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运城 >> 临猗县 >> 临晋镇 >> 赵窑村

赵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赵窑村谷歌卫星地图)


赵窑村简介

  赵窑村位于临晋镇东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1个自然村组成,共2个居民组,50名党员,600口人,总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果树1500亩,桃树200亩,其它100亩,人均收入超过5000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我村在村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经过村两委会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工作。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821102 044000 -- 查看 赵窑村谷歌卫星地图

赵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赵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北大村

  临晋镇北大村位于临晋镇东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 1 个自然村组成,共 5 个居民组,29 名党员, 962口人, 总耕地面积 2000 亩。其中果树900 亩,桃树 600 亩,其它 500 亩,人均收入超过 3800 余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    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群众为核心,以群众的事为落脚点。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经支村委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事宜。   

太平庄村

  太平庄村位于临晋镇西南,西临角杯乡,东临云冲村,南靠西窑村,距离临晋镇人民政府大约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其中包括自然村1个,居民组1个,共有农户数80户,总人口380人,其中有0党员10人,两委班子健全,支部3人,村委3人,村支两委干部交叉任职1人。2009年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1人,已在第九届两委换届选举中人村副主任一职。目前本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土地面积1167亩,耕地169亩,园地990亩,林地8亩,劳动力170人,外出务工33人。 近年来,在临晋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太平庄村发展迅速。    一、组织建设落实,奠定工作基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支村两委以身作则,百姓遵纪守法,办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积极筹措资金,切实为民办事。村级道路硬化,方便百姓出行。几年来,村里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村硬化道路,修建文化活动广场,进一步创造村民学习条件,美化环境,方便百姓。    三、村容村貌整治,亮化美化环境。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开展“两化、三清、四改”村容村貌整治率达90%,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管机制。认真落实办公公开、财政公开、政务公开制度,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增强了村民的民主管理意识。    新一届两委班子在上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村文明程度和整体素质。   

西窑上村

  临晋镇西窑上村位于临晋镇西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1个自然村组成,共3个居民组,12 名党员, 418 口人, 总耕地面积 1396 亩。其中果树 1050 亩,石榴200亩,杏、李、桃等小杂果种植面积90余亩,粮棉种植50亩左右,人均收入超过4600余元。    我村耕地大部分分布于二坡台地,农作物日照时间相对较长,早熟品种成熟期提前10--15天。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我村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    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群众为核心,以群众的事为落脚点。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过支村委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事宜。   

永乐屯村

  永乐屯村位于临晋镇西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村共2个居民组,15名党员,530口人,总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果树1500亩,桃树200亩,其它100亩,人均纯收入超过5500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我村在村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群众为核心,以群众的事为落脚点。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张包村

  张包村位于临晋镇西南方向,全村分三个居民小组,共有231户,948口人,耕地面积600多亩,党员28名,目前,张包村以苹果树为指导产业,土地肥沃,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村。    张包村秉承“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宗旨,全面落实山西省“五个全覆盖”工程,建立了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内设篮球场地,村级党支部委员会,计划生育服务室,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室等。同时,张包村还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加强绿化、美化、硬化、亮化覆盖面,积极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在新一届支村委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未来的张包村将借助新农村建设的春风,以豪迈的热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向着“农村城市化”目标大踏步前进,使张包村变得更加富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张留村

  张留村地处临晋镇西南,是临晋镇最大的自然村,全村土地总面积约为七千余亩,总人口约2421余人,500多户,下辖9个村民组和一个自然村。张留村现有党员52名,党支部一个。距临晋镇十余公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落发展相对落后,村容村貌基本整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近年来,我们依托果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果业经济,投资兴建果库2座。村现有小学1所,幼儿园1所,义务教育入学率和毕业率均为100%。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村内建有文化体育广场1个,乒乓球桌2套,戏台1座。为人民群众休闲锻炼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也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氛围。   近年来,张留村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大力争取县乡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开展新农村创建,广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响应上级部门新的五覆盖政策,村内巷道硬化基本全覆盖、便民服务商店、文化体育广场、图书室、新农保、新农合、有线电视等全覆盖。   随着城镇规模日益壮大,张留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张留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下豆氏村

