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花亭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5年,辖区东与石化大湖相毗邻,南起市府路,西至集贤南路,北达黄土坑东路,总面积1.86平方公里,地处安庆市西北城乡结合部。
-
管辖范围
该街道办事处下辖花亭北村、花亭南村、黄土坑、湖心、燎原五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座落有安庆市政府、市科协、市土地局、啤酒厂、胡玉美酿造厂、安徽中宜集团、安徽宏祥集团、花亭双语幼儿园、高花亭小学、十六中、旅游车站等30多家大小单位,其中省、市、区级文明单位29家。辖区有居民楼234栋,,8245户居民,人口24581人,是安庆市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
主要职责
街道主要职责是指导、帮助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就业、社区文化、社区科普和一系列关系社区民生的工作;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社区建设,发展社区服务,形成老年人服务、家政中介服务、婚姻服务、残疾人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卫生保洁服务、优生优育服务、治安调解服务、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服务、下岗就业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幼儿中餐服务、拥军拥属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物业管理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全民健身服务、科普教育服务等二十个服务系列40多个服务项目。先后被中宣部、-命名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被-、中残联授予残疾人维权示范岗、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省全民健身示范点、全省统计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为街道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
-
特点
花亭街道办事处的特点是老年人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521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1%,为老服务是街居的特色。街道近几年以社区为舞台,以文化为纽带,精心设计载体,大力发展社区建设,建有星光老年之家3个,老年活动室2家,图书室1家,书画班2个,老年黄梅戏剧团1家,依托街道老年人工作委员会和社区老年人协会,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有力的推动了社区三个文明建设。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2.46万人 | 1.86平方公里 | 340803007 | 246000 | -- | 查看 花亭路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湖心社区 | ·大观旅游·大观特产·大观十大特产·大观十景·大观名人·大观 | 0 |
---- |
查看 湖心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花亭北村社区 | ·大观旅游·大观特产·大观十大特产·大观十景·大观名人·大观 | 0 |
---- |
查看 花亭北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花亭南村社区 | ·大观旅游·大观特产·大观十大特产·大观十景·大观名人·大观 | 0 |
---- |
查看 花亭南村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德宽路街道 |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德宽路街道,德宽路街道在大观区最西端,是古城安庆的发源地,与迎江、宜秀区相连,东与北正街、西与开发区;南与长江防洪墙、北与中国安庆石化相连。德宽辖区面积约3.6平方公里,现辖6个社居委,即亭南、亭北、腊树园、大王庙、德宽、马山。总人口29180人,其中流动人口2300余人。 - 经济发展 随着安庆西区建设,改造步骤加快,德宽办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皖河大桥、西门汽车站、长江防洪墙、德宽路、大观亭街、狮子山路等市政建设,改善了德宽办的交通环境和自然环境,大观亭小区安居工程的建设,改善了居住条件,规划中移民建镇项目,将为商家提供无数发展空间,大观区委、区政府和多家市直机关(单位)都坐落在德宽办范围内,且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现已成为安庆最有发展前途的街道之一。 - 教育福利状况 社区内教育设施齐全,有中小学数所,教育质量走在全市前列。德宽辖区工商业发达,商铺林立,还有马山宾馆、大观亭、焚烟亭、狮子山公园等休闲场所和旅游景点,治安情况良好,是投资者首选空间。德宽办自然景观秀丽,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拥有德宽业余京剧社,广济桥黄梅戏票友社等群众文化,并经常开展活动,党员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活动室坚持长年对外开放,随时接待休闲群众,同时成立了爱心医疗服务中心,专为困难群体免费服务,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健全,基本上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的需要。 |
