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村委位于小河公路东上边2公里,离解木公路2公里,离县城10公里,距夏门政府6公里。 火山村委共有三个自然村,113户,303口人,60岁已上的老人45人,党员10人,有耕地面积1155亩,退耕还林面积430亩,建筑面积25亩,企业占地70亩,良田面积630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729103 | 030600 | -- | 查看 火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峪口村 |
峪口村位于夏门镇北部,毗邻108国道,位于交口河、段纯、英武三叉路口,素有“潞路之喉”之称。该村现有农户776人,耕地800亩,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带动着峪口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镇政府领导下,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下,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改善,群众的健康卫生意识得到了明显加强。 峪口村与许家店村、后庄村简况村、梁家疙瘩村、燕家庄村、文殊原村、西河底村、堡上村、陈家岭村、曲村村、北庄村、夏门村、火山村、占道洼村、柏坡底村、寨立村、安家庄村、尹家庄村、关家庄村、庄立村、沟西村、弓家庄村、碾则焉村、寨头村、尹家庄村、南村村相邻。 |
许家店村 |
许家店村简介 许家店村位于夏门镇境内,紧邻镇政府,现有住户185户,人口397人,占地面积 3272.3亩,这里交通便利,与夏门镇仅有一桥之隔,公交车可直达县城,108国道横穿村内。 近年来大部分土地退耕还林,剩余小部分弃耕搁荒,所以大部分村民以在外务工为生,目前,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大部分企业均已经停产,村组织收入大不如前。 目前我村孤寡老人、困难户都加入了低保,大部分村民都参加了合作医疗。 我村两委班子现在正在想办法、谋出路,为把我村建设成为物质、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现代化新农村而努力。 |
后庄村简况村 |
后庄村简况 后庄村位于夏门镇之北,与大运公路相连,距镇政府约0.5公里,交通条件非常方便,地理条件非常优越,是开拓创业者投资的好地方,现有人口545人,其中:男273人,女272人,现有耕地485亩,水浇地80亩,现有私营洗煤厂1座,汽车运输户20户,经济收入达100万元以上,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我们村正向一个物质、精神文明双丰收的现代化新农村迈进。 2009年后庄村加大对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修建500立方米的高位蓄水池,投资4万元;计划硬化村公路4公里;在村庄环境整治上下大力气,努力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村庄。在党委组织建设上,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使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真正使群众得到实惠。使整个后庄村踏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人民富裕安康,社会安定有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梁家疙瘩村 |
梁家疙瘩村位于灵石县城南8公里处的夏门镇境内,东临张家庄村,西接后庄村,北靠燕家庄和鹿坡岭,南依汾河与南同蒲铁路相望。大运公路108国道线横贯村内、经梁家圪塔桥与国道东夏线相通,交通非常便利。 全村耕地面积600亩,387户,总人口1213人(男635人,女578人)。其中党员39人,团员53人;大学生、高中生在校49人,小学学生218人,学龄前儿童72人;55岁以上村民161人,流动暂住人约2000余人。支部书记张海龙,村委主任王利峰,报帐员李云杰。 由于本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便利、依山傍水,为发挥区域优势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之路。村党支部和村委决定,实施“开放引进,创建工业园区”的重大举措。先后引进6家大中型企业,解决了300余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并带动了运输、餐饮、修配、商业等服务业的发展。集体所收入60万元,农民年收入4000元,农民生活走向富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为目标,对村域的桥、路街、小学校、卫生所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配套,40余家商铺设在了大运路的两旁,新建了自来水供水站,综合办公大楼和娱乐活动场所等。同时退耕还林、护河林植树,“园林村”工程正在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进行。明天,梁家圪塔村将会成为大运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村域的桥、路街、小学校、卫生所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配套,同时退耕还林、护河林植树,“园林村”工程正在实施。努力完成“三清六改 ”(清污泥、清垃圾、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沟),确保解决95%群众饮用上洁净水,村庄改造面实现60%以上,乡村公路硬化率达100%。“五有”(有健全的村级组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功能齐备的科普文化活动中心、有文体娱乐场所、有标准的宣传栏)和“五化”(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使我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村奠定扎实基础。 |
燕家庄村 |
燕家庄村位于夏门镇北山,辖区内有2个自然村(燕家庄、社底洼),全村共 63户,132人,男女劳力80人,拥有耕地面积500余亩,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耕地种植玉米。支部村委成立以来,致力于解决全村人畜吃水工程和道路修建,现已峻工,村委还将4000多亩林地分到户下,为有效利用林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燕家庄村在历史上曾有13位烈士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和牺牲,如今人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当中。 |
文殊原村 |
