接西庄村、南连北姚村、北靠西达蒲村、闫喜平任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 2010年全村共有213户,695口人,男劳力286人、女劳力119人,耕地面积为847亩,土地面积为1212亩,交通基本便利,基本达到户户通标准。该村主要产业为农业,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村里有洗煤厂2家,铸造厂1家,养殖场1家,村民主要靠周边厂里务工为生。2010年该村集体总收入633元,人均纯收入为411元。 近年来,支部、村委以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大力改善农村基础建设,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而不懈努力。 |
西庄村 |
中都乡西庄村,位于古城西约5公里处,全村人口965人,242户,耕地面积约1910亩, 主要种植玉米,高粱,葵花、黄豆等传统农作物,农业收入普遍不高,个别农户经营养殖业,主要有养猪、养羊等。村民收入主要靠在邻近村乡镇小企业打工,收购羊皮、羊毛,卖小米,外出打工以及从事建筑行业。西庄村,村民朴实、村容整洁、村风文明! |
南三狼村 |
南三狼村位于平遥县西部,中都乡乡政府西南,距平遥县城8公里,南部毗邻108国道和南同蒲铁路线,交通便利。 现有人口1003人,2个自然组,耕地面积1770亩。村里总体上搞副业的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依赖农业。 在国家粮食补贴等政策的影响下,村里以种植玉米为主。 |
北三狼村 |
平遥县中都乡北三狼村位于平遥城西约八公里,东临中都乡政府,西临汾河边境,南临南三狼梁周,北二公里是省道汾屯线,全村有四个村民小组,2325人,3097亩耕地,耕地面积全属水浇地,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及开拓进取、发展经济的大好形势下,全村以发展经济为主,以工业反哺农业、牧业的指导方针,目前全村有中小型铸造厂21个,5个模具厂,1个仿古漆器厂,不仅占用了本村的剩余劳动力,而且还有临近县、临近省地的民工约1500余人,光铸造业年产量5万吨以上,年产值1.5亿左右,成为平遥以及晋中市纳税大村,在农业上农民高投入、高收入、高效益,全村农作物亩产量约1000余斤,养鸡、养牛业正在兴起,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5020元,在2005年由各企业投资铺设了贯穿全村境内的水泥路3公里,全是高质量、高吨位标准,还铺设了村内四条主要街道硬化,目前全村人心和谐,村民安居乐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上奋发图强,向着小康村快速迈进。村企业的发展由原来厂房简陋,发展到今天规模宏大、产品品种齐全,市场广泛,深受广大客户的好评。企业弘扬艰苦创业,勇创一流精神。坚持生产、营销、建设并举的经营方针,奉行以市场为导向,质量为生命,创新为宗旨,开拓创新,广揽人才,励精图治,加大产品开发力度,严格质量管理。技术力量雄厚,产品规格齐全,,产品销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沈阳、重庆、湖南等地、 在新的市场浪潮中将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为推动地方区域经济多做贡献、再铸辉煌。 |
东达蒲村 |
东达蒲村位于县城西北,毗邻汾屯路,是中都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村有耕地6106亩,农业人口1372户,3886人,2008年被县委、政府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拥有平开机械厂、灯艺研究所、宏丽彩印厂、富达铸造厂等企业。 东达蒲村是2008年中都乡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村委、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按照“四改四化”和“十个一、十个有”的工作思路,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置身于新农村建设当中,积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实现农村的繁荣发展而努力。 近年以来,支部、村委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工作全局,以农村环境“创三优”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
曹村村 |
曹村位于平遥县城西北方向,隶属于中都乡人民政府。其东与南姚村毗邻,西与宁固镇隔河相望,南与108国道相接,北界南三狼村。 曹村全村总面积为6065.57亩,其中耕地为3600亩,林地有168.38亩。全村共有农户572户,人口共计2064人,其中男劳力大约800人,女劳力约为700人。到目前为止,曹村大街小巷都已被水泥硬化,全村基本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 近年来,曹村党支部、村委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又好又快发展态势。全村年经济总收入约1032万,人均纯收入为5000元左右。就农业而言,曹村人均耕地为2亩,百姓主要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种植以玉米为主,也种植少量的高粱、大豆、向日葵,个别家庭栽种苹果树大约10亩。养殖以养猪、鸡、羊、牛为主,养殖基本都是农户散养,并未形成大的规模。就工业而言,曹村目前有华兴铸造厂、亿昌洗煤厂以及村委主任张乐明开办的铁厂,这三家企业活跃了本村经济,本村村民除在本村3家工厂打工外,还在梁周村和北三狼村的铁厂、铸造厂打工,这些企业可解决本村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经济收入。另外,本村还有两个项目可开发为旅游资源,一个为赛马场,另一个为生态果园,而且曹村又修建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家乐园,可为游客提供食宿。 曹村目前有一所小学,从2002年投资120万余元重建村小学教学楼以来,村委逐步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完善。近几年陆续花费30多万元对学校的操场,篮球场地以及围墙等进行了修建。2010年村领导还利用市政府对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的机会对教学楼进一步加固,给全校师生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教育环境,全校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曹村有2所卫生所,这两个卫生所为百姓就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尤其是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以来,95%的群众都已参保,群众在卫生所看病买药可以报销。另外,2009年村委会又投资4万元对支部活动室进行了整理布置,而且购买了办公设施及办公用品,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得村干部能踏踏实实地为民办实事。 总之,曹村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曾多次受到县乡有关部门的表彰,如:“先进基层党组织”、“先进行政村”“兴教办学先进村”等,这些成果为打造特色、活力、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北良如村 |
