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柏沟位于灵石县最东端,东倚绵山山脉,与太岳林局介庙林场为界,西为宽广的静升盆地和小百沟,与张嵩村土地接壤,南与国家广电部725台,小柏沟村相依,北至大志深沟与介休市秦树乡兴地村相邻。距马和乡镇府5公里。全村0.57平方公里,村庄座北朝南,西低东高,土质肥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729200 | 030600 | -- | 查看 大柏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梧桐村 |
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西梧桐村位于马和乡西南部,距乡政府3.5公里,耕地面积850亩,全村470余口人。西梧桐村以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而著称。近年来,党支部和村委抓党建、聚民心、引外资、同致富、办实事、建新村。优化产业结构,引资兴企致富,先后引进天星煤气化公司(60万吨/年机焦)、伊鸿镁业公司和年产30万吨的成功洗煤厂。解决了村民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并且为民办实事,建桥、打坝、治滩、造地、修路、栽树,现在的西梧桐村道路平整畅通,环境卫生整洁,到达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环境美化”的标准,完善的基础设施不断发展的公益事业,让西梧桐村人过上了和谐美好的生活。 |
东梧桐村 |
东梧桐村地处马和村西南4.5公里,东至葫芦头,南于蒜峪村隔河相生。西与西梧桐相邻,北与草桥村接壤。全村人口203人,耕地面积555亩。近年来村委带领村民克服困难,积极建设新农村,完成户通水泥路3.5公里,新建村委办公楼。架设路灯,净化村内环境,该村被县政府确定为全县园林村。 |
曲陌村 |
曲陌村位于马和乡以南2.5公里,东至曲陌梁,与尽林头村为界,西与下寨,南头,杨家原土地相连,北与马和村土地接壤,全村总面积1.1平方公里,地形南高北低,东靠大山山脉,西接冲积平原,山脉呈一曲线。该村现有140户,429人,其中非农业户口5人。姓氏以王,李,赵,为主其中李姓最多,约占全村总人数的40% |
腰庄村 |
腰庄村位于马和乡南端,距乡镇府5公里,东,南,西,三面环山,以太岳林局,介庙为主界,北与军寨村隔沟相望,地形狭长,一条季节性河流从后沟蜿蜒流淌。全村1.26平方公里,村庄依山顺沟,气候偏凉,全村现有46户,128人。2009年8月,村主任李建强在政府的号召和帮助下,修筑了长700米,宽4米,厚18厘米的高标准水泥路一条,共计投资18.2万余元,其中村投资3.3万元,现在该村交通极为便利。 腰庄村与西梧桐村、东梧桐村、曲陌村、南头村、杨家垣村、尽林头村、大柏沟村、小柏沟村、张嵩村、许家坡底村、马和村、葫芦头村、军寨村、下寨村相邻。 |
南头村 |
南头村位于绵山脚下西南端,东至曲陌,军寨,西至下寨,杨家原。南至摩天岭谷底,北与下寨,曲陌土壤相接。村庄地形座南朝北,村民建筑与占地面积均呈圆形。一年四季青山环绕,树木成林。全村现有人口116人,村庄占地面积330亩,其中耕地面积300亩,建筑面积28亩,东西长一公里,南北长2公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土豆。 |
杨家垣村 |
杨家垣村198户,531口人,有耕地873.94亩,党员17名,紧临大运高速,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肥人勤,是马和乡新农村建设村之一,近年来,该村支部、村委团结务实,奋力争先,强化基层设施建设,倾力实施民心工程,发展核桃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杨家原一定会建设成为更加富裕、和谐、文明的新家园。 |
尽林头村 |
马和乡尽林头村位于绵山脚下,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全村130户,530口人。耕地面积1200余亩,既无矿产资源可依,也无工矿企业可靠,近年来,尽林头支部、村委一班人努力践行“-”重要思想,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农村建设步伐,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村通沙砾路工程,硬化、美化、亮化了村中道路。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了万头猪场落户本村,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克服困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极大的提高了本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发动群众,组织锣鼓队、柔力球队,极大地丰富了村民文体生活,使尽林头村呈现出景色秀丽、村容整洁、和谐稳定,生机昂然的新农村气象。 |
