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社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东北面,东临牛首山风景区、西南与荆刘社区、箭塘社区砒邻,北面与雨花区马家店社区接壤,占地总面积7.6平方公里,田地2735亩,水面2100亩、山林4000亩,辖区内18个自然村、下设22个居民小组,886户、总人口2858人。
社区当地居民自主创业62家,其中农家乐经营户32家,解决本地80%劳动力就业问题。2011年社区实现集体总收入650万元,可支配收入达374万元,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184万元,居民人均收入17015元,比上年增长15.1%。
周村按照“七室两超市一广场”和“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上”的要求,建立了综合服务中心1300平米,具备综合便民服务室、综合办公室、文化室、卫生室、警务室、调解室、书记室、主任室、党员服务站、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站、社区宣传栏、社区公示栏、社区居民学校、居民文体活动场所等功能配置。
周村积极打造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保持省级生态示范村品牌。村庄绿化率达48%,林木覆盖率率达40%,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达95%,河塘清淤34面,大幅度改善水体质量和水面环境,建设有1个污水处理站。
周村地处南京南部近郊生态廊道,毗邻牛首山这一佛教扭头禅宗发祥地,山上有著名的“摩崖石刻”及岳飞抗金故垒。另外周村南有郑和墓及郑和纪念馆,西有日本友好樱花园,历史人文资源底蕴极为丰厚。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115007 | 210000 | -- | 查看 周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谷里社区 |
谷里社区地处谷里新市镇的中心,2006年由花岗社区、莲花社区和谷里集镇整合成立。社区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295.3亩,山林面积811亩。近十年,因自然流转和城镇建设征用,已流转出土地6025.4亩,目前农户在册土地总面积269.9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社区东起双塘村,西至亲见村,南靠张溪社区,北临向阳社区,辖区内有正方大道、大谷路、板霞路等主干道,下辖谷里集镇及33个居民小组,其中已拆迁20个居民小组。社区现有常住户2950余户,常住人口7538人(其中农业人口5632人,已纳入社会保障1998人),流动人口2092人。社区设立党总支一个,党支部6个,党员总数223人。社区两委(兼)成员9人,其他工作人员7人,居民代表86人。社区内企业有28家,2011年实现税收650万元。目前,社区固定资产总额7400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5000万元。2011年,社区总收入1036万元,可支配收入910万,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5600元。社区曾先后荣获“江宁区党建工作示范点”、“江宁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市级“民主法治社区”、“市级生态村”、“省级卫生村”等多项荣誉称号。 近年来,社区以工业发展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企业园为依托,不断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目前,社区共有企业28家,科技型企业21家,骨干企业5家,年销售总收入1.8亿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区不断加大民生实事工程的建设力度。先后投入1800万元,修建硬质化主干道、户户通道路36公里;铺设雨水、污水管线等各种管线20公里;建设日处理能力达60吨的污水处理池;完成绿化面积10万平米。同时,社区还组建了三十人的保洁队伍,修建垃圾房129座,配备保洁车二辆,保证社区环境的整洁卫生。为丰富村民的业 |
公塘社区 |
公塘村与赵林村于2001年合并为公塘社区,位于谷里街道最南边,属丘陵小山区。现有28个村民小组,其中原公塘村有19个村,赵林村有9个村,现有户数1302户,人口3093人,耕地面积3361亩,社区面积11.97平方公里,全村党员126人。社区工作人员9名,其中街管3名。 南京银杏湖农业观光休闲有限公司从1999年下半年来我社区开发,从2000年至2004年拆迁了4个村民小组。2003年修板霞路(现银杏湖大道)时又拆迁了3个村民小组,总共拆迁了8个村民小组及部分队村民。共计拆迁户数405户,人口1375人,拆迁人员已全部安置在谷里新民花苑。其中集中队安置劳动力35人,2012年失地人员以地换保劳动力年龄段526人,老年人168人,16周岁以下33人,一次性补助19人。 社区目前已获得的创建:区文明村、市卫生村、市绿色社区、市科普文明社区、市民主法制社区、市“六好”关工委、区文明社区、区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红土队、赵林队、新山队市级绿化村庄等。 |
张溪社区 |
张溪社区位于谷里街道西南侧,东邻公塘社区、南邻江宁街道花塘社区、西接江宁街道庙庄社区、北邻谷里社区、亲见社区。板霞线、金陆线穿境而过,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下辖居民小组24个,居民1157户、人口3332人、农田面积近4600亩、山林面积600亩、水面面积1100亩,辖区企业12家,主要以包装、木器、建筑材料、纸箱制作加工为主。社区党总支设三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9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6人,在编干部5人。社区建有市民广场、体育健身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居民民风淳朴,安居乐业。近年来,社区完成村级道路硬质化、户厕改造、自来水改长江水改造工程、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绿化示范村建设、市级、省级卫生村建设、省级生态村建设、健康教育社区、省级民主法治社区、市级村庄综合整治、社区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创建和取得成绩。社区建有市民广场4座约5000平方米、完善的体育健身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基础设施。目前社区正在按照街道向生态型观光旅游的方向发展,社区的专业化保洁队伍18人,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居民有一个宜居、乐居的美好环境。 |
