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运城 >> 万荣县 >> 贾村乡 >> 杨郭村

杨郭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杨郭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郭村简介

  杨郭村位于贾村乡以东,地处王开线沿线,交通便利,地势平坦,便于耕作,土质肥沃。杨郭村共有3685口人,965户,14个居民小组,其中有劳动力的1800余人,党员65人。村建有一处油桃交易市场,配套建设有大型果库5座,是我乡果品物流的集散地;耕地面积1万1千余亩,果树6000余亩,油桃3500余亩,苹果、油桃已成为我村的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1800左右。
   2010年,杨郭村新建杨郭逸夫学校,其中新建教学楼一座,图书馆一栋,学生宿舍楼一栋,教职工宿舍一栋,目前已投入使用;2011年新建村委会大楼一座;随着北赵引黄工程的推进,目前已完成中干渠系的建设,北干渠系也在紧张施工中,待工程完工后,可实现全村果树园地的全浇灌,有效增加果农的收入;在巷道硬化建设方面,根据“五个全覆盖”的精神,杨郭村加紧巷道硬化步伐,明年七月份达到户户通,使巷道硬化达到全覆盖。
   在文化建设方面,增加了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新建村文化活动广场并配套安装体育器材、农家书屋等,并将村党支部活动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资源整合为一体,用于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杨郭村一条条水泥硬化过的巷道,干净、整洁。巷道两旁的绿树、花木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一排排整齐的村民住宅宽敞明亮,有的还盖起了二层楼,一步步走进了文明富裕村的行列。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将实现百姓安居乐业、政通人和、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822206 044000 -- 查看 杨郭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郭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杨郭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东思雅村

  东思雅村位于贾村乡东南部,东靠高村乡北薛村以及本乡的五福村,南与王显乡偏店村接壤,西与西思雅村比邻,北与本乡杨郭村相连。全村共四个居民组,330户,28名党员,1184人,土地面积4188余亩,劳动力人数占到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耕地面积4000亩,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庄    改革开放以来,全村人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主导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全村主导产业、苹果已达3000余亩,是东思雅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村共有4眼深井,远远不够农民浇地使用。去年以来,北赵引黄工程中干渠从村自西向东流过,配套末级渠系已基本完工,覆盖面积将近3000余亩土地,这对东思雅人民在主导产业苹果生产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东思雅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第八届村委会的带领下,通村路及街巷道硬化4000米,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加强文化广场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素质,活跃农民生活,使我们村不断地向新农村标准化推进。   

杜村村

  杜村位于孤峰山以西,贾村乡西南方,交通基本便利,随着“五个全覆盖”工程的事实,全村巷道、户道实现硬化全覆盖,实现户户通,有耕地面积和沟坡面积约7600余亩,村中有古建筑土地娘娘庙一座,常年有香客来此祈福还愿。   本村有14个居民组,728户,2716口人,有务农人员和外出打工人员1760人,其中有党员73人。   2009年多方集资和政府扶持,新盖了教学大楼和老年活动室;2010年又建了学校的餐厅和学生宿舍楼,购置了学生的一切学习工具、桌椅、办公用品和电脑等学习器材,村民朴实敦厚,无任何违法的组织和违法的活动,村中干净整洁;2011年杜村党支部、村委会带领群众开始搞蔬菜大棚种植,新建大棚12个,第一批蔬菜在春节前已上市,同时大力实施北赵引黄工程,可解决使全村90%的果园浇水问题;2012年该村计划再新建大棚100个,把引黄工程实施到位。   近年来,在县乡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同时被县政府推荐为新农村推进村,该村主导产业是苹果和油桃,经过科学耕种、栽植和合理的管理,使果桃明显的增产增收,2011年,人均收入2000余元,使农民的生活明显提高。   

