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村:位于竹镇东北8公里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116110 | 210000 | 025 | 查看 乌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石婆社区村 |
石婆社区村概况 石婆社区村位于南京市六合区西北部,竹镇镇东北方,属丘陵地区,全村总面积近20平方公里,辖38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520户,总人口5656人,其中回民86户、327人,集中居住在锅圩和董云两个生产组。全村拥有耕地8758亩,以高效农业和传统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相结合,拥有小一型水库1座,以农田灌溉为主。村现有镇管干部9人。村党总支部下设六个支部,党员123人。石婆社区村紧邻西部干线和北部干线交叉路口,交通便利。全村社会事业发展良好,有线电视安装达80%以上,饮用水合格率100%,村庄绿化率35%,乡风淳朴。 |
乌石社区 |
乌石社区位于竹镇镇东北部,与安徽天长、来安接壤,属丘陵地带,全村三十一个村民小组,一千二百五十户,四千六百八十人。辖区总面积三万三千余亩,其中耕地一万二千多亩,山地五千余亩,水面近三千亩,拥有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十座,由于地处偏僻,资源短缺,基础簿弱,经济滞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足二十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区、镇平均水平。2013年我们将在土地综合整治上、土地规模经营上、集体增收节支上,生态高效农业上实施新突破,争取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与区镇同步。 |
竹墩社区 |
竹墩社区简介 竹墩社区成立于2012年9月4日,由原竹镇街道社区、丰乐村合并而成,是竹镇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地域总面积8.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40亩,全村下辖13条街和20个自然小组,总户数3678户,9583人,其中党员188人,以回族为主的11个少数民族人口4132人,回民3477人,外来常住人口3163人。辖内注册企业单位220余家,作为竹镇镇中心街区,竹墩社区大致可分为三个片区:以波尔羊、蟹养殖,金品葡萄、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种养殖区;向民族工业园区集中发展的企业集中区;以餐饮、住宿、批发零售为主的镇区商业区。农业生产方面,社区内电灌站5座,当家塘22个,每年定期清淤,以确保居民灌溉需要以及抗洪排涝应急。社区有党总支书记1名,副书记2名,社区主任1名,副主任3名,委员3名,社区服务中心面积800平米,内设一站式服务大厅、世代服务、党员活动室、社区警务室、民宗服务室等十余个功能室,为居民提供日常办公、学习、娱乐等服务。 |
烟墩社区 |
烟墩社区简介 烟墩村坐落在竹镇镇西北部,是2012年区划调整时由原烟墩村和原宝贡村合并组建而成,东与竹墩社区相邻,南与安徽独山乡薛集村接壤,西和金磁社区交界,北和安徽省施官镇中所村隔河相望。辖区总面积约27平方公里,共有58个自然生产组,2046户,8100多人口,党员185名。村两委会成员15人,其中:男11人,女4人,高中学历10人,初中学历5人。两委成员分别担任书记、副书记、主任、副主任、会计、妇联主任、计生主任、综治主任、农技员等各项领导工作。村各项工作计划和制度齐全,班子团结、结构合理、工作出色、成效显著。2012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00多万元,人均收入可达10352元。 |
光华村 |
光华村:位于竹镇北6公里处。 |
侯桥村 |
侯桥村由原来的侯桥村和泉林村合并而成,地理位置处于竹镇镇东南部,现有 49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6650 人,土地面积 8122 亩。有一个党总支下设 8 个党支部,有党员 146 名。村集体经济一般,年集体经营收入达50万元,达到村级“四有一责”的建设要求,村党总支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
大泉村 |
大泉村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中部,是“农民的好支书”-同志的家乡。村域面积18.7平方公里,总户数2740户,人口9080人,下设35个村民小组,党员257人。 近年来,大泉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以建设“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创建南京最美乡村为载体,大力实施 “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特色产业发展工程”、“文化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覆盖工程”,建成了具有特色的“村美人富、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最具魅力乡村”等荣誉称号。 拥有优良的生态环境 18.7平方公里的大泉大地,山水灵秀,奇趣天成,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大泉湖—止马岭为核心的74平方公里区域内山水相连、植被繁茂,生态完美,分别被市政府和市农林局确立为市级风景名胜区、南京龙泉森林公园,并被省指定为空气质量标准对照区,是南京市的7大生态源区之一,迷人的桃花岛、碧波荡漾的大泉湖、静密深秋的池杉林、万亩彩叶苗木基地使人流连忘返,多年来的植树造林、村庄绿化,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2%。除了生态赋予大泉村的唯美,还有-纪念林、-先进事迹陈列馆、龙泉寺、清真寺、清真女学、大泉女子高跷队、“大泉人家”农家乐、大泉美食等人文景观,与生态美景相隔一章,共同构成了美丽大泉的旅游画卷,吸引了周边游客慕名而来,观赏美景,体验农具,人间有仙境,室内有桃源,大泉村令人驻足留言,游而忘返。 拥有合理的空间布局 为进一步彰显特色资源,做强优势产业,加快区域统筹发展,先后修编了《大泉中心村规划》、《-先进事迹陈列馆规划》、《-纪念林规划》、《大泉生态茶园》、《大泉人家农家乐》等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坚持以规划为引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整合优势资源,将大泉村定位为:江苏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南京市优美乡村。 拥有腾飞的经济基础 积极抢抓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机遇,全力争创南京最美乡村,着重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实现大泉人心中的梦。大泉村生态良好,循环农业在这里奏响绿色的欢歌,科研结晶,在这里孕育茁壮的新苗,形成了万亩鲜桃、万亩有机大米、万亩彩色苗木基地、千亩茶园、千亩紫心山芋、千亩冬瓜等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拥有“金万方”、“润泉”等品牌;依托青山绿水,打造旅游品牌,鲜果采摘、生态观光,乡村体验,民族风情,特色美食,让南京的世外桃源更加文明开放,在树木高挂的枝头采摘一天的喜悦,在水禽遍历的田园释放心中的欢愉,在地道淳朴的农家享受唇齿的酣畅,大泉虽物风尘,四季如歌。