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晋中 >> 灵石县 >> 静升镇 >> 椒仲村

椒仲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椒仲村谷歌卫星地图)


椒仲村简介

  灵石县静升镇椒仲村,位于静升镇北山。全村 205户,581口人,人均收入达7286元,椒仲村改革开放以来,是全县农业的一面旗帜,被国家绿化委命名为全国绿化千佳村,省级文明村、小康村,先进集体。
  椒仲支部、村委把地质灾害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制定出两区建设远景规划与治理方案。即在县城规划新区内建设一流生活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椒仲村原址,通过集中治理,土地集中流转,建设规模型生产区,安排村民就业,壮大集体经济。
  椒仲新村选址定位县城规划新区内,东临大运高速,西临永吉大道,背靠绵山,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由上海翰明国际设计院规划。规划新村高低错落有致,建筑容积率0.95,小区绿化率46%,建筑密度22.72%,楼距28米,均达国家建筑标准要求。工程由山西设计院按照达到八级防震,节能保温要求设计,由榆次广森监理公司监理,全部用商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椒仲支部、村委争取到国家地质灾害治理补助资金人均5000元,合计301万元;国统矿沉陷补助人均2000元,合计156万元;省市县移民补助人均1300元,合计78万元;从村办煤矿抽出股金1806万元,人均3万元,椒仲村民每口人享受国家集体移民补助38000元,折合住房30㎡,确保村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近两年努力,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国土城建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椒仲移民新村建设全部完工,配套水、电、供热、供气、绿化、硬化已齐备,现在村民已乔迁新居,完成全面搬迁任务。
  在生产区建设上,椒仲村所有土地集中流转,建起了泰星林建公司和佑农万头种猪场,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在新农村建设管理上,我们着重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解决农民就业上下功夫,完善文化体育配套设施,细化物业管理,完善各项制度,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要求,力争把椒仲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富裕新椒仲。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729101 030600 -- 查看 椒仲村谷歌卫星地图

椒仲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椒仲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帅家山村

  帅家山村位于灵石县静升镇东北边,东邻介休市绵山镇与西欢、秦树、梁家村接壤。全村420人,耕地面积1676亩,退耕还林960亩,核桃树240亩,全村以林业为主。  

旌介村

  旌介村位于灵石县城东十三公里,东邻绵山旅游风景区3公里,距华夏名宅王家大院2.5公里,距大运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108国道横贯村西。全村850户、人口2300人。耕地面积3800亩。旌介村文化历史悠久,其村名因旌表春秋五霸重臣介子推而名。介子推庙遗址距我村2公里,村东为商代古墓群,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区,省政府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区。   旌介村是灵石县唯一的平川地区,交通十分便利,水资源丰富。中日合资山西天石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环保煤矸石发电厂)征用旌介村土地,投资1亿元的宏源国际五星级大酒店位于旌介村。通宇集团租用我村成立千亩冰葡萄基地。天星煤气、电厂供热管道途径旌介村    一块蕴育着深重文化蕴涵的神奇热土上,这里地肥水美、气侯适宜、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政通人和。新农村建设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此,我们努力寻找适应于国内、国际市场合作项目,真诚聘请社会各界独资、合资共同开发这块宝地,让我们的明天更美好灿烂。  

尹方村

  尹方村属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灵石县静升镇第二大村,东距大运高速公路3公里,西距108国道10公里,东夏线永吉大道横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尹方村东2公里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点,与王家大院毗邻,西2公里与千年古刹资寿寺相连,南眺巍巍太岳山,北倚黄土高坡,面对静升盆地(古绵山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拥有990户、3310多居民。农村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民营企业为辅,建材业作为工业的龙头产业,推动着运输业的同步发展,全村总耕地面积2336亩,拥有机砖厂6座,90万吨洗煤厂1座,运输车辆近200辆,全村年生产总值3000余万元,名列全县前茅,曾荣获市级“文明村”和“小康村”称号,村党支部被地委命名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集广村