玉琳路街道 |
玉琳路地处安徽省安庆市西门老城区,上世纪20年代末,为表达安徽人民对辛亥革命先烈宋玉琳的怀念,老省城安庆将出八卦门由太平寺向西一直到金保门的这条长街,易名为玉琳路。现在的玉琳路街道办事处故名于此。街道下辖滨江苑、沿江、四眼井、太平寺、龙门5个社居委,属地西至德宽路,东北沿着玉虹街、龙门口街到龙山路,南邻长江,面积约1.44平方公里,人口2.4万余人,办事处驻址在滨江苑18栋。 街道地理位置优越,东靠206国道和安庆长江公路大桥、南邻长江边,距民航机场、火车站、长江客货运码头仅一步之遥。水运、公路、铁路、民航形成了水陆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进入市区之后,交通极为便利, 5、10、12、18路公交车仅几分钟直达玉琳辖区。这里水、电、气充足、宽带、有线电视、电信发达,商贸经济优势突出。境内沿着美丽的长江观景带就可以眺望安庆长江公路大桥美丽英姿。 玉琳路还是安庆古老的商业区。 - 街道历史 民国时期,玉琳路是条繁华的商业街,谦吉油坊、洪裕隆帽店、马春林花粉店,同盛裕柴炭店,恒信祥丝线店,震昌仁油铁号等等从这里诞生,这些特色经营的小店,构成了玉琳路商业区丰富多样的经营布局。 解放后,这里集中了众多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玉琳路布市更是异军突起,率先突破皖西南地区,全国闻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老城区的改造和开发,城区功能的转变,区政府、法院、检察院、产权处等一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相继迁出辖区。随着玉琳路、龙山路、沿江西路两旁的平房改造,周边的宜城水岸、月亮城、龙门、大观商城等众多的居民小区楼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小区内不但环境优美、风光宜人,还配套有省市重点中小学、市级医院、大型集贸市场、就连宾馆、酒店、购物中心也一应俱全。沿江路观景带两旁多年形成的糖酒批发市场声名远扬。 随着城区空间的拓展,老城商品房的开发改造,今天的玉琳路街区两旁,不仅续存有百年老店百兆记,全市最大的大观家具商城、四眼井农贸市场、十八开超市等众多大型商服业,还建有“凤舞九天”、“不夜城” 等大型娱乐活动场所。是商家理想的投资创业之地,居住的天堂。 玉琳路街道辖区文化底蕴丰厚,安庆仅有的一段古城墙得到了重点保护,大观楼、0怀宁第一次会议遗址、孙中山先生领导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纪念标志焚烟亭、安庆徽民居最后遗存四方城古民居一批旅游景观星罗棋布,点缀其间。以辛亥革命先烈宋玉琳、程良命名的玉琳路、程良路及纪念雕像,更是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到此一游。缅怀先贤。 |
龙山路街道 |
龙山路街道办事处地处古城安庆城区中部,因著名的龙山路而得名。辖区面积0.88平方公里,人口2.8万,现辖荣升、三祖寺、杨家塘、四方城、龙山、北正6个社区居委会。 龙山路街道区位优越,是安庆市老城区核心板块之一,更是大观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穿境而过的龙山路犹如一条彩色飘带,北接集贤路、南通长江边,辖区内有安庆军分区、市建委、工 经委、地税局、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医院、市二院、外国语学校以及毛泽东主席生前唯一视察过的名校——安庆一中等单位。 - 周边环境 龙山路街道内古迹较多,文化底蕴丰厚。有张恨水先生旧址、0安庆建党会议旧址、任弼时狱中斗争遗址、清代府学宫、熊成基安庆起义会议旧址以及安徽布政使司原府署大院—谯楼等一批名胜。 |
菱湖街道 |
安庆市大观区菱湖街道成立于1982年,位于景色旖旎的菱湖之滨,东起湖心路,西至集贤南路,南迄菱湖南路,北到市府路,面积约3平方公里,人口4.8万,下辖柏子桥、戏校南路、东二巷、菱湖新村、公园、湖滨新村等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纺织南村、纺织西村2个家属委员会。辖区内有安庆师范学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安徽华茂集团、安徽理工学校、安徽黄梅戏学校等机关、企事业单位76家,是安庆市经济、文化的重要区域。 菱湖街道在党建工作统揽下,以“-”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经济快速增长,多次被区委、区政府授予“经济发展贡献奖”;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斐然,文明创建、社区文化、社区体育、市民教育等工作都富有特色,中央电视台曾多次在《新闻联播》中报道;党的建设不断深化和创新,其中菱湖新村社区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被推为全省先进典型,他们创造的“三三四”工作法和“核心在支部、专心抓党员、为民办实事、真心换民心”工作经验在社区广为推广。