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社区位于浦口区沿江街道的东北角,东临长江,西北与南京钢铁厂接壤,有着约4.2公里的接壤线,南和本街道复兴社区为邻,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威尼斯水城、沿江工业园区、明发等房地产、南钢集团分别分布于辖区的东南西北,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北交通咽喉。辖区16个居民小组,并按四四制设置四个联合大组,总人口约4000人,新化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两委会共有人员11人,行政中心位于社区正中央,社区设党总支部一个,下辖社部、农业、企业三个党支部。党员规模106人,分布在各条战线,发挥着模范和体现先进性作用。
近年来,总支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克服困难、奋力拼搏、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基本实现了“三个增收”目标。2005年实现三业总产值逾亿元,完成工商税收220万元;社区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136万元;组级创收继续在全街道保持领跑的地位,完成收入35万元;居民人均年收入达6400元,较上年增长10%,以上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纪录。
一、农业经济基本实现结构调整目标,辖区3000亩土地粮改经率100%,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沟、塘、河堤、拾边地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组级和居民增收增添了新的途径。
二、工业经济自2001年以来,逐步完成改制任务,企业数由原来的6家减至四家,正朝着精品和效益型的方向发展。
三、由于社区地理位置的独特条件,确立了“依托周边大企、服务周边大企、借势发展”的思路,使劳务型三产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社区的特色经济。主要围绕南钢等从事劳务、运输、装卸、技工等大小劳务型个私经营户已达10多家,从业人数达600多人。同时为配套南钢钢材的销售、仓储、运输等,一个新型的钢材物流业正在辖区崛起,从业企业已有3家并初具规模,正成为新的经济亮点。个体工商累计达80多户,年社会商品销售额约1500万元。
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投入近400万元,完成了环社区道路的硬质灰色化改造,总里程达13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户户通目标;每年投入约10万元为居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100%;有线电视普及率100%;每年投入约42万元用于居民自来水补贴和维护;年均投入3万元用于小学的助学活动;年安排帮扶款约3万元;投入4万元成立了道路养护队保洁员队等等。
社会稳定基本长治久安。一是成立了首家社区级大调解中心,功能与作用发挥明显;二是综治工作成立了保安队,夜间巡逻队,民兵突击队,为保一方平安积极工作;三是对“0功”的监控帮教工作到位,扎实有效等;四是针对社会群体性如南钢污染、外江用地等大矛盾、突发-件等,积极采取措施,及时钝化。
党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工作按照年度目标任务有效开展工作。去年0完成了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并按“四句话”总目标加强建设。
目前正积极贯彻上级有关精神:1、成立专项班子、队伍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扎实开展“双拆”工作;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加强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几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和全社区的努力,使社区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连年受到上级的表彰。2005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民主法制示范社区。2006年上半年获得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3年进入市综合实力百强村行列。2005年位次前移至第67位。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111003 | 210000 | -- | 查看 新化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路西社区 |
路西社区:位于沿江街道西南1公里处,原路西东以宁淮公路为界,南与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邻,西以龙王山为界,北以冯墙社区方庄组为伴。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辖赵窑、赵庄、汤庄、牛十八、墩子、娄子等6个居民小组,总户数989户,总人口3278人。辖区内有南京大学浦口校区、机电部第十四研究所浦口分厂、南京航海仪器二厂、苏宁华浦科技建材公司等单位,宁连一级公路、浦淮公路、104国道贯穿于社区。 |
京新社区 |
京新社区:位于沿江街道东南方,东邻长江,南与泰山街道桥北社区北方埂为界,西以秃尾巴河与泰山街道宝塔社区为界,北与复兴社区为邻。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800米,南北约1200米,面积约4.5平方公里,距长江大桥1公里,距街道办事处3.5公里。辖11个居民小组,1282户,总人口3393人。 |