双塘社区 |
双塘社区由原梁塘村和兴塘村合并而成,地处南京市南郊,位于谷里街道东南面。东靠祖堂社区和吉山社区,南连江宁区实验茶场和公塘社区,西北与谷里社区相接。村委会设在沙墙村庙山,距谷里街道办事处约2.5公里。2001年3月,兴塘、梁塘两行政村合并成立双塘村委会,下辖32个村民小组,其中松元一、松元三、刘家地、许家凹四个村组已整体拆迁。社区村民1196户,常住人口3141人。村面积1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48.35公顷,山林面积266.03公顷。辖区内有4个水库池塘312个,水面36.37公顷,蓄水110万立方米。2005年投资10万元建起村文体活动中心,有1500平方米的篮球场、健身运动场和室内健身房,有26套各类健身器材是一个典型的涉农社区。 双塘社区按照发展现代都市生态休闲农业、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助推农业转型、促进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全面引导、帮助、扶持失业、待业农民自主创业,提高劳动力就业比率,以打造“大塘金旅游特色村”为契机,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逐步形成以农家乐示范村为基本形式的农民创业基地,以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的机制,着力打造以现代高效农业为主导,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田园品质新市镇。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社区先后获得“平安南京建设先进集体”、“三个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四项建设先进集体”、“江宁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南京市卫生村”、“综治基层基建工作先进集体”、“省级卫生村”等多项荣誉,我们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各项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谷里贡献力量。 |
向阳社区 |
向阳社区位于谷里街道的北部,2001年由王村、向阳村整合为向阳村委会,2004年更名为向阳社区。社区占地面积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708.09亩。近几年,因自然流转和城镇建设征用,已流转出土地1715.6亩,目前农户在册土地总面积1992.49亩,以种植粮食、蔬菜为主。社区东至箭塘社区,西至石坝河,南靠谷里街道,北邻雨花台区大方村,有板霞路、石坝河、宁安铁路贯穿全社区,下辖15个自然村,29个居民小组,其中已拆迁2个自然村(5个居民小组)。社区现有常住户1452户,常住人口3915人(已纳入社会保障151人),流动人口413人。社区设立党总支一个,党支部4个,党员总数149人。社区两委(兼)成员5人,其他工作人员6人,居民代表46人。 |
箭塘社区 |
箭塘社区位于谷里街道东北部,辖区总占地面积9.7平方公里。社区于2001年3月由原国庆村与箭塘村合并而成,有16个自然村,28个居民小组,常住户841户,人口3345人。耕地面积4072.5亩,其中:因重点工程建设、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已流转土地面积2479亩,社区现有山林面积4000余亩,水面积约2000亩。 社区依山傍水,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东面毗邻牛首山——祖堂山风景区、南面紧靠谷里工业集中区域、西面接壤板桥新城、北面距南京市区只有十多公里。辖区内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交通非常便捷,大谷路景观大道穿村而过、南京绕越公路拟在辖区内建“三板桥”立交,村内水泥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社区内有各类私营企业20多家,其中骨干企业新兆裕服饰,主要从事出口服装加工;农业开发项目4个(千盛农庄、烟岚农庄、谷盛农庄、国胜农庄),其中:骨干企业千盛农庄占地2400亩,园区通过基础配套、新技术推广,集科技示范、生活、生态三大功能的都市农业示范为一体,现已形成规模,成为国家AA级农业观光旅游项目,是“谷里——横溪一日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近几年以来,社区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2011年居民人均生活水平14250元,村级可支配收入500万元,其中因受江宁开发区大规划限制,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只有48万元。 社区通过开展农村户厕改造、户用沼气池建设、“绿化村”创建、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使村庄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自2009年以来,社区分别被评为“省级生态村”、“市级卫生村”、“区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
周村社区 |
