篁村村位于璜土镇的西南边陲,与常州市接壤,沪宁高速、京沪高铁穿境而过。辖区面积6.23平方公里,其中水旱耕地面积4396亩。全村共有26个自然村,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00人。村内现有工业企业12家,主要以制造加工业为主,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60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15900元。
篁村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百年老街——篁村街;留有千古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晚清著名诗人金武祥就是璜土大岸人,其故居也在该村,远近闻名。
目前,篁村街集休闲、娱乐、商贸、健身于一体,商贾云集,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热闹非凡。
该村在谋发展的前提下,不忘村民增收。目前,该村已拥有较大规模的菌类种植场,年收入50余万元,成为市、镇、村的重点扶持对象。还有野生动物养殖场、家畜养殖场,尤其是葡萄种植,在首届葡萄节评比会上,该村有五个农户喜获金奖。老百姓的钱袋子真正地鼓起来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20281100 | 214000 | -- | 查看 篁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璜土社区 |
璜土社区居委会成立于2001年10月,办公地在璜土生态公园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社区现有居民590户,总计1314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大多分布在镇区范围。社区党支部成立于2007年6月,共有党员41名,预备党员2名。社区现有工作人员7名。 社区设施完善。配有电脑、电视、音响、电话等办公设施,设有社区综合办公室、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警务室、调解室、法制学校、人口学校、劳动和社会保障站、室外健身场、休闲场所等。 近年来,璜土社区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创建和谐示范社区”的工作目标和镇“一园三区”行动计划,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先后被评为 “社区堡垒党(总)支部”、“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无锡市民主法治社区”、“江阴市四星级红旗社区”、“江阴市示范妇女儿童之家”、 “无锡市和谐示范社区”、“无锡市未成年人活动中心示范社区”等。 此外,社区还大力推进文化活动的开展,连续多年成功举办社区邻居节活动,通过活动地开展,扩大了社区参与,凝聚了社区群众,充实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获得了居民们的一致认可。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石庄社区 |
石庄村由原石庄村、前巷村以及石庄居委合并而成。东接桃花港,西靠常州市新北区,南枕盘龙山,北依石庄河,距长江水岸线仅数里之遥,地理位置优越。辖区内有市道璜石路、省道扬子江路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该村辖区面积为2.88平方公里,现有2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58户,其中已拆迁安置451户,户籍人口3727人,在册田亩数2838亩,其中已征用2164亩,剩余耕地全部为旱地。该村农业以种植蔬菜、小麦为主,畜禽业以养鸡为主。该村现有村属企业10家,以机械加工、纺织为主。 近年来,该村紧扣新农村建设主题,为村民办好事、办实事。2011年该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村委老办公楼改造成集健身房、娱乐室、图书阅览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老年活动中心。2012年该村又投入人力、物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使村容村貌大变样。村先后获得了“无锡市民主法治村”、“临港新城先进基层组织”、“ 无锡市老年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启港苑村 |
启港苑村由原石庄小坎村和许家丹村合并而成,位于璜土镇北部,东至石庄河,南至高栗村,西至常州新北区春江镇,北至滨江路。辖区面积3、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0多亩。村民总户数850户,总人口数2948人,村民小组26个,启港苑村民均居住于2004年建成的启港苑小区,小区居民人数约7400人,2010年,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15549元。 启港苑村成立有中老年合唱团、舞蹈队、龙灯队、腰鼓队、旱船队等,还有面向各年龄段村民的阳光志愿者服务队伍、各种民间团队,打造特色,培育品牌,提示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水平和素质。 启港苑村曾获镇“特色团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精神文明考核先进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拆迁工作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以及二零一一年度璜土镇商贸流通开票第二名、增幅第一名等多项荣誉。 启港苑村将围绕璜土镇“花园港城的黄金西大门,创意都市的绿色北城区”规划、抓住发展机遇,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各项事业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花港苑村 |
