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路街道公安厅社区位于海拉尔中路,公安厅家属院内,面积0.48平方公里,有居民住宅楼35栋,居民1378户,3520人,共有直管党员40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3名,学历均为大专以上文化,平均年龄33岁。驻区单位有内蒙古公安厅、内蒙古边防总队、内蒙古边防总队医院,是典型的单位型社区。
公安厅社区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按照“深化警民共建成果,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推进社区党建区域化”这一特色目标要求,以“五必清”、“五必访”制度为活动载体,紧紧围绕“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这一主线,积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突出实践创特色,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文化活动先进社区”、“国家体育俱乐部”、“全国志愿者服务联络站”、“自治区充分就业社区”、“自治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支部、“自治区净化社区文化环境家庭护卫、家教指导中心”等二十多项荣誉。
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按照新城区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设立党总支的工作要求,公安厅社区党支部于去年申请成立党总支已批复,根据我支部党员的兴趣、特长下设:医疗保健党支部、文化活动党支部、政策宣传党支部3个党支部,支部书记人选已定。今年党总支加强对各支部党员的教育管理,把各支部的兴趣活动开展好,建立健全党员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在服务党员方面,社区积极创新党建服务新模式,从提升素质入手,实现学习型服务。社区利用公安厅老年大学、书画室、图书阅览室学习阵地、社区远程教育网,积极为辖区党员群众阅读有关党政文件和刊物提供方便;社区在会议室按月定期讲授政治、文化和生活知识,全面提高党员群众的综合素质。从人文关怀入手,实现温馨型服务。以“七一”节、“八一”节“十一”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了以“爱国爱党爱社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争做优秀党员”等主题的党员教育活动,并组织支部党员参观警察博物馆,-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等实践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党员的业余文体生活。从整合资源入手,实现联动型服务。利用党员服务咨询中心积极为社区党员之家、党小组提供活动场所,有效培育党性、凝聚人心;以党建共建为抓手,把辖区单位服务资源挖掘出来,建立开展思想教育、提供活动阵地、丰富文化生活为一体的服务体系。社区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始终坚定不移地把落脚点放在社区的社会资源上,通过“三项制度” (社区联合党委议事制度、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一月一主题”活动制度)统筹区域党建资源,形成一个保障机制;“三个起来”(党小组长“动起来”、志愿者服务队“活起来” 、党员身份“亮起来”) 统筹区域人力资源,形成一支骨干队伍和“三个贴心”(民生服务贴心、文化服务贴心 、卫生服务贴心) 统筹区域物力资源,形成一个服务体系。构建区域性社区大党建格局,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形成了良好的效果和氛围,不断提升了五种服务能力:(1)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了党组织服务能力(2)加大了为民办实事力度,提升了民心服务能力(3)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升了文化体育工作公共服务能力(4)紧抓社区教育资源,提升了关心下一代工作能力(5)推进了法治工作,提升了法治社区建设水平。
公安厅社区在海东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统筹区域(人、财、物等资源,),服务居民,坚定不移地把落脚点放在社区的社会资源上,通过“三项制度”(形成保障机制、社区联合党委议事制度、党建联席会议、一月一主题活动制度)、“三个起来”人力资源(党小组长“动起来”、志愿者队“活起来”、党员身份“亮起来”)和“三个贴心”物力资源(民生服务贴心、文化服务贴心、卫生服务贴心)统筹资源,形成了场所共用、活动共办、工作共推的区域性社区党建格局,推动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以使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党支部以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为依托,建立与驻区单位长期的共建机制,4月份接待了内蒙古公安厅警务保障处王荣贵处长等10人来社区调研走访,了解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工作任务、社区工作中的困难等问题,最后王处长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社区建设。2011年,社区先后举办了社区文化节(庆七一)、电影文化周、科技进校园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全民健身日,公安厅社区协调驻地部队官兵为青山小学的1千余名学生进行体能素质训练;
社区党支部把创建国家卫生环保城市的市容市貌清理整治工作作为社区中心工作来抓,自2011年3月份至年底,社区党支部先后组织内蒙古警卫局、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干部、低保人员等200人对社区周边警卫局家属外墙的透井围栏的大堆垃圾、树枝和社区所辖范围内的商业店铺以及35栋家属楼、凉房墙体张贴小广告、白色垃圾,特别是统建楼卫生垃圾死角进行集中清理,共清理垃圾死角6处,清理垃圾6车、小广告1000余张、白色垃圾30袋,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的卫生环境,推动创卫工作的进程。