  下豆氏村位于临晋镇西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共4个居民组,23名党员,1027口人,总耕地面积3400亩。其中果树2800亩,桃树300亩,其它200亩,人均收入超过4800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我村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    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群众为核心,以群众的事为落脚点。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经过支村委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事宜。   

考早村

  考早村位于临晋镇西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共4个居民组,34名党员,1370口人,总耕地面积3100亩。其中果树2900亩,桃树150亩,其它50亩,人均收入超过4550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我村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    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人民群众为核心,以群众的事为落脚点。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经支村委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事宜。      

冯家卓村

  冯家卓村位于临风路段,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目前共有党员23名,六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700多口人。    经济作物种植情况:全村共有1810人,村民以种植苹果和棉花为主,也有少数农户种植小麦以及靠养殖为生。苹果品种繁多,以红富士为主。占种植面积的85%。苹果常遭病虫害,但以往都能很好祛除。近期突现一种新的虫害,当地农民称之为绵蚜,此类害虫个体极小,不容易被发现,红色,繁殖能力强且快,借助风和在衣服上附着甚至都可以传播。专门长在果树皮的破损处。结白色茧。棉农的主要问题是棉花杆没有利用空间,收获后的棉杆大多焚烧填埋当作肥料,以前村里有个加工厂,专门加工木板。原料是棉杆。靠收购为主,每三轮车十元,后来经营不善倒闭了。    鸡场经营情况:鸡种多为红皮蛋鸡,共3000只左右,蛋按箱卖,饲料为混合饲料,经营养殖都比较好,鸡痘或鸡常见病都很少发生。    村中贫富差距悬殊:有的农户有私家车,而有的农户至今仍然住在简陋的土房里。主由于当地地理条件比较优越,在以往同等条件下,村民生活比其他地方要好。孩子不上学将来也能生活的很好。能上大学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庭条件不好的。   

过凡村

  临晋镇过凡村位于临晋镇东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共 5个居民组,25名党员,1238口人,总耕地面积 4054 亩。其中果树3000 亩,桃树 50亩,其它 1004亩,人均收入超过4500 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我村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    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群众为核心,以群众的事为落脚点。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经过支村委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事宜。   

黑顺村

  黑顺行政村位于临晋镇东南部,辖1个自然村,距离镇政府4.4公里,东邻本镇南大站西堡村,南至本镇过船村,西至本镇南连村,北至本镇石家卓村。土地面积2229亩,耕地334亩,园地1875亩,林地20亩,自然条件较为优越,村民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苹果、桃、杏等,人均收入5800元。    黑顺行政村包含居民组5个,共有农户数127户,总人口624人,劳动力299人,党员18人,外出务工66人。    黑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农村教育普及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电话、电视入户率达100%;电脑入户率达20%;改建新型厕所97户,特困户救助实行应保尽保。    2008年黄河引水工程启动,投资10万余元,顺利完成了引黄河甜水,解决了多年来村民饮用含氟量大的水、水难喝的问题,实现了甜水到各户,用吃水方便。    2010年5-7月,新建村委会一座、卫生室两间。    2011年,修建文化广场一个,内部健身器材、娱乐设施齐全,开设 “农村书屋”一个。    2011年7月,投资16万元修建了北起董家庄村西,穿越南连村耕地,南至黑顺村口的80U型防渗渠道1900米,补修村内40U型防渗渠道1200米两项水利建设工程,不仅解决了村民多年来浇地难、浇地贵的问题,而且解决了村庄雨涝排污的难题,深受群众的欢迎。    黑顺村两委班子,观念更新,方法创新,作风转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更加坚定,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更加牢固,两委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加。    过去,群众埋怨说:“黑顺黑顺,只黑不顺”,现在,“干群一心谋发展,男女老少俱欢颜,改天换地唱高歌,黑顺一步一层天!”   