街道党工委以充分发挥社区内党组织和党员的资源优势为主,走出了“思想共育,资源共享,责任共担,稳定共保,活动共办”的社区党建新路子,形成了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的街道社区党建新格局,实现了将街道党建工作向社区单位组织延伸、向非公有制组织延伸、向社区党员延伸、向社区居民延伸。 为群众排忧解难,是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下岗职工再就业和社区服务产业化,社区内下岗职工再就业率达95%,街道下岗再就业工作多次获省、市表彰,下辖六个社居委全部荣获“促进再就业先进集体”称号。其做法《街道党建工作向社区延伸,再就业工程在社区中见效》在全国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交流。 前进中的菱湖街道得天时、地利、人和之惠,更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充满生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2001年7月建党80周年之际,街道党工委被0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连续两次被确定为“全省社区党建工作示范街道”,还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下岗职工再就业示范基地”等。菱湖人,在荣誉面前,深感责任重大,正鼓足干劲,真抓实干,以奋发有为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集贤路街道 |
集贤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79年,位于安徽省安庆城区繁华的商业街集贤南路以西,南抵柏子桥,北达黄土坑西路以南,西与石化毗邻,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下辖碟子、工农、南庄、棋杆、高花5个社居委,人口约3万人。集贤路街道党工委现有成员4人:党工委-1人,党工委副-2人(含挂职街道副-1人),党工委委员1人,另设党工委干事1人。街道党工委所属1个党委、2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截止到6月底,街道共有党员732名。辖区内主要以餐饮业和日用商贸为主,其中,安庆最大的美食一条街和已竣工的占地5千平方米、高为88米共25层的安庆第一楼兴利达大厦都座落在辖区内。辖区内有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20多所,企事业单位近百家。经过多年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齐全。社区建有服务中心、社区科普中心、室内集贸市场4个,敬老院1所设有床位50个,老年活动室6家,街道、社居委两级图书室藏书几万册。社区学校自成立以来,每年近千人次接受培训教育。[1] - 经济建设 街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近年来,街道区委围绕“奋力崛起、争先发展、构建和谐集贤”的主题,确定了“两手抓、两服务、强基础、固根本”的总体工作思路,把加快街道经济发展作为首要任务,突出招商引资、协税护税、企业改革三个重点,充分调动全处上下的积极性,形成了团结协作抓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了街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目标。2007年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处上下的共同努力,基本实现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经济任务。1-8月份我处共完成经济总量74618万元,占年计划的72%;其中二产完成13600万元,占年计划的74%;三产完成61018万元,占年计划的72%;固定资产投入完成2818万元,占年计划的88%;税收完成567万元,占年计划的58%;其中国税完成178万元,占年计划的89.3%;地税完成389万元,占年计划的50%;招商引资2186万元,占年计划的60.7%。[1] |
石化路街道 |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石化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大观区西北部,原名高花亭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4年,2000年8月报经省批准更名为石化路街道办事处。区域面积有7。55平方公里,东起集贤南路,南到长江石化码头,北至茅青路与十里乡搭界,西到皖河大道与海口镇接壤。辖有联盟、茅青两个社居委和石化马山、大湖、菱北、蜡烛山等四个家属委员会,总人3。65万人。辖区有安庆石化总厂、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安徽省化工学校等15家企事业单位。 03年再就业工作获全市“再就业先进单位”,还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关心国防建设好单位”,“双拥工作先进集体”、“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经济工作也获得全区“发展经济二等奖”。04年被命名为区级文明单位,并再获“全区发展经济二等奖”,05年被区委、区政府、区人武部授予“04年度武装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
