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县北武当镇新民村位于北武当镇东侧,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背山面水,东接阳湾西邻暖全会。有两个自然村—新民村和段家坪村,有五个村民小组,人口381口,土地1180亩,其中林地80余亩,水地400亩,大部分是旱地和坡地。该村自2007年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以来,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配合镇政府的工作,大力推广种植绿色西红柿和其他蔬菜如青椒、茴子白、豆角等,到今年共种植无公害蔬菜达到200余亩。该村聘请县农业局的技术指导员长期驻村,从测土配方到育苗、落土、施肥等一系列过程全程指导。由于政策好、村民努力,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的推广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亩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而且新民村的无公害蔬菜闻名遐迩,吸引来自离石等地的商户前来求购。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41128104 | 033000 | -- | 查看 新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新民村 |
方山县北武当镇新民村位于北武当镇东侧,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背山面水,东接阳湾西邻暖全会。有两个自然村—新民村和段家坪村,有五个村民小组,人口381口,土地1180亩,其中林地80余亩,水地400亩,大部分是旱地和坡地。该村自2007年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以来,积极响应政策的号召,配合镇政府的工作,大力推广种植绿色西红柿和其他蔬菜如青椒、茴子白、豆角等,到今年共种植无公害蔬菜达到200余亩。该村聘请县农业局的技术指导员长期驻村,从测土配方到育苗、落土、施肥等一系列过程全程指导。由于政策好、村民努力,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的推广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亩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而且新民村的无公害蔬菜闻名遐迩,吸引来自离石等地的商户前来求购。 |
暖泉会村 |
暖泉会村简介 暖泉会村坐落于北武当镇东侧,相距北武当镇政府不足3公里,村子在公路南北两侧,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全村总人口311人,总户数68户,分为3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15名。全村耕地面积656亩,退耕面积318亩,村庄面积400亩。农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为辅,农作物种植玉米、豆类、薯类;经济作物为万寿菊;无公害蔬菜以西红柿为主。全村养牛25头。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1500元,村级集体各项收入2万余元。 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以及在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村两委办公室位于村庄南段,现有硬化进村路1条,约500米;田间路3条,全部为土路;水池2个。 |
松泉村基本村 |
松泉村基本概况 北武当镇松泉村,位于著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武当山脚下,西侧。全村76户,人口236人,两个自然村,党员16人,耕地面积894亩,人均纯收入1600余元。村主导产业主要有养殖业,种植业,外出劳务输出等。 今年以来,松泉村支、村委一班人积极配合镇党委、政府工作,配备保洁员定期清理村内的垃圾,并动员全民积极参加“三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支、村委一班人的带领下,我村村民正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务实苦干的作风赶超先进村,创建新业绩。 |
武当村 |
武当村简介 武当村位于武当村国家级风景区北武当山脚下,山青水秀,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旅游资源丰富,是北武当镇的形象窗口。全村90户,常住人口163人,现有在册有户人口307人,耕地650亩,退耕还林780亩。2010年人均收入2200元。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下乡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武当村围绕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以“二十字”方针为目标,规划和铺开了新农村建设。 |
占古村 |
占古村由来及概况 占古村,位于北武当镇东北1.5公里,是一个民风淳朴,和谐向上的典型的北方村庄,相传,真武大帝看到山下穷人生活疾苦,还要受富绅盘剥,一怒之下,将真武山顶的大鼓一脚踢下了山,落到本村。大鼓一声巨响,炸得粉碎,富绅见此惊慌失措,从此再不敢盘剥穷人,因此得名“炸鼓村”,后取谐音“占古村”。村落占地面积100亩,耕地面积500亩,退耕还林土地700多亩。我村共有96户,396人,2010年我村人均收入已突破2000元,2011年计划达到2600元。 |
下昔村 |
下昔村简介 下昔村地处北武当山风景区,又是镇政府所在地,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全村321户,1122口人,党员64名,耕地2254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均1850元。目前正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前的耕作方式仍旧是传统的畜力耕种,农产品品种主要作物是玉米、土豆、油麦、谷子,产量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但随着粮价的上涨,收入增长较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大部分是外出打工,居民收入以外出打工收入为主。居住条件相对较好,但是部分孤寡老人居住在土窑洞,养老问题比较突出。 在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下昔村进行了科学规划,累计投资13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使全村面貌得到明显改观,投资28万元新修支部、村委办公楼一座,建筑面积432平方米。投资8万元在下昔阳坪新修U型渠2000米,保证了200亩地的用水。投资4万元在村里修排水渠400米,解决了雨后排水不畅的问题。投资24万元,修敬老院一所,建筑面积520平方米,占地1300平方米,可容纳60余孤寡老人安度晚年。投资15万元硬化文化广场2500平方米,硬化进村路400米。投资35万元新修河坝500米,既解决了排洪,又美化了环境。推广沼气建设20户。下昔村全体村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河庄村 |
河庄村基本情况 河庄村位于北武当镇以西,西与来堡村接壤,东与下昔村相邻,总面积22716平方米。现有耕地2065亩,其中水地239亩,坪地980亩,坡地66亩,梯田地780亩。现有人口1036人,320户,党员42人。农民以种植玉米、土豆、谷子等杂粮为主。 河庄村与新民村、暖泉会村、松泉村基本村、武当村、占古村、下昔村、来堡村、韩庄村相邻。 |
来堡村 |
来堡村概况 来堡村是北武当镇的重点发展村之一,全村257户896口人,大部分村民以务农为生。总面积 亩,其中耕地面积 亩,林地面积 亩,距镇政府五公里。近年来,在北武当镇打造旅游名镇的牵头下,来堡村也着力打造北武当镇旅游名村,于成龙故里旅游有限公司于2009年初成立,现在,廉政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正在实施中,这将是来堡村建设旅游名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
韩庄村 |
韩庄村简介 韩庄村是进入北武当镇的第一站,也是第一大村,总人口1362人,321户,劳力863人,约20%外出务工。总面积18532亩,其中耕地2782亩,林地面积5688亩。北与疙洞镇接壤,南与大武镇毗邻,西临安上村,东临来堡村。村庄距209国道约3公里,交通较为便利。全村党员43人, 35岁以下党员15人。村主职干部段学林。 韩庄村与新民村、暖泉会村、松泉村基本村、武当村、占古村、下昔村、河庄村、来堡村相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