北良如村地处城郊西外环,占地1100余亩,全村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现有人口301户,总计932人。目前,0正式党员有26名,村名代表有20名。位于北良如村有三家小型企业,曾获得“沼气建设先进村”、“通道绿化先进集体”、“园林村建设先进村”等诸项荣誉。 |
北姚村 |
北姚村位于平遥古城西大约五公里处,属于近郊地区。本村有人口1242人,户数535户,耕地2165亩,主要种植玉米,高粱,黄豆等传统农作物,农业收入普遍不高,个别农户经营养殖业。村民收入主要靠在邻近村乡镇小企业打工,外出打工以及从事建筑行业。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30.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0万元,林业3万元,牧业110万元,工业1000万元,其他207.3万元,人均年收入4600元左右。 |
南良如村 |
南良如村位于平遥古城西南大约三公里处,属于城郊。本村有人口1616人,户数427户,耕地3731亩,主要种植玉米,高粱,黄豆等传统农作物,个别农户经营养殖业。村民收入主要靠在邻近村乡镇小企业打工,外出打工以及从事建筑行业。 |
西胡村 |
西胡村,位于平遥县城南,西临平泰线,与道虎壁、梁赵相邻。 全村总面积2159.87亩,林地共280亩,主要种植枣树、玉米等农产品。全村农户共362户,人口共1021人。 西胡村于2008年7月获得“通道绿化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
梁赵村 |
中都乡梁赵村距平遥古城西南方向7.5公里,位于中都乡的最南处,与西胡村,侯冀,岳璧接壤。本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为主,基本上能达到自给自足。全村人口达到3600余人,是仅次于东达蒲的“中都乡第二大村”。梁赵村支部村委会由六人组成,党支部2人,村委会4人,并有妇女主任,治保主任,会计等一班子的工作人员。大家各司其职,是一个有凝聚力的大集体。近年来,大多数村民不再满足于从黄土地上取得的收入,逐渐发展起了小型的养殖业,还有一些青壮年在忙完农活之余到一些企业中去工作,更有头脑活络的村民在城里做起了买卖,农村经济一派和谐繁荣。 |
桥头村 |
桥头村,隶属于平遥县中都乡,距县城西南4公里,位于中都乡南端,西南与介休接壤,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地——双林寺所在地。桥头村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桥头村是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支部、村委全力实施了以村容村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等重点工程,收到了明显成效,进一步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
杜村村 |
杜村,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中都乡,距县城西南8公里,位于中都乡南端,西南与介休接壤,往东北两公里处即著名的文化遗产地—双林寺,而且地处晋中平川地带,古郡县城中都遗址在杜村清晰可见,自古以来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全村有农户811户,分为9队,共2298人,其中劳动力有1123人(男劳力有511人,女劳力有612人);全村共计耕地面积5764亩、林地面积756.76亩(主要为枣树,共计3465株),房屋建筑面积45105平方米,2010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每年3000元以上,家庭经济总收入为689.4万元。 硬件设施的完善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的硬杠杆,为彻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支部、村委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近年来投资90余万元,新打井200余眼,埋设地下暗管3000余米,改造高低压线路15公里,全村5764亩耕地基本实现了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方面,为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积极建设引汾提灌工程,总投资140万元,惠及灌溉面积2800余亩。教育方面,修建了全新的杜村小学。主体为三层的教学楼,总投资68万元,其他教学设施如水、电、暖等全部到位。自筹资金8万余元,购置了电教设施与远程教育设施,适应了教育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在2010年对学校教学楼又进行了加固。“村村通”工程方面, 2007年,为实现“村村通”的目标,投资20万元将杜村南北主道加以硬化。2008年,又投资25万元对桥头村至本村的两条大主道进行硬化。“户户通”工程也在今年的前半年开工,现在大部分巷户道已经完工,还有一部分硬化工程正在进行当中。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情况,2014年的筹资工作还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参合人数为2100人,参合率为87%。 杜村主要以种植普通农作物为主(玉米、黄豆、高粱、花生等),养殖主要以农户散养,未形成大的规模,以养殖猪、牛、羊、鸡为主。杜村有着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其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改革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
梁周村 |
梁周村位于平遥古城的西面,距县城五公里,北邻汾屯线,南靠108线,与曹村,北三狼等地接壤,交通便利。全村有耕地2368亩,主要以种植玉米,大豆,花生等农作物为主。全村人口户数633户,共有人口1935人,村里三分之二以的上男青壮年都在本村创建的中小型企业中工作,这使得梁周村村民的经济收入相当稳定,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全村人民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导下,安居乐业,一派祥和繁荣的景象。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