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温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19公里。相传很早以前,由陕西米脂县迁来郝姓五户,分别安居于郝桥、郝洞、郝温、郝开、郝家堡五地,该村当时有郝温两姓,故取名为郝温。该村有耕地1184亩,该村有耕地2224亩,基本上全部为果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728206 | 030600 | -- | 查看 郝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青沙村 |
青沙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26公里,相传本村有青沙一处,故名青沙。原属曹壁管辖,解放后划为行政村。该村现为林盛村的一个自然村,有耕地1497亩,以林果业为主。 |
梁官村 |
梁官村 地处平川,位于县城东北15公里,相传原名麓台村。后因本瀛村梁当过总督,故改为梁官村。该村有耕地4230亩,以农为主。 |
郝家堡村 |
郝家堡村 地处平原,位于县城东北11公里。相传在早年有郝仲文,郝仲武兄弟俩,由陕西米脂县迁居,故取名为郝家堡。以农为主。该村有耕地3200亩,以农为主。 |
桑城村 |
桑城村 地区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17公里。相传汉代有桑,城两姓居民,故取名为桑城。该村现为桃城村的自然村,有耕地2191亩,以林果业为主。 |
长则村 |
长则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18公里。相传原名德义村,后改名为长则村。长则水库就设在此村。该村有耕地3552亩,以林果业为主。 |
上汪村 |
上汪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相传原名上汪岭,因处于沟湾地带而得名,惯称上汪。该村现为林盛村的一个自然村,有耕地1184亩,以林果业为主。 |
桑冀村 |
桑冀村 地处平川,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相传原名桑曹冀村。从姓氏得名。后划两村,本村改称桑冀。该村有耕地1850亩,以农为主。 桑冀村与青沙村、梁官村、郝家堡村、桑城村、长则村、上汪村、郝温村、东善信村、西良鹤村、曹壁村、郝洞村、窑头村、罗鸣村、曹冀村、府底村、白城村、中汪村、柏森村、郝开村、郝桥村、桃园村、襄垣村、下汪村、东良鹤村相邻。 |
郝温村 |
郝温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19公里。相传很早以前,由陕西米脂县迁来郝姓五户,分别安居于郝桥、郝洞、郝温、郝开、郝家堡五地,该村当时有郝温两姓,故取名为郝温。该村有耕地1184亩,该村有耕地2224亩,基本上全部为果树。 |
东善信村 |
东善信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19公里。相传隋唐时单雄信因犯罪逃住此地,“善”与“单”同音,故取名万善信。又传唐太宗斩了单通即单雄信,秦琼本迫为唐臣家居善信,享有爵奉,建有单府,善信故有两个,本村居东,故称东善信。该村现为府底村的一个自然村,有耕地715亩,以林果业为主。 |
西良鹤村 |
西良鹤村 地处平川,位于县城东北19公里,相传该村原名西身黑,来历无考。1912年东良鹤改名后,其村现为良合村的一个自然村,也逐改为西良鹤。该村有耕地1014亩,以农为主。 西良鹤村与青沙村、梁官村、郝家堡村、桑城村、长则村、上汪村、桑冀村、郝温村、东善信村、曹壁村、郝洞村、窑头村、罗鸣村、曹冀村、府底村、白城村、中汪村、柏森村、郝开村、郝桥村、桃园村、襄垣村、下汪村、东良鹤村相邻。 |
曹壁村 |
曹壁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困姓而得名,相传,曹壁古代繁盛(山西通志)刻板截:明时任杰为朝侍总,建桩庙,兴水利,人增400户有余,铺党37家,繁荣如城。乾隆时衰落。该村现为林盛村的一个自然村,有耕地2850亩,以林果业为主。 |
郝洞村 |
郝洞村 地处平川,位于县城东北14公里。该村原名为郝同。相传在明洪武二年,由陕西米脂县经洪洞大槐树迁来郝姓五户,分别安居于郝开、郝桥、郝温、郝同、郝家堡。后来发现镇国寺弥来佛身后有洞,遂改为郝洞。该村有耕地4110亩,以农为主。 |
窑头村 |
窑头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窑头来历待考,原属长则村管辖。抗日战争时期划为行政村。该村现为林盛村的一个自然村,有耕地801亩,以林果业为主。 |
罗鸣村 |
罗鸣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18公里。相传原名东崖村。因在婴涧河东岸而得名。而因该村桑城村桑家佣人之住地每日听到主人鸣罗即去服侍,事改成罗鸣后,又简称得名罗鸣。该村有耕地2810亩,基本上全部为果树。 |
曹冀村 |
曹冀村 地处平川,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相传原名桑曹冀村,以姓氏得名。后划为两村,本村改称曹冀。该村有耕地1725亩,以农为主。 |
府底村 |
府底村 地处半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18公里,相传原名西岸村,因在婴涧河西岸而得名。唐朝时善信村盖起单通的府弟,因本村地处单府之下,故名为府底。该村有耕地3215亩,以林果业为主。 |
白城村 |
白城村 地处平川,位于县城东北17公里,相传,早年河南灵宝县许家庄许中仁兄弟五人,由洪洞大槐树底迁来居住,因缺水,故取名为白城。白城古为驿站,周围设有13烽火台,现仍留存遗址。该村有耕地4120亩,以农为主。 |
中汪村 |
中汪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相传原名郭家庄,后改为中汪村。原属曹壁管辖,1962年划为独村,称中汪。该村现为下汪村的一个自然村,有耕地375亩,以林果业为主。 |
柏森村 |
柏森村 地处平川,位于县城东北16公里,相传原名中苇村,后汉时依“定军山上柏森森”诗意,改名为柏森。该村有耕地4010亩,以农为主。 |
郝开村 |
郝开村 地处平川,位于县城东北18公里,相传原名郝家堡。后来由六、七个堡合为一村,因郝姓早来开创,故取名为郝开。该村有耕地6783亩,以农业为主。 |
郝桥村 |
郝桥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21公里,相传,原名郝乔,起初有郝姓五户,由陕西米脂县迁来,分居于郝开、郝温、郝同、郝家堡等地。后又有乔姓迁来,故名因“乔”与“桥”同音,以音传讹。现称郝桥。该村有耕地3009亩,以林果业为主。 |
桃园村 |
桃园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19公里,相传原名胡家堡,因姓氏得名。后因该堡系桑城村桑家的桃园,故改为桃园堡。该村现为桃城村的一个自然村,有耕地3071亩,以林果业为主。 |
襄垣村 |
襄垣村 襄垣村是襄垣乡的住地,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处平川,位于县城北15公里。相传,原名为东桑垣、西桑垣两村。明嘉庆年间,有一行者,仰观其村后说:“若思兴盛,须将两村之间,小庙改为大寺”。众议建寺犹缺资,僧愿资助,遂举北堡赵某为经理动工兴建。龙午年落成慈神大寺,6月28日启戏开光,并将东、西桑垣和南庄合为一村,由该僧以佳言赠名襄垣。该村有耕地7050亩,以农为主。 |
下汪村 |
下汪村 地处丘陵区,位于县城东北19公里。该村下丘陵区,处于沟湾地带,故取名为下汪。该村有耕地2908亩,以林果业为主。 |
东良鹤村 |
东良鹤村 地处平川,位于县城东北16公里,相传原名东良鹤。1912个平遥“百川通”票行老板李钟林因原名不雅,改“黑”为“鹤”。该村现为良合村的一个自然村,有耕地2434亩,以林果业为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