南连村

  南连村位于临晋镇西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共9个居民组,46名党员,1811口人,总耕地面积4000亩。其中果树3600亩,桃树200亩,其它200亩,人均收入超过5500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我村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    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群众为核心,以群众的事为落脚点。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经支村委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事宜。   

前胡村

  前胡村位于临晋镇西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1个自然村组成,共1个居民组,9名党员,360口人,总耕地面积940亩,其中果树740亩、桃树90亩、其它110亩。人均纯收入超过4700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前胡村在村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群众为核心,以群众的事为落脚点。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景家卓村

  临晋镇景家卓村,地处临猗西半县,临晋镇东两公里,峨嵋坡下临风路旁,土地平坦,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古称农桑佳地。有景家卓、吴家卓、卓儿村3个自然村,8个居民组,347户,1409人,耕种着4044亩土地,主导产业是苹果,特色产业是工业经济。2011年人均纯收入6300元,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巷巷通水泥路,完成了巷道的硬化、美化、净化和亮化。    一、调产富民奔小康    通过三次调整,村4044亩土地形成“363”格局,即3000亩优质富士果,600亩澳洲青苹,300亩梨、柿、桃,使农业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果业合作社的成立,又规范了农产品销售市场,扩大了销售渠道,提供了技术服务,从而促进“一村一品”健康快速发展。    二、引资办工业,工业促发展    1、2002年引资1000万元,占地20亩,建成西半县最大的恒温果库——仁和果库、浩鹏果库三座。既搞好了果品贮藏,拉长了鲜果货架期,又提高了果品综合效益,对稳定果品价格、保护果农和客商利益有着重要意义。    2、引资1个亿,在村建成了亚洲最大的生产线——恒兴果汁厂,每年消化400余名劳动力,使农业产业化链条得到进一步延伸。龙头企业积极向特色资源、主导产业靠拢,带动了“一村一品”工程的发展,“一村一品”也为龙头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农产品。    3、2004年发动群众集资入股600余万元,建成了争跃饲料有限公司,既解决了果汁厂果渣的污染问题,又解决了40余名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1、抓好环境整治,着力创建美好家园。   一是投资18万元,解决全村安全饮水问题,让群众喝上无公害、无高氟的黄河水;投资 45万元,全村道路实现全硬化,实现户户通水泥路,村庄干净、整洁、卫生;二是完成庭院净化,太阳能安装的农户超过60%;三是无公害生态园建设,以“生态园、高效园”为目标,科学管理、改革创新、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促进增收。    2、突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新村   深入开展“树新风、美环境、比致富、评五好”的争创活动,弘扬家庭美德、公社公德,坚持民主管理治村,唱好民主管理这台戏,建好民主理财小组、计划生育协会、红白理事会、治安联防队、民事调解小组、道路保洁协管员等群众性自治组织。通过群众询事、干部说事、代表议事、公开办事、群众评事的五个程序,让广大群众真正享有村级事务的管理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3、强化公共服务,服务为民服务水平   确保农村教育普及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电话、电视入户率达100%;电脑入户率达30%;特困户救助实行应保尽保。    四、生态村庄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1年景家卓行政村被确定为省级生态村,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我们决心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学习优秀经验,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村。首先加强领导,统一认识,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制定了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制度。其次营造宣传氛围,提高村民素质。利用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和生态文化广场为契机,结合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各种载体,开展村民素质教育,不定期组织广大村民接受生态文明、健康生活等知识的学习,在全村开展十星级生态文明户的创建活动,促进村民素质的提高,让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步伐走得更远。    我们的发展目标是:采取政策扶持、龙头带动、市场拉动、科技驱动,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农民收入。经过几年努力,实现农民纯收入达到8000元,实现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医疗卫生条件大为改观。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强化基地建设,树立品牌,创新机制,从而打造出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真正使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云冲村

  云冲村位于临晋镇以西,紧邻万临路,交通便利,距临晋镇仅三公里。全村4个居民组共212户,总人口899人,劳动力为450人,党员29人。全村土地面积2489亩,主导产业为苹果、桃、棉。2011年村人均收入有7151元。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谢继红带领下,全村果业发展迅速,间伐技术及纸加膜技术的推广以及带来的收益渐渐被农民朋友所看到,这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重要途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硬化了村委会广场,并购置了篮球架、以及多种健身器材。加强村广播电视、图书馆和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此外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基本医疗网络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村卫生所达到合格标准;将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引导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向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更迈进一步。      

