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家庄村位于神西乡人民政府偏东5公里处,属山石地区,主要地貌是山地、丘陵,平均海拔650米。国防公路和滹沱河贯穿全村,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段家庄村现有196户,678口人,土地总面积13729亩,其中耕地249亩,人均收入2157元,农业收入主要以花椒为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922206 | 034000 | -- | 查看 段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边家庄村 |
全村一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349户,1011人,总面积10591亩,耕地755亩,其中水浇地150亩,人均0.75亩,人均纯收入1780元. |
坪上村 |
坪上村位于神西乡人民政府偏东,属山石地区,主要地貌是山地、丘陵,位于清水河和滹沱河的交界处,交通便利,风景优美。全村458户,1154口人,党员47人,耕地929亩,全村土地929亩,其中旱地470亩,水浇地459亩,农业收入主要以花椒、柿子为主。 |
红山崖村 |
红山崖村位于五台县神西乡南部,南与我乡坪上村毗邻,北与我乡段家庄接壤,东靠西龙池蓄能电站,东坪公路,朔黄铁路、滹沱河自村中而过,东临石阳公路,西邻忻五公路,全村161户,353人,47亩耕地,面积大约5平方公里。红山崖村山清水秀,林业以杨柳为主,盛产花椒、核桃、柿子、桃、杏打等,畜牧业以猪、鸡、为主。 红山崖村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备,境内雨水充沛,山川秀美,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有待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红山崖村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了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红山崖村依靠当地特产和地理特点,先后成立了“五台县西龙池干果专业合作社”和“五台县神西乡红山崖养殖专业合作社”.红山崖村大办公益事业,相继建立了诸多公益实施,街道宽阔平坦,道旁绿树鲜花交错成荫,先后建起了图书室、篮球场、小广场等,村民全部参加农村医疗,人人安居乐意、生活幸福。 红山崖村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乡村为目标,党员干部和群众发扬“二百五”的“傻子”精神,人人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党务、村政、治安、工会、共青、妇联、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均受到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村风正、民风好、党风廉,社会治安秩序井然,获得一项项荣誉:2007年,忻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红山崖村“红旗村”荣誉,五台县委县政府授予红山崖村“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2008年,五台县委县政府授予红山崖村“红旗党支部”和“文明和谐乡村”的荣誉,2009年,忻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红山崖村“模范集体” 的荣誉,五台县委县政府授予红山崖村“红旗党支部”、“红旗村”、 “先进单位”、“ 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科普示范村”等荣誉,2010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红山崖村“模范集体”、“文化示范村”、“食盐安全示范村”、“科普示范基地的荣誉”,忻州市委市政府授予红山崖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团支部”的荣誉,五台县委县政府授予红山崖村“新农村建设先进村”、“规模养殖先进村”等荣誉。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红山崖村人民正以豪迈的热情,开拓创新,在构建和谐乡村的征程上奋进。 |
段家庄村 |
段家庄村位于神西乡人民政府偏东5公里处,属山石地区,主要地貌是山地、丘陵,平均海拔650米。国防公路和滹沱河贯穿全村,交通便利,风景优美。段家庄村现有196户,678口人,土地总面积13729亩,其中耕地249亩,人均收入2157元,农业收入主要以花椒为主。 |
水泉湾村 |
水泉湾村位于滹沱河畔,水资源丰富,特别是有多股泉水从两侧山间潺潺流出,终年不断,汇入滹沱河,这也是该村得名的原因。 全村共有耕地约66亩,67户,171口人,人均耕地不足0.5亩,并以梯田地为主,地少贫瘠是制约村民富裕的主要原因。青壮年多以外出打工为生,村中只有不足60人的常住人口,且以老人和小孩为主。 由于该处地势低,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因而本村盛产花椒、柿子等喜温性作物。 |
神西村 |
神西乡神西村在神西乡人民政府偏东1公里处,现有321户,人口990人,党员36人,人均收入1980元,土地652亩,其中水浇地282亩,其余370亩为山坡地。农业收入主要以土豆、玉米为主。种植业和外出务工为要主经济来源。 |
刘家寨村 |
刘家寨位于五台县东南端,地处神西乡乡政府向西1公里处,海拔650米。滹沱河,朔黄铁路、国防公路沿村而过,交通便利。全村348户,1157人,党员63名,1275亩耕地,人均收入950元。刘家寨村农业结构比较单一,多年来主要以种植传统的玉米、土豆等为主,基于地少坡多,属于草甸山区,适宜种植经济作物,为此从2008年以来刘家寨支部、村委带领全村村民两次栽植核桃树达1000余亩,形成了千亩核桃基地。日后,核桃将成为该村的主要农业收入。 2008年刘家寨村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兴建了滹沱河大桥一座,大桥为4孔20米预应力心桥,总长80米,宽7.6米。大桥南接朔黄铁路南湾车站,北接国防公路。目前,大桥主体工程已经竣工。现在全村家家户户有电视,95%以上的人家安装了电话,将近30户人家已使用沼气,电脑也渐渐地进入了家庭。 近年来,支部、村委为改变村容村貌,共硬化道路3000米,建起刘家寨村牌楼一座,建起村文化活动中心三层楼一座,村容村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
苏家庄村 |
苏家庄村位于五台县城东南25公里处,滹沱河畔,属海河流域太行山系,主要地貌是山地、丘陵、梁卯,平均海拔600米左右,是雪北地区温暖地带。苏家庄村属内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度,无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480毫米。土质以石灰质山地褐土为主,呈微碱性。质地为轻壤土和中壤土,透气性好。 苏家庄村共有295户,998口人,353户,党员36人。耕地1680亩,其中现有水浇地700亩,人均收入1714元,农业收入主要以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东芙公路全穿全村,距忻阜公路建安口4公里,距忻台旅游大路7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