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唐村地处峨嵋岭,位于耽子和北辛交界,是耽子镇的北大门。全村共有8个居民组,430户,1520口人,共有党员42名,支村委干部共计6人,总耕地5911亩,以果业为主导产业,2013年人均年收入9875元。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821108 | 044000 | -- | 查看 陶唐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柳家卓村 |
柳家卓村位于临猗县耽子镇西南部,东距镇政府所在地耽子村5公里,乡道023线纵贯南北交通便利。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551户2158人,其中劳力1315人,党员48名,村支两委干部5人。 全村现有耕地6184亩,其中果树3200余亩,主要以苹果树、柿子树为主。因有黄灌,水资源较为丰富。村养殖业以养猪、羊为主。人均年收入9873元。 |
北畅村 |
北畅村位于耽子镇西南,距镇政府所在地耽子8公里。南与南畅相邻,北接柳家卓,一条县级公路由南而北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北畅村由3个居民小组组成,235户,929人,其中党员28人。村里共有耕地3100余亩,主导产业为果树,品种多而优,已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13年人均年收入9467元。 |
北张村 |
北张村位于峨嵋岭台垣一带,处于临耽大道以东,交通非常便利。全村土地总面积40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大约2500多亩。 我村共有8个居民组,312户人家,1112口人,658个劳力,2013年人均年收入9828元。党员人数38个。在2010年确定为“新农村推进村”。 |
耽子村 |
耽子村地处临猗县西30公里,西邻耽子镇,地处峨嵋岭垣上地区,地势平坦,光照充足。现有6个居民组,356户,1450口人, 5361亩耕地地,具有井、黄双配套的水利优势。主导产业以苹果为主,苹果种植面积占到全村耕地的百分之六十。 耽子村共有38名党员,村两委班子成员7名。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在耽子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助推了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2013年全村人均年收入9786元。 |
耽子庄村 |
耽子庄村地理位置优越,毗邻镇政府,巷道硬化率为100%,交通便利。全村共有3个居民组,107户,397口人,全村有劳力260人,耕地面积1629亩,村内共有党员16名,两委干部5名,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苹果是特色产业,果树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3%以上,2013年人均年收入8050元。 耽子庄村将依托交通便利优势,大力发展果品种植,成立苹果专业合作社。借助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开拓创新,大步前进,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耽子庄村呈现在大家面前。 |
东贾村 |
耽子镇东贾村位于耽子镇东南,距镇政府所在地耽子8公里。南与周家窑相邻,北接北张,交通由连接耽子镇唯一的一条路连接。 东贾村由2个居民小组组成,71户,232人,其中党员12人。村里共有耕地1000余亩,主导产业为果树,品种多而优,已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2013年人均年收入9400元。 东贾村与柳家卓村、北畅村、北张村、耽子村、耽子庄村、高堆村、后土营村、堡里村、柳村村、韩高庄村、莫道池村、孙远村、陶唐村、西窑里村、周家窑村、南畅村、潘家庄村、上王村、靳家卓村相邻。 |
高堆村 |
高堆村位于临猗县耽子镇西北部,共有耕地面积5251亩,地势平坦,环境幽雅,交通便利。 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共 387户,总计人口1342人,劳力644人,党员40名,村支两委干部5人。 大部分村民仍以第一产业即种植业作为主要行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以苹果树、桃树等为主。因有黄灌,水资源较为丰富。村养殖业以养猪、羊为主。年人均收入8185余元。 高堆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以楹联活动为主,每年举行一次,受到市楹联协会和镇政府的多次表扬。 |
后土营村 |
后土营村地处耽子镇西南处,与角杯镇接壤,南与古今屯为邻,西与蔡高村为邻,北接孙远村,东邻柳家卓村。全村共有一个行政村和一个自然村,通村路交通便利,地行为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全村共有土地面积4800亩,耕地面积4500多亩,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 后土营村共有5个居民小组,307户,总人口数1148,劳动力750人,党员23人。2013年人均年收入11445元 |
堡里村 |