花亭路街道 |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花亭路街道办事处成立于1985年,辖区东与石化大湖相毗邻,南起市府路,西至集贤南路,北达黄土坑东路,总面积1.86平方公里,地处安庆市西北城乡结合部。 - 管辖范围 该街道办事处下辖花亭北村、花亭南村、黄土坑、湖心、燎原五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座落有安庆市政府、市科协、市土地局、啤酒厂、胡玉美酿造厂、安徽中宜集团、安徽宏祥集团、花亭双语幼儿园、高花亭小学、十六中、旅游车站等30多家大小单位,其中省、市、区级文明单位29家。辖区有居民楼234栋,,8245户居民,人口24581人,是安庆市人口密集的居民区。 - 主要职责 街道主要职责是指导、帮助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党建、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就业、社区文化、社区科普和一系列关系社区民生的工作;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社区建设,发展社区服务,形成老年人服务、家政中介服务、婚姻服务、残疾人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卫生保洁服务、优生优育服务、治安调解服务、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服务、下岗就业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幼儿中餐服务、拥军拥属服务、文体娱乐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物业管理服务、文化教育服务、全民健身服务、科普教育服务等二十个服务系列40多个服务项目。先后被中宣部、-命名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被-、中残联授予残疾人维权示范岗、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省全民健身示范点、全省统计系统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为街道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 - 特点 花亭街道办事处的特点是老年人多,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521人,占社区总人口的11%,为老服务是街居的特色。街道近几年以社区为舞台,以文化为纽带,精心设计载体,大力发展社区建设,建有星光老年之家3个,老年活动室2家,图书室1家,书画班2个,老年黄梅戏剧团1家,依托街道老年人工作委员会和社区老年人协会,开展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有力的推动了社区三个文明建设。 |
海口镇 |
在安庆市西部有一条通江入海的河流-皖河,位于皖河入江口处,有一座生机勃勃的年轻集镇,名为海口镇,是受长江与皖河冲击而成。古代民间名曰海口洲,相传该地是长江的入海口。过去一直隶属怀宁县,2005年5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划规安庆市大观区管辖。镇北依皖河,南临长江,西与皖河农场毗邻,东由皖河大桥连接安庆市大观工业园。 人口、面积、地形、地貌与资源。全镇拥有人口4.56万,总面积109.8平方公里,由广成圩、同马大堤的部分、跃进圩、培文圩、保婴圩、谢家墩、新官洲等11个圩口、洲地组成,圩内面积约53.3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427公顷,可养殖水面约1000公顷,外滩面积约3334公顷。海口镇成东北至西南走向,长32.61公里,地势平坦,平均海拔在13米左右;圩、洲、墩相间,江河交错,河湖密布,沟渠纵横,三面环水,具有鲜明的“水镇”特色。战争年代,是柏子山游击队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广成圩内有著名的叶家墩、裴家墩、朱家墩、汪家墩、鲍家墩、宋家墩等;水面有西江、大龙潭、小龙潭、叶家墩、双福潭等。外滩有七里湖、八里湖、新官洲林场、南埂林场等,地上地下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土质主要为肥沃的沙壤土。其次是沙土、马肝土,属中性性质,适应各种作物种植,是安庆的“鱼棉之镇”。 机构设置。海口镇领导机构由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纪委、武装六大班子组成(-汪千庆、镇长李玉本、人大主席何世午、政协主任路昌荃、纪委-陈昌华、武装部副部长朱华璋)。辖13个村(河口、南埂、北埂、中原、红星、海口、培文、保婴、镇江、义湖、引河、溢湖、昌宁),2个居委会(张港、安宁);文化广播电视站、农业站、林业站、水利站、农机站、水产站、畜牧站、计生服务所、城建规划所、法律服务所、劳动保障所、财务结算中心;各部门在海口设立的单位有财政所、土地所、红中、巨中、中心学校、卫生院、血防组、供电所、银行、信用社、邮政分局、电信分局、海事处、供销社、粮站、广成圩电排站、广成圩修防段、红星变电所、红星水厂、公路站、交管站、安庆加油站等;私营单位有同安高中、帆布厂、元亨动物科技有限公司、轧花厂、液化汽站、植物油厂、镇江水厂、培文水厂等 |