南大村

  南大村位于临晋镇东南方,地处运临路段交通便利、风景怡人,我村由南大村、站西堡、山东庄、吕宅堡、站北堡五个自然村组成,共14个居民组,分成5个党小组,共76名党员,2946口人,总耕地面积8668亩,人均收入超过3600余元。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目前,全村经济发展迅速,村民生活富裕,稳定和谐。我村先后被县表彰授予“红旗党支部”、“先进党支部”、“先进文明村”、“模范村委会”等荣誉。    我村主要以苹果、梨、桃、棉花这些农作物为主,近年来,我村依靠强大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大型贮藏冷库建造,为我村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提升。2009年,我村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建大型文化广场一座,内设各种体育器材,丰富村民文化、健身活动。农业建设方面,修建防渗渠道2公里,确保全村所有渠道防渗达到90%以上,群众灌溉大面积使用夹马口引黄双配套,浇灌面积达到100%,为村民创造了有利条件,旱涝保丰收。    随着小城镇建设规模日益壮大,南大行政村将凭借我村独特的优势,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南大行政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北月村

  北月村地处临晋镇东北方向,包含自然村5个,居民组8个,共有农户数425户,总人口1845人,土地面积5457亩,耕地957亩,园地4480亩,林地20亩,劳动力1055人,外出务工122人。现有党员39名,党支部一个。距临晋镇约六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村民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生,主要收入来源于果园,近年来,我们依托果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果业经济,投资兴建果库两座。    我们村紧扣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加快我村发展步伐,紧跟社会发展脚步。目前, 村内建有文化活动广场1个,健身器材配备完善,。为人民群众休闲锻炼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也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氛围。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北月村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大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开展新农村创建,广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响应上级部门新的五覆盖政策,村内巷道硬化基本全覆盖、便民服务商店、文化体育广场、图书室、新农保、新农合、有线电视等全覆盖。现在我村教育普及率达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电话、电视入户率达100%;电脑入户率达20%;    随着城镇规模日益壮大,北月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北月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泉杜村

  泉杜村地处临晋镇东部,包含自然村2个,居民组10个,共有农户数554户,总人口2355人,土地面积6995亩,耕地495亩,园地6470亩,林地30亩,劳动力1145人,外出务工210人。下辖9个村民组和一个自然村。泉杜村现有党员60名,党支部一个。距临晋镇十余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村容村貌基本整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我们村的江石榴远近闻名,近年来,大力发展果业经济,投资兴建果库3座。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民间文艺活动丰富多彩,每年举办老年文化节,村内建有文化广场活动中心1个,舞台1座。为人民群众休闲锻炼提供了优越条件,同时也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氛围。泉杜村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大力争取县乡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开展新农村创建,广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响应上级部门新的五覆盖政策,村内巷道硬化基本全覆盖、便民服务商店、文化体育广场、图书室、新农保、新农合、有线电视等全覆盖。   随着城镇规模日益壮大,泉杜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泉杜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代村村

  代村位于临晋镇东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7个自然村组成,共7个居民组,55名党员,2045口人,总耕地面积6143亩。其中果树4100亩,石榴树 1600亩,其它443亩,人均收入超过7200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我村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   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群众为核心,以群众的事为落脚点。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经过支村委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事宜。   

许家庄村

  许家庄村位于临猗县临晋镇北一公里处,与当地峨嵋岭紧紧相连,有2个居民组,102户,430口人,劳动力260人,党员17人,土地面积1300亩,耕地面积1100亩。    许家庄村地势开阔平坦、灌溉便利、光热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全县重要的粮棉主产基地。近年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植苹果是本村的主导产业。目前,村里拥有优质苹果基地和小杂果1000余亩,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另外,劳务输出是我村的优势产业,依托于附近企业的务工人员达30%以上,年收入超过100万元。村内实现水泥道路全覆盖,村有卫生所、文化中心,满足了村民医疗、文化娱乐方面的需要。如今的许家庄村,巷道笔直整洁,游园草绿花香,经济快速发展,民风淳朴文明,呈现出一派经济繁荣、祥和安定的新气象。      

高运村

  高运村位于临晋镇东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1个自然村组成,共2个居民组,15名党员,435口人,总耕地面积1400亩。其中果树1100亩,桃树200亩,其它100亩,人均收入超过5000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我村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    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群众为核心,以群众的事为落脚点。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经过支村委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事宜。   

赵窑村

  赵窑村位于临晋镇东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1个自然村组成,共2个居民组,50名党员,600口人,总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果树1500亩,桃树200亩,其它100亩,人均收入超过5000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我村在村两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经过村两委会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工作。   