大柏沟村 |
大柏沟位于灵石县最东端,东倚绵山山脉,与太岳林局介庙林场为界,西为宽广的静升盆地和小百沟,与张嵩村土地接壤,南与国家广电部725台,小柏沟村相依,北至大志深沟与介休市秦树乡兴地村相邻。距马和乡镇府5公里。全村0.57平方公里,村庄座北朝南,西低东高,土质肥沃。 |
小柏沟村 |
小柏沟村位于绵山脚下,距乡镇府4.5公里,距县城16公里,东以太岳林局,介庙林场为界,西与张嵩村土地接壤,南于千年华夏忠孝圣贤地“介庙”相依,北与大柏沟相依。全村面积1.33平方公里,南北较长,呈不规则三角形,居民大部分以沟,坡向阳而建。全村现有154户,448人耕地面积697亩。 |
张嵩村 |
张嵩村位于绵山脚下,是马和乡第二大村,拥有1600余人,耕地3500余亩,党员42名。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团结奋进、求实创新、开拓进取、引导和率领广大群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勤劳致富、稳步前进,有力的促进了村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增收。在抓好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同时,村支部和村委以建设和谐文明新村为目标,从每个家庭入手认真实施了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不断提高了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初步实现了内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 |
许家坡底村 |
许家坡底村位于灵石城东12公里处,地处马和乡最北端,东至县国营苗圃为界,西与静升镇南原相邻,南和马和乡土壤相接。北靠永吉大道与静升王家大院南北相望,属静升盆地的中心地带,全村总面积0.63平方公里,村庄座西朝东,交通四通八达,村庄地形西高东低,村中一条旧巷,又龙天庙1座,现已不复从在。该村以吴,李,郭姓为主。 |
马和村 |
马和村位于县城东12公里处,北面紧邻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和108国道,东南面背太行支脉太岳山,祁临高速公路侧村而过,西面毗邻本县翠峰镇,全村共有32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800人,非农人口400人,耕地面积4780亩,全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且土地肥沃、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是个安居乐业的好地方。 近几年来,我村在县、乡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带领全村广大村民团结奋斗,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好成绩。二〇〇六年,被上级评为市级文明村。 |
葫芦头村 |
葫芦头村于马和乡西南部,地处黄河高坡,东与杨家原村相邻,西与东梧桐村接壤,南于翠峰镇欢坡村有垣相隔,北靠黄土黄土丘陵,于静升草桥相隔,村东西跨2公里,南北跨3公里,总面积6平方公里,分南庄,村里,北庄三片,大运高速服务区设在这里。全村223户,580人村中路面为沙石土路,电视,电话已普及。个别家庭安装了电脑。 |
军寨村 |
军寨村位于马和乡东南3公里处,东以太岳林局,介庙林场的金牛沟为界,西与南头村的南梁相邻,南街腰庄,北与曲陌村相连。全村总面积0.83平方公里,均处于大山之间,地势南高北低,地形狭长。村大部分建筑座东朝西,南北约500米长,东西不足百米。该村有78户,281人,实际长住人口110人。 |
下寨村 |
下寨村位于马和村南2公里处,东至曲陌,南至神泉沟,西联葫芦头,北通杨家原。地形成不规则椭圆形。南北2.5公里,东西3.5公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村境南多坡,丘林树木成林,四季常青。全村现住人口312人,户数110,非农6人。全村,代,尤,王姓居多。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西梧桐村位于马和乡西南部,距乡政府3.5公里,耕地面积850亩,全村470余口人。 下寨村与西梧桐村、东梧桐村、曲陌村、腰庄村、南头村、杨家垣村、尽林头村、大柏沟村、小柏沟村、张嵩村、许家坡底村、马和村、葫芦头村、军寨村相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