十里铺乡 |
十里铺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江重要港口城市、皖西南经济中心——安庆市的西北郊,全乡总面积30平方公里,辖七个行政村,总人口1.4万。 十里铺乡人杰地灵。境内集贤关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红水塘为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率义军与清军殊死拼搏之战场;近代名人-陵园座落于境内风景秀丽的叶家冲。十里铺乡物华天宝。境内拥有耕地144公顷,可养水面160公顷,林业面积10761亩;盛产大米、油菜籽、水果、鱼、蚌、蟹;已探明矿产13种。境内道路纵横,交通便捷。南临黄金水道——长江,火车货运北站座落于境内,距安庆民航4公里,安庆火车站4公里,安庆港5公里,合九铁路、206国道、集贤北路、十狮路、茅清路、独秀大道穿境而过。 十里铺乡欣欣向荣。2004年全乡拥有中小型企业100余家。实现企业营业收入3.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草莓、平菇、蔬菜、花卉、经济林等多种经济作物占农业产业比例不断攀升,杨梅基地已成功建设500亩,进入初挂果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劳务经济日趋活跃,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新一轮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工业经济运行效果良好,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1.9亿元,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000万元。第三产业提升明显,集贤综合大市场一期工程进展顺利;五里家禽市场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金城集团、肖坑建司、城北建司、肖坑运司、十里运司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前进。民营经济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全乡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形成了创伟木业、小龙山塑料、多棱彩印、宜梦床具等一批民营规模企业,英德利公司、金城集团、城北建司等企业在改制中,有效吸入了民营经济成份,促进了企业发展,推动了企业上台阶。在全乡广大干群共同努力下,多年来分别获得:省委组织部“六个好乡镇党委标兵”、省委省政府“三五”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南京军区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单位”、市委市政府发展乡镇企业“十强乡镇”、“小康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街道办事处”等光荣称号,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十年名列全市前矛。 |
山口乡 |
山口以境内山口镇而得名,古称皖口。位于安庆市西郊,距206国道12公里,东濒石门湖与十里乡接壤,南临皖河与海口镇隔河相望,西与洪铺镇毗邻,北与月山镇相连,属浅山丘陵地区。乡域面积5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69亩,总人口1.17万人,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01个村民组。现有党员290人、支部15个,行政事业单位16个,县以上直属企事业5个,个体私营企业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2004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00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260万元。 山口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公元225年就出现在正史皇帝“本记”里,距今1780年。比怀宁县命名早185年,比安庆建城早1035年。唐宋时期,皖口两度成为怀宁县治之地。其枕柏子山,挟皖河,濒长江,拥石门湖,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大规模争夺战争。最早的一次是公元214年,孙权袭夺皖城,公元237年,三国吴大将诸葛恪在此屯兵,南梁时候景领兵,扼守皖口,北宋太祖大败南唐水师于皖口。 山口山川秀美,景色迷人。境内纱帽山,山势奇特。中腹平缓开阔似坐毡,后背突兀象乌纱,左面山峰如双蟠龙,右面山岭若俩卧虎。登极远眺,如虹大江,烟波浩渺;近望宜城,似海市蜃楼。春暖满山杜鹃红似火,夏凉鸟鸣蝉噪山林静,秋色红叶染西山,冬令风轻暖朝阳。石门湖水面辽阔,烟波浩渺,渔帆点点,少鸥翔集。“柏子晴岚”、“石门泛秋”、“雁汊渔灯”是怀宁县十二景的三景。独特的山水风光,令历代文人墨客迷恋往返。现存古诗13首,其中唐朝诗人李涉的《井栏沙、夜遇客》、宋王安石的《过皖口》、《至皖口》、《别皖口》,黄庭坚的《向皖口》、明刘基的《江行》、清方都镐的《石门秋泛》,均成为令人击节称叹的千古绝唱。明末戏剧家阮大铖独慕柏子山,自号“柏子山樵”。“下有七里长亭,上有五里大庙,日有千人作捐,夜有万盏明灯”,栩栩如生地勾勒出皖口当年的繁华与兴盛。 |