  集广村位于静升镇以东,国际宏源、大运高速公路以北,东临介休绵山,西邻灵石一中,交通便利,风景优美,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全村714户,1939口人,耕地面积2049亩,是县政府确定的一百个新农村建设中心村之一。近年来,该村支部、村委一班人团结务实,奋力争先,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倾力实施民心工程;发展核桃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争创民主管理先进村。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南浦村

  南浦村位于灵石县城以东二十华里,静升镇西南隅。省道傍村而过,交通便利,物流畅通,东与南原村土地相连,水系相通,西有静升河环绕常年水流不息;北临苏溪村,南接草桥一山之隔山左山右互为依托。全村总面积为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40亩,全村373户,总人口980口。本村自古以农为主,间或做些小生意。   村中尚存天齐庙、观音大士堂、武氏宗祠。天齐庙位于村西北山岗上,于大元至治三年(1323年)七月初二重建占地1225平方米,是静升古镇乃至灵石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天齐庙’。观音大士堂位于村南山坡上,始建年代不详。过去南浦村有武氏宗祠、高氏宗祠、董氏宗祠、郭氏宗祠,现在其他宗祠都以灰飞烟灭;只剩武氏宗祠主要部分尚存。   南浦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紧紧围绕稳定大局,抓好基础工作实现了无治安、刑事案件和群众性-案件的零案村管理目标,形成了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双赢的新格局。   本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围绕“蔬菜、林果、畜牧、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大力改善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结构调整出现了新格局。积极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清洁节约等传统美德,不断革除陈规陋习,乡风文明水平得到提高。进行了街道硬化,普及了通讯设施;新建了农户住宅;种植了绿化树;兴办人蓄吃水工程。真正实现了村内整洁,违建拆除,空地绿化,水沟干净,群众意识得到提高,机制体制初步建立,保障措施得到加强。通过整治,基本实现“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目标。   

草桥村

  草桥村位于晋中市灵石县静升镇南,距离县中心12公里,交通便利。北临县道,南接马和乡马和村,西接翠峰镇,东接南原村。全村有蔺家庄、曹家庄、闫家庄、韩家庄四个自然村1144人,在册土地面积2600亩。改革开放前,农业生产以传统种植、养殖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民群众生活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先后引进了腾飞煤化有限公司、沙浴煤矿三坑、银海煤化有限公司、富民煤化有限公司等企业,有力的解决了本村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带动了经济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目前,贯穿连接四个自然村的交通干道铺设水泥,实现了村民的安全出行、修建了一所学校,全部村民饮上卫生洁净的井水。社会治安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静升村

