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110109005 | 102300 | 010 | 查看 王平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南涧社区 | 0 | 0 |
---- |
查看 南涧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河北社区 | 0 | 0 |
---- |
查看 河北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色树坟社区 | 0 | 0 |
---- |
查看 色树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西苑社区 | 0 | 0 |
---- |
查看 西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西石古岩村 | 0 | 0 |
---- |
查看 西石古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吕家坡村 | 0 | 0 |
---- |
查看 吕家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王平村 | 0 | 0 |
---- |
查看 西王平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王平村 | 0 | 0 |
---- |
查看 东王平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河北村 | 0 | 0 |
---- |
查看 河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涧村 | 0 | 0 |
---- |
查看 南涧村谷歌卫星地图 |
南港村 | 0 | 0 |
---- |
查看 南港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马各庄村 | 0 | 0 |
---- |
查看 西马各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安家庄村 | 0 | 0 |
---- |
查看 安家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石古岩村 | 0 | 0 |
---- |
查看 东石古岩村谷歌卫星地图 |
色树坟村 | 0 | 0 |
---- |
查看 色树坟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落坡村 | 0 | 0 |
---- |
查看 西落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落坡村 | 0 | 0 |
---- |
查看 东落坡村谷歌卫星地图 |
韭园村 | 0 | 0 |
---- |
查看 韭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
桥耳涧村 | 0 | 0 |
---- |
查看 桥耳涧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马各庄村 | 0 | 0 |
---- |
查看 东马各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大峪街道 |
大峪街道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街道办事处位于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4.4平方公里。地区内有11条大街,常住人口26578户,75414人,设40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有机关、学校、医院、金融、企事业单位300个,中、小学校12所,医院3所,托幼园所4个,体育场馆2处。辖区交通发达,公路贯穿南北,是全区政治文化中心。 |
城子街道 |
城子街道位于北京门头沟区。下辖: 110109002001 111 市场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02 111 桥东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03 111 城子大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05 111 民生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07 111 城子西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08 111 七棵树东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09 111 车站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10 111 商场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11 111 广场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12 111 向阳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14 111 兴民大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15 111 七棵树西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16 111 矿桥东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17 111 西宁路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18 111 华新建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19 111 新老宿舍社区居委会 110109002020 111 蓝龙家园社区居委会 |
东辛房街道 |
东辛房街道办事处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面积18万平方米,下辖22个社区居委会,3万余人。辖区内有中小学学校6所,有社区企业单位60余家。辖区交通主要干线两条,门圈路通有370路、992路、960区间路公交车,东华路通有931路和972路公交车,交通较便利。
东辛房街道位于北京门头沟区。下辖: 110109003001 111 平洞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03 111 北涧沟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04 111 西辛房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05 111 东辛房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06 111 河南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07 111 矿后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08 111 矿建街西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10 111 葡萄园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12 111 龙新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14 111 和平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16 111 建设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17 111 矿建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19 111 滑石道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21 111 西山社区居委会 110109003023 111 圈门社区居委会 |