大谢村

  大谢村位于贾村乡的西南部,全村共有4个居民小组,448户,1726人,可耕地面积4400亩,果树面积为4000亩,粮食作物为400亩。由于该村耕地较多,全村以农业为主,大多种植果树,近年来,随着村民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让科技与农业接轨,科学的经营管理果树,同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出外打工的人少了,以此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我村有建成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并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村民们在闲暇时,在广场跳健身舞,并且在每年的正月十八和六月十九,村里都会为村民们唱几台大戏,更有些村民会自发组织,自编自演以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村容村貌状况    我村的环境状况不是很好,因我村是全县的沼气示范村,在环境卫生大整治中,我村做不到巷道无厕所,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科学知识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党和政府的大力宣传教育,绝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但仍有少数人环境意识相对薄弱,在巷道乱倒垃圾。因此,我村成立了保洁队,负责监督,并对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定期清理,逐渐转变人们的环境卫生观念,我想,我村的环境一定会更上一个新台阶。另外,我村投资3万余元,对巷道进行绿化,并投资4万余元安装了路灯,达到了亮化,这两年巷道一直在硬化中......    水,是农业的命脉,更是果业的命脉,由于近年来缺水的缘故,果业一直不太理想。因此,在这次的北赵引黄末级渠系建设中,我们村积极修渠,大部分果农都浇上了黄河水,苹果长大了,农民增收了,真真正正受益了。   

吴村村

  贾村乡吴村位于贾村乡西部,与荣河镇相邻,有1434口人,334户,8个居民组,耕地面积1787亩,以苹果种植为主导产业,闻合高速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方便快捷。    做为农村工作,经济建设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并重,我们村一年来的工作中不断深化,并取得了突出成就。    首先,我们在干部的产生过程中有效地引进了新的党员发展机制的环节,实现了我们是贯彻“四议公开”工作法,不拘一格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为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的目标。    其次,纪检小组功能得到强化,加强了对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领导,定期对村集体财务收支、各类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和审核,确保执行了重大事项流程化管理,强化了对全村干部的作风监督,规范了村集体资产的承包、承租、出让等经营管理行为。在全村形成了一种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一年来,在村纪检小组的参与下,先后对我村闻合高速征地及北赵引黄两大工程的征地、资金发放事宜进行全程监督,有效缓解了我村的矛盾纠纷。    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鱼村村

  鱼村位于贾村乡西南部,与大谢、吴村相邻,共有488口人,130户,2个居民组,耕地面积675亩,以苹果种植为主导产业。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们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鱼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全力配合"北赵引黄"工程的征地和渠道的修筑工作,及时解决征地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纠纷问题,并投资6万余元,建立一斗渠土方工程。    2、认真完成乡政府的各项工作,环境卫生大整治顺利通过县爱卫办验收,并得到嘉奖;小麦、秋粮直补按时完成,新农合征收达到90%以上。    目前,鱼村大小巷道已全部硬化绿化到位,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2010年鱼村投资80余万元,新建村委会及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购置办公设备,开放党员活动中心及图书室,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一个好去处。    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加大,鱼村两委班子,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很抓该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改善村的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006年以来,鱼村以规模种植苹果,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价格为着力点,引进了澳洲青苹,富士等新品种,推广双套袋技术及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工作,履行职责,尽心尽责,为改变我村面貌,建设和谐新农村做出贡献。   

大谢庄村

  大谢庄位于贾村乡西南部,东面与大甲村相邻,西边和大谢村、鱼村相接壤,共有334口人,84户,2个居民组,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苹果种植达900亩,是一个典型的果业种植村。    大谢庄村虽然村子小,人口少,但新农村建设水平已初具规模。线路全部整改,各巷道安装了照明,村内巷道全部硬化,并在村中央建起了休闲娱乐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为全村群众提供了一个建身娱乐的好去处。    近年来,大谢庄两委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显著。在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该村两委一班人根据本村实际,积极学习转变观念,开拓创新,以本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组织苹果种植大户外出取经,学习先进管理技术,提升本村果品的整体质量,增加群众的收入。同时计划成立了舞蹈队、锣鼓队、军鼓队,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大甲村

