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西省 >>吕梁 >> 文水县 >> 凤城镇 >> 半峪村

半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半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半峪村简介

  半峪村村级概况
  半峪村位于凤城镇西部山区,有五个自然村,半峪村40人30户、大圪堆村60人30户、泉泉寺24人18户、马家庄17人11户、沿磨村20人14户,以上村庄土地面积大人少,因靠天吃饭没有经济来源,连年的干旱造成山区落后贫困。
  半峪村与章多村、桑村村、桑村营村、宜儿村、武午村、方园村、大城南村、东旧村、里洪村、沟口村、吕家山村、南徐村、苏家岩村、曹家山村、靛头村、集灵源村、东街村、南街村、北街村、私评村、南关村、土堂村、北关村、堡子村、韩村村、冀周村、牛家沟村相邻。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41121100 033000 -- 查看 半峪村谷歌卫星地图

半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半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半峪村

  半峪村村级概况   半峪村位于凤城镇西部山区,有五个自然村,半峪村40人30户、大圪堆村60人30户、泉泉寺24人18户、马家庄17人11户、沿磨村20人14户,以上村庄土地面积大人少,因靠天吃饭没有经济来源,连年的干旱造成山区落后贫困。   半峪村与章多村、桑村村、桑村营村、宜儿村、武午村、方园村、大城南村、东旧村、里洪村、沟口村、吕家山村、南徐村、苏家岩村、曹家山村、靛头村、集灵源村、东街村、南街村、北街村、私评村、南关村、土堂村、北关村、堡子村、韩村村、冀周村、牛家沟村相邻。  

章多村

  章多村位于山西省文水县北部,距县城1公里。全村780户,共2340人,耕地700亩,其中水田400亩,旱田300亩。2009年该村盖起了新学校。2010年该村又盖起了新居民小区。建设新农村,改变新面貌,该村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桑村村

  桑村位于山西省文水县东北部,距县城1公里。全村750户,共3402人,耕地1500亩。2007年至2010年我村仙姑大街进行了道路拓宽、硬化改造,又在村北盖起了新居民小区,建设新农村,改变新面貌。村内有一座麻衣仙姑庙,是一处远近闻名的历史人文景观,每年七月二十六为桑村庙会,接麻衣仙姑由最初桑村人自己接发展到24个村社。我村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县立税大户海威钢铁有限公司就在桑村境内。   

桑村营村

  桑村营村位于文水县城东北角.全村国土面积425亩,总人口562人,130户,党员18人,党小组3个.村级公路硬化累计达到 公里,实现巷巷通公路.   2006年两委领导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新农村为总目标,以村内道路建设为突破口,主持修建村内道路,家家通自来水,院院通下水道,投资几十万元修建小广场为村民们提供娱乐场所.村委还定期为老年人检查身体,使群众感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宜儿村

  宜儿村位于县城东北方,车程约10-15分钟。全村人口五千余人,人均耕地8分。是凤城镇一个人口和耕地都相对较多的村子。村民收入以模板,玛钢相关所得为主,耕地所得为辅。今年来发展势头良好。   

武午村

方园村

  凤城镇方园村位于文水县城北十公里处,总人口5300余人,耕地3100余 亩,党员总数95名。    近年来,按照县委安排,实行了“四民主”、“八公开”;建立健全了党员代表议事会,群众代表议事会制度,党支部践行了“-”重要思想,紧抓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不放松,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走出了一步以工补农,工农并进的发展之路。村民以铸造业、养殖业、种植业等为主导产业,村民收入逐步增加,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今后,村两委将带领方圆村人民向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跨越,方圆村的明天会更好。   

大城南村

  大城南村位于文水县东北七公里处,开柳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1000户,总人口4100余人,耕地面积5640余亩,深井31眼,党员总数116名,下设七个党小组。   

东旧村

  东旧村位于文祁公路中段,东西方向与西城和西旧接壤,北靠大城南,南邻南武村,是一个交通便利,工农业同步发展的新农村,该村有耕地5000余亩,人口约5000余人,约1000余户,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种植,经济作物基本以小麦和玉米为主,工业主要以废铁收购和加工为主。   

里洪村

  里洪村位于距县城东三公里处,交通方便,文祁公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村有502户,1997口人,2200亩耕地,80余亩果林地,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1700元,近年来,村两委团结拼搏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村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2006年度人均收入达到3000元,迈进了小康村的行列,也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  