大台街道 |
大台街道位于北京门头沟区。下辖:
110109004001 123 落坡岭社区居委会 110109004003 220 桃园社区居委会 110109004004 111 双红社区居委会 110109004005 111 大台社区居委会 110109004006 111 黄土台社区居委会 110109004007 123 灰地社区居委会 110109004009 123 玉皇庙社区居委会 110109004010 123 木城涧社区居委会 110109004011 123 千军台社区居委会 |
王平镇 |
王平街道位于北京门头沟区。下辖:
110109005001 112 色树坟社区居委会 110109005002 111 河北社区居委会 110109005003 112 南涧社区居委会 110109005005 112 西苑社区居委会 110109005201 220 安家庄村村委会 110109005202 112 吕家坡村村委会 110109005203 112 西王平村村委会 110109005204 112 东王平村村委会 110109005205 112 南涧村村委会 110109005206 111 河北村村委会 110109005207 112 色树坟村村委会 110109005208 112 西石古岩村村委会 110109005209 220 东石古岩村村委会 110109005210 220 西马各庄村村委会 110109005211 220 东马各庄村村委会 110109005212 220 南港村村委会 110109005213 220 韭园村村委会 110109005214 220 桥耳涧村村委会 110109005215 220 西落坡村村委会 110109005216 220 东落坡村村委会 |
潭柘寺镇 |
交通地理:潭柘寺为北京著名佛教寺院之一,历史悠久,北京古谚有“先有十柘,后有幽州”。潭柘寺位于西郊潭柘山腰,寺以山上的龙潭、柘树而得名。潭柘寺镇也因此而得名。
潭柘寺镇位于京西门头沟区东南部,毗邻本市丰台区与房山区,全镇总面积73平方公里。 距市中心34公里,国道108线路贯穿整个辖区,距门头沟区政府21公里,距六环11公里。 辖区内道路畅通,潭王路、南赵路等公路养护良好,路况安全畅通,镇中心大道全新打造,周边绿化、基础设施健全,通往潭柘寺景区的道路整洁、幽静,与潭柘寺自然风光融为一体,构筑整个雅俗、古朴的氛围。潭柘寺镇中心距潭柘寺风景区2公里,5分钟便可到达,距戒台寺景区6公里,约10分钟可以到达,可谓交通便利,四通八达。 人文经济资源 潭柘寺镇依靠历史自然资源,弘扬地区文化,走旅游富镇之路,并以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强镇”为目标,按照“环境立镇,文化兴镇,旅游富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统一思想,扎实工作,求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维持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使全镇经济取得了平稳的增长态势。 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完成7540万元,同比增长20%;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28312.9万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28万元,占总收入的2%;第二产业完成9796.9万元,占总收入的33%;第三产业完成17594.9万元,占总收入的65%,第三产业已经成为潭柘寺镇经济的支柱。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548元。 通过实施富农工程,建立北京仙潭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农户210户,户均收入由去年的1万元增加到今年的1.5万元,仅2004年上半年又培育了1万只珍禽;建立潭柘寺镇阳坡元村“千亩标准化核桃基地”工程,总投资130万元;我镇不断加强对农家乐的投入,平原村共建10个农家乐,南村建农家乐1个,共投资90万元。 潭柘寺镇辖区内共有12个行政村,共计6423户、11744人、其中农业人口6540人,非农业人口5204人。通过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和民俗旅游业,安排就业260余人,其中非农户失业人员85人。充分利用六部委评为全国重点小城镇的有利契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劳动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
永定镇 |
历史变迁:永定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境内就已经有人类居住,到新石器晚期出现多处先民村落,先民从事渔猎和农耕。春秋战国时期,先民能烧制质地较好的夹沙灰陶、夹沙红陶。秦汉时期,永定地区已经成为主要的人类活动区域,栗元庄一带有较大的汉墓群。唐代析幽都县设玉河县,当时永定地区属于玉河县。
行政区划:永定镇在解放前属于宛平县京西乡和伪宛平县第六区栗元庄乡。第一次解放属于宛平县第七区。第二次解放后属于北平门头沟区,北京市第二十八区,北京市十六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永定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入门头沟人民公社,永定社改称上岸大队。1961年7月门头沟人民公社划小,原上岸大队组成门头沟区永定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称门头沟区永定乡。1990年3月改称门头沟区永定镇。2000年8月,门头沟区原北岭办事处并入永定镇管辖。现在,全镇共有冯村、上岸、曹各庄等24个行政村,永兴小区、信园小区等6个社区居委会,常驻人口5.8万。 地理位置:永定镇位于门头沟区东南部,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马鞍山脚下,是一个三面环山,一边临水的美丽土地,平原面积占门头沟区平原总面积的90‰。该镇东隔永定河与石景山相望,南面与丰台区毗邻,西隔罗锅岭与潭柘寺镇相接,北与龙泉镇相连。全镇辖区面积68.6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距市中心24公里,距区政府3公里。交通四通八达,108国道由东向西从镇内穿过,门潭路、西苑路贯穿辖区南北,是去往潭柘寺、戒台寺风景区的必经之路。镇内有977、981、931、948、960等多路公共汽车直达市区。永定镇政府位于石龙 西路58号。 气候特征:永定镇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夏季最高气温常在36度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常在零下15度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200天左右。 |
