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忻州 >> 五台县 >> 东冶镇 >> 北一村

北一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北一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一村简介

  北一村位于东冶镇北部3公里,上上邻杨白乡,两面是山,村子坐落地是块盆地,耕地3678亩,占地面积2453226平方米,劳力600人,整人口数1646人,是一个较集中的村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0922105 034000 -- 查看 北一村谷歌卫星地图

北一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北一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五级村

  本村人口2952人,党员100人,耕地面积3673亩。   驻住企事业单位:朔黄铁路车站、五台化工厂、五台塑料厂。   

东街村

  东街村位于东冶镇东大街,全村共有955户,总人口301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7人,总耕地面积1819.70亩。  

南街村

  南街村是东冶四街之一,是镇政府所在地,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1.67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208人,劳动力493人,全村现有耕地1223亩。主要由种植业、养殖业、劳务输出和运输服务业四部分构成。种植业以种玉米为主,玉米种植占全村总亩数的80%,蔬菜、薯类占全村总亩数的10%左右,养殖业以养猪为主,每年可创收入200万元左右。全村硬化道路达70%,自来水入户达95%,通电户达100%。  

西街村

  一、概况:    户数:1131 人口:2813 劳力:944    耕地:1807 党员:101 2012人均收入:4664    二、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1/3劳力外出打工 1/3劳力种地 1/3劳力经商    三、村里现存的主要困难:    打通西大街    四、发展思路:    1、打通北大街;2、打通西大街;3、改善人畜吃水问题,打井1眼;4、成立养鸡、养鱼专业合作社。   

北街村

  户数1114户,其中:非农户27户。人口2871人,其中:非农203人。劳力890人,党员87人,耕地1807.5亩。    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从事农业、建筑业、商业、运输业    当前村委存在的主要问题:    打通北大街需解决调地、拆迁    发展思路:    1、打通北大街;2、建设商业区;3、新增高产、稳产田1000亩,打井1眼;4、改造人畜出水管道。   

北一村

  北一村位于东冶镇北部3公里,上上邻杨白乡,两面是山,村子坐落地是块盆地,耕地3678亩,占地面积2453226平方米,劳力600人,整人口数1646人,是一个较集中的村子。  

北二村

  北二村有户数739户,人口1947人,其中农业人口1902人,非农人口45人,耕地396亩,劳力810人,党员37人,其中正式党员34人,预备党员3人  

北三村

  北大兴三村坐落在小银河东岸,全村人口1540人,土地1978亩,劳动力410人,0党员33人,农业水浇地300亩,新水浇地200亩,深井灌溉井3处,人畜吃水1处。  

新堡村

  新堡村是五台县东冶镇所管辖的行政村之一,位于镇政府约6公里,村庄东部与苏家庄接壤,南靠滹沱河,北临小狼窝,交通十分便利。    一、人口情况:户数,507户,人口1450人,五保户,20人,低保户80人,外出务工农民达800余人,主要从事建筑、服务业。本村有养殖户10余户,人均达2680元。    二、土地资源:全村总耕地面积2480亩,人均耕地1.4亩,主要种植玉米等北方常见作物。    三、两委组织机构:全村有党员30人,男28,女2人,支部成员3人,书记,曲能斌,副书记,白光和,委员,周改莲。村委主任,白建文,副主任,张丽华,委员,白便香。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1、从换届以来,新旧班子未交接,工作困难。2、居住环境太差,无垃圾池。    五、发展规划    1、新建垃圾池    2、该修渠道    3、大力发展经济林   

槐荫村

  槐荫村背靠龙山,前临滹沱河、小银河,二水合流,风景奇秀,气候温和湿润,海拔740米,春天来的特别早,被誉为“槐荫春绿”。整个村庄坐北向南,地形狭长,东西长达4公里,村民院落分布在高岗深沟之中,其间有明清建筑的院落多处,文物古迹多处,特别是村中间坐落着1934年就建成的学校,学校随地形高低分为五层,七个院落,布局高低相间,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2010年,积极申报国家级文化名村。    槐荫村前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适合种植各种粮食作物和蔬菜瓜果,是村民们的理想居住地。村后的龙山储藏着优质的金属镁矿。全村现人口3353人,耕地2739亩,上年收入2169万元,人均3958元。   