  静升村位于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距大运高速灵石出口仅1公里,居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古镇之中心,国家四A级景区王家大院座落于村腹部,村内环山绕水,负阴抱阳,气候宜人。全村农业户数2356户,人口6592人,常住村内总人口达1.2万余人。全村下设十四个分支部和十四个村民小组,分设书记、组长和会计各一名。静升村是晋中市最大的一个村庄。   多年来,在党总支和村委会的领导下,村内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已硬化的四纵两横交通网络长达15公里,覆盖全村大街小巷;新建可容纳1000余名师生的静升小学,在建可容纳700名幼儿的新幼儿园正在建成当中;发达的商业网络纵横村内大街小巷,店铺数量达400余家;新建了双桥、文笔、柳地、判官居民小区,安置搬迁户和村民达1000余户。   2001年,我村积级响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将北原3600亩旱地全部栽植核桃经济林,次年被列入国管退还林管理范围,经过近8年的管护,现已进入挂果受益期,根据市场预算,仅此一项,农民可人均增收达1000元。依托王家大院旅游产业优势,我村积级引导村民涉及旅游服务产业,经营和加工旅游产品,提供餐饮、住宿服务产业,引导农民种植绿色水果蔬菜,满足市场所需,仅此项,可有效解决400名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除此之外,我村还积级引导农民外出打工就业,每年劳务输出达1500余人,创收总值达2千万元左右。   多种渠道的就业机会和创收之路,使的静升村民经济收入稳步上升,村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标准,银行存款不断上升。个人外出考察旅游在不断增多,仅2008年,就有近500的村民走出家门,到外地参观旅游,取经学艺。   静升人在经济生活有了质的飞跃的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村民自发组建的各种娱乐项目有:吴修康与梁永泉的组建的静升村晋剧票友协会,吸引五六十名晋剧爱好者参加;张桂芳、王恩堂组建和中老年健身操队和舞队,吸引了很多中老年投入到健身和娱乐当中;闫云秀组织的百人秧歌舞队,每逢重大节假日,她们都要上街表演。除此之外,静升村两委很重视民间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每年元宵佳节,他们都要组织达800余人的民间文艺演绎队伍上街进城表演,同时在每年的农历庙会期间,都要请剧团唱戏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静升人民风醇朴,民间非常讲究卫生整洁,家家户户有“各扫门前雪”的说法,意为各家门前卫生三包,大街小巷集体组织人员清扫。特别是逢年过节,街道、沟巷、胡同都要进行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家家户户以“院落干净整洁、材禾杂物堆放有序、室雅窗明为荣。   静升村历史已来形成了“九沟八堡十八巷、一条大街五里长”的静商文化格局,建国以来,在各届总支村委的领导下,全体村民团结奋进,历经图治,新规划建设双桥、文昌、柳地、文笔、复兴等住宅小区,新增和拓宽硬化四路两街。为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村容村貌,静升村由党总支村委会指派专人负责村区规划和环境整治,并增设四个小区区长,负责小区内的公益事业管理。   静升人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存,历史以来,静升村就以山青水秀著称,有着“北方的江南风景”美称。多年以来,为保护自然环境,静升人在村两委的领导下,坚持植树造林,1999年,静升村曾获得“全国造林千佳村”的光荣称号。2001年,积极响应国家产业结构调产政策,将我村北山旱地全部栽植核桃树,现已全部进入挂果期。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转好,早年在村内活动的一些生物又回归自然,如野兔、野鸡、山鸡、啄木鸟、麻雀、燕子等野生动物重新回归自然。   静升村是晋中市第一大村,全村人口和户数均居全市第一,相抵一个小乡镇的工作量,搞好服务,是各届两委会的首要任务。为便于工作和管理,静升村服务网络分解,各项由专人负责,服务内容包括:土地管理(含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户籍管理、农林牧管理、综合治理、环境卫生、集市管理、优抚福利、体育文化等项。   

后沟村

  后沟村座落在王家大院以北2公里处,全村76户,191人,全村耕地面积480亩,其中:粮田面积390亩,全村村民以种地为主。本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民风淳朴,欢迎各方有志之士来本村投资,共谋发展。  

核桃洼村

  核桃洼村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北山,距镇中心区7.5公里,全村181户,478人,拥有耕地1200亩。近年来我村根据本村实际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林果业、养殖业、沼气,人均收入一年上一个台阶,2009年达到5800元。在引导村民致富的同时,我村全力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2009年被命名为全省园林村,2010年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推进村,如今我村花红柳绿,路灯明亮,户户通了水泥路,家家通了自来水,我们正以坚实的步伐向小康型新农村迈进。  

斩断焉村

  斩断焉村位于静升镇北山,全村45户,155人,其中党员8人,本村土地面积1300亩,耕地面积510亩,主要以种植粮食和干果经济为主。2006年由于村里发生地质沉陷,斩断焉村被列为地质灾害治理村。2007年4月本村在永吉大道旁集广村选址修建移民小区。2008年建成移民小区新村——凯鹏小区,斩断焉村成为生产的旧村和生活的新村。 斩断焉村与帅家山村、旌介村、尹方村、集广村、南浦村、草桥村、静升村、后沟村、核桃洼村、椒仲村、柳树原村、苏溪村、史家山村、土黄坡村、南原村相邻。