龙泉镇 |
龙泉镇位于门头沟区境东部,是区政府所在地,南与永定镇、潭柘寺镇毗连,西与王平镇接壤,西北紧靠妙峰山镇,北连军庄镇,东与石景山区的五里屯、麻峪村为界,面积49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6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5396 户,38144口人,其中:农村12121人,非农业26023人,为农居混杂区,是门头沟区的窗口镇。
龙泉镇历史悠久,是历史上各朝代通往西部的交通要道,随着采煤业的发展,早在明代门头沟的名字就广为传开,1949年以前,宛平县设门头沟镇,解放后设门头沟镇,1958年成立门头沟公社,1990年改为龙泉镇。 龙泉镇地处西高东低的半山区,背靠九龙山,东临永定河,山地绿色植被丰富,有永定河水闸充足的水源,构成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辽窑文化、琉璃文化、古街文化、古代建筑遗址群成为丰富的永定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旅游事业的最好地方。经过20多年的改革,龙泉镇已经发展成为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大镇。进入新世纪,龙泉镇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改革、发展、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城市发展都市经济为目标。经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了像龙泉乳品公司、瑞驰钻石厂、蓝龙金刚石厂和拥有五条煤矸石生产线,设计年产值在一亿元以上的建材生产小区;还拥有适应都市农业的龙泉特菜基地、连嫂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和九元食品加工、九元农场等现代农业企业;拥有带动全区商品贸易的双峪、月季兴、三家店、河滩四座大型农贸市场;适应门头沟卫星城建设的建筑开发项目,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水、电、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完备,为今后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条件。现代企业的建立和发展,使全镇经济进入了快车道,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今后的发展思路是,按照中央和市区农村工作会的新要求,把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村城市化当作检验实现“-”的试金石,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改革、创新发展的理念,围绕区委“一城带四区”的发展战略,实施“一城带两建,打造三条线”的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参加城市建设。紧紧抓住门头沟卫星城建设带来的机遇,把发展大旅游、大生态、大文化、大经济作为今后我镇经济发展的主导思想,大力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全镇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将龙泉镇建成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和“三个文明”全面进步的现代化城镇。 |
军庄镇 |
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
军庄镇东北与海淀区相接、东南与石景山毗邻。距市中心不足30公里,109国道、军温公路,大秦电气化铁路从辖区内通过,且设有车站,构成了军庄镇现代化的交通骨架。镇域面积34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两个家委会,总人口11137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322人。燕山山脉三面环镇、永定河道依镇而过,是一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宝地,也是中外友人投资的创业首选之地。 军庄镇是门头沟区仅有的三个城乡结合部之一,且距离中国硅谷--中关村最近,受首都政治、文化、科技的影响也最为明显和快捷。镇内山地、草场资源广阔,适合发展种植、畜牧业;军庄与香山仅一梁之隔,在历史上为妙峰山中路古香道,香客经香山由此去妙峰山进香,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另外,镇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炭、石灰石、页岩、粘土等自然资源,超亿吨储量的石灰岩和储量约1.4亿吨的煤炭,非常适合发展建材业加工、开采运输等事业,等待八方客商共同开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为了给四海商贾、八方宾朋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体系,军庄镇政府组建了专门的招商机构,提供专业、便利的"一条龙"高效优质的招商服务。招商引资工作在确保稳定的税源基础上,逐渐向引资办厂过渡,使地区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加强。各村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吸纳资金入村办厂、办矿、建别墅,充分的利用了现有可开发的资源。同时,加快了小城镇建设的速度,促进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实现了资源共享、利益共存、效益双赢。 |
雁翅镇 |
雁翅镇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距北京市中心70公里,距区政府所在地门城镇40公里,全镇辖22个行政村,有农户3364户,农村人口9088人,劳力4456个;全镇有居民1100人,设居民委员会1个。雁翅镇是由原来的大村乡、田庄乡、青白口乡在94年合并而成的。全镇总面积239平方公里,有109国道和丰沙线从雁翅镇通过。全镇目前大多已通程控电话,现在只有碣石、黄土贵两个村未接通,距镇政府所在地最远的马套村和泗家水村有20多公里,各村都有乡间公路与国道相通。永定河流经本镇15公里(目前水量很小)。小康村(深山区标准)10个,小康示范村3个,太子墓、青白口、田庄。
资源情况 雁翅镇自然风景优美,气候怡人,夏季平均气温比市区低2-3摄氏度,昼夜温差大,加上多年来没有明山开采,长期的荒山绿化,植被保护很好,又是从北京通往珍珠湖、百花山、灵山、龙门涧等旅游景点的必经之处,堪为避暑纳凉之圣地。但可开发利用资源相当匮乏,没有煤、没有石灰石和其它矿产资源,可利用的矿产资源只有经济价格不高的紫砂岩和白砂岩。 全镇原有耕地14660亩,粮田面积5800亩,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逐年调整,已发展林果18690多亩,其中苹果3650亩、香椿7300亩、大杏扁、核桃5800亩,其它林果2600亩,宜林荒山80000亩。 经济情况 2001年全镇完成总收入20888万元,利润总额完成2555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完成7297万元,人均劳动所得3060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9.3%、17.6%、6.6%、10%;财政收入完成224万元,比2000年增加6%。目前还有3个低于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马套、黄土贵、碣石)。 |