沟口村

  沟口村概况   我们沟口村,位于文水城北附近,全村人口1270人,耕地面积652亩,有党员33名。从2008年12月1日新的支部成立以来,团结在以-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党的政策、策略,学习“-”重要思想,学习-改革开放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建立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对外开放、和谐发展的原则,带领全村村民向现代化小康村发展,在一年以来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响应上级政策,主动配合县、镇及交通局顺利完成307国道改线工程。   二、引进金地公司赤峪煤矿北风井工程正式开工。   三、配合县交警队的改建工程,送水、送电、硬化工程。   四、争取国家水利局饮水安全工程拨款15万元,自筹资金7万元,总投资22万余元新建工作室、配电室、值班室、300立方蓄水池1坐,新设送水管道1000米左右,并试行水表入户工程,基本解决了全村人畜吃水问题。   五、争取国家307国道畅通工程款40万元,硬化道路两公里,自筹资金60余万元,铺设街道下水道1800多米,硬化街道2公里。   六、组织党员代表商议全村发展情况,做到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在2009年“七一”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七、为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村中心修建了4000平方米怡心苑广场,给全村老少、妇女提供了健身、跳舞场地,夏天灯光明亮、喷泉开起,喷着水带着雾,使的环境更加美观好看。春节元宵佳节期间组织威风锣鼓队、秧歌队,主办本村歌手赛、象棋赛,活跃了农村生活,减少了-、打架现象,稳定了社会治安,一年多来工作受到了广大村民的好评。   八、争取国家对农村农网改造的优惠政策及补助资金,将全村电网进行改造,为以后发展全村经济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九、投资4万余元,改建两座高灌的工作房和电路,进一步解决好全村浇地,确保我村农业收入。   总之,今后的工作要继续以“-”重要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把我村建设成现代化小康村而奋斗。   

吕家山村

  吕家山村是是由吕家山村和前周村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文水县城西北,距307国道15公里。总人口149,总户70户,耕地1007亩。   吕家山村与半峪村、章多村、桑村村、桑村营村、宜儿村、武午村、方园村、大城南村、东旧村、里洪村、沟口村、南徐村、苏家岩村、曹家山村、靛头村、集灵源村、东街村、南街村、北街村、私评村、南关村、土堂村、北关村、堡子村、韩村村、冀周村、牛家沟村相邻。  

南徐村

  南徐村位于凤城镇北,约城北约十里,紧靠307国道,乘车大约十五分钟左右到达到。全村900多户人家,总人口数3100人,其中党员58人,耕地面积1400亩,劳动力900多人,从事家庭生产520人,其余在村人员大都在厂矿上班,另外外出务工人人员约210人,主要是买粮油等农副食品。   

苏家岩村

  苏家岩村级概况   苏家岩村是与庄头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全村有235口人,主要以种植秋粮作物为主,主要矿产资源青石。全村总面积有3800多亩,耕地有280多亩。   苏家岩村与半峪村、章多村、桑村村、桑村营村、宜儿村、武午村、方园村、大城南村、东旧村、里洪村、沟口村、吕家山村、南徐村、曹家山村、靛头村、集灵源村、东街村、南街村、北街村、私评村、南关村、土堂村、北关村、堡子村、韩村村、冀周村、牛家沟村相邻。  

曹家山村

  曹家山位于文水县凤城镇西北山区,三面环山,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全村在册人口共43人,23户。占地约4569.9亩。    曹家山村与半峪村、章多村、桑村村、桑村营村、宜儿村、武午村、方园村、大城南村、东旧村、里洪村、沟口村、吕家山村、南徐村、苏家岩村、靛头村、集灵源村、东街村、南街村、北街村、私评村、南关村、土堂村、北关村、堡子村、韩村村、冀周村、牛家沟村相邻。  

靛头村

  靛头村位于山西省文水县西部山区,距县城9公里。由靛头和任家坡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92户,共273人,耕地364亩,林地500亩。2006年,经省国土资源局批准,对该村实行整体迁移。面对耕地面临荒种的局面,新一界领导班子决定以文水县转型发展为契机,利用靛头村有利条件,开发生态农业。首先,该村地处苍儿会生态旅游区第一站,交通便利,旅游公路穿村而过;其次,水资源丰富,地域广阔,具备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现正对外招商引资,欢迎有识之士考察投资。   

集灵源村

  集灵源村简介   集灵源村位于山西省文水县西部山区,距离县城大约十公里左右。由集灵源和武家坡两个自然村组成。   全村人口38户,共78人,全村土地面积5325亩。   

东街村

  东街村位于山西省文水县东大街,在县城中心地段,是一个具有得天独厚地域优势的典型城中村,全村320户,共830人,耕地210亩.人均不足3分,村民以非农业收入为主,多年来人们利用紧连县城的优势,走在发家致富的前列,是一个发展形势较好的村..   

