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村:地处公岭镇西南部,2014年由瓦窑村和高峰村合并而成;周边与小市镇、三桥镇、潜山县接壤,全村45个村民组,1018户,3323人,总面积7.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185亩。 瓦窑村与宝福村、水磨村、永新村、庆丰村、铁炉村、田铺村、公岭社区、三铺村、联合村、五岭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822106 | 246000 | -- | 查看 瓦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宝福村 |
宝福村:地处公岭镇西北面,东邻秀山乡蒋楼村,南接公岭社区,西邻水磨村,北靠马庙镇南山村,南北长2.6公里,东西宽1.8公里,总面积3.96平方公里。全村25个自然村庄,42个村民小组,817户,人口2877人。耕地面积3190.33亩,塘库水面300多亩。 宝福村与水磨村、永新村、庆丰村、瓦窑村、铁炉村、田铺村、公岭社区、三铺村、联合村、五岭村相邻。 |
水磨村 |
水磨村:位于公岭镇西北部,东邻宝福村,南接公岭社区,西与永兴、联合村相邻,北接马庙镇,村内有沪蓉高速贯穿东西,设有高速服务区,村内有水磨水库一座,面积350亩,容水量95万方。人口2180人,村民小组37个。耕地面积2102亩,山林2500亩,塘库水面300多亩。 水磨村与宝福村、永新村、庆丰村、瓦窑村、铁炉村、田铺村、公岭社区、三铺村、联合村、五岭村相邻。 |
永新村 |
永新村:地处公岭镇西北部,与潜山县相邻,距镇政府约7公里左右,面积4.5平方公里,东起马庙镇新安村,西至本镇铁炉村,南面与本镇水磨、联合村交界,北至潜山县瓜形村。全村18个村民小组,521户,总人口1738人,耕地2233亩、森林面积1700亩。 永新村与宝福村、水磨村、庆丰村、瓦窑村、铁炉村、田铺村、公岭社区、三铺村、联合村、五岭村相邻。 |
庆丰村 |
庆丰村:地处公岭镇中部,东与五岭村交界,南与三桥镇龙门村接址,西与瓦窑村交界,北与铁炉、联合村交界,村域面积3417亩;农户562户,总人口1784人,划分为15个村民组。 庆丰村与宝福村、水磨村、永新村、瓦窑村、铁炉村、田铺村、公岭社区、三铺村、联合村、五岭村相邻。 |
瓦窑村 |
瓦窑村:地处公岭镇西南部,2014年由瓦窑村和高峰村合并而成;周边与小市镇、三桥镇、潜山县接壤,全村45个村民组,1018户,3323人,总面积7.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约4185亩。 瓦窑村与宝福村、水磨村、永新村、庆丰村、铁炉村、田铺村、公岭社区、三铺村、联合村、五岭村相邻。 |
铁炉村 |
铁炉村:位于公岭镇西部,西边与潜山县接壤。2004年底由原油坊村、檀桥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30个村民组,798户2680人,总面积6.8km2,耕地面积3000余亩。 铁炉村与宝福村、水磨村、永新村、庆丰村、瓦窑村、田铺村、公岭社区、三铺村、联合村、五岭村相邻。 |
田铺村 |
田铺村:位于公岭镇政府南1.5公里,公余公路经田铺村北端而过。所辖22个村民小组,人口1550人。村内有小型水库一座,私营企业两家,小学一处。周边与三铺村,五岭村,公岭社区,三桥镇社塘岭村相连。有耕地面积2100亩,塘库水面300多亩,山场面积300亩。 田铺村与宝福村、水磨村、永新村、庆丰村、瓦窑村、铁炉村、公岭社区、三铺村、联合村、五岭村相邻。 |
公岭社区 |
公岭社区:位于公岭镇政府所在地,在2004年底由原公岭村和双岭村合并而成,辖39个居民小组,人口2400余人,耕地面积2220亩,塘库水面300多亩。 公岭社区与宝福村、水磨村、永新村、庆丰村、瓦窑村、铁炉村、田铺村、三铺村、联合村、五岭村相邻。 |
三铺村 |
三铺村位于公岭镇东南,全村总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2260人。近几年我们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发展抓党建,夯实基础促发展。 一、夯实基础,推进发展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着党支部。因为,抓好村党支部的建设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我们着力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努力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夯实基础,推进发展。一是阵地建设。2008年,在没有争取到村部建设指标的情况下,村两委不等不靠,根据县委组织部提供的方案,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30余万元,兴建了315平方米的村部办公楼,并购置了彩电、会议桌椅和其他办公设备,为党员干部及农民群众学习培训搭建了平台,为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二是制度建设。我们每年初制定基层组织建设“整村推进”工作规划,规范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坚持党员学习日制度、“三会一课”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村干部值班制度、党务村务及财务公开制度,并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党员集中收看“电视上网”工程中的电教节目,并开展讨论。三是载体建设。支部每年初都要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年度“双向承诺”事项,明确目标、任务及责任,公示上墙,接受群众监督,按时兑现承诺。同时以党员“双向承诺”为抓手,把“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流动党员管理及“双向带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党建载体作为提升党员干部素质的重要工程。