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 >>无锡 >> 江阴市 >> 徐霞客镇 >> 方园村

方园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方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方园村简介

  方园村由新元村、凤阳村于2005年8月第二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撤并而成。村中心南距镇区3公里,北靠皋岸村,东与新须毛村相毗邻,西邻锡澄高速公路,东接长山大道,白屈港纵向贯穿,地理优势独到。全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下辖26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户籍户口1772户、户籍人口6093人。
   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便捷的道口优势,全村工业经济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我村的工业规划区内投资落户、研发生产,带动了一大批的关链产业,解决了农村就业难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全村主要以冶金、轻纺、化工、金刚锉等行业为主,拥有一批如五岳企业、璜塘水利工程公司、中利塑业、浩博科技等龙头行业。截至2011年末,全村工贸企业达68家,工商开票销售亿13.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631元。
   在抓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村党总支、村委二套班子还努力协调各方力量,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农业基础产业,丰富农村文化建设内涵,优化村级生态环境,加强方园社区管理服务,关注民生、关心百姓,有针对、有步骤地实现了村级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为全镇的整体推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全村广大村民和党员的不懈努力下,我村多次荣获了江阴市明星村、江阴市安全文明村、江阴市敬老先进村、江苏省卫生村等诸多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20281104 214000 -- 查看 方园村谷歌卫星地图

方园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方园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任九房社区

  任九房村坐落在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镇璜塘镇区,东至璜塘镇区,南、西临金凤村,北接方园村,占地5.8平方公里,有15个自然村和1个社区,设38个村民小组,共有2176户人家。本地人口有5000多,还有4000多外来务工人员,实际居住人口近1万人。    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便捷的道口优势,我村工业经济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我村的工业规划区内投资落户、研发生产,带动了一大批的关链产业,解决了农村就业难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同时,我村将以做大做强塑化市场和铜管市场为重点,加快物流业发展,扎实推进任九房村物流市场的开发建设进程,积极开展专项招商引资,引进大型物流运营企业或物流开发企业。截至2012年7月,我村村级企业已达42家,2012年我村的年度目标是:工业开票160亿元,商业100亿元,今年1—6月份已累计完成工业开票526476万元,商业开票200413万元。    在抓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村党总支、村委二套班子还努力协调各方力量,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农业基础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丰富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加大了农村环境整治的力度。关注民生、关心百姓,有针对、有步骤地实现了村级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为全镇的整体推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全村广大村民和党员的不懈努力下,我村多次荣获了江阴市明星村、江阴市三星级红旗社区、无锡市文明村、江阴市敬老先进村、江苏省卫生村等诸多荣誉称号。    任九房村的发展刚刚起步,我们必将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加以探索和完善,努力把任九房村的建设推向更高层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光添彩。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霞客社区

  徐霞客村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南部,地处无锡、江阴交界处,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文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是我村南旸岐人。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4348人,外来人口3000多人。村级工业企业有40家,主要有化纤、塑料包装、金属制品等行业。    徐霞客村紧邻徐霞客大道、锡澄高速,交通便利,徐霞客故居、中国徐霞客旅游博览园、生态湿地公园、明清风貌街位于本村,我村结合旅游开发,依托优美的人文自然环境,于2009年扶持村民自主创业开办了18户农家乐,还开设了餐饮、休闲于一体的“金泰华花园酒店”。    我村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于居民的原则大力投资整治环境卫生,逐步完善新农村的建设,新建了小后宅新农村,增添老年活动中心、篮球场,基础设施完善,村庄绿化美化。2005年以来先后通过了省生态村验收,省卫生村验收,2009年被评为江阴市最美乡村,陆续创建了社区服务中心、和谐社区、江苏省绿色家园示范村、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    全村干部、党员和群众都以村党总支为核心,紧密团结,共同为徐霞客村的发展出谋划策。双百富民工程连续开展两年来深入人心,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增加了收入,形成了村、企业、农民帮扶共赢的景象。以打造文明温馨家园、创建和谐徐霞客村为目标,全村积极开展各项文化、志愿活动,绿丝带行动,送戏下乡,重阳节敬老活动,社区共建,丰富群众活动,共享幸福江阴,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村民遵纪守法,热情待人,治安情况优秀,高标准完成计划生育,每年获得计划生育先进村,全村呈现出一派祥和、文明的农村新气象。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峭岐社区