冯墙社区 |
浦口区沿江街道冯墙社区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两公里,紧邻南京浦口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区、南钢、南京大学浦口校区,辖区内有林化所、工业大学等单位。社区现有12个自然村,一个中心小区,5000多人口,各类大小企业20多家,个体工商户500家左右,截至2006年6月底实现总产值5亿元,财税2762万元,人均收入4000万,集体可支配收入260万元,南京百强村排名第七名。冯墙社区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市级基层先进党组织,青年文明社区等等荣誉称号。 冯墙村位于浦口南京高新区与南京钢铁厂之间,这一带是丘陵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冯墙村的发展,但聪明勤劳的冯墙人通过壮大集体经济、兴办各类农业基地以及鼓励农民向商贸、运输等第三产业转移,拓宽了致富道路,实现了共同富裕。2006年,冯墙村实现生产总值5.5亿元,税收5289万元,集体可支配收入5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129元。物质富裕起来的冯墙人也努力在精神生活上充实自己,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已经形成了优良传统,文明新风吹遍了整个村庄。冯墙村曾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省民主法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生产发展 1999年在区、镇两级的指导帮助下,冯墙村对历史上的8家村办企业进行改制,将原集体企业的负债降低到零,为企业发展减轻负担,增强企业的活力。改制后他们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完成各类技改投入近亿元,培育出金飞成集团,该集团2005年上缴税收达4000多万元,成为沿江的第一纳税大户,并安排了1000多名劳动力就业。 大胆创新、异地发展。冯墙是典型的丘陵山区,人多地少,发展受到一定得限制。村委会大胆创新,异地求发展,在街道统一规划的都市经济园内,投入1000万元建成了两栋7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开辟工业发展的新路子。在安徽大别山区建立了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构建自己特有的农业品牌,增加了村经济发展后劲。 拓宽致富渠道,走向生活宽裕 冯墙村干部经过深思熟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着手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兴办各类农业基地。鼓励农民发展经济林果、花卉、茶叶等特色品种的种植,村给予适当补助。通过几年的调整,冯墙形成了18家种养殖基地,有花卉、盆景、茶叶、奶牛等,实现由零散种植向规模化发展。 二是鼓励农民脱离土地。冯墙村地处沿江街道中心,村与街道共同建设了农贸市场,并鼓励村民向三产转移,为从事经商或其他三产行业的村民提供优质服务和支持。目前冯墙一条街个体工商户达539家。从事运输的达100多人。 三是提-部带领群众致富本领。村干部都带头兴办各类企业,解决了30多名群众就业,并采取“三帮一”的方法帮助16户贫困户走上了致富道路。 加强基础设施,实现村容整洁 由于近年来的大建设、大发展,许多农民拆迁后都要求再次建房,村委会敏锐洞察到这是一个挺进房地产市场、加快推进冯墙城市化的绝好机会,迅速组建了房地产开发公司,并请专家做中心村的总体规划。从2002年起先后投入3000万元建成了3万平方米的东苑农民集中居住区,不但解决了228户拆迁户入住,还为村里增加了千万元的收入。 同时房产公司还走出去开拓市场,每年为村增加百万元的收入。经济发展增强了村里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几年来,村子先后投入350万元完成17公里组级道路灰色化工程,实现组组通、户户通水泥路的目标。投入11万元完成金庄组的自来水改造。投入200万元完成金庄河二期改造工程,建成新金庄桥,实现了金庄河的绿化、亮化、美化。投入20多万元建立村容长效管理机制,组建16人的卫生保洁队,投放100多只垃圾箱,新建23个垃圾池。投入20多万元完成12个组的环境卫生整治和宁扬公路两侧环境整治。投入40万元对冯墙、柏巷两个组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投入300万元新建了7000平方米的市民体育休闲广场。同时进一步加大违章建房的管理力度,组织拆除各类违建3000多平方米。 开展文明创建,倡导乡风文明 文明系列创建在冯墙村有着优良的传统,通过多年来活动的开展,在冯墙村已形成了讲文明、除陋习、树新风的良好局面。一是积极开展“五爱双评”评比活动。即在群众中评比“五爱好人家”,在企业职工中评比“五爱好职工”,并以此为基础向上延伸,评比五好户、文明户、文明职工、标兵职工,形成多层次的系列评比。 二是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利用村民学校,向群众开展法律、文化、科技、卫生、致富技能等多方面的学习培训。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村还购置了3000多本图书,定期向群众提供借阅。 三是引导群众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娱活动。目前已组建舞蹈队、健身队,每年村拨5000元资助开展活动。 四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为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打牢基础。 五是加强综合治理,确保一方稳定。村拿出30多万元组建了保安队、巡逻队、十户联防队等多支治安防范队伍,并引入治安村警务室、交警村警务室等,先后被市里授予“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安全防范示范村”。 参考数据 村庄位置:浦口南京高新区与南京钢铁厂之间 村庄面积:3.6平方公里 村庄人口:5800余人 三产总值:5.5亿元(2006年) 人均年收入:9129元(2006年) 上缴税收:5289万元(2006年) 集体积累:518万元(2006年) 文教设施:建成市民体育休闲广场;购置了3000多本图书,定期向群众提供借阅 获得荣誉:全国美德农家示范村、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制示范村 联系方式 村委:025—58840564 相关企业 金飞成集团 地址:南京市浦口区沿江街道泰冯路99号(邮编210032) 电话:025—58740453 |