皖河农场 |
皖河农场,1957年12月建场。该场位于安庆市西郊的怀宁、望江两县交界处,东临长 江,北依皖河。对外交通水路比较方便,场部有双河口码头,货运可达长江上下游各港口, 农场与安庆港协商,开通了安庆——双河——牛头山航班,每天往返一次,有水泥趸船和 载客400人的客轮一艘。陆路有公路可通怀宁、望江。 安庆市大观区皖河农场位于安庆市西郊,全场土地面积11.5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近6万亩,辖区11个农业分场和部分二、三产业,总人口2.61万人。 皖河农场 皖河农场,1957 年12 月建场。该场位于安庆市西郊的怀宁、望江两县交界处,东临长江,北依皖河。对外交通水路比较方便,场部有双河口码头,货运可达长江上下游各港口,农场与安庆港协商,开通了安庆——双河—— 牛头山航班,每天往返一次,有水泥趸船和载客400 人的客轮一艘。陆路有公路可通怀宁、望江。 皖河农场区位条件 皖河农场区位条件得天独厚。距安庆市主城区仅18公里,与怀宁、望江两县相交,东与池州东至县隔江相望,南与望江县漳湖镇接壤,西与怀宁县重镇石牌毗邻,北面紧依安庆市大观区海口镇,随着安庆市城市规划“双百”方针的实施——东进、北扩、西出,皖河农场将成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安庆市西大门。 十一五期间,望江长江大桥、江北高速和安庆长江铁路大桥将相继投建,农场区位优势将更加凸现。皖河农场水陆交通臻于化境。皖河农场东临长江、北倚皖河,21.3公里同马大堤农场段堤顶公路,与望江、宿松、湖北黄梅等地相连,8.8公里省道安九公里的深水区,具有构建通航5000吨级货轮的大型货运物流码头的能力。再加上安庆铁路、机场都在35公里以内,其水陆联运的优势可尽展所长。现有长江深港码头项目面向海内外招,投资总额约2 .5亿元。该项目在今年的香港徽商大会上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推介项目。 - 位置规模 农场南北长14公里,东西横距13公里。土地总面积108000亩,其中耕地面积55029亩、林地1160亩、水面18170亩(养殖面积2746亩)、果园287亩。总人口26997人(回族占6.7%),职工12051人。有科技人员647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11人、中级技术职称93人、初级技术职称543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1640千瓦,包括大中型拖拉机30台、小型拖拉机687台、联合收割机1台、农用排灌机械149台、农产品加工机械38台、畜牧渔业机械2台、汽车32辆。场部有16个科室,下辖14个农业大队,5个公司(包括工业、商业、供销、建筑、百货等公司),9个工业单位,2个运输实体,1个农科所。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3所,教师92人,在校学生1415人;小学17所,教师126人,在校学生2459人。在医院1所,卫生室14个。 产量 1990年社会总产值392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665万元、工业产值1041万元、建筑业产值110万元、运输业产值80万元、商业饮食业产值31万元。利润24万元,税金47万元。主要农产品年产量:稻麦21677吨、棉花806吨、油料937吨;主要工业品年产量:皮棉567吨、奶粉200吨、食油285吨、砖瓦1200万块。 皖河农场土地资源 皖河农场土地资源优良充沛。农场目前已编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规划,到2010年规划建设用地为34240.5亩,能够为发展工业园区提供10000亩建设用地。皖河农场系长江冲击平原,区内土地平坦肥沃,其土地性质均属国有,规划的园区建设用地均可达到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土地平整)的基本要求,农场始终坚持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致力打造“诚信皖河”、“绿色皖河”,真诚欢迎国内外客商来场考察观光,投资兴业。目前与安庆市大观区拟共同开发20平方公里综合工业园区和10万人口的卫星城镇。 自然条件 皖河农场地处长江中游凹带东段破碎带,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地形呈“人”字形,地势东西高而中间低,高处海拔14米,低处仅8.2米,曹河两岸有低岗残丘。该区域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6.39℃,1月份平均气温3.28℃,7月份平均气温28.21℃。年降水量1420毫米,4~7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57.34%。无霜期237天左右。11月中旬初霜,翌年3月25日左右终霜。年蒸发量403毫米左右。土壤为潮土占60%,水稻土占38%,黄棕壤占2%。沿江地区潮土成土母质为长江冲积物,富含碳酸钙,PH值7~8.5,呈中性和微碱性;沿河地区土壤母质为山河冲积物,PH值6~7,呈中性和微酸性;曹河两岸为下蜀黄土发育的黄棕壤,PH值为5.39~6.2,呈酸性。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农业和多种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