花港苑村,是由原石庄东白土、青钟、友谊、天生港、上游、黄家丹等村拆迁户集中居住重新组合而成的居民小区。位于璜土镇石庄。 该村有2758户被征地农民,总人口11780人。占地475亩,97幢楼,分A、B、C三个区域,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率为30%。中心地段设综合市场、运动场、景观河及文体活动广场,南有商贸街、北有农民公园——西区生态园,东有经营门点。同时大酒店、旅社、浴场、菜场、健身场、宣传橱窗等相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村有设施一流的管理用房,建筑面积12000平米。设有社区卫生中心、幼儿园、物业、便民大厅、会议室、职介所、社保工作站、老龄会、退教会、关工委、调解室、各类体育活动室及一万多册藏书的五星级农家书屋。整个社区采取全封闭式智能化管理。村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培植了10支文体团队(龙灯、腰鼓、太极拳、拔河、篮球、门球、舞蹈、说唱队、荡湖船、甩石锁),荡湖船和甩石锁既具有乡土气息又弘扬了传统文化。成为该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实施了科学、高效、灵活的扁平化管理新模式,多次荣获省、市、镇所颁发的荣誉证书及奖牌。呈现出一派文明祥和、安居乐业、稳健发展的良好势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光辉形象在这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芦墩村 |
2002年3月,原五市村与芦墩村合并为现芦墩村。芦墩村位于璜土镇北部,东与利港镇球庄村相接,南邻本镇利城村、西与石庄村相邻,全村总面积3.6平方公里。村域境内有13个自然村,31个村民小组,现有总户数1009户,常住人口3558人,外来人口565人,耕地面积2700亩。 全村现有工业企业21家,全年工业总产值15000万元,开票销售12900万元,税金1008万元,利润500万元。 2011年初通车的港城大道由东向西贯穿本村南部,璜石公路自南向北纵穿本村,全村有村道25条,通向各自然村,其中水泥路11050米,沥青路1800米。2007年村委在原后栗小学建总面积2500平方米的芦墩村文体活动,有看球场、乒乓球台,健身设备等,同时设有璜土镇卫生院芦墩村卫生服务站。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汇南村 |
汇南村位于璜土镇东南,南与武进郑陆桥一河之隔,北邻美丽的芙蓉大道。历史悠久的西横河穿村而过,这里水陆交通便利,土地平整肥沃。跨入21世纪后,在村优化组合中,镇政府先后把原来的种子场、卞家桥村与汇南并为一体——即现在的汇南村。全村总面积4.5平方公里,共有21个自然村,34个村民小组,人口3260人。 西横河“浒井口”可以把汇南村的历史追溯到明末清初。如今,该村汇头上经村庄整治面貌焕然一新,南北商贩逐年增多,农贸交易规范有序,年成交额可达800万元之多。该村现有工业企业13家,“朗锐、茂昌、江盛”三家为村级龙头企业,都以制造业为主体,分别生产机车头零部件、机械模型、电力管材等,年预计三家企业开票销售可达1.5亿元,入库税金600万元。汇南村农业以葡萄种植为主。 2003年新建的光福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这里香火旺盛,成为了京沪一线的善男信女来寺许愿拜佛的圣地。 全村通过村庄整治,大大缩小了城乡差别,村容村貌得到了美化,建有新活动场地3区,总面积达1万平方米。健身器材、音响设施一应俱全。道路硬化、路边绿化、花卉芬芳、树荫婆娑、景色宜人。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常泽桥村 |
常泽桥村位于璜土镇南侧,东邻利城村、西邻篁村村、南与常州城仅一河之隔、北邻璜土村,全村总面积为4.7平方公里,市芙蓉大道穿村而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给该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该村现有31个村民小组、14个自然村,1211户村民3596人。整个辖区内有耕地2981亩,水面800多亩,现有工业企业8家,2011年实现开票销售5000万元。该村为农业大村,主要以以葡萄、油桃等为主,现有1000多亩集农业、休闲、垂钓及农家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 2006年荣获江苏省卫生村,全村内道路畅通,有线电视及自来水普及率为100%。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璜土村 |
璜土村,位于镇区所在地,由原来的西贯庄村和璜土村两村合并而成,辖21个自然村,下设34个村民小组,本地常住人口4043人,1196户,外来居住人口约3000人。全村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0亩。 多年来,璜土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在创新层面上下工夫,积极改善投资环境,营造良好投资氛围。村内现拥有各类大小企业24家,2011开票销售6.1亿,村级收入153万元,人均年纯收入达15000元。 近几年,璜土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生态村、无锡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精神文明考核先进村、卫生村、管理民主示范村等。璜土村党总支也连续多年获得双强党总支称号,村党员活动室被评为江阴市十佳党员活动室。党的威信在群众中得到提高,深得群众信赖,赢得上级领导的赞誉。村民的福利事业不断完善提高,治安稳定,社会和谐,村民生活祥和稳定,安居乐业。 当前,璜土村坚持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指挥”的工作思路,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文明村建设,努力打造好“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齐全、公共服务配套、思想道德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村民集体致富,共建幸福璜土村是璜土村的目标!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小湖村 |
小湖村位于江阴最西端,与常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接壤,距沪宁高速公路入口一公里,沪宁高速、镇澄公路、京沪高铁等穿村而过。该村共有24个自然村,新建小湖新村1个、村民小组69个,常住户2000多户7000多人,区域面积8.6平方公里。2011年实现开票销售总额18.5亿元。 近年来小湖村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五星级农家书屋、江苏省社区服务中心先进村、无锡市文明村、无锡市民主法治村、无锡市环境保护先进集体、无锡市绿色家园示范村、无锡市模范村工会、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幸福村、江阴市明星村、民主法治村、土地管理模范村等。 新建的小湖新村占地300亩,现有81幢5层式公寓楼。新村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1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设施齐全,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教育、健身和医疗于一体。此外在小湖新村北面新建一农民公园,公园内假山瀑布、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红花、翠竹环绕,休闲长廊、健身场地、塑胶球场、圆形舞池、健身设施、高架路灯一应俱全,是新村居民休闲娱乐、放松心情又一理想胜地。 近年,小湖村投入500万元让小湖新村家家户户通上了天然气,2010年投入180万对丁沟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投入200万元为黄墅、薛家头、叶家桥、蒋家头等自然村浇筑了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水泥路和石驳岸,极大的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篁村村 |
