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家咀村位于茹村乡南山片,距乡政府10公里。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总积0.2万亩,全村51户129口人,其中党员8人。共有耕地314亩。 祁家咀村与西天和村、北湾子村、七里沟村、北阳村、龙王堂村、张家庄村、秋荷村、汉岭村、东天和村、南沟尧村、石岭村、下马地村、滑石片村、柏板口村、智家村、铜炉村、石盆口村、南桑泉村、毛家村、广阳观村、东茹村、东垴村、董家村、三角村、南大贤村、南茹村、苏子坡村、安家村、陡咀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0922221 | 034000 | -- | 查看 祁家咀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西天和村 |
西天和村位于五台乡茹村乡西南方向,忻台旅游公路西侧,到村有通村坡路1.5公里,(仅是小型车辆通行)林地面积3100亩,耕地面积2700亩,全是旱地,粮食产量正常年景每亩平均产量450斤,气候适宜种植玉米、谷子、山药、黄豆、全村人口1980人,劳力650人,人均收入2500元,西天和村村界内地下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煤、铝等矿物质,目前县已招商引资,已把我们村列入移民搬迁规划,给西天和村带来了机遇,可以改变居住及生活环境,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人民群众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大好机会。 |
北湾子村 |
北湾子村位于忻台旅游路长原线以北7.5公里处,距乡政府7.5公里。南邻龙王堂,北接汉岭村,西傍忻台旅游西线,东靠五峰咽喉“尊胜寺”。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总面积0.4万亩,全村94户343口人,其中男190人,女153人,劳力120人。村民朴实勤劳,憨厚大方,肯学上进,全村呈现一片和谐,在党和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指引下,北湾子村明天会更加美好! |
七里沟村 |
七里沟村位于茹村乡西北角,距乡政府10公里。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全村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村支部把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增加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以一个全新的面貌,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相信七里沟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
北阳村 |
北阳村位于忻台旅游路长原线以南1公里处,距乡政府3公里。村总面积0.7万亩,有耕地1729.7亩,全村238户857口人,劳力265人。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近年来,两委班子干部,信心十足,一心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
龙王堂村 |
龙王堂村位于茹村乡东北部,距乡政府7公里,离忻台旅游路长原线以北7公里。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龙王堂村总积0.7万亩,有耕地1713亩,全村201户753口人,其中男398人,劳力310人。近年来,全村紧密团结在村两委班子周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各项方针政策,尊老爱幼、勤劳尚美、科学种田、和睦安宁。 |
祁家咀村 |
祁家咀村位于茹村乡南山片,距乡政府10公里。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总积0.2万亩,全村51户129口人,其中党员8人。共有耕地314亩。 祁家咀村与西天和村、北湾子村、七里沟村、北阳村、龙王堂村、张家庄村、秋荷村、汉岭村、东天和村、南沟尧村、石岭村、下马地村、滑石片村、柏板口村、智家村、铜炉村、石盆口村、南桑泉村、毛家村、广阳观村、东茹村、东垴村、董家村、三角村、南大贤村、南茹村、苏子坡村、安家村、陡咀村相邻。 |
张家庄村 |
张家庄村位于五台县茹村乡清水河畔,毗邻石盆口村、柏板口村,交通便利,气候温和,距乡政府11公里。张家庄村总面积0.5万亩,辖区林地面积约9000亩,有耕地559亩,人口510,劳力140人,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近年来大力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反对封建迷信活动,严禁-行为,不参加-组织,努力树立良好风尚,搞好公共卫生,坚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 |
秋荷村 |
秋荷村位于忻台旅游路长原线以南0.5公里处,距乡政府9公里。因清水河自东向西,弯弯曲曲,流经本村而得名。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秋荷村总积0.4万亩,全村116户298口人,其中党员13人,劳力70人。 |
汉岭村 |
汉岭村位于茹村乡北部,距乡政府8公里。区域面积总积0.5万亩,东至蒋坊乡山界,南至湾子地界,西至苏子坡高掌,北至豆村镇龙池村,三面环山,于是便有:“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说法。全村总人口75户,386人。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因无霜期短,农作物大部分以玉米为主。汉岭村交通方便,民风淳朴,经过全体村民共同努力建设,汉岭村一定会成为一个政治文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邻里团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东天和村 |