堡里村位于耽子镇西南部,村容整洁,民风淳朴。全村4个村民小组,住户235户,户籍人口 973人, 其中党员24人,耕地面积有2750亩,主导产业以苹果为主,兼种桃、棉花、玉米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堡里村主要产业仍以第一产业即种植业为主,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以果树为主,人均年收入为9445元。 |
柳村村 |
柳村地处峨嵋岭北垣高地,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西距耽子镇有7里路程,东临闫家卓,一条大路至通临卓大道,交通十分便利。 全村6个居民组,共有543户,人口1973人,占地面积8500亩,其中耕地面积7003亩,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业种植。经济作物主要以苹果为主。现有各类果树面积6800余亩,年产苹果850万斤。果品加工业也在迅猛发展,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带动了全村及周边村镇的经济发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9356元。 |
韩高庄村 |
韩高庄村地处耽子镇西北,与孙吉镇、北辛乡接壤,1.7公里通村大道与县级三赵路连接,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全村人口750人,耕地面积2700亩。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 全村硬化、绿化、亮化、净化实施到位,人居环境明显提升。水利条件优越,2700亩农田全部具备了井黄双配套浇灌。成立了果业协会、果品销售中介协会,2100亩果品生产、销售成为全村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2013年人均年收入9814元。 |
莫道池村 |
莫道池位于耽子镇西北角,与陶唐、潘家庄、耽子庄邻近。莫道池属于独立行政村,共有土地面积3600亩,其中耕地面积2980亩;共有6个居民组,213户,总计人口821人,党员24人,2013年人均年收入9350元。 |
孙远村 |
孙远村位于临猗县耽子镇西北端,东与潘家庄接壤,西与孙吉镇交界,南与后土营接壤,北与韩高庄相邻,地势平坦,环境幽雅,交通便利。 全村辖10个居民组,共463户,总计人口2059人,劳力850人,现发展党员70名,现届支、村两委干部共8人,村民代表30人。 现有耕地面积5893亩,以种植苹果、葡萄、核桃和玉米为主导产业,设有葡萄专业合作社,特产蜜枣,现有6家蜜枣加工厂,另外,村还有3家养殖大户,共有猪500多头,年人均收入10711元。 |
陶唐村 |
陶唐村地处峨嵋岭,位于耽子和北辛交界,是耽子镇的北大门。全村共有8个居民组,430户,1520口人,共有党员42名,支村委干部共计6人,总耕地5911亩,以果业为主导产业,2013年人均年收入9875元。 |
西窑里村 |
西窑里村位于耽子镇南端峨嵋岭边沿,交通便利,村总土地面积为1200亩,其中耕地面积有1028亩。辖区内有1个村民小组,共62户人家,总人口218人,其中劳动力157人,全村共有党员13名,2013年人均年收入为8700元。 |
周家窑村 |
周家窑村位于耽子镇东南处,三面环沟,交通基本便利,村总土地面积为3900亩,其中耕地面积有3200亩。辖区内有6个村民小组,共248户人家,总人口954人,其中劳动力723人,全村共有党员35名,2013年人均年收入为8600元。 |
南畅村 |
南畅村位于临猗县耽子镇西南部,共有耕地3739亩,地势平坦,环境幽雅,交通便利。 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共 320户,总计人口1377人,劳力687人,党员30名,村支两委干部8人。 村民仍以第一产业即种植业作为主要行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以苹果树为主。因有黄灌,水资源较为丰富。人均年收入10031元。 |
潘家庄村 |
潘家庄村位于临猗县耽子镇西北部,共有耕地面积2930亩,地势平坦、环境优雅、交通方便。 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235户,人口908人,党员30名,支村委干部6人。 大部分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有黄灌水资源较为丰富,村养殖业以养鸡、猪、羊为主,2013年人均年收入8656元。 潘家庄村与柳家卓村、北畅村、北张村、耽子村、耽子庄村、东贾村、高堆村、后土营村、堡里村、柳村村、韩高庄村、莫道池村、孙远村、陶唐村、西窑里村、周家窑村、南畅村、上王村、靳家卓村相邻。 |
上王村 |
上王村地处耽子镇最偏远地带,由于东南环沟,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变,对本村经济的发展和村民文化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上王村668人,户数168户,有劳动能力的有401人,其中党员23人。 上王村的土地面积有3000亩,其实可耕地面积是2000亩,我村低处坡上,主导产业是果业,包括苹果、杏、柿子等,另外还有棉花和黄豆一些副业,2013年人均年收入9700元。 |
靳家卓村 |
靳家卓村位于临猗县耽子镇西北部,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共404户,总计人口1576人,党员47名,村支两委干部7人。 大部分村民仍以第一产业即种植业作为主要行业,种植的农作物主要以苹果树、桃树等为主。因有黄灌,水资源较为丰富。村养殖业以养猪、羊为主。人均年收入10481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