南街村

  南街村位于文水县城的西南部,属于典型的城中村。村中人口约2400人,土地约200亩,由于土地太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在外打工和做生意。村委的主要经济收入是开发租赁门市。   

北街村

  北街村位于文水县城北部,是城中村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全村国土面积1041680平方米,共八个村民小组,1300户,总人口3760人,党员102人,可用耕地面积500亩.村级公路硬化累计达到29公里,基本实现巷巷通公路.   2006年两委领导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新农村为总目标,以村内道路建设为突破口,主持修建村内道路,家家通自来水,院院通下水道,投资几十万元修建小广场为村民们提供娱乐场所.村委还定期为老年人检查身体,使群众感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私评村

  私评村简介   私评村位于文峪河沿岸,与南关、韩村、堡子等村庄相连。原隶属于城关镇,后划归凤城镇,现有386户,1120人,耕地398亩,人均收入4000余元。   在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实行区村制。民国13年,文水县设4个区,其中私评村属于一区,驻城内,但并不是单独村,而是属于主附村。其中主村是城内,私评通土堂、北关共同属于联合副村。   在1950—1952,文水县行政区划表中,四平隶属于一区,一区的驻地为城内。到1953年5月,进行第一次划乡,1956年9月第二次划乡。其中私评村位于城关乡,同时所辖自然村还包括其他10个村、街道。1958年第三次划乡,私评仍隶属于城关乡。1958年8月,撤乡组建人民公社,私评属于前进公社,驻城关镇。1984年4月撤公社,改为乡镇,将17个人民公社改划为7镇16乡,私评属于城关镇。   目前,樊宝和担任私评村书记兼村长,王龙担任副书记,闫秀伦为党支部委员,邸桂玉、周爱忠为副村长,樊金花为妇女主任,王海文为报账员,赵小斌为理财组长。   

南关村

  长期以来,村两委抓住粮食不放的同时,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鼓励村民四处谋财,建设小康的南关。南关村共有户数802户,人口2300余人,农作物种植面积744亩,粮食总产量65公斤,人均收入大约5000余元。另外,南关村由于紧靠县城,地势优越,经商的户比较多,领取营业执照的就有100余户,大大提高了村民的收入。    南关村与半峪村、章多村、桑村村、桑村营村、宜儿村、武午村、方园村、大城南村、东旧村、里洪村、沟口村、吕家山村、南徐村、苏家岩村、曹家山村、靛头村、集灵源村、东街村、南街村、北街村、私评村、土堂村、北关村、堡子村、韩村村、冀周村、牛家沟村相邻。  

土堂村

  土堂村地处文水县城西,全村有1600多口人,村东紧靠县城,村西有省高速公路和新修307国道,交通便利,位置优越,依山傍城,空气新鲜,条件理想。特别是在这一届两委领导的带领下,将旧村委会办公楼改造一新,并在土堂村北积极规划建设形成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的育才基地。随着文水县教育园区的建立,土堂村成为了文水县新的教育基地。同时,周围有锦华园、碧翠苑、恩辉佳园等兴建完毕的几个住宅小区,带动了本地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经过几年的建设,土堂村面貌一新,发展教育事业,为土堂村凝聚了人气,带动了房地产、商贸业的快速发展,全村人均收入实现了大幅增加,使新农村建设的一盘棋活了起来。   

北关村

  北关村是紧靠县城的一个卫星小村,与县城一线之隔属城中村。西靠307国道,有耕地二百三十多亩,全村303户,共有886人,现有党员37人,其中女党员4人,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村。    北关村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条件优越,土地肥沃,堪称人杰地灵。北关村人勤劳朴实,敢为人先,不屈不挠。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北关人敢闯敢干,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先搞起了塑料大棚种植蔬菜逐渐成为北关村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延伸了加工业,建筑业使北关村的经济发展和其他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北关村独具特色的经营模式,为以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根据我村实际情况和县城城区规划要求,决心在“十二五”期间将我村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的"明星卫星村”。    2011年是“十二五”期间的开局之年,现在实施动工争取修建四撞安置楼,建筑面积为22000平方米,解决村民住房紧张的问题,争取在年底前交付使用。修建一处2000平米的休闲广场,给村民营造一个休闲娱乐场所。    总之两委干部有决心,有信心,带领全村村民在“十二五”期间把我村建设成为一个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县的城镇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堡子村