篁村村位于璜土镇的西南边陲,与常州市接壤,沪宁高速、京沪高铁穿境而过。辖区面积6.23平方公里,其中水旱耕地面积4396亩。全村共有26个自然村,6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00人。村内现有工业企业12家,主要以制造加工业为主,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为6000万元,全村人均收入达15900元。 篁村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百年老街——篁村街;留有千古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晚清著名诗人金武祥就是璜土大岸人,其故居也在该村,远近闻名。 目前,篁村街集休闲、娱乐、商贸、健身于一体,商贾云集,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热闹非凡。 该村在谋发展的前提下,不忘村民增收。目前,该村已拥有较大规模的菌类种植场,年收入50余万元,成为市、镇、村的重点扶持对象。还有野生动物养殖场、家畜养殖场,尤其是葡萄种植,在首届葡萄节评比会上,该村有五个农户喜获金奖。老百姓的钱袋子真正地鼓起来了,农民的收入增加了。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高栗村 |
高栗村在2006年由原栗山村、前栗山园艺场、西湖村、大坎村四村合并而成,位于江阴市璜土镇西北部, 1999年全国考古十大新闻之一——高城墩5000年良渚文化遗址就位于该村。全村面积6.7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25个自然村,45个村民小组,户籍数1551户,常住人口5214人,暂住人口650人。全村现有企业18家,开票销售1、2亿,入库税金318万。 该村先后创建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生态村”、“无锡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并多次被评为镇先进党支部。 目前,通过一系列的村庄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容整洁,道路宽敞,设施完善,绿化整齐,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 村委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新建党员活动室和社区服务中心,增添活动设施,丰富了党员生活。同时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及党课,加强党员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思想境界的提高。在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该村不断更新党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党员的见识,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社区服务中心以“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教育群众”为宗旨,着力营造社区文化氛围,精心打造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北湖西村 |
北湖西村因宋时位于沼泽芦荡地(古称湖)北侧偏西面而得名。清康熙三年(1664年)属江阴县利城镇境域,民国23年(1934年)属新建华湖乡,1950年属新建璜土乡,1958年10月称璜土公社三大队,1983年10月改称璜土乡北湖西村,1987年8月撤乡建镇又称璜土镇北湖西村,2001年6月与原华庄行政村合并,再称北湖西行政村。 北湖西行政村总面积为2.81平方公里,总户数857户,总人口2831人,外来租住人口数772人。 村区共有十家私营企业、三家商贸流通企业。企业以机械加工制造、特种气体生产销售为主,2011年,销售收入1.69亿元。村域耕地面积1999亩,其中,果蔬、葡萄种植面积为184亩,草坪种植基体面积为111亩,水产养殖面积200亩。 村区道路两旁装有路灯72盏,技防监控探头17只;村内建有门球场1面,篮球场3面,戏楼2座,健身场地4处,建成的景区内,设有水榭、凉亭、木桥、古树、葡萄架等,这些都成了夜晚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利城村 |
利城村在2002年由原利城、后区里、贯巷三村合并而成。位于璜土镇东部,东南与利港镇北郭庄村相邻,西、北分别与璜土村、芦墩村相邻。镇澄公路从村中心穿越,全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辖18个自然村,3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086户,常住人口3718人。 近年来,该村大力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村民发展葡萄产业。现在全村种植葡萄、苗木、蔬菜等经济作物面积达260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60%以上,种植水稻面积约800余亩。全村现有工业企业14家,2011年销售达亿元。 今年该村对18个自然村进行了环境整治,其中建有美丽村庄1个,一级村庄4个,二级村庄8个,三级村庄5个。通过这次环境整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利城村坚持以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和绿化造林工程为抓手,加强了以改水改厕为重点的创建省级生态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深入细致地开展了六清六建工作。 2011年,该村对原来的新农村后区里进行再次改造,总投入500多万元,改造后的后区里自然村水清地绿,道路平坦舒畅,河路两旁,绿树成荫,房前屋后清洁整齐,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使人赏心悦目,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