  峭岐村位于徐霞客镇北区,即峭岐集镇区域及周郊。2002年3月全镇第一轮行政村区域调整之时,原峭岐村和新农村合并成峭岐村,2005年8月由原峭岐村与峭岐社区居委实行第二轮村、居合一,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峭岐村南以冯径河与南苑村相望,北与宏岐村、钓岐村两村交界,西邻宏岐村,东与黎明村毗连。锡澄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白屈港河穿越村区。全村总面积2.9平方公里。    全村由计家村、杨家村、廖庄、黄承村、杨塘头、吴家坝等6个自然村组成,由朝阳新村、五一新村、冯溪花园、农贸新村、老街等11个小区组成社区。至2011年末全村(社区)总人口为6753人,其中:居民户3084人,农村户3669人。    至2011年末,全村工商企业35家,固定资产7400万元,职工人员1162人,完成年销售3.1亿元;上缴税金1127万元,其中完成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有金环纱业、巨兴塑业、振华轻钢、百祥工程、峭岐供销社包装厂。    全村境域内建有社区卫生室1个,老年活动室2个,村级图书室1个,藏书1538册;建设活动场地5个,拥有5套健身活动器材。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璜塘社区

  璜塘村位于徐霞客镇璜塘南部,是徐霞客镇镇区的组成部分。全村辖10个自然村,面积约3平方公里,25个村民小组、一个桥南社区,共1421户、3991人,全村共有企业54家。村有效收入达400多万元,村级净资产达到1314万元。2012年我村工商业开票销售为 13亿元。    村工业企业以有色金属、化纤生产、化纤原料加工为主,金球集团、金光化纤、金砂微粉、锡昆母粒、忠达轴承、永力型钢、大阳化纤、精强塑业和长洪工业用品这些规模企业,三产企业主要是中和铜业,年开票达10亿元以上。    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管理、村务公开、便民服务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了村级民主管理水平。通过民主管理,进一步促进村民素质的提高,实现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风正气顺,关系和谐,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善待百姓。人民群众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群众基础好,开展工作就顺利。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富裕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不断丰富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真正让广大村民分享村级经济发展成果。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大投入,改善人居环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创新方法,不断拓宽投资管道,吸引各方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发展公益事业,重点从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两个大的方面改善和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绿化、亮化、净化环境。全村自来水、电话、数字电视入户率分别达到100%、90%、95%。    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重点,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努力解决和帮助-和困难群众改善生活条件。村集体为村民全额交纳医疗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大病医疗保险100%,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和家庭财产无形损失。农村养老保险得到很好落实,被征地农民100%享受生活保障。积极为困难家庭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全村现有低保户49户88人,低保覆盖率100%。计划生育奖励按时兑现,其他直接惠及村民的各项补助有:重阳节和春节对老年人进行慰问、对老干部补助、对农田补贴、计划生育奖励、困难户照顾等,每年不少于40万元。    至2013年,村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1)完成工商业开票销售收入15亿元;(2)完成工业投入8000万元;(3)完成村级有效年收500万元;(4)村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北渚村