2012年实现集体收入526.31万元,同比增长 26.5%;2012年农民人均收入15012元,同比增长28%。 拥有完善的配套服务 在最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按照规划,全面实施环境整治工程,新建绿地面积8600平方米,完成大泉中心路、同心路、下大路等道路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新建徐庄、蔡井等生产组5个电灌站、铺设了6公里渠道硬质化、清理河塘淤泥3万余方;对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实行集中收集处理,村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太阳能路灯,便民超市,停车场、休闲广场等各项服务设施配套齐全,如今,整个村庄山清水秀,居民的生活方式更加文明健康,形成了“村在园中、房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独特宜居环境。 拥有和谐的社会风尚 在社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养老、医疗等各项社会事业同步推进,居民社会参保率达100%,定期组织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学习,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群众,每名村组干部主动入户与农户谈心,切实解决群众困难,时刻关心-;积极引导村民讲文明、树新风,开展星级文明户和先进个人创建活动,组织老年腰鼓队,扬剧队、书法爱好小组等多个文艺团体,每周开展内容各有特色的文娱活动,吸引了大批居民和游客的参与,初步形成了“多彩竹镇、欢乐大泉”、“相约大泉湖、情定桃花岛”踏青交友、鲜果采摘节、环大泉湖自行车赛等文化旅游活动品牌。目前全村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崇尚科学、文明守法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一个和谐文明的大泉正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大泉村,山清水秀,既有“形态美”,更具“内在美”,形神兼备、美丽于形、魅力于心,如诗如画的大泉美景,正吸引越来越多城里人来这里感受乡村,认识乡村,这个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花园村,必将谱写出新的精彩乐章,必将符合广大农民群众期盼的美丽乡村。 |
金磁村 |
金磁村位于竹镇西南部,距离镇中心七公里,两面与安徽来安直接接壤,东与宝贡村接壤,北与烟墩村接壤,村内物种丰富,环境优美,茂盛的山林和10多座水库、塘坝,构成了农民群众宜居环境,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养吧。全村面积21000亩,土地承包面积15800多亩。下辖39个生产组,农户1094户,人口4588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66元。自2009年起,全村大力实施万顷良田工程,使得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社会秩序良好,村民安居乐业。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已吸引了省农科院、大展公司、永鸿公司、伊利公司、众达公司、卫竹公司等六大农业龙头企业落户金磁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环境优美为突破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之路,发展农业特色品牌产品,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进程。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金磁村实施了“三清两整一提升”等工程,开展了以“六整治六提升”为重要内容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农民集中安置居住在金磁家园小区,设施配套,功能齐全。 全村加大种植基地规模化力度,建立了1000余亩葡萄园、黄玉梨园500多亩、标准化蔬菜大棚1000多亩。江苏省农科院金磁基地的规模化养殖区,已初步建成万头猪场、万只羊场、万只笼位种兔养殖场、2000亩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并拥有8个绿色食品品牌。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0元。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社会秩序良好,村民安居乐业。近年来,金磁村严格按照省、市、区、镇各级的要求并结合全村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成为江苏省现代循环现代农业示范点,也是江苏省畜禽科技养殖中心。2005年随着江苏省农科院的现代农业循环示范基地,畜禽科技养殖中心落户金磁村,我们村抓住此次机遇,拆迁农户474户搬迁至金磁村金磁小区集中居住,人居环境得到大大改善。后2009年江苏大展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落户金磁村,流转土地一千多亩,开发黄玉梨项目,建成出口欧盟的有机果品基地。今年省万顷良田工程正在金磁村有力的推进,拆迁至金磁小区,将建成功能设施配套齐全现代化新农村小区。明年将实现所有农户住进现代化小区,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过上拥有便利生活,齐全设施的幸福生活。而农民集中居住后,土地将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流转,原来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将被彻底打破,土地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而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将成为新时期的工人,既有土地的租金收入作为生活保障,又有工资双重收入,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金磁村人民正在大踏步向小康迈进。 |
大侯村 |
大侯村:位于竹镇东北8公里处。 |
大河桥村 |
大河桥村:位于竹镇北7公里处。 |
送驾村 |
送驾村:坐落在竹镇镇西北角。全村总面积34500亩,由原四合、送驾两村合并而成。共有24个村民小组,全村户数为1252户,共有4606人。 |
丰乐村 |
丰乐村:位于竹镇南侧。 |
宝贡村 |
宝贡村:位于竹镇镇西南部,与来安县磁山乡仅一河之隔,由原宝贡、白羊二村合并而成,现有自然村庄14个,24个村民小组,农户626户,2431人,占地面积1.5万亩。 |
乌山村 |
乌山村:位于竹镇东北8公里处。 |
仇庄村 |
仇庄村:位于竹镇东北3公里处。 |
泉林村 |
泉林村:位于竹镇东5公里处。 |
三星村 |
三星村:位于竹镇镇西北部,紧邻大泉湖及止马岭森林公园。三星村辖1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现有村民506户,1976人,全村土地总面积8450亩。 |
八里村 |
八里村:位于竹镇东南3公里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