东天和村位于忻台旅游路长原线以东3公里处,距乡政府6公里。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东天和村总积0.4万亩,全村460口人。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东天和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紧紧围绕乡党委的中心工作,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努力推进经济发展、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提高村级班子领导核心,使得村内各项事务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全村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全村安定团结,群众安居乐业,村内党建工作和村民日常生活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
南沟尧村 |
南沟尧村系茹村乡一行政村,居于清水河畔,与陈家庄乡国都殿村相邻,交通方便,阳石省级公路顺河由两岸过境,五孟高速与省通道并行,南沟尧村气候温和,适宜种植水果,农作物主要以玉米、薯类、谷子为主,辖区面积10000余亩,林地面积7899余亩,耕地面积480亩,人口400人,劳力120人,南沟尧村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家族主义,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严禁随地乱倒和堆砌垃圾,搞好公共卫生,建房要服从村庄的建设规划。近年来,南沟尧村党支部在茹村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乡党委的中心工作,巩固提高村级班子领导核心,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力促社会和谐,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努力推进经济发展。积极组织村民参保入保,解决村民看病的后顾之忧。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营造整洁优美的生活家园。加强本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尤其做好计生服务工作。狠抓基层民主管理,村民民主法制意识进一步加强,全村一片和谐景象。 南沟尧村正向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前进。 |
石岭村 |
石岭村位于忻台旅游路长原线以南1公里处,距乡政府2公里。地处茹湖盆地,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石岭村总积0.9万亩,全村243户887口人,其中男465人,女422人,劳力310人,有耕地1736亩。 |
下马地村 |
下马地村位于忻台旅游路长原线以东7公里处,地处茹村乡南山片,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莜麦、胡麻等农作物。下马地村总积0.2万亩,有耕地510亩,常住本地人口70余人。 |
滑石片村 |
滑石片村位于茹村乡东南部,距乡政府4公里。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滑石片村总积0.4万亩,全村378口人,劳力158人。有耕地190亩,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8吨,大牲畜37头,猪羊230头(只),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6元。近两年来,滑石片村两委班子团结一致,以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为契机,为村民办实事、好事,积极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滑石片村的成绩跟邻近各先进村比还差的很远,滑石片村两委将在乡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积极努力建设新滑石片村。 |
柏板口村 |
柏板口村位于茹村乡东南部,距乡政府12公里,交通方便,气候无霜期130天,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辖区面积约0.7万亩,林地面积约13000亩,耕地面积430亩,人口630人,总劳力220人。 柏板口村与西天和村、北湾子村、七里沟村、北阳村、龙王堂村、祁家咀村、张家庄村、秋荷村、汉岭村、东天和村、南沟尧村、石岭村、下马地村、滑石片村、智家村、铜炉村、石盆口村、南桑泉村、毛家村、广阳观村、东茹村、东垴村、董家村、三角村、南大贤村、南茹村、苏子坡村、安家村、陡咀村相邻。 |
智家村 |
智家村位于茹村乡西北角,距忻台线路一公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在7.5℃,辖区面积300亩,耕地面积650亩,林地面积770亩,人口247人,劳力9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35人,人均收入2400元。 |
铜炉村 |
铜炉村坐落在五台县城以东的山坳中,境内四面环山,距国道4千米,沟壑众横,煤炭资源丰富,耕地石砾多,土层浅薄,气候适中,耕植玉米、高粱、谷子、豆类、薯类、农作物,辖区面积6000亩,林地面积1427亩。耕地面积184亩,粮食产量人均800斤,全村人口288人,劳力183人,其中男劳力87人,女劳力96人。 铜炉村与西天和村、北湾子村、七里沟村、北阳村、龙王堂村、祁家咀村、张家庄村、秋荷村、汉岭村、东天和村、南沟尧村、石岭村、下马地村、滑石片村、柏板口村、智家村、石盆口村、南桑泉村、毛家村、广阳观村、东茹村、东垴村、董家村、三角村、南大贤村、南茹村、苏子坡村、安家村、陡咀村相邻。 |
石盆口村 |
石盆口村位于忻台旅游路长原线以南0.5公里处,距乡政府9公里。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石盆口村总积0.3万亩,全村54户230口人,有耕地190余亩,2009年粮食总产量达到29吨,大牲畜49头,猪羊138头(只),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16元。目前,石盆口村正在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总结经验教训,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两委班子团结一致,为明年的农业科技创新,制订计划和奋斗目标。 |
南桑泉村 |
南桑泉村地处茹村乡南山片,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莜麦、胡麻等农作物。南桑泉村总面积900亩,有耕地136亩,常住本地人口60余人。 |
毛家村 |