  徐霞客镇北渚村是由原新马村、原渔业村、原北渚村和原南北降村四村合并而成的。北渚村东与徐霞客村相邻,南与无锡市惠山区相接,西与堰桥镇界泾村相连,北与阳庄村为邻,这里土质肥沃、雨量适中、气候宜人,是理想中的鱼米之乡。全村占地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98亩,本地人口6016人,1847户。全村下辖21个自然村,46个村民小组。北渚村党总支下设10个党支部,现有党员222名。    北渚村是一个传统的工业村,有村级企业110余个,主要以铝业、铸件、化纤、塑管、纺织为主。2011年工商业开票销售17.37亿元,完成入库税金5454万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北渚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创建,近几年荣获无锡市文明村、无锡市绿色家园示范村、省级生态村、省级卫生村、江阴市明星村等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我们将再接再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型,全面提升,奋力开创北渚村发展的新局面,为幸福江阴、幸福徐霞客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红星村

  红星村位于徐霞客镇南部,东同湖塘村交界,西同阳庄村隔河相望,南与马镇村、徐霞客村衔接,北与璜塘村、上东村毗邻。红星村西北部地势较低。境域内流璜河、璜塘河流经区域,多低洼圩田,易受洪涝灾害影响。中东部地势较高,为高元平原、一般都在吴淞零上5米以上。红星村面积4.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1公顷。2011年全村人口1415户4901人,其中男2495人,女2406人。    红星村交通便捷,马璜公路贯穿南北,马文公路穿越东西,流璜河、璜塘河分别流经村域中部、西部和北部,城乡公交501公交车从南向北穿越村域中部,徐霞客镇公交5路车分别穿越村域东部和西部。红星村的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红星村的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至2011年全村工业以化纤工业为龙头,以机械制造、塑料制品、彩钢板为骨干的各类工业企业已发展到43家,工业开票销售已达到9亿元,向国家交纳税收3000多万元。    红星村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全村学龄儿童已全部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户户村民都用上了长江自来水,为村民卫生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红星村党总支、村委会是坚强的战斗堡垒。自2002年以来,他们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扎实工作,奋发进取,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先后获得了无锡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无锡市绿色家园示范村、江阴市土地管理模范村、徐霞客镇明星村、徐霞客镇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湖塘村

  湖塘村位于徐霞客镇(璜塘集镇为中心)东南部,行政村距离徐霞客镇7.5公里。湖塘村境域总面积3.79平方公里,东接祝塘镇富阳村和西阳村、西连红星、南衔马镇村、北与上东村隔河交界。因湖塘里集镇坐落村域内而得名。2002年3月原湖塘村和龙潭村合并为现在的湖塘村,办公地点设在原湖塘村委办公楼内。    湖塘村总体地势较高,以农田和河流为主,仅沿河少数地区有低洼农田。湖塘河贯穿村域南北,流璜河流经村域北部;道路以马文路东西贯穿全境,长1800米,宽9米;龙潭新开河路连接东西,全长1100米,宽3-5米;镇级东湖路南北穿村而过,全长1000米,路宽5米;以村级水泥路南楼下-马文路-杨淮头-新宅里-包家村-新中桥-河南贯通南北,全长3000米,宽3-5米。境内除马文路为柏油路外其余均为水泥路面。    全村由湖塘街、张巷上等18个自然村组成,下辖39各村民小组。由耕地面积193公顷,水域面积 82公顷。2011年末全村户籍户口1020户,人口3436人。外来人口104户,355人。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马镇村

  马镇村位于徐霞客镇东南部。东与祝塘镇文林镇接壤,西与徐霞客村毗邻,南与无锡市惠山区堰桥镇隔河相望,北与湖塘村、红星村交界。境域总面积5.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6.3公顷, 全村共有18个自然村,共41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本籍户口1133户、人口3736人,外籍户口834户、1251人。    马镇村交通比较便捷。马镇大河由村境域南部流过,南通太湖,北达长江。村域内各自村都修通了水泥路,同马璜公路、马文公路构成了完整的陆上交通网络。徐霞客公交五路车在境域南部自东向西通过。    马镇村的工业经济发展比较平稳。现有工业企业28家,主要以化纤纺织及机械为主,2011年工业产品销售8.6亿元,完成入库税金2100万元。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马镇村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村内各项事业得到了科学、有序发展,先后获得了 “江苏省卫生村”、“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无锡市管理民主示范村”、“江阴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上东村