椒仲村

  灵石县静升镇椒仲村,位于静升镇北山。全村 205户,581口人,人均收入达7286元,椒仲村改革开放以来,是全县农业的一面旗帜,被国家绿化委命名为全国绿化千佳村,省级文明村、小康村,先进集体。   椒仲支部、村委把地质灾害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制定出两区建设远景规划与治理方案。即在县城规划新区内建设一流生活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在椒仲村原址,通过集中治理,土地集中流转,建设规模型生产区,安排村民就业,壮大集体经济。   椒仲新村选址定位县城规划新区内,东临大运高速,西临永吉大道,背靠绵山,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由上海翰明国际设计院规划。规划新村高低错落有致,建筑容积率0.95,小区绿化率46%,建筑密度22.72%,楼距28米,均达国家建筑标准要求。工程由山西设计院按照达到八级防震,节能保温要求设计,由榆次广森监理公司监理,全部用商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椒仲支部、村委争取到国家地质灾害治理补助资金人均5000元,合计301万元;国统矿沉陷补助人均2000元,合计156万元;省市县移民补助人均1300元,合计78万元;从村办煤矿抽出股金1806万元,人均3万元,椒仲村民每口人享受国家集体移民补助38000元,折合住房30㎡,确保村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通过近两年努力,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国土城建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椒仲移民新村建设全部完工,配套水、电、供热、供气、绿化、硬化已齐备,现在村民已乔迁新居,完成全面搬迁任务。   在生产区建设上,椒仲村所有土地集中流转,建起了泰星林建公司和佑农万头种猪场,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在新农村建设管理上,我们着重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解决农民就业上下功夫,完善文化体育配套设施,细化物业管理,完善各项制度,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要求,力争把椒仲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和谐富裕新椒仲。   

柳树原村

  柳树原村位于静升镇北山,全村128户324口人,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64亩,粮田面积850亩,村民以种地、外出打工维持生活。村集体无企业,仅依托转移支付维持日常开支,村集体办福利事业,想方设法寻求资金。  

苏溪村

  苏溪村位于灵石东8㎞处,农业人口1800人,全村耕地面积2000亩,其中退耕还林800亩,宜耕地1200亩,水浇地200亩,旱地1000亩。辖四个村民小组,村民主要收入自周边煤矿、洗煤厂务工,现集体有股份制砖厂一座,占地企业四家。年集体总收入80多万元。  

史家山村

  史家山村位于静升镇境北偏西,山势起伏,沟岔纵横,土层深厚。史家山村委会包括史家山、宋家山、耿家庄、小核桃洼四个自然村。现有在册人口417人,计160户,男女劳动力170人。其中:史家山村29户,88口,在村常住者7人;耿家庄48户,122口,在村常住者16人;宋家山62户,169口,在村常住者50余口;小核桃洼21户,43口,在村常住者8口。史家山村委共有土地1570亩,其中耕地1330亩,坡地层层梯升,沟地土地肥沃。旧时村人以农为主,现金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农耕者多为上了年纪的人。史家山所辖四个自然村水、电、路全通,家家电视入户。  

土黄坡村

  土黄坡村位于静升镇北山西南,紧连苏溪村,地域相距2.5公里,全村总面积2010亩,耕地面积784亩,林地718亩,户籍(2010年底)115户,326人。   2006年由于村里发生地质沉陷,2007年我村列入地质灾害治理村,2008年经省农村地质灾害工程项目部批复和市农灾办(2008)9号文件精神,我村实行整体搬迁。并于2009年年底112户316人搬进了移民小区——溪馨园小区,土黄坡村成为生产的旧村和生活的新村。   村两委通过村民承包土地流转,村委和集广煤矿共同经营开发,实行了互利共赢。   

南原村

  南原村位于灵石县城以东10公里处,静升镇南山。全村总人口504人,耕地面积1560亩,户数192户。村内通一条水泥路,安装有闭路接收线,每户通电话、自来水,村民以种植业为主,过着安居的生活。  


椒仲村特产大全




椒仲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