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驾村位于痘姆乡中心地界,毗邻天柱山,距县城11公里,全村瞎43个村民小组,3326人,山场面积3889亩,水田1694亩,人均耕地0.6亩,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其它有棉花、茶叶、冬季油菜等,全村党员68名,女党员6名,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共四个党小组。
2006年在党的阳光政策的新农村建设东风吹拂下,村两委为了村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首先以总支为中心改善村部办公条件,将原来的陈旧土瓦房全面拆去,投资29余万元,初步建成建筑面积550㎡的村部办公大楼。村部大楼的建成,为该村党员活动、农民培训、计划生育服务提供了活动场所。
2007年春夏,村两委为了改善交通条件,投资35.5万元,将村主干道总长1.83公里修建宽4米的水泥路,并且通至学校,此次工程建成是仙驾村人民受益最大的工程。
仙驾村党总支培养锻炼了一支好队伍,村党员干部能带头执行党的农村政策,为村民服务的意识强,98﹪的党员能正常参加组织活动,认真开展农民党员“设岗创星”活动,年富力强的党员都掌握1-2门以上先进实用技术,流动党员能很好的发挥“双向带动”作用。在09年初主题教育活动中,该村将汪岭水库仙驾村东干渠整修、胜利片人蓄饮水、新桥片变压器增容及该村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工程集中安置予以承诺与践诺。该村几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得到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
仙驾村两委将带领仙驾人民,不断在县乡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大力发展经济,会在不久的将来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824203 | 246000 | -- | 查看 仙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孙塝村 |
孙塝村位于痘姆乡东大门,距离县城4㎞,罗痘公路穿村而过,全村27个村民组,548户,2200人,46名党员。几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加强学习,注重团结,提高自身建设与整体综合素质,规范村级工作,千方百计谋划集体经济,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先后被县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组织、“平安村”、“小康村”。村希望工程基金会,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尊老爱幼,互帮互助优良传统形成很好的氛围。 支部为加强好基础党组织建设,提高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快速致富,依托村级活动场所为平台,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接受终端作用,对党员、优秀青年、发家致富能手对口进行实用技术和知识培训,通过党员理事会、设岗创星、双培双带、双向承诺为载体活动,返乡流动党员、农民工回乡创业精点子行动现场交流会,涌现出一批带头创业能手,村支委孙郝权-,在江苏务工多年,通凤还巢工程,自筹资金,办起养猪场,当年收益,并带领周边农户养猪,共同致富,现在年收入10万元左右,2008年支部开展“双向承诺”活动,支部全体新老党员力所能及,量力而行,对自己承诺实行兑现,为村民办了看得见摸得着事,体现支部核心作用。 这几年来,先后投资1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维修村内主干道,投资12余万元对村内32个自然村庄低压线路进行全面改造,保证村民用电需求,投资5万元对五丰河、大南河进行扫障清淤,确保农田灌溉,人畜饮水与排涝问题,以罗痘路南北为中心村庄的康居工程,已经形成并成为亮点,2009年村筹措资金40万正在建设460村综合办公大楼,既改变村容村貌,也壮大集体经济,未来村两委为稳和谐、保民生、促发展而不懈努力工作争创佳绩。 |
吴塘村 |
痘姆乡吴塘村位于痘姆乡政府北边,毗邻天柱山,行政区划8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10000亩。全村辖42个村民组,927户,3468人,村党总支下设福岭、上元两支部,7个党小组,党员83名。2006年,利用“六潜”高速拆迁征地的优势,被定为省“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同时被定为“康居工程”示范村,村两委一班人紧抓机遇,积极进取,2009年被县委命名为“五个好”村党组织。 2007年,在拆迁安置、康居工程的建设中,征地70余亩,创建“吴塘新村”,把拆迁户100多户集中安置,规划建设。并筹措资金48万元,新建640m2的现代规模的村办公大楼,总体三层,屋顶徽派,并按“五室十有”的标准规范设施建设,同时购书1000余册,创办“农家书屋”,丰富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并运用现代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进行投影播放,对党员和群众进行实用技能和知识培训。 近年来,吴塘村着重组织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对要求加入党组织的人员高标准、严要求,年龄控制在40岁以内,并重点开展“设岗创星”“双向承诺”等活动,固事设岗、固人设岗、严格评星、兑现承诺,福岭支部党员涂有林带头支持公益事业,06年带领全组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修通近1公里村级公路,07年被评为“十星级”优秀党员,08年换届选举后,当选为村福岭支部委员。 村两委一班人,紧跟时代脚步,根据自身优势,借助多方支持,开展一系列“新农村”建设,整修17公里村级公路,铺筑1.1公里水泥路面,推进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对义丰片250多户进行集体改水,推广沼气建设,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扩大招商力度,吸引本地知名人士投资千万元开发建设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吴塘山庄”,兴修水利,建成新型排灌系统,推动土地流转,组织承包生产经营,使整个吴塘村轰轰烈烈地向“生产发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前进。 |
求知村 |