  上东村成立于2002年春,由东常村和上庄村两村的行政区划合并组建而成。2005年8月,根据上级党委、-精神,再次同青南村的行政区划组建新的行政建置,村名沿用上东村。上东村位于徐霞客镇中部,北临青祝河,西临璜塘河,南靠红星村,东靠祝塘村,由原来的上庄村、东常村和青南村合并而成,我村现有区域面积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82亩,全村总人口6324人,暂住人口1500人,下辖62个村民小组,32个自然村,共1854户家庭。    我村城乡交通便利,璜马公路南北横穿我村,长山大道经过我村,南北贯通云亭,祝塘;已通车的暨南大道东西方向横穿我村,西接锡澄路、霞客大道,东接长山大道,成为连接京沪高铁安镇站的快速通道。我村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8.2%,道路绿化率达到了95.2%,农田林网覆盖率达到了93%,河道绿化率达到了95%。近年来,我村以创先争优为源动力,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保障了各项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我村先后获得了江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也为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我村党总支、村委坚持走以科研为抓手、市场为导向、转型为目标,低碳为前提、效益为中心,质量为保证,安全为第一的工业、农业、贸易,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不开发区发展特色之路。在“建设上东,实现新跨越”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实现了工业经济稳健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到2011年底,累计实现工业投入:9000万元,开票销售55000万元,上交税金1092万元,上交规费250万元,村级有效收入500万元。    经济发展了,民生投入也逐年增多。2011年,我村投入2000万元在暨南大道两侧建设高效农业基地;投入170万元用于农业水利建设;投入50万元用于农业补贴;2011年我村更是加大了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和额度:投入86万元对曙旦河、璜马路沿线的十多家企业进行了排污整治;投入100多万元对我村张五房自然村110户居民实施控源截污;投入500多万元进行村级道路的修建;投入130余万元,着力全面整治了2个自然村庄;投入40万元全面完成自来水修建工程和长江水管道改造工程;投入7万余元为全村村民购买了家庭财产保险,为村民的家庭财产提供了险后保障。各种利民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我村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让百姓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的和谐。    展望未来,我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优化环境、以民为本”的宗旨共创美好未来。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金凤村

  金凤村社区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8月,地处徐霞客镇政府所在地西部。现辖区面积6.6平方公里,范围:东起璜塘村,南临阳庄村,西至青阳镇悟空村,北至任九房村,总人口5250人1620户,有25个自然村55个村民小组。    社区党总支现有党员189名,多年来,党总支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创星级红旗社区、和谐社区为目标,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强化组织建设,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长期坚持党员义务巡逻、护绿、志愿者服务、文化娱乐、扶贫帮困等活动,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2010年,社区被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    社区始终坚持民思我想、民求我应、民需我做、民困我帮的服务理念,积极关心下岗失业人员,定期走访慰问特困家庭、困难党员、低保和残疾人对象。同事发挥驻区及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睦邻金凤村”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寓教于乐,社区文明程度取得显著提升。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金凤村社区先后获得了“江阴市文明村”、“江阴市明星村”、“无锡市管理民主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和称号。村内有企业四十多个,2011年,全村完成工商业开票销售7.8亿元,其中工业开票5.2亿元,三产服务业开票1.6亿元,村级有效收入350万。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阳庄村