社区还以重大节日为节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学雷锋活动日和七一前夕,社区党支部联合驻地边防总队和总队医院去革命老区保合少镇奎素村、新城区保合少镇敬老院(新城区残疾人阳光家园)开展“送医送药送文化”三下乡活动,送去面粉、水果、常用药品价值6000元,并为每位老人进行了详细的问诊检查,边防战士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受到老区百姓的称赞。清明节前夕,社区组织青山小学500名学生参观警察博物馆缅怀革命前烈的丰功伟绩,使学生们受益匪浅,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社区与公安厅幼儿园共同举办的首届庆“六一”儿童节慰问演出;成功举办“爱党爱国,红歌飞扬”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同时社区全体干部参加了内蒙古边防总队医院举办的《加强党员党性修养专题辅导讲座》建党90周年党史讲座;八一期间,社区与各单位共同开展了“双拥共建”座谈会。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慰问志愿服务,共帮扶特困人员100人次,帮扶资金达到2万元。开展公益活动5次(健康讲座、爱眼日活动、糖尿病“三免两补”义诊活动、妇女知识讲座、5.12护士节健康义诊),有200人参加。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提升了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民心服务能力、文化体育工作服务能力、关心下一代服务能力、法治社区建设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文化活动先进社区”、“国家体育俱乐部”、“全国志愿者服务联络站”、“自治区星级充分就业社区”、“自治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支部、“自治区净化社区文化环境家庭护卫、家教指导中心” 等二十多项荣誉。2011年,我社区又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文明社区”、“呼和浩特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新城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新城区文化活动先进集体”、“海东路街道“五星级”社区党组织”,五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各类媒体报道31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150102001 | 010000 | -- | 查看 公安厅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公主府社区 |
海东路街道公主府社区辖区面积0.425平方公里,现有居民2623户,人口6360人,居民中有汉、蒙、满、回、朝鲜、达斡尔、鄂伦春等多个民族,辖区驻区单位共4个,社区现有工作人员 11名 ,在册党员78名,2个党小组,5支志愿者服务队伍 。 公主府社区以“创建社区特色文化,打造民族团结家园”为目标,以两个基地建设为抓手(执政为民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努力为社区群众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社区环境。自公主府社区与国土资源厅结对共建打造执政为民教育基地以来,一方面,社区与厅机关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各项党员学习交流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社情民意,提高了为民服务意识。另一方面,协调国土资源厅为社区投入25万余元购买了办公用房,配备了办公设备。同时,对辖区特困居民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长期帮扶活动,累计资金达7万余元。为了营造辖区民族团结和谐的舆论氛围,社区在公主府博物馆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民族团结爱国影片系列影展活动,组织大中专、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邀请维和部队官兵为社区党员干部讲党课,联合相邻社区党支部到保合少奎素村进行党建交流。 经过多年努力,社区先后荣获呼和浩特市甲级一等社区、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四项荣誉。 |
哲里木路社区 |
海东路街道哲里木路社区居委会位于新城区海中路土默特中学西侧,辖区范围北至呼和佳地南院,南至海拉尔大街,西至呼伦北路,东至哲里木路,面积0.8平方公里。辖区总户数1713户,总人口4434人,其中常住人口3633人,流动人口720人。社区低保户25人,残疾人108人,少数民族共1184人,由蒙族、满族、回族、藏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组成。社区现有10名工作人员,其中1名志愿者,1名残联公益性岗位。社区党支部共有在册党员38人,党小组4个。驻区单位有呼和浩特市土默特中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三医院、呼和浩特市离退休干部第一干休所,均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辖区内有个体经营组织及企业260余家。 社区现有一间租用的办公用房,40平方米,配有电话、电脑、打印机、电视机、照相机等硬件设备,但经过区政府和办事处领导与安泰房地产的协调,新办公用房已落成,位于海拉尔东路凤凰新城小区,面积为400平方米(连体三层),预计在2012年年底搬迁至此。新办公楼将设置文体活动中心、阅览室、会议室等,以建设成设备齐全、多功能的社区。 哲里木路社区本着“贴近群众 、服务居民 、以民为本 、民主自治 、管理有序 、共驻共建”的服务宗旨,健全组织 、关注民生 、扎实工作,拓宽服务领域,积极为群众办实事 、办好事。由于哲里木路社区居住比较分散,地域较大,离退休老人居多,社区以开展“三项活动”(党性教育活动、扶贫济困献爱心活动、特色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创建“文化特色型社区”为主要目标开展工作:每年的元旦、春节、雷锋日、七-日、八一建军节等节日,社区联系驻区单位、以及结对共建单位新城区司法局、内蒙古司法厅等开展帮扶爱心活动,上门慰问社区的孤寡老人、低保户、困难党员、贫困母亲和女孩等困难群体,为他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社区每年举办消夏晚会、趣味运动会、迎春茶话会等活动,由土默特中学退休教师组成的哲里木合唱团连续四年参加新城区中老年歌舞大赛并获奖;为了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与法律事务所定期举办普法宣传,为学生开展法制报告会,增强青少年普法意识。