在全面提高党员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我们还制定了党内温暖工程目标和实施计划,对特困老党员,支委实行分工对口帮扶,对党员的任何困难,党支部都予以关心,从而凝聚了党心,提高了战斗力,为推进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我们认真分析了村情,依据实际,因地制宜,谋求发展,主要是突出三个创新:一是观念创新。明确发展是第一要务,着力打造发展的软硬环境,塑造自身发展的良好形象。二是思路创新。我们依据村情,找准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重点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三是方法创新。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全民创业,引进外地老板来我村投资兴业和鼓励本村在外务工经商的能人回乡创业,通过两年多来的努力,我们争取了镇工业园落户我村,引进了浙江老板章来金承包山场投资创办金达农业生态示范园,鼓励和支持青年农民刘小虎、查长周、吴小红先后回乡创业,创办了公司或基地,目前发展态势强劲。我们把这些典型作为“双培双带”示范基地或示范户,通过典型带动在全村进一步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 三、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几年来,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在发展中构建和谐社会。一是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凝聚民心。我们先后修通了2.9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资金20万元,未向群众集资。组织协调村民组修路全长达11.5公里,投入资金50万元;动员组织群众深挖当家塘15口,投资115万元,兴建了村部办公楼、学校教学楼和村标准化卫生室。二是争取和实施民生工程,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富民政策的温暖。安全饮水工程安装已近200户,国债沼气民生工程正在实施中,努力争取了生态家园项目,积极申报和创建省级生态村。三是关注民生,特别是关注五保户、低保户和社会-。明确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动员社会知名人士对口帮扶以及党员干部走户访户和办实事帮扶。四是维护稳定保发展,充分发挥治保委员会和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做到群防群治,对重点人及重大事件实行村干包保责任制和首问负责制。近几年,我村无重大治安刑事案件,无群众-案件、无安全生产事故。村风淳朴,社会和谐。 |
联合村 |
联合村位于公岭镇中部,2004年底村级布局调整时,由原来的祝桥村和泗洲村合并而成,本村辖23个村民组,人口2100余人,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小麦和棉花。 联合村党支部设书记1人、委员2人,村委会设主任1人、委员2人,班子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村支部有正式党员43人。 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村村通”水泥路、乡村一体化卫生室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极大的方便、丰富了广大党员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们改变了经营观念,外出务工经商人数逐年增加,其中不乏成功人士。由于外出人口增多,种田的越来越少,村“两委”不失时机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经营,避免土地抛荒。 村两委多方争取生态家园民生工程,沼气不仅提供了清洁的能源,而且沼渣、沼液又是优质的有机肥料,一举多得,并且使农村环境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善。 勤劳淳朴的联合人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标准化建设美好生活。 |
五岭村 |
五岭村,位于公岭镇中部,原三祝乡政府所在地,2004年村级布局调整时,由三祝村和石闸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38个村民组,2900余人。村党总支换届后设总支书记1人、委员2人;村委会由主任1人、委员2人组成。村党总支共有党员80人。村内基础设施完善。2007年修通“村村通”水泥路,道路总里程3.7公里。乡村一体化卫生室也于2010年交付使用,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面积达380平米的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于2010年9月份投入使用,改善了办公条件,也给广大党员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民们改变了经营观念,外出务工经商人数逐年增加,其中不乏成功人士。由于外出人口增多,种田的越来越少,村“两委”不失时机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经营,避免土地抛荒。 勤劳淳朴的五岭人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标准化建设美好生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