  阳庄村位于江阴市徐霞客镇西南部,村内徐霞客大道贯穿南北,暨南大道穿村而过,交通便捷。村域面积面积5.77平方公里,有19个自然村,4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570多人。全村共有工业企业30多家,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近年来,阳庄村充分利用徐霞客大道和暨南大道的交通和区位优势,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目前已形成了以阳庄菜园为载体的高效蔬菜农业示范区和以万顷良田为载体的优质粮油农业示范区。阳庄菜园位于徐霞客大道东侧、暨南大道南侧,总规划面积3000亩,自2008年至今已完成一、二、三期的建设,目前四期正在建设之中,是江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首批“510”工程蔬菜基地、江阴市“放心菜”工程蔬果供应基地。万顷良田位于徐霞客大道西侧,面积为1100余亩,为江阴市优质粮油生产区。    阳庄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并根据本村实际制定了《阳庄村2011-2020十年村庄规划》,村内各项事业得到了科学、有序发展,先后获得了“江苏省生态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文明村工作先进村”、“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无锡市民主法治村”、“无锡市管理民主示范村”、 “江阴市十大先进基层党组织示范单位”、“江阴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如今,阳庄村已成为江阴市南部区域内的一个高效农业特色村、生态环境示范村、社会管理文明村。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新须毛村

  新须毛村是在2002年第一轮行政村区域调整之时,由原须毛村和原建新村合并而成的。   新须毛村位于徐霞客镇东北部,东与璜东村、周庄镇康须村、杨家庄村为邻;西同方园村、任九房村相连;南和璜塘村相连,与璜塘镇区紧紧相接;北接皋岸村。外环北路在村境南部穿越;璜长路在村境中部纵贯。村境总面积3.28平方公里。新须毛村现有农户1005户,人口3564人,有19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935亩,全村总面积3.28平方公里。   新须毛村现有党员151名。近年来,新须毛村以创先争优为源动力,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保障各项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先后被评为江阴市综合治理先进村、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村、明星村、示范村、江苏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也为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来,我村各项经济指标均以每年30%以上的幅度持续稳定增长。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一般纳税企业45家,2011年完成工商业开票销售7.8亿元。经济发展了,民生投入也逐年增多。2011年,我村社会事业共计投入300多万元,新建老年活动中心、完善道路水利设施等惠民工程,今年以来,我村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在须毛庄实施污水管道修建及自来水管道翻建工程,进一步提升了我村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让百姓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的和谐。   展望未来,新须毛村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抓住机遇、做大做强、优化环境、以民为本”的宗旨共创美好未来。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钓岐村

  钓岐村位于徐霞客镇最北部。2002年3月,村级行政区划调整时由岐北村和大桥村合并组成,村名沿用岐北村(见澄政发《2002》11号),钓台村和圩塘村合并组成,村名沿用钓台村(见澄政发《2002》11号)。2005年8月岐北村与钓台村合并,取村名钓岐村(见澄政发《2005》31号),村委办公地点设在岐北路1号至2010年10月搬迁至人民中路298号。村境域东与黎明村和云亭街道佘城村接壤,南与峭岐村毗邻,西同宏岐村和南闸街道相交,北连澄江街道皮弄村花山为界,境域总面积5.6平方公里。省道沿江高速公路和锡澄高速公路横穿我村,峭花路、南云路、迎宾大道在境内纵横交叉,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镇工业园在该村占有一席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全村由潘家村、缪家村、楼下村、管家村、东槐村、陶小庄、江家村、邓家村、对桥村、石家庄、许家弄、西槐村、十房村、黄家村、江家冲、双全村、汤家桥17个自然村组成,下辖38个村民小组。境域内建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医疗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图书馆、灯光球场等公共设施。2011年常住户口1632户、常住人口5526人。全村有工贸企业51个,工商开票销售达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780元。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方园村