新化社区 |
新化社区位于浦口区沿江街道的东北角,东临长江,西北与南京钢铁厂接壤,有着约4.2公里的接壤线,南和本街道复兴社区为邻,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威尼斯水城、沿江工业园区、明发等房地产、南钢集团分别分布于辖区的东南西北,地理位置重要,是南北交通咽喉。辖区16个居民小组,并按四四制设置四个联合大组,总人口约4000人,新化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两委会共有人员11人,行政中心位于社区正中央,社区设党总支部一个,下辖社部、农业、企业三个党支部。党员规模106人,分布在各条战线,发挥着模范和体现先进性作用。 近年来,总支团结带领党员、干部克服困难、奋力拼搏、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经济工作再上新台阶,基本实现了“三个增收”目标。2005年实现三业总产值逾亿元,完成工商税收220万元;社区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136万元;组级创收继续在全街道保持领跑的地位,完成收入35万元;居民人均年收入达6400元,较上年增长10%,以上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新纪录。 一、农业经济基本实现结构调整目标,辖区3000亩土地粮改经率100%,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沟、塘、河堤、拾边地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组级和居民增收增添了新的途径。 二、工业经济自2001年以来,逐步完成改制任务,企业数由原来的6家减至四家,正朝着精品和效益型的方向发展。 三、由于社区地理位置的独特条件,确立了“依托周边大企、服务周边大企、借势发展”的思路,使劳务型三产不断发展壮大,并成为社区的特色经济。主要围绕南钢等从事劳务、运输、装卸、技工等大小劳务型个私经营户已达10多家,从业人数达600多人。同时为配套南钢钢材的销售、仓储、运输等,一个新型的钢材物流业正在辖区崛起,从业企业已有3家并初具规模,正成为新的经济亮点。个体工商累计达80多户,年社会商品销售额约1500万元。 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近年来,投入近400万元,完成了环社区道路的硬质灰色化改造,总里程达13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户户通目标;每年投入约10万元为居民办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100%;有线电视普及率100%;每年投入约42万元用于居民自来水补贴和维护;年均投入3万元用于小学的助学活动;年安排帮扶款约3万元;投入4万元成立了道路养护队保洁员队等等。 社会稳定基本长治久安。一是成立了首家社区级大调解中心,功能与作用发挥明显;二是综治工作成立了保安队,夜间巡逻队,民兵突击队,为保一方平安积极工作;三是对“0功”的监控帮教工作到位,扎实有效等;四是针对社会群体性如南钢污染、外江用地等大矛盾、突发-件等,积极采取措施,及时钝化。 党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工作按照年度目标任务有效开展工作。去年0完成了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并按“四句话”总目标加强建设。 目前正积极贯彻上级有关精神:1、成立专项班子、队伍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2、扎实开展“双拆”工作;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加强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总之,几年来,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和全社区的努力,使社区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连年受到上级的表彰。2005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文明单位、民主法制示范社区。2006年上半年获得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03年进入市综合实力百强村行列。2005年位次前移至第67位。 |
复兴社区 |
复兴社区地处沿江街道办事处以东1公里处,东临长江,西、南、北分别与冯墙社区、京新社区、新化社区相邻,总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8个居民小组,总户数612户,总人口2073人,社区现有私营企业6家,两家房地产公司正在开发建设,分别是鸿仁房地产公司、天华百润房产公司。2006年,一产生产总值为800万元、二产生产总值为14690万元、三产总值为2050万元,工商税收130万元,社区可支配资金2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58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