夏门镇文殊原村位于夏门镇北山中部,黄土高原,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文殊原村、杨桃岭村,全村共有180户,总人口600人,共有耕地面积2156亩,其中良田面积1896亩,支部村委共9人,其中支部5人。 文殊原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齐全,建有小学一座,2006年建成竣工后校园面积达10500平方米,教室、微机室、图书室、厨房等一应俱全,可同时容纳300名学生学习活动,2007年规划为县园林村,粉刷墙壁12000平方米,硬化地面600多平方米,硬化6条主干道,村里还成立了15人的环卫队,负责清理路面、除草、刷树等工作,自来水、通讯网络进户,修建了30多个沼气池,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文殊原村土地平整且肥沃,在种植、养殖、林果业等方面有很的潜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
西河底村 |
西河底村位于夏门镇北山,紧邻火山村、南村、文殊原村。由西河底村与李家疙塔村合并而成。总人口420人,总面积1345亩,164户。支部村委各四人,共八人。现有煤矿一座“华赢煤业”。村委将在煤矿企业的带动下向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使全村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村党委、村委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
堡上村 |
堡上村位于夏门镇北山,紧邻北庄村、文殊原村。总人口386人,总面积645亩,146户。支部村委各三人,共六人。村委将带领村民向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使全村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村党委、村委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
陈家岭村 |
陈家岭村位于夏门镇北山,紧邻英武乡候木村。由陈家岭村与托子洼村合并而成。总人口340人,总耕地面积950亩,101户。支部三人,村委两人,共五人。现有煤矿一座“华赢煤业”。村委将在煤矿企业的带动下向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使全村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村党委、村委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
曲村村 |
曲村村位于夏门镇北山,总人口459人,耕地面积942亩,182户。村委将在村支部的带动下向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使全村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村党委、村委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
北庄村 |
北庄村基本情况 北庄村位于夏门镇北山,辖区内有1个自然村,全村共 192 户,448人,男女劳力338人,有一处卫生所,拥有耕地面积1680余亩,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种植玉米。新一届支部村委成立以来,致力于解决全村移民安居工程,为老百姓安居乐业、增强农村和谐稳定奠定了基础。 北庄村在历史上曾有多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和牺牲,如今人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当中。 |
夏门村 |
在山西省晋中市境内,与长治、吕梁、临汾三市的接壤地带,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夏门村。地处太原盆地南端的夏门村,居住人口1400余人,用地面积约63公顷,是灵石县夏门镇政府驻地。在国家大力加强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工作的时代背景下,夏门村由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及特色,正焕发出勃勃的发展生机。 夏门村主要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年间,居住于此的梁氏家族是当时灵石县的四大望族之一,官宦学士众多,工商财力雄厚,因而古村落选址、布局及营建极为讲究。目前古村落中半数以上的建筑群为明清时期的山西传统建筑风貌,古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现有保存完好的院落6组共60余幢,窑洞、传统民居千余间。窑上建窑、院中修院、窑窑相通、院院相连,是夏门古村落建筑环境的一大特色。加之诸多造型雄浑、雕饰精湛的庙宇、祠堂、牌坊、店铺等,共同构成一个城堡式的古建筑群。 夏门村的百尺楼(清朝御史府)、关帝庙(清朝知府院)、对碑滩摩崖石碑三处历史文化遗产于1974年被确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村落内还有韩信墓、秦王岭、老生寨、雀鼠谷以及大夫第、深秀宅、惇叙祠堂、祭祖堂、家庙、关驿、文昌宫、竹林书院、“志矢柏舟”牌坊等多处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 灵石县夏门村已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夏门村主要建筑始建于明朝,在此居住的梁氏家族是当时灵石的四大旺族之一,族内官宦学士众多,工商财力雄厚。村里现有的古村落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的院落共60余幢,其中半数以上的建筑群为明清时期的山西传统建筑。民居内窑窑相通、院院相连,街、巷连通且有暗道相连,除方便交通和藏匿外,还具排水功能。此外,村内还有多处文物与历史遗迹。目前,该村正按照已编制完成的古村落保护原则进行修缮和保护措施。 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是一个依山傍水城堡式古村落。汾河在这里曲折而行,汾水自东向西绕村而去。汾河转弯处是龙头岗。夏门古堡就建在高高的龙头岗上。这里风景秀丽,堡内建筑雄伟壮丽,在清代嘉庆年间撰修的灵石县志中,将“夏门春晓”定为“灵石八景”之一。 “夏门”的来历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山西有一句著名的民谚叫“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说的是相传夏禹治水时凿开“灵石口”(即今夏门村所在地)导引汾河水流入黄河。清代诗人李先达《夏门道中》云“峭削夏门道,疏排禹力神”,就是引用此典故。后人为了表达对夏禹治水功绩的纪念和感激之情,特将此处命名为“夏门”,“夏门村”由此得名。 夏门村的兴盛,与史称“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梁氏家族的发迹有着密切关系。夏门梁氏的始祖梁福山于明代嘉靖年间由陕西渭南迁入夏门村居住。梁家初以佃耕为生,渐渐自耕兼商,后靠办粮店发家,家境渐趋殷实。梁氏家族崇尚诗书,仕宦传家,明清两朝族中先后有185人在朝为官,其中五品以上-66人,三品以上-18人,成为当地历史上显赫的名门望族。 夏门古堡虽经历了400余年的风霜雨雪,有部分人为的拆毁、自然的侵蚀,但始终没有改变原有的格局,仍然完整保存了原有的街巷、院落、堡墙、堡门等。 修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百尺楼是夏门标志性建筑,曾是当年梁氏家族赏景和会客之处,众多文人雅士都留下赞美诗词。 不少来过夏门古堡的专家学者都发出赞叹:这是一座神奇的古堡! |