  方园村由新元村、凤阳村于2005年8月第二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撤并而成。村中心南距镇区3公里,北靠皋岸村,东与新须毛村相毗邻,西邻锡澄高速公路,东接长山大道,白屈港纵向贯穿,地理优势独到。全村总面积6.5平方公里,下辖26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户籍户口1772户、户籍人口6093人。    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便捷的道口优势,全村工业经济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我村的工业规划区内投资落户、研发生产,带动了一大批的关链产业,解决了农村就业难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农村富裕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全村主要以冶金、轻纺、化工、金刚锉等行业为主,拥有一批如五岳企业、璜塘水利工程公司、中利塑业、浩博科技等龙头行业。截至2011年末,全村工贸企业达68家,工商开票销售亿13.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631元。    在抓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村党总支、村委二套班子还努力协调各方力量,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农业基础产业,丰富农村文化建设内涵,优化村级生态环境,加强方园社区管理服务,关注民生、关心百姓,有针对、有步骤地实现了村级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统筹、协调发展,为全镇的整体推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全村广大村民和党员的不懈努力下,我村多次荣获了江阴市明星村、江阴市安全文明村、江阴市敬老先进村、江苏省卫生村等诸多荣誉称号。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皋岸村

  皋岸村位于徐霞客镇区以北。2002年3月全镇第一轮行政村区域调整之时,原皋岸村和岐峰村合并成皋岸村,原新河村和陈家庵村合并成新河村。2005年全镇第二轮行政村区域调整之时,原皋岸村和原新河村合并成现在的皋岸村。    皋岸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与新须毛村为邻,南与方园村相邻,西至白屈港,北与东宏村、黎明村相邻。皋岸村境内有白屈港、冯泾河东西穿越,峭璜路、长山大道、锡澄高速南北贯穿,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路和公路网。徐霞客镇工业园区北区就座落于我村峭璜路以西,冯泾河以北。    全村由张家巷、皋岸、新村、孔家、谭家、西海村、梅树巷、孙家庄、张国良、北七房、査家村、跳里(2006年长山大道建设拆除)、范家园、六房村、李元头、石家村、袁家庄、汪家降、钱家村、陆家村、小汪家、王家巷、孔李朱家村(已于2010年工业园区建设时拆除)、王家庄、吴世龙、吴新村、团塘湾26个自然村组成,下辖61个村民小组。本村辖区面积5.8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250公顷,水域面积60公顷。2011年末全村户籍人口1773户,人口6227人,其中男性3186人、女性3041人。外来人口444户、1728人。    至2011年村级工业企业 34 个,其中主要产品为纺织、化纤、化工、机械、磁性材料、模锻、建材等,该年度完成销售收入3.3606亿元。其中完成销售1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有江阴市周欣化纤有限公司、江阴市恒佳纺织有限公司、江阴市永发袜业有限公司、江阴市昌隆模锻有限公司、江阴市时捷钢绳有限公司、江阴市中威磁材有限公司等。    近年来,皋岸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稳步推进民生工程,加大对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道路建设等各项社会事业的资金投入,时刻牢记“深化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为民之事”,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发展的实惠。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东宏村

  东宏村位于徐霞客镇东北端,东与周庄长寿相接,北与云亭毘山黄台为界,霞客道口、长山大道穿村而过,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二OO五年八月由原来的毘南、沈家冲、芦青、新宕合并而成,全村辖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50亩,下辖26个自然村,58个村民小组,1863户,常住人口6508人。    全村现有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两大园区,其中工业企业30家,三产流通服务企业8家。2011年实现工商业开票销售5.68亿元,今年1-6月完成工商业开票销售3.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36%。二OO八年创建成无锡市绿色家园示范村;二OO九年创建成江苏省卫生合格村;二O一O年创建江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二O一一年创建无锡市民主法治村;二OO九年投资400多万元的东宏社区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于2009年8月正式运行,该中心集办公、医疗卫生、文体健身、商贸交易等为一体,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如今的东宏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农民生活节节攀高,绿色家园日新月异,社会事业日趋完善,干部素质不断提高,村级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南苑村