  我村有人口2208人,645户,1700亩耕地。我们村两委一班人结合我村实际,绘制了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宏伟蓝图,做出了“依托文祁公路优势、发展工商贸易、兴建工业园区、建设小康堡子”的总体规划。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兴办商贸一条街,依托文祁公路过境的有利条件,路南已建设起了180多间商业小二楼,建筑面积共18000平方米,现已全部营业;文祁路北的村民搬迁新居后,建成六层以上的集住宅与商贸一体的综合楼群,从而进一步完善商贸一条街。    二、新农村建设规划区。1、从2006年开始,我们共投资建起了120套小二楼和40套平房住宅,2008年将对旧村中的160户村民实施安置;2、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954平方米,建筑面积2070平方米的配套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大楼,和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村委办公大楼;3、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大型休闲娱乐广场,该广场位于居民区中心,绿化面积占到了百分之四十;4、投资650万元,长2.8公里、宽10米,上下水配套的环村路正在建设中;5、投资300余万元,改变了生产、生活环境,安装路灯120盏,打深井一眼,埋设高标准自来水管道3000余米,修建饮水工程1处,为村民解决了吃水困难。    三、开辟工业园区。在村东规划土地300余亩,先后有14个规模企业落户工业园区,使工业园区初具规模,安排了我村部分村民就业。   四、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结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兴修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总投资135万元,其中自筹资金38万元,打深井4眼,增设变台2台,架设高低压线路4000余米,修井房6个,埋设地下管灌7000余米,机井全部配套,修田间沙石路4800余米,植树1600余株。为粮食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韩村村

  韩村位于县城东南角,东依梧桐路(二环路),北靠狄青大街,西临兴华路,南近规划中的胡兰大街,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现有农村人口920人,农户320户,加上嘉和苑小区等居住人口达万人,是一个民风淳朴,交通便利的生态宜居城郊村。(分布图附后)   一、安康区共八条小巷,每条500米,两条东西街,一街400米,二街200米。该区为村民居住区(平房),村委会对各街巷分派了负责人每天监督村民、居民及保洁员、垃圾拉运员对各自卫生区进行清洁、保洁。   二、主要街道   主要街道有六条,情况如下:   1、朝阳路是韩村的南北主街道,约800米,街道两侧饭店一个、第二实验小学一所,车流、人流量较大,环境卫生整治难度较大。   2、民兴街是韩村的东西主街道,约800米,街道两侧有饭店一个、超市2各、特校一所,车流量、人流量较大,保洁难度较大。   3、平安街约240米,北侧是韩村一期旧村改造小二楼居民区,村民的清洁保洁意识较强,环境卫生治理较易。    4、前进路约300米,两侧是韩村二期旧村改造小二楼居民区,村民的清洁保洁意识较强,环境卫生治理较易。    5、梧桐路(东二环)是韩村东面的主街道约1000米,车流量较大,且多为大型运输车,保洁难度较大。   6、富民街约200米,两侧是韩村二期旧村改造小二楼居民区,村民的清洁保洁意识较强,环境卫生治理较易。   三、主要小区   嘉和苑小区是韩村新建的安置小区,占地约140亩,由物业公司分管,清洁保洁有专职保洁员负责。   

冀周村

  文水县凤城镇冀周村,位于文水县城南1.5公里处,东临文峪河,西接岳村,南临教义镇桥头村,北接南关村。村内有常住户数1030户,常住人口2870人,村内耕地2406亩。   

牛家沟村

  牛家沟村级概况   牛家沟村是于后周自然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全村有310口人,主要以种植秋粮作物为主,主要矿产资源青石。全村总面积有2400多亩,耕地有1800多亩。   牛家沟村与半峪村、章多村、桑村村、桑村营村、宜儿村、武午村、方园村、大城南村、东旧村、里洪村、沟口村、吕家山村、南徐村、苏家岩村、曹家山村、靛头村、集灵源村、东街村、南街村、北街村、私评村、南关村、土堂村、北关村、堡子村、韩村村、冀周村相邻。  


半峪村特产大全




半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