火山村 |
火山村委位于小河公路东上边2公里,离解木公路2公里,离县城10公里,距夏门政府6公里。 火山村委共有三个自然村,113户,303口人,60岁已上的老人45人,党员10人,有耕地面积1155亩,退耕还林面积430亩,建筑面积25亩,企业占地70亩,良田面积630亩, |
占道洼村 |
占道洼村位于夏门镇西山,总人口155人,耕地面积493亩,56户。村委将在村支部的带动下向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使全村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村党委、村委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
柏坡底村 |
柏坡底村委位于夏门镇后河下片。全村134户370口人。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
寨立村 |
夏门镇寨立村位于夏门镇河西片,全村共有163户,总人口458人,支部村委共6人,其中支部3人。 寨立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基础设施齐全,村两委积极筹措资金,2008年村委投资七十万元硬化路面8400平方,新建一处健身广场,充实党员活动室。投资二十五万元绿化村庄,路旁街道绿树成荫,村容村貌发生了重大改观。自来水、通讯网络进户,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在建构建和揩开拓创新的历程中,支部、村委把道路硬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多次开会研究道路硬化方案。由村委投资70多万元,硬化路面8400多平方米,大大方便村民出行,告别了“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的不便。为了搞好服务、村里还专门成立了8人的环卫队,负责清洁路面,除草、刷树等工作。打造出一个硬化、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明和谐的新局面。 |
安家庄村 |
安家庄村委位于夏门镇西山片,距解木路2公里,村委分别由安家庄村、王家庄村、王家岭村、瓦窑占村四个自然村组成,居住人口1000余口人,耕地面积1900余亩。 我村委自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响应党的政策与号召,急村民所急,办村民所想,1990年村委投资271万元扩深井一口,建立了西山万人供水站,解决了村民人蓄吃水紧缺问题,2000年国家号召绿色产业结构调整,我村委四个自然村栽植核桃树1200亩,村委累计投资约40万元,现核桃树已初见成效,大批挂果,使村民又有一块可观的收入。 2004年政府号召村村通柏油路,我村委给四个自然村的循环公路铺了砂路,并路面修通了排水渠,总投资160万元。 2006年国家号召移民并村,我村委的四个自然村面临村庄下的煤田被挖空,村民房屋大都处于裂缝状态,我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峪口村修建了安家庄村民住宅小区,新农村建设总投资约2200万元,新农村能容纳210户村民入住,并每位村民村委白给10平方米楼房折价6500元,到2008年9约底,新农村已完工并交付使用。 安家庄村委的发展,使全体村民逐步走上小康之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
尹家庄村 |
尹家庄村委位于夏门镇西山。全村156户442口人。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
关家庄村 |
关家庄村位于夏门镇西山,总人口527人,耕地面积710亩,192户。支部村委各四人,共八人。村委将在村支部的带动下向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使全村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村党委、村委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
庄立村 |
庄立村位于夏门镇西山,辖区内有3个自然村(庄立、堡只上、西坡村),全村共 296户,762人,拥有耕地面积3311余亩,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种植玉米。支部村委成立以来,致力于解决全村人畜吃水工程和道路修建,现已峻工,村委还将4496多亩林地分到户下,为有效利用林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庄立村人民如今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当中。 庄立村与峪口村、许家店村、后庄村简况村、梁家疙瘩村、燕家庄村、文殊原村、西河底村、堡上村、陈家岭村、曲村村、北庄村、夏门村、火山村、占道洼村、柏坡底村、寨立村、安家庄村、尹家庄村、关家庄村、沟西村、弓家庄村、碾则焉村、寨头村、尹家庄村、南村村相邻。 |
沟西村 |
沟西村基本情况 沟西村位于夏门镇西山,辖区内有2个自然村(沟西、郭家上),全村共 224户,756人,男女劳力483人,有两处卫生所,拥有耕地面积1600余亩,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耕地种植玉米。新一届支部村委成立以来,致力于解决全村人畜吃水工程,现已基本峻工,村委还将6498亩林地分到户下,为有效利用林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沟西村在历史上曾有多人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和牺牲,如今人们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当中。 |
弓家庄村 |
弓家庄人口237,户数82户,耕地750亩。现有煤矿一座“晋山煤业”,弓家庄将在煤矿利润的带领下向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带领全村人民奔小康。 |
碾则焉村 |
碾则焉村委位于夏门镇西山。全村129户358口人。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
寨头村 |
寨头村位于夏门镇西山,总人口411人,耕地面积449亩,147户。支部村委各四人,共八人。村委将在村支部的带动下向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使全村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村党委、村委将一如既往、努力拼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 |
南村村 |
南村委位于夏门北山。全村130户408口人。在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的带领下,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