  大甲村位于孤峰山脚下,位于贾村乡以南,位于王开线以西,东有文星台,西有笔墨砚,南有娘娘庙,北有凤凰翅,村型南北王子巷,地型呈现伏龙状,天地精气罩我庄,龙腾虎跃定昌盛。全村共有4个居民组,356户,1380口人。43个党员,劳动人数750人。   基础设施建设初具成效。村里有168平方米大型传统文化传播中心,文化广场,支、村委大楼一栋,高标准食宿制小学一所,神奇的东风桥迎风动一座,深井4眼,新修建黄灌渠11600米,农业生产条件均为优越。近年来,坚持科技调产,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苹果主导产业,苹果面积达3860亩,成为我国优质果品基地之一。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村委会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主题。清理巷道厕所,柴堆、粪堆、垃圾堆,绿化巷道,安装路灯,硬化街道,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   精神文明发展呈现新风尚。锣鼓队、鼓队,敲出了大甲人民的风采,秧歌、舞蹈、健身球扭出了大甲人民的风貌。学习“弟子规”弘扬孝道文化,和睦邻里,尊老爱幼。   在这文化的中心,在这和谐的乐园,在这清新的环境,在这欢乐的舞台,村民了解了古今,感受了党恩,开阔了思路,强化了法理,我们干群一心,依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借天地之灵,依英才之力,乘龙腾之势,借虎跃之年,共建美好的大甲。   

李家庄村

  贾村乡李家庄位于万荣县西南,有550口人,125户,2个居民组,耕地面积711亩。2004年李家庄被确定为移民新村,2007年迁移工作全部完成。老村地势低洼,四面环沟,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自然条件恶劣;新村规划整齐,道路平坦,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硬化路面2000平米,安装路灯20盏,栽植花草树木5000余株。支村委一班人员齐心协力,努力奋斗,为李家庄的新农村建设再做贡献。   

五福村

  五福村地处万荣临猗两县交界,全村共有4个居民组,356户,1300口人,劳动力900人,党员51人。全村共有土地面积4800亩,农业主导产业是苹果,另一方面是产业修收企业文明全国,全村大部分男劳动力从事古家具加工,北京、上海均有营销点及加工厂,修复后的古家具远销全国各地及国外。    改革开放以来,村民们勤劳致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盖上了二层小楼。    文化建设方面:我村成立了老年协会,老年人自编自演节目,每逢节日它们都给全村的人奉献几场文化大戏,并多次受到万荣电视新闻播放。村民素质明显提高,青年男女在娱乐场所跳健身舞,并获得文化娱乐奖。    村容村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们村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主题。首先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全村基本达到了无厕所、无柴堆、无粪堆、无畜圈、无杂草,基本达到了亮化、美化、净化、硬化,并多次评为先进村。    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我们村以前是贾村、王显、高村三乡之交,老百姓都叫“三不管”地,现在我村成为李家大院至后土祠的旅游路线,加之北赵引黄中干渠、四支渠、五支渠、十斗渠都从我村经过,我们村抓住这一优势,共建小渠13000米,使全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今年全村的果树都浇上了黄河水,使梦想变成了现实。    今年我村在果业方面建立了示范园,以示范园带动全村的果业,我村由原来的落级果树,变成了优质果树,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我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在县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五福的明天更加美好。   

通爱村

  通爱村位于万荣县西南部,共有3144口人,704户,9个居民组,耕地面积3144亩,以种植苹果为主导产业,是我乡三大村之一。    该村与贾村乡政府所在地相毗邻,县道穿村而过,交通便利,这有利的推动了该村商贸、物流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通爱村的社会服务业快速发展,依托县道的便利优势,在道路沿线相继有农机维修部,宾馆住宿及农资化肥销售等,特别2010年开始动工新建通爱新街,新街长度180米,两边为上下两层商住楼,现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明年4月份可以招商入住,届时这将成为我乡继兴农新街后的第二条商业新街,有力得促进了我村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在方便广大村民的同时也增加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新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效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目前,通爱村大小主巷道已全部硬化完毕,同时在村主巷道安装太阳灯,方便群众的夜间出行;随着北赵引黄工程的竣工,全村的果树基本可实现黄河水灌溉,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进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提高。村两委班子通过各种方式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特别是春节期间,该村组织篮球比赛、象棋比赛、才艺表演赛,家戏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同时,群众自发组建起舞蹈队3个,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群众收入。    近年来,通爱村加大村党支部的建设力度,增加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在涉及村重大事项的决策上,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充分发扬民主,形成人人参与,群众当家做主的良好氛围,有效减少群众-事件的发生,有利的推动通爱村的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西思雅村