周村社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东北面,东临牛首山风景区、西南与荆刘社区、箭塘社区砒邻,北面与雨花区马家店社区接壤,占地总面积7.6平方公里,田地2735亩,水面2100亩、山林4000亩,辖区内18个自然村、下设22个居民小组,886户、总人口2858人。 社区当地居民自主创业62家,其中农家乐经营户32家,解决本地80%劳动力就业问题。2011年社区实现集体总收入650万元,可支配收入达374万元,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184万元,居民人均收入17015元,比上年增长15.1%。 周村按照“七室两超市一广场”和“面积在600平方米以上”的要求,建立了综合服务中心1300平米,具备综合便民服务室、综合办公室、文化室、卫生室、警务室、调解室、书记室、主任室、党员服务站、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站、社区宣传栏、社区公示栏、社区居民学校、居民文体活动场所等功能配置。 周村积极打造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保持省级生态示范村品牌。村庄绿化率达48%,林木覆盖率率达40%,村庄环境整治达标率达95%,河塘清淤34面,大幅度改善水体质量和水面环境,建设有1个污水处理站。 周村地处南京南部近郊生态廊道,毗邻牛首山这一佛教扭头禅宗发祥地,山上有著名的“摩崖石刻”及岳飞抗金故垒。另外周村南有郑和墓及郑和纪念馆,西有日本友好樱花园,历史人文资源底蕴极为丰厚。 |
荆刘社区 |
荆刘社区是江苏省南京江宁区谷里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20115007,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20115。邮政编码为210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25 ,车牌号码为苏A。与谷里社区、公塘社区、张溪社区、双塘社区、向阳社区、箭塘社区、周村社区、石坝社区、柏树社区、亲见社区相邻。 |
石坝社区 |
石坝社区位于谷里街道集镇境西北,东隔石坝河与向阳相望,南靠柏树,西邻梅村,北毗板桥街道。 辖:石坝、陈村、虞村、李庄、新村、方村、大代、小代、张一、张二、赤一、赤二、朱家、何庄、薛家沟、尹都庄、店门口、祁庄18个自然村。 社区驻地为张家凹与赤岸村之间的小山坡上(原名:魏家山嘴),驻地曾几经变迁。解放初至1960年在赤岸村东严氏地主房屋设石坝乡政府,1957年成立农业高级社名为石坝高级社,1958人民公社成立改制为石坝大队,1966年迁至赤岸村南魏氏宗祠(原赤岸小学校址),1974年迁至魏家山嘴至今,1982年改名为石坝村委会,2006年更名为石坝社区。 境内总占地面积为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00多亩,其中水田1900多亩,旱坡地1100多亩,社区现有居民1095户,常住人口3000多人,流动人口286人,境内有水泥主路6条总长5公里,水库2个,河流数条。 石坝社区是农业大村,主要以种植为主,2006年至2007年间流转2400多亩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形成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并发展成为以旅游为目标的休闲农业示范区。带动了区域地位的提升和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的创收,拉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社区紧紧抓住“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这一主线,把“人性化服务”的观念贯穿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机制,整合社区资源,着力营造出一个服务全面、环境优美、秩序优良、人际关系融洽的和谐新社区。 |
柏树社区 |
柏树社区是原谷里镇柏树村与砖墙村于2001年3月合并成立的,位于谷里街道西部,辖地面积6.8平方公里,耕地5500亩,下辖23个村民小组,1111户常住户,3010人,社区属小丘陵地形。社区党总支一个辖四个党支部,党员总数108人。 本社区在2012年中可支配收入达838.9万元,完成自有税源任务651.43万元,投入资金近402万元完成剩余6个村民户户通水泥路建设工作;完成近3000亩土地整理前期(迁坟、赔付青苗)工作;完成了以金家庄、琵琶井、梁家3个村组为代表13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在环境治理上累计投入的资金超过750万元(其中琵琶井为省级三星级康居乡村);完成了宁安铁路及牛首大道的拆迁扫尾工作;完成了22万伏牧龙变及板龙线架设改造工作;收购了高立企业资产。社区先后通过了省级康居示范点、省级生态村、省级绿化社区、省级和市级村庄综合整治、市级绿化社区等共计19项的各类创建活动。 在2013年中,本社区将努力完成自有税源750万元,努力完成9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梁家立交改造拆迁工作;二、完成16面河塘清淤任务;三、完成2个绿化新村创建工作任务(江家、乔家);四、19个村民小组土地流转后续工作(青苗、迁坟)及增加项目的土地流转工作;五、剩余村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余家、许家、傅家、徐家、乔家、吴家);六、宁安铁路与大谷路交接协调、路面对接、水电改造协调工作任务;七、“万顷良田”项目相关协调工作;八、市台拆迁工作;九、南京市文化活动室创建工作。 本社区仅有发包性收入130万元,集体经营性资产少,大部分收入依靠创建财政补助所得,近三年来民生工程投入较大,经济比较拮据,受政策性因素影响,社区自身发展路径狭窄,且目前社会管理成本高。 |
亲见社区 |
亲见社区位于谷里街道西南,地处丘陵,辖区面积9.6平方公里,13个自然村落,2314人,耕地面积3800亩。 社区工作人员11人,其中街管4人,其他为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党员数68人,7名自然村队长分管19个村组,散养五保户7人,集中供养5人,全社区低保户20户27人,低收入家庭44户,卫生保洁员8人。 道路交通情况:社区内主干道水泥路从2001年开始投入,逐年至今近20公里,已通往各自然村,户户通工作正加紧完善。正方大道2007年开工建设,2008年通车,大谷路西延2010年底开工,现正建设中。 拆迁情况:正方大道西延涉及到庄村、红庙两个队部分农户,已拆55户,全部入住新民花苑。2009年11月省台迁址,石臼村两个队整体拆迁,共拆170户。 经济状况:村内年可支配收入约40万元,2010年涉农投入120万元,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危桥改造、河塘清淤等。集体用地给农户补偿在10万元以上,年终困难户慰问、老党员走访、重病户救济以及两村干部工资,全年需要240万元支出,2011年又被列入扶贫村计划。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