毛家村距乡政府3公里,北邻董家村,南邻东茹村,原有三个自然村石槽、陈麻雀地,王山水。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毛家村总面积1.4万亩,全村310户1176口人,劳力380人。近年来,毛家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帮助下,积极参与引资上项、村容村貌建设、环境整治等新农村建设项目,村内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创新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利用区位优势,拓宽招商引资门路,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广阳观村 |
广阳观村地处茹村乡南山片,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莜麦、胡麻等农作物。广阳观村总积0.3万亩,有耕地408亩,常住本地人口160余人,其中党员9人。 |
东茹村 |
东茹村位于五台中心腹地,是茹村乡政府及驻地单位所在地,忻台旅游路长原线通村而过,交通便利。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东茹村总积2.9万亩,全村857户2880口人,其中男1560人,女1320人,劳力973人。 |
东垴村 |
东垴村位于忻台旅游路长原线以东4公里处,距乡政府11公里。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东垴村总积0.1万亩。东垴村以经济建设为龙头,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环境整治为切入,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效果。 东垴村与西天和村、北湾子村、七里沟村、北阳村、龙王堂村、祁家咀村、张家庄村、秋荷村、汉岭村、东天和村、南沟尧村、石岭村、下马地村、滑石片村、柏板口村、智家村、铜炉村、石盆口村、南桑泉村、毛家村、广阳观村、东茹村、董家村、三角村、南大贤村、南茹村、苏子坡村、安家村、陡咀村相邻。 |
董家村 |
董家村位于茹村乡东北部,紧邻忻台旅游线,交通便利,距乡政府4公里。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董家村总积0.9万亩,全村218户738口人,有耕地1350亩,现在,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该村注重人居环境建设,为了进一步提升了村貌形象,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如今的董家村正意气奋发,不久的将来,一个村容整洁,村风和谐,发展迅速的新村庄将会呈现在大家面前。 |
三角村 |
三角村位于台城镇西面。村村通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有153户,581口人,其中党员28人,耕地面积1800亩。三角村由于地势高低不平,土地大多为坡耕地,全村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全村常住人口仅190余人,居民以种地为主,有少量的养殖业,经济来源主要靠玉米、土豆。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约为1500元。2010年建立了科学发展观活动室,加强了党员的学习和教育。为了积极开展农廉活动,修建了农廉活动室、办公室及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室;设立了民情接待室和便民服务室。迎接了强农惠农政策专项检查,实行了政务、党务、村务公开,极大的规范了干部的从政行为和工作作风。 |
南大贤村 |
南大贤地处茹湖盆地,阁子岭脚下,距县城7公里,乡政府5公里。忻台线从村南通过,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无霜期125天左右。全村650户,2033人,劳力670人,党员58人,区域面积2.4万亩,耕地面积4400亩,退耕还林地601亩,公益林428亩,林改分配宜林地1560亩,灌木林地395亩,疏林地63亩,粮食种植以玉米为主,辅种谷子,高粱、土豆等农作物,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从事工程建设为主,兼运输、商业等不同行业。人均纯收入2200元左右,村级卫生所一座,服务规范,记录完整;便民服务店品种多,服务周到;小学校舍达到抗震标准,校园整洁,环境优雅,村委办公楼桌、椅、柜等各项设施配备齐全。 |
南茹村 |
南茹村位于忻台旅游路长原线以南0.5公里处,距乡政府0.5公里,交通便利。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气候温暖,主产玉米、山药、小杂粮等。全村总面积15000亩,耕地面积4346亩,林地面积5282亩,总人口2740人,男女劳动力共600余人。 |
苏子坡村 |
茹村乡苏子坡村坐落在茹湖盆地北端,卧牛山脚下,距县城12公里,距忻台旅游线路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常年无霜期120天,总耕地5940亩,农作物以玉米为主,历年种植面积5547亩,占总耕地94%,其次为土豆、谷子、豆类等,粮食产量600万斤。林地面积7700亩,全村总人口3200人,共有男女劳力1200人,人均收入1500元。每年农历三月三赶庙会,历时五天,周围各村赶会人数达三万之余,各类货物应有尽有,河南、河北、内蒙商贩前来助兴展销。 |
安家村 |
安家村位于茹村乡北部,距乡政府5公里,交通便利。该村平均气温6.5℃,无霜期11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大于10℃积温274小时,平均降雨量400—500mm,适宜种植日数较小的玉米、高梁、豆类、薯类、谷子等农作物。安家村总积1.2万亩,全村326户1194口人,林地面积2400亩,耕地面积2173亩。近年来大街小巷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并配套了自来水设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安家村百姓安居乐业、政通人和、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
陡咀村 |
陡咀村位于茹村乡东南部,距乡政府7公里,紧靠忻台旅游线路,气候温和,主要种植玉米、小杂粮等,耕地面积760亩,林地面积2400多亩,人口数760人,劳力300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