社区联系辖区二五三医院、海东路卫生服务中心、国大九龄堂药店等医疗资源,每年定期为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育龄妇女免费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对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上门体检;为打好首府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的攻坚战,哲里木路社区多次组织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党员志愿者、社区干部等,在辖区内开展清理卫生死角、小广告活动,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随着社区网格化工作的开展,哲里木路社区将辖区划分为四个网格, 配有9个网格员,8个网格管理员,网格员都是各小区的居民,她们可以随时把社区动态报到社区,实现社区管理的精细化 、信息化,深入化,社区服务的全覆盖、更快捷、零距离,全面建成社区管理有序 、服务完善 、治安良好 、环境优美 、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 。 近年来,哲里木路社区先后被呼和浩特市评为充分就业先进社区 、卫生示范社区 、社区档案工作一级先进单位;被新城区人民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新城区平安社区 、文明社区 、全区示范居委会关工委荣誉称号 、社区建设工作先进社区,获环境管理工作成绩优秀奖 、先进妇联组织奖 。 |
军区社区 |
海东路街道军区社区居委会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其中民生志愿者1人,公益性岗位2人。社区党支部有7名支委,在册党员91人,其中居委会在职党员5人。 军区社区居委会办公地点位于军区社区八一小区综合服务大楼三楼,由内蒙古军区无偿提供,其中办公室面积120平方米、社区活动中心面积320平方米、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110平方米。驻区单位主要有内蒙古军区司政后装四大机关、内蒙古军区第四干休所,八一幼儿园,是一个部队较为集中的社区。辖区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东起哲里木路,北至爱民街,西接呼伦北路,南邻胜利街。现有四个生活小区,即军区司令部家属院、军区四干、八一小区和爱民小区1号院。社区居民多为部队现役、离退休干部及部队职工。社区现有常住人口为2400余户,5500余人;社区周边有200余家商业店铺。 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中心设有健身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和棋牌娱乐室。社区综合大楼还有超市、浴池、快餐店、招待所等便民服务项目。 社区治安采用-民协同负责的管理办法,实行人防、技防相结合的24小时值班制度,小区的各主要路口都装有探头,院内有保安巡逻,还有由社区志愿者组成的治安巡逻队配合。院内种有40余种花草树木,绿化面积达35.2%。 社区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有适合于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气功队,有适合于中青年人活动的舞蹈队,还有一批乒乓球爱好者组成的乒乓球队。社区有休闲广场四个,礼堂一个,另有网球场和篮球场。社区在每年的重大节日都与部队联合举行纪念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社区各种组织健全,有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关工委等机构,他们在社区服务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八一路社区 |
海东路街道八一路社区成立于2004年10月,东起呼伦北路,洗浴气象局东向居委会及府兴营居委会接壤,南起海拉尔东路,北至成吉思汗大街,辖区总面积1.36平方公里,居民总人口9231人,共有居民小区22个,住宅楼110栋,住区单位14个。社区组织功能完善,服务贴近民心,包括:社区党支部、社区计划生育服务站、社区民政服务站、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并专门安排劳动保障专干、计生专干、文体专干、民政专干等负责相关工作。 社区设有活动室,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跃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丰富辖区百姓业余生活,增加邻里互动,提高居民素养。社区还将不断加强社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居民健康意识,充分整合辖区文体资源,以经常性的群众文体活动为载体,以有声有色的网格化管理为基础,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力争把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和谐社区。 |
内工大社区 |
海东路街道内工大社区总面积0.5平方公里,共有住宅楼35栋,总户数1758户,总人数4484人,居民主要由工大教师及家属组成。在校学生1.2万人。驻区单位为内蒙古工业大学,是典型的单位型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2人,党支部现有党员64名。共分为民生信息、政策宣传、计生协管、就业援助、环境美化与卫生监督、治安巡逻与纠纷调解6个党小组。 近年来,内工大社区以“服务社区发展进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宗旨,以“社区党建区域化,志愿服务日常化,居民生活便捷化”为目标,依托工大学生志愿者和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优势,全方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确立了为辖区特困家庭孩子提供义务家教、为辖区孤寡老人提供居家服务,开展大型公益活动等一批社区志愿服务亮点。逐步形成以志愿服务为新的增长点和着力点的优质地区志愿服务社区。2006年,内工大社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服务先进社区”。 |