  南苑村村民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8月,是在第二轮行政区划调整中,由原来的岐南、南街、新建、岐联四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地处徐霞客镇西北端,东与方园村相邻,南与青阳镇相连,西与月城镇相接,北与新街村、冯泾河相依。锡澄高速公路、徐霞客大道分别在东西两侧,南北走向贯穿我村。交通十分便利,区域优势十分明显。现辖区面积15.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00余亩。有40个自然村,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为9726人2792户。    社区现有办公服务用房约560平方米,设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党员之家、警务室、图书阅览室、调解室、人口学校等服务场所。配套服务机构建有计生红十字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服务施设的不断完善,使社区服务功能得到了拓展,服务居民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社区党总支现有党员290名,多年来,党总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争创星级红旗社区、和谐社区为目标,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强化组织建设,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方法和途径,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长期坚持党员义务巡逻、护绿、志愿者服务、文化娱乐、扶贫帮困等活动,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2010年,社区被无锡市授予“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    社区始终坚持民思我想、民求我应、民需我做、民困我帮的服务理念,积极关心下岗失业人员,定期走访慰问特困家庭、困难党员、低保和残疾人对象。社区于2010年被无锡市授予“无锡市残疾人工作五星级社区”荣誉称号。同时发挥驻区及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睦邻南苑村”系列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寓教于乐,社区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升。    社区自2003年开始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年建成了徐霞客镇首个农业生态园,农业劳动力逐渐向工业性转移,粮经比例逐年提高,经过几年以来的不懈努力,一个以高效、集约、观光、生态型的农业发展趋势已经逐步形成。充分促进了农业的集约化进程和农村经济增长及农民增收的潜力。南苑村社区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2011年度土地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度旅游业发展先进单位”、“2010年度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先进村”、“江阴市十佳优美乡村”、“2011年度农业现代化建设先进村”、“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先进单位”等荣誉。    社区现有47个工业企业,2011年度工业销售实现3.3亿元,上缴税金3329.8万元。工业经济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综合实力逐年提高。社区党总支也会更加自觉地坚持科学发展,更加积极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推动全村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区党总支的正确引导下,在全体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南苑村社区虽然取得了累累硕果,但是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改善,让我们全社区一起凝心聚力,坚定不移的推动经济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共同发展,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黎明村

  徐霞客镇黎明村位于徐霞客镇北,原峭岐镇东街梢,锡澄高速南北穿过,沿江高速公路东西贯穿,并有互通枢纽。2005年8月行政村调整,由岐东村、黎明村合并组成黎明行政村。    村委于2007年下半年开工新建,2008年10月搬入办公。黎明村东与东宏村,南与皋岸村毗邻,北与云亭镇接壤,西面紧靠峭岐街镇,境内面积为5.8平方公里。峭岐人民路全境通过,峭岐工业园区占据全村80%的土地,全村基本属于工业园区,全村36个村民小组,失地小组已达24个。全村有灶门弄、封家村、贡家村、夏场村、三家村、韩家村、渣家村、江家村、金家村、周海村、大村上、刘家村、东富贝、西富贝、下沿河(根据徐霞客镇政府规划,现已全部拆迁,安置在峭岐朝阳二村安置点)、前高头、高头上、章家村、居家浜等19个自然村组成,村内建有社区医疗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农家书屋、小型农贸市场、警务室、四个村组露天活动场所等社会公共活动场所。    2011年底常住人口4679人,常住户1314户,外来务工租住户502户,人员4265人,有工贸企业32家,开票销售11.3亿元,农村人均收入1.2万元。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新街村

  新街村位于徐霞客镇境西北边缘,与青阳、月城、南闸交界。这里水美、鱼肥、稻麦熟、藕白,叶绿荷花香。峭张路冯泾河东西穿越全境东西,新长铁路霞客大道贯通南北。村区东接陈子村,西与月城镇戴庄村为邻,北依马泾河与南闸镇曙光村相望,南与岐联后旺村两村毗连,后与后旺合并。总面积3.93平方公里,有耕地247.2公顷,水域49.47公顷。由新街上、凤戈庄、汪家村、唐家村、刘家村、太平桥、灰墩、顾家跳、树家村,庄家村,后旺村、前旺村、陈铁村、红菱塘、蒋家村,后旺新村、小村上17个自然村组成。分41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全村总人口3658人。    境域内建有社区服务中心、警务室、社区医疗卫生室、老年活动室、农贸市场、党员活动中心,便民健身场地。现村有十七个工业企业,规模企业有弹簧厂,模锻厂,热处理厂等。2011年底全村工业三产销售达4.5亿元。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宏岐村