  西思雅村位于贾村乡南部,东边与东思雅连襟,西边靠本乡大甲村,南边跟王显乡偏店村连接,北边和本乡巩村、杨郭为邻。全村共五个居民组,405户,39名党员,1600余口人,土地面积4800余亩,主导产业以苹果种植为主,全村果树面积达3200亩左右,果业经济是全村人经济收入的主流。    西思雅村交通条件便利,紧邻王开县,南可达王显乡、临晋、永济市,北能达万荣县城,向东直通李家大院,209国道。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党支部、村委会的努力下,村里建成了集贸市场,硬化村主街道1公里。这对我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农业水利设施上,全村共有4眼深井,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缺乏,浇灌困难。去年以来,北赵引黄工程中干渠从村中通过,末级渠系建设基本完工。这将为我村的苹果种植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村的村级活动场所及文化建设较差,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村民文化沈国水平,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杨郭村

  杨郭村位于贾村乡以东,地处王开线沿线,交通便利,地势平坦,便于耕作,土质肥沃。杨郭村共有3685口人,965户,14个居民小组,其中有劳动力的1800余人,党员65人。村建有一处油桃交易市场,配套建设有大型果库5座,是我乡果品物流的集散地;耕地面积1万1千余亩,果树6000余亩,油桃3500余亩,苹果、油桃已成为我村的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1800左右。    2010年,杨郭村新建杨郭逸夫学校,其中新建教学楼一座,图书馆一栋,学生宿舍楼一栋,教职工宿舍一栋,目前已投入使用;2011年新建村委会大楼一座;随着北赵引黄工程的推进,目前已完成中干渠系的建设,北干渠系也在紧张施工中,待工程完工后,可实现全村果树园地的全浇灌,有效增加果农的收入;在巷道硬化建设方面,根据“五个全覆盖”的精神,杨郭村加紧巷道硬化步伐,明年七月份达到户户通,使巷道硬化达到全覆盖。    在文化建设方面,增加了农村公共文化资源。新建村文化活动广场并配套安装体育器材、农家书屋等,并将村党支部活动室、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资源整合为一体,用于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杨郭村一条条水泥硬化过的巷道,干净、整洁。巷道两旁的绿树、花木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一排排整齐的村民住宅宽敞明亮,有的还盖起了二层楼,一步步走进了文明富裕村的行列。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将实现百姓安居乐业、政通人和、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贾村村

  贾村位于万荣县贾村乡东部,贾村共有850口人,220户,4个居民组,耕地面积1035亩,是贾村乡政府所在地,县道王开线、张七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商贸、物流也较发达,全村以种植苹果为主导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贾村的经济社会取得了重大发展,特别是2004年国家掀起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以后,该村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经济发展方面:贾村是乡政府所在地,企业集聚,目前,有鸿达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苹果加工;太兴建材厂一个,从事建材销售批发;贾村集贸中心一个,从事商品综合零售,家具销售的综合型大型超市;果筐厂一个,从事果筐生产、销售;现代化大型果库2个,从事果品的购销、储藏,这些企业有效推动了贾村群众的增产增收。   教育方面:1997年贾村投资100万元,新建贾村中学教学楼,是我县唯一一座乡镇中学四层教学大楼,2006年,该校有筹资对学生宿舍楼,餐厅进行了新建,校园进行了高标准绿化,有效改善了学校的教学条件;2012年,贾村计划投资300余万元新建贾村中心幼儿园一座,项目完工后将成为我县仅有的三所乡镇寄宿制幼儿园之一,也将推动我乡幼儿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小城镇建设方面:2009年,开始动工建设兴隆大街,投资300万元,建设长150米长,宽24米宽,两旁为二层商业楼的新街道建设工程,现该大街商户均已入住,成为我乡小城镇建设的一大亮点;2010年底,安装路灯100盏路灯,实现贾村大街的亮化目标,提升了该村的整体形象。    农业增收方面:该村积极大力发展苹果种植,提升苹果质量,北赵引黄工程的实施,解决了制约该村果业发展的用水问题,2012年该村也将开始进一步推进果树间伐提质工程,促进农民增收。   