体校巷社区 |
海东路街道体校巷社区居委会位于呼伦北路赛马场东路,北接成吉思汗大街,南临爱民街,东邻哲里木路,西邻呼伦北路。辖区面积0.25平方公里,社区办公面积480平方米,包括公共服务站服务大厅、居委会办公室、社区文体指导中心、乒乓球室、台球室等场所。截止2011年10月有常住居民1842户,4999人。其中少数民族1039人,流动人口146人。社区现有正式干部9名,9社区有驻区单位3个,生活小区6个。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28名,支部设有书记1人,支委4名,党小组2个。 体校巷社区以打造全市便民服务为宗旨,先后成立缴费一站通服务点、社区科普大学、青少年公益书屋,青少年心理咨询室、书法、绘画及计算机培训班等服务项目,通过体校巷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社区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2009年以来,体校巷社区先后接待国家、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各级领导参观调研多达40余次,并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2009年10月,我社区在呼市充分就业社区验收工作中顺利达标,并被新城区评为2009年“无-社区”、社区建设“示范社区”,2010年8月,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社区”,被民政部授予“全国服务先进社区”。 2010年被新城区委、政府评为社区工作先进集体,文化体育进社区活动先进集体、被评为2011-2012年度全市基层优秀讲堂,2012年3月被呼市科协评为2011年度先进集体。 |
公安厅社区 |
海东路街道公安厅社区位于海拉尔中路,公安厅家属院内,面积0.48平方公里,有居民住宅楼35栋,居民1378户,3520人,共有直管党员40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3名,学历均为大专以上文化,平均年龄33岁。驻区单位有内蒙古公安厅、内蒙古边防总队、内蒙古边防总队医院,是典型的单位型社区。 公安厅社区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组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按照“深化警民共建成果,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推进社区党建区域化”这一特色目标要求,以“五必清”、“五必访”制度为活动载体,紧紧围绕“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这一主线,积极创新载体搭建平台,突出实践创特色,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文化活动先进社区”、“国家体育俱乐部”、“全国志愿者服务联络站”、“自治区充分就业社区”、“自治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支部、“自治区净化社区文化环境家庭护卫、家教指导中心”等二十多项荣誉。 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按照新城区区委组织部、街道党工委设立党总支的工作要求,公安厅社区党支部于去年申请成立党总支已批复,根据我支部党员的兴趣、特长下设:医疗保健党支部、文化活动党支部、政策宣传党支部3个党支部,支部书记人选已定。今年党总支加强对各支部党员的教育管理,把各支部的兴趣活动开展好,建立健全党员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在服务党员方面,社区积极创新党建服务新模式,从提升素质入手,实现学习型服务。社区利用公安厅老年大学、书画室、图书阅览室学习阵地、社区远程教育网,积极为辖区党员群众阅读有关党政文件和刊物提供方便;社区在会议室按月定期讲授政治、文化和生活知识,全面提高党员群众的综合素质。从人文关怀入手,实现温馨型服务。以“七一”节、“八一”节“十一”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了以“爱国爱党爱社区”、“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争做优秀党员”等主题的党员教育活动,并组织支部党员参观警察博物馆,-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等实践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党员的业余文体生活。从整合资源入手,实现联动型服务。利用党员服务咨询中心积极为社区党员之家、党小组提供活动场所,有效培育党性、凝聚人心;以党建共建为抓手,把辖区单位服务资源挖掘出来,建立开展思想教育、提供活动阵地、丰富文化生活为一体的服务体系。社区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始终坚定不移地把落脚点放在社区的社会资源上,通过“三项制度” (社区联合党委议事制度、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一月一主题”活动制度)统筹区域党建资源,形成一个保障机制;“三个起来”(党小组长“动起来”、志愿者服务队“活起来” 、党员身份“亮起来”) 统筹区域人力资源,形成一支骨干队伍和“三个贴心”(民生服务贴心、文化服务贴心 、卫生服务贴心) 统筹区域物力资源,形成一个服务体系。构建区域性社区大党建格局,形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推进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形成了良好的效果和氛围,不断提升了五种服务能力:(1)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了党组织服务能力(2)加大了为民办实事力度,提升了民心服务能力(3)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升了文化体育工作公共服务能力(4)紧抓社区教育资源,提升了关心下一代工作能力(5)推进了法治工作,提升了法治社区建设水平。 