坑东村

  临晋镇坑东村位于临晋镇西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坑东村由 1 个自然村组成,共 1 个居民组, 7 名党员,291 口人,总耕地面积 1140 亩。其中果树 900 亩,桃树 100亩,其它 140 亩,人均收入超过 4500 余元。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坑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坑东村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率先完成了新的“五个全覆盖”任务,全村大小巷道全部硬化到位,去年高标准建成村门楼一座,大大提高了坑东村的整体形象,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坑东支村两委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群众为核心,以增加村民的生活幸福感为己任,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为把坑东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而奋斗!   

坑西村

  坑西村位于临晋镇西北方向峨眉岭下一个自然村,距临晋镇二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全村有土地面积2500余亩,耕地面积2200余亩,黄河水灌溉面积1000余亩,深井灌溉1000余亩,耕地面积基本实现水利化,以种植苹果、棉花为主,人均二亩经济林。全村下辖四个居民组,四组是邻村城北庄一个小村庄,全村150户,717口人,总劳动力368人,党员28人。坑西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村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每年春节、元宵节,村民都编排舞蹈、以大联欢的形式欢度节日。    2006年,金硕烟具厂在该村落户,现有工人100多人产品远销东欧一些国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千头猪厂2008年已建成,投资60多万元,已形成规模。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给村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茶余饭后,农闲时间,扭秧歌、跳健身操、打篮球、下象棋、看书、看报,成为该村的主要生活方式。该村有老年协会、果业协会、养殖协会、锣鼓队、女子舞蹈队、篮球队,村民们正满怀信心的在新农村建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临晋村

  临晋村位于临晋镇镇中心,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8个自然村组成,共12个居民组,74名党员,2708口人,总耕地面积5000亩。其中果树3600亩,桃树1000亩,其它400亩,人均收入超过4900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协调推进三个文明建设。    我村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    我们一定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群众为核心,以群众的事为落脚点。认真办好村民的每一件事,做好人民的服务员。    经支村委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事宜。   

西关村

  西关村地处临晋镇城区,有5个自然村,全村土地总面积约为六千余亩,总人口约2968人800多户,下辖11个村民组。西关村现有党员70名,党支部一个。西关村西邻万临路,北有临耽路,东、南有临永路,交通四通八达,有学校三所,幼儿园、小学、初中,医疗室一座,文化广场两处。西关村以果业为主导产业,全村80%耕地为果树种植,全村耕地全部为黄灌水,防渗渠道通往田间地头。西关村村支部、村委会高度重视民生工程。    在硬件建设上,大力争取县乡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开展新农村创建,全村已全部完成防氟改水,为积极响应上级部门新的五覆盖政策,村内巷道硬化基本全覆盖、便民服务商店、文化体育广场、图书室、新农保、新农合、有线电视等全覆盖。随着城镇规模日益壮大,西关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格局,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西关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樊家卓村

  樊家卓村位于临晋镇西北方向,距离临晋镇约1.5公里,全村总住户数260户,总人口1163人。全村共有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355亩,人均收入超过4500余元。    樊家卓村党支部,共有26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7名。通过换届选举,村两委班子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村民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尽管村集体经济薄弱,但两委班子紧紧团结党员、村民代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十六字方针,大力实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先后完成了巷道硬化98%、落实了新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工程、投资9万元修建了400平方米的体育文化活动广场。今年投资2万元安装了路灯60盏,使村民告别了晚上摸黑走路的历史现象,有效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   

石家卓村

  临晋镇石家卓村位于临晋镇东南方向,交通便利,风景宜人。我村由2个自然村组成,共 5个居民组, 25名党员, 941口人, 总耕地面积3426亩。其中果树2000亩,桃树700亩,其它726亩,人均收入超过5800余元。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强村级建设,以民心工程为先导,聚民心,得民意,把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做为目的,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工作。我村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完成“五个全覆盖”的各项任务,并在届内高标准完成了本村的重点工程。得到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各项惠民工程一一落实到位。经过支村委的共同研究,制定好本村的重点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村委一班人,一定会齐心协力、认认真真办好本村的各项事宜。   


赵窑村特产大全




赵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