张李冯村

  张李冯全村共8个居民组,425户,34名党员,1826人,土地面积6200余亩,劳动力人数占到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耕地面积4800亩,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庄    改革开放以来,全村人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主导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全村主导产业、苹果已达4000余亩,是张李冯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村共有6眼深井,远远不够农民浇地使用。去年以来,北赵引黄工程北干渠800、北干四支1600米、斗渠8000米从村经过,土方工程已到位,末级渠系建成后覆盖面积将近3000余亩土地,这为张李冯人民在主导产业苹果生产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张李冯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第八届村委会的带领下,通村路及街巷道硬化8000米,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加强文化广场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素质,活跃农民生活,使我们村不断地向新农村标准化推进。   

孙家庄村

  孙家庄村全村共八个居民组258户, 26名党员,1125口人,土地面积 1450 余亩,劳动力人数占到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以上,耕地面积 1400 亩,是个典型的农业村庄    改革开放以来,全村人在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主导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全村主导产业、苹果已达 余亩,是孙家庄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全村共有6眼深井,远远不够农民浇地使用。去年以来,北赵引黄工程北干渠800、北干四支1600米、斗渠8000米从村经过,土方工程已到位,末级渠系建成后覆盖面积将近3000余亩土地,这为孙家庄人民在主导产业苹果生产上奠定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孙家庄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第八届村委会的带领下,通村路及街巷道硬化8000米,使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基本达到户通。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建设,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加强文化广场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素质,活跃农民生活,使我们村不断地向新农村标准化推进。   

吴薛村

  万荣县贾村乡吴薛村位于贾村乡西北方,黄河东岸,黄土高坡边沿,土地面积4300亩,耕地面积占3900亩,平地2600亩,沟坡地1300亩。地形地貌有四坡、八沟、十二岔,地势险要,土地贫乏,严重缺水,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平地种植以苹果产业为主,沟坡地以小麦及杂粮为主,经济条件比较落后。    人口分布:全村390户人家(东吴薛占16户)1520人,分五个居民小组,劳动力630人,党员26人。    精神文明文化建设方面:全村共成立了40人的锣鼓队、30人的秧歌队、20人的少儿舞蹈队、60人的中老年健身舞蹈队。在全民健身文化娱乐方面,全体村民积极参加,这样大大提高了村民素养,使邻里和睦,村民之间和谐共处,民间纠纷、矛盾化解、打架斗殴很少发生。村俗村风大为好转,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新农村建设:严格宅基地规划、村级路硬化、巷道硬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两条黄灌主渠今年开工、主导产业苹果逐步升级转型向优质果、文化果发展,农民收入,由于缺水低于邻村水平。   

巩村村

  巩村位于万荣县西南方,距县城25公里,贾村乡正南5华里,毗邻王开线,交通便利。全村土地面积32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3000余亩,人均纯收入1400余元,2010年北赵引黄引水上垣,实现了我村老百姓千年的梦想,彻底改变了我村农业靠天吃饭的格局,人均纯收入超过2300余元,我村经济收入步入了小康的快车道。    全村共五个居民小组,337户,1400口人,其中劳动力占全村人数的65%约900人,全村党员32人。    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我村村民自发组织,冒严寒,不分昼夜,利用冬闲时间,排练出《酷情》、《母子情》、《人间真情》等全本戏,同时还排练出许多拆子戏,每年还组织我村青年参加篮球友谊赛,村民素质不断提高,一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一方文明的进步,经济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服务。这几年以苹果为主导产业的巩村人,多次聘请果树专家进行管理培训,多数人掌握了果树管理技术,由传统管理向技术管理转变,使苹果这个主导产业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1300元增加到了现在的2400多元。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将达到小康水平。  


杨郭村特产大全




杨郭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