  宏岐村位于江苏省无锡江阴市徐霞客镇的西北端,地处徐霞客大道以东,锡澄高速以西,斜泾河以南,冯泾河以北。2005年由原来的岐西村、陈子村、大新村合并而成。村级辖区总面积5.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75亩。全村由19个自然村组成,下辖51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户籍户口1568户。    几年来,宏岐村在各个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经济建设方面,宏岐村认真贯彻三农精神,努力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积极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了自主创业致富的道路,农民的收入水平与四年前相比翻了几番。全村现有各类企业44家,从2010年末的数据显示,宏岐村与4年前相比已有了喜人的变化,逐步摆脱了贫困的阴影。2010年工商业开票销售达7.33亿元,比4年前的2亿元增3.66倍,上交国家税收2000万元,是4年前的2倍,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农民生活水平节节攀高,从4年前的8500元增加到15000元。2011年工商业开票销售达9.41亿元,工业投入连续几年列全镇前列。    在干部思想方面,党员干部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富民、维护稳定、以及统揽全局的能力不断提高,一套班子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积极主动向先进学习,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认真踏实干工作。村委班子成员上下同心,强抓机遇,带领全村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党建工作方面,我村总共有党员172名,分为四个党支部,分别是农村党支部50人,老年党支部54人,综合党支部68人,其中岐西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也刚成立。村党组织形成了书记带头,互相监督、一级对一级负责、党群互动互促的工作制度,为了响应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号召,我村党总支将围绕五先五好主题的实践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和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执行政策、依法办事、发展富民,维护稳定的本领及驾驭统揽全局的能力,使我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会向着标准化、科学化水平迈进,建设好一支党员素质高、办事能力强、村民满意率高的基层组织队伍。为全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群众富裕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村容村貌方面,宏岐村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逐步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五年0投入 150 万元为村民创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创建省级生态村、卫生村与新农村建设让宏岐村的村容更美了,2007年获得了江苏省卫生村和生态村的称号,成为无锡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绿色家园示范村。崭新的社区服务中心大楼拔地而起,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今后,宏岐村还是会一如既往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抓好党建工作和社会事业。在经济、党建、民生上稳中求进、真正做出实绩,让宏岐的明天更加美好。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璜东村

  璜东村位于徐霞客镇的东部,村域面积4.02平方公里,东起祝塘镇漫水村,南临青祝运河,西至璜塘村、新须毛村,北接周庄镇长南村,全村共33个村民小组,1078户,户籍人口3865人,耕地面积2720亩。2002年3月,由原新南村和符介村合并而成,璜东村现有党员162人,两套班子成员10名。    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村党总支、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团结带领广大村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村级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全村现有49家一般纳税人企业,超亿元企业3家,千万元企业6家,2011年全村工商业开票销售收入11.5亿,上交税金2141万元。在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村二委注重科学发展规划,建设和谐家园,璜东村每年投入60多万元于惠民福利事业,健全了老年活动中心,完善道路,污水处理工程、水利设施等惠民工程,今年以来我村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我村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让百姓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的和谐。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两委人员及全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璜东村先后获得“江阴市文明村”、“江阴市明星村”、“江阴市五星社区”、“无锡市管理民主示范村”、“无锡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目前,璜东村正在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新时期的新农村新目标奋力前进!   *数据来源于江阴市综合信息管理服务系统  


方园村特产大全




方园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