公安厅社区在海东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上级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统筹区域(人、财、物等资源,),服务居民,坚定不移地把落脚点放在社区的社会资源上,通过“三项制度”(形成保障机制、社区联合党委议事制度、党建联席会议、一月一主题活动制度)、“三个起来”人力资源(党小组长“动起来”、志愿者队“活起来”、党员身份“亮起来”)和“三个贴心”物力资源(民生服务贴心、文化服务贴心、卫生服务贴心)统筹资源,形成了场所共用、活动共办、工作共推的区域性社区党建格局,推动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合力,以使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社区党支部以为民办实事、解难事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建工作联席会议为依托,建立与驻区单位长期的共建机制,4月份接待了内蒙古公安厅警务保障处王荣贵处长等10人来社区调研走访,了解了社区的基本情况、工作任务、社区工作中的困难等问题,最后王处长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社区建设。2011年,社区先后举办了社区文化节(庆七一)、电影文化周、科技进校园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统筹各类教育资源,全民健身日,公安厅社区协调驻地部队官兵为青山小学的1千余名学生进行体能素质训练; 社区党支部把创建国家卫生环保城市的市容市貌清理整治工作作为社区中心工作来抓,自2011年3月份至年底,社区党支部先后组织内蒙古警卫局、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干部、低保人员等200人对社区周边警卫局家属外墙的透井围栏的大堆垃圾、树枝和社区所辖范围内的商业店铺以及35栋家属楼、凉房墙体张贴小广告、白色垃圾,特别是统建楼卫生垃圾死角进行集中清理,共清理垃圾死角6处,清理垃圾6车、小广告1000余张、白色垃圾30袋,极大地改善了社区的卫生环境,推动创卫工作的进程。 社区还以重大节日为节点,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学雷锋活动日和七一前夕,社区党支部联合驻地边防总队和总队医院去革命老区保合少镇奎素村、新城区保合少镇敬老院(新城区残疾人阳光家园)开展“送医送药送文化”三下乡活动,送去面粉、水果、常用药品价值6000元,并为每位老人进行了详细的问诊检查,边防战士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受到老区百姓的称赞。清明节前夕,社区组织青山小学500名学生参观警察博物馆缅怀革命前烈的丰功伟绩,使学生们受益匪浅,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社区与公安厅幼儿园共同举办的首届庆“六一”儿童节慰问演出;成功举办“爱党爱国,红歌飞扬”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演出,同时社区全体干部参加了内蒙古边防总队医院举办的《加强党员党性修养专题辅导讲座》建党90周年党史讲座;八一期间,社区与各单位共同开展了“双拥共建”座谈会。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慰问志愿服务,共帮扶特困人员100人次,帮扶资金达到2万元。开展公益活动5次(健康讲座、爱眼日活动、糖尿病“三免两补”义诊活动、妇女知识讲座、5.12护士节健康义诊),有200人参加。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提升了社区党组织服务能力、民心服务能力、文化体育工作服务能力、关心下一代服务能力、法治社区建设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文化活动先进社区”、“国家体育俱乐部”、“全国志愿者服务联络站”、“自治区星级充分就业社区”、“自治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支部、“自治区净化社区文化环境家庭护卫、家教指导中心” 等二十多项荣誉。2011年,我社区又荣获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文明社区”、“呼和浩特市优秀志愿服务集体”、“新城区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集体”、“新城区文化活动先进集体”、“海东路街道“五星级”社区党组织”,五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各类媒体报道31次。 |
长海社区 |
海东路街道长海社区辖区面积0.58平方公里,居民3037户,总人口7624人,有工作人员15名。社区在册党员105人,分为“宣传教育”、“爱心”、“社区民意”等六个党小组。社区办公用房96平米,有480平方米的活动中心一座,1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一处。辖区有武警内蒙古总队、军区通信总站等3个驻区单位。 社区坚持以服务居民促进社区和谐的工作目标,通过与驻区单位、结对共建单位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努力做好面向青少年的教育工作、面向老年人的关爱服务和面向-的帮扶工作。 社区吸纳了辖区内11名军队师、团职退休领导干部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员,他们既是社区一支充满活力的党员志愿者队伍,也是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的主力。社区以“三组三队”(即思想道德教育组、法制宣传网吧监督组、“大手拉小手”书法绘画组、军嫂文体队、老战士放映队和老少合唱队)为载体,围绕关心下一代这一特色工作,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了居民和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也增加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推进了文明和谐社区的建设。 多年来,在社区干部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好评,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社区志愿者先进单位”、“优秀社区服务示范社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社区”等称号,党支部、居委会也多次被自治区、呼市、新城区授予先进集体及示范基地等荣誉。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