斋堂镇 |
斋堂镇为门头沟区辖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西部深山区,镇政府驻地东斋堂村。该镇东南距区政府驻地30多公里,东北与雁翅镇相接,北部与河北省怀来县毗邻。西部是清水镇,南部与房山区大安山乡接壤,东南部与大台办事处相连。下辖29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总面积为392.4平方公里,略呈长方形,共7786户,1708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08人。
斋堂镇是西部地区的中心,地域广阔,地形复杂,资源丰富,被称为:"京西重镇"。永定河、清水河穿境而过,109国道贯穿全境。全镇大多是山地淋溶褐土,植被有杨、柳、栎、榆、桑等林木和荆条、秀线菊等灌丛。人工植被有松、柏、苹果、核桃、杏等。气候属温带季风型,气温低而多变,多风沙,夏季最高气温在37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75毫米,无霜期170天。 全镇有镇办企业20个,村办企业56个,煤炭产业曾经是斋堂的主导产业,也促进了斋堂各项事业的发展,随着国务院关井压产政策的实施和煤炭资源的枯竭,我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确定了以综合开发、旅游为经济的发展的重点,培养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斋堂镇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其中"东胡林人"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寒岭关城、灵水村龙王庙戏台及"柏抱榆"、"柏抱桑"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唐朝的灵岳寺、明清古居山庄、沿河城敌台、土城门更是远近闻名。后桑峪天主教堂是北京郊区建立最早,规模较大的一座教堂。 为了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好旅游资源,斋堂镇正在大力开展旅游事业。以旅游业作为带领地区群众致富的切入点。通过对老景区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与新景点的开发,形成旅游网络,逐步成为全区的旅游中心,激活旅游消费市场,带动斋堂镇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 |
清水镇 |
清水镇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最西部,镇政府距市中心92公里,1 清水镇地图09国道纵贯全镇东西,辖区面积339平方公里,南与北京房山区,西北与河北省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相邻。
- 乡镇经济 该镇属深山区,1998年全镇经济总收入8750万元,人均所得2289元。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全镇各村经济发展亦不平衡,人均收入最高的村达4000元,最低的只有1300元。 - 农林业 该镇农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豆类和薯类,粮田面积7000亩,正常年景粮食产量150万公斤左右,种植蔬菜200亩,主要生产大椒、黄瓜、西红柿等。 全镇有林面积3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区3万亩、育林面积9万亩、果树面积1.5万亩,果品以核桃、山杏、苹果为主,正常年果品产量90万公斤。 - 养殖业 畜牧业以草食家畜为主,天然牧场面积20余万亩,年累计养羊2.5万只,其中商品羊1.3万只,商品猪2500头。1998年引进林蛙、虹鳟鱼、山鸡、獭兔等特种养殖项目,改变了传统的养殖结构。 - 乡镇企业 全镇工业企业50家,以煤炭企业为主,年产煤20余万吨,还有一批利用 清水镇卫星地图本地资源兴办的深加工企业,益康饮料厂生产的核桃乳,野生资源厂加工的山野菜远销国内十几个省市,个体工商户850家,年企业总收入7800万元。 - 名胜古迹 清水镇山场广阔,海拔高度480-2303米,无霜期100-180天,年平均气温9℃,年平均降水量400-600毫米,积温2300-2800℃,受地形影响,东部河套与西部高山节气相差20天左右,昼夜温差较大,土壤为碳酸盐褐土,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为天然次生林,有山杨、桦树等树种,还有山葱、蘑菇、木耳、黄花、蕨菜等30余种山野菜。海拔480-800米有油松。侧柏等绿化美化林和经济林,著名生态专家徐凤翔教授创建的“灵山生态研究所”就建在海拔700米的山谷中。 清水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海拔2303米的京都第一峰灵山,有海拔1991米的“华北百草园”百花山,还有誉为京西小三峡的龙门涧,经过多年的开发,这些景点都已成为北京著名的旅游胜地。 |
妙峰山镇 |
妙峰山镇位于门头沟区东北部,距离门城10公里,是联结门头沟深浅山区的纽带,永定河、109国道穿镇而过,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地理优势。辖区总面积110平方公里,全部为山区。下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10175人,4172户,其中农业人口8884人,农村劳动力5734人。该地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使得林木资源茂盛,野生动物繁多,农作物连年丰收,各种水果风味独特,由此形成了一幅美丽多彩的画卷——春天山花烂漫、夏天溪水潺潺、秋季花果飘香、冬季白雪皑皑。辖区内有远近闻名的妙峰山旅游风景区、辽代著名的皇家寺院——仰山栖隐禅寺、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别墅等,还充分利用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发了溪水湾、虎山居、灵溪科普教育基地等旅游景点,还有极具民俗风情、地方特色的农家小院。全镇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开发矿产资源,传统企业有采石厂、石灰厂、化工厂等。通过不断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型步伐,几年来,地区的特色林牧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六大农业精品基地以及鸵鸟养殖厂已具备一定规模,并经科学、规范管理,“妙樱”牌大樱桃首先闯入国内、国际市场,一举夺得了世博会金奖的桂冠。与此同时,全镇的旅游业也呈现出抬头之势,尤其结合全区“一城带四区”的发展战略,我镇制定了“以妙峰山自然风景区为龙头、大力发展生态游、民俗游,带动多业的协调共同发展”的整体思路。通过不断实施,开发旅游综合项目,现旅游业在全镇的整个经济发展中也占有了一定的份额,成为了本镇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