大朴村

  大朴村位于东冶镇东部3.5公里,东邻山底村,南邻石村,北靠山,耕地870亩,面积2.86平方公里,劳力270人,人口339人,党员20人  

望景岗村

  望景岗村位于东冶镇东5公里的忻阜旅游公路沿线,现有农业人口304户,823人,非农业人口26人。望景岗支部现有党员28人,全部为正式党员,其中女性党员4人。    望景岗村现有耕地2100余亩,全部为旱地,其中有林地27亩,村民主要以从事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2010年人均收入1250元,村民们立足本村特色,大力发展优质枣树和核桃树,经济林和旱地为辅。   

西河村

  西河村位于东冶镇西南,全村共有196户,总人口629人,耕种着706.9亩土地,全部用来种植水稻,是我县绿色优质大米主产区。在2003年7月,为了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河村整体移民到东冶定居。    在2004年一年内建起了小二楼120栋,平房60套,建起村委楼、学校、敬老院、集体库房,总建筑面积28800平方米,硬化街道14100平方米。目前,达到了水、电、路、网线、电话五通一平的人居环境。    在2005年我们投资了20万元新垫房基地15亩,投资30万元新垫菜地80亩,人均土地达到一分,种植各种树木2000株,种花草300平方米,修大照壁两个,新装路灯30盏,达到了绿化、美化、亮化。    在2006年,为了落实中央有关新农村建设会议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西河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壮大集体经济,投资25万元修排洪渠500米,投资10万元修建安通畅路600米,投资3万元购置了办公用品和图书设施。    在2007年,投资30万,修建高效节水工程,解决80亩菜地浇水问题,发展大棚种植,增加了反季蔬菜,人均增收1000元。批准20户移民住宅困难户,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修进地路5公里,达到背不用扛,机收拉运,减少了劳动强度。成立理财小组,定时公布村务、政务、财务、计生、农补政策等公开透明,给了群众一个明白,给了干部一个清白。进一步实施农业机械化,土地集中耕作,组建了水稻专业合作社,购置了旋耕机4台,打稻机4台,割稻机10台,草帘纺织机2台。实施产业化经营,机械化耕作,市场化营销,使农民真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达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在2008年,实施了养猪、蔬菜、大米一条龙的绿色环保生产线,人均增收300元。投资15万元,拉土垫地筑坝,新垫土地50亩,人均增加土地一分,增收200元。新办了启航幼儿园,盘活了集体资产,解决了幼儿上学远,减轻了人民负担,活跃了新农村气氛。组建一个民营企业,有大型机械30辆,服务鲁能公司。   

永安村

  永安村坐落在五台山南、滹沱河北岸,距东冶镇2.5公里,东冶镇东南方,村前是东西贯通的朔黄铁路,村东有新建的忻阜高速公路,村庄布局紧凑合理、平坦整齐。全村人口734人,非农户31人,党员26人,耕地面积850亩,全部为水浇地,劳动力280人,人均收入1800元左右。  

永兴村

  永兴村位于滹沱河北岸,距徐帅故居一华里,南有朔黄铁路、国防公路,西有忻阜高速,全村人口800人,301户,其中农业人口740人,非农60人,党员27名,其中女6名,耕地面积1386亩,水地200亩,旱地1186亩,村面积3.6平方公里,2010年被忻州市列为新农村建设推进村。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投资50万元硬化通村路,主街道2500m,小巷道4200m,投资22万元改造人畜饮水,新建蓄水池一座,更换旧水管道4200m,自来水免费长流到户,村里新建了文化舞台,120m2的村级活动场所,安装路灯42盏,建起了图书室,拥有各类图书4200余册,全村97%的村民自愿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去年还修建了垃圾池5座,卫生室一所,便民店2所,大大方便了群众,使村民的文化、体育、卫生、素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文兴村

  文兴村生活在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村人口635人,共有党员22人,全村耕地890亩,水浇耕地200余亩,旱地600亩。  

石村村

  石村位于东冶镇东南方,全村共五个村民小组,910户,2395人,其中农户人员2300人,非农业人员95人,耕地资源5200亩,劳动力700余人,吃水机井一眼,灌溉机井六眼。  

前堡村

  前堡村坐落在滹沱河畔,朔黄铁路和国防公路靠村而过,村庄紧凑布局合理,是一个典型的纯农业小村庄。    土地:500余亩(全部为水浇地)    人口:农户515人,非农户19人   

南大兴村

  东冶镇南大兴村位于小银河畔,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785户,2198口人,其中农业人口2073人,非农业人口125人,耕地面积3415亩,其中退耕还林485亩,吃水机井一座,灌溉机井五眼。  


北一村特产大全




北一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