痘姆乡求知村座落在天柱山南侧,由原元丰、汪岭两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2.6平方公里,与黄铺、水吼、天柱山三镇交界,全村35个村民组、945户、3786人,现有正式党员92名、下设三个支部,2008年人均纯收入超过2000元。该村06年度被县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07年度被乡党委授予先进党总支、被安庆市环保局授予生态示范村08年度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平安村,并荣获08年度绩效考核全乡第二名,先后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奖励和有关部门的好评。 为了使村级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村部去年新增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开创了“求知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09年正月初八开学,目前已接受阳光工程培训达200多人次。在双培双带活动中,涌现出种养大户王结顺,养牛30头,养猪210头,去年种瓜蒌50亩,今年新增50亩;外出务工的彭从政回乡兴办铆钉厂,产销两旺;村主任聂升全在搞好村级工作的同时,带头办企业,他创办的东升塑料吹膜厂,生意红火,前来订货的顾客络绎不绝,解决了20余人的就业。村总支书记傅绍生创办的汽车减震器厂已投产,在他们的带领下,求知村的“双培双带”典型层出不穷。 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茶林场,年收入4万余元。近几年,多方争取项目,筹措资金,为民办实事。投资20多万元全长3公里受益面积1800亩的陈家堰标准化沟渠正在修建中;投资100多万元新建的500m3蓄水池解决了2000多人的饮用水,使全村80%的农户安装了自来水;全长9.8公里的硬化公路,纵穿全村;聂冲组组民人均集资580元,修通了全长800米的水泥路,使全组30多户家家通公路。为解决偏远山区村民住房的难题,村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要求,正在逐步实施康居新村建设。该村两委班子从一件件实事入手,以公道、正派、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充分信任,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求知村将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力争建成千亩瓜蒌、千亩茶园、千亩桑园、千亩油茶,努力打造一村一品,建沼气200口,美化家园,保护生态,治理脏乱差,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使这个天柱山脚下的小山村,木材用不了,花果摘不完、香茶采不尽,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都市人心驰神往的“农家乐”旅游观光村。 |
仙驾村 |
仙驾村位于痘姆乡中心地界,毗邻天柱山,距县城11公里,全村瞎43个村民小组,3326人,山场面积3889亩,水田1694亩,人均耕地0.6亩,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其它有棉花、茶叶、冬季油菜等,全村党员68名,女党员6名,总支下设两个支部共四个党小组。 2006年在党的阳光政策的新农村建设东风吹拂下,村两委为了村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首先以总支为中心改善村部办公条件,将原来的陈旧土瓦房全面拆去,投资29余万元,初步建成建筑面积550㎡的村部办公大楼。村部大楼的建成,为该村党员活动、农民培训、计划生育服务提供了活动场所。 2007年春夏,村两委为了改善交通条件,投资35.5万元,将村主干道总长1.83公里修建宽4米的水泥路,并且通至学校,此次工程建成是仙驾村人民受益最大的工程。 仙驾村党总支培养锻炼了一支好队伍,村党员干部能带头执行党的农村政策,为村民服务的意识强,98﹪的党员能正常参加组织活动,认真开展农民党员“设岗创星”活动,年富力强的党员都掌握1-2门以上先进实用技术,流动党员能很好的发挥“双向带动”作用。在09年初主题教育活动中,该村将汪岭水库仙驾村东干渠整修、胜利片人蓄饮水、新桥片变压器增容及该村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工程集中安置予以承诺与践诺。该村几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得到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 仙驾村两委将带领仙驾人民,不断在县乡支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大力发展经济,会在不久的将来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
红星村 |
痘姆乡红星村距潜山县城9公里,是潜山县痘姆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4.47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全村共38个村民组853户,总人口3254人。红星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其中1个非公企业党支部),5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4人。村“两委”(含选派书记)成员9人,其中交叉任职2人。近年来,红星村党组织一班人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这个主题,凝心聚力,努力强化自身建设,加强基层民主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积极发展集体经济,一心为民办实事,支部班子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该村村部建设及规范化管理工作成绩突出,多次为市、县提供参观现场,现已成为全县村级规范化管理的示范村。 阵地建设 红星村党总支在乡党委的领导下,新建了337平方米布局为“五室六有”的标准化村办公楼。该村以村部建设为契机推动各项工作规范化,依托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等活动场所,传播先进思想,用好远程教育接收终端资源,对党员和村民举行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研讨会。村级活动场所的建设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肯定, 2007年9月,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交流现场会在红星村召开。 搭建平台 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红星村党总支采取多种形式,创新活动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通过实施“双培双带”和开展“设岗创星”活动,推动各项工作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密切干群关系。红星村实行全程代理,为群众全方位服务。对广大群众反映情况,确定专人受理、登记,对群众申请交办的事宜,限期办结。三年来该村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六百余件,办结率98.3%,群众对村干部工作非常满意,切实使群众得到方便和实惠。 基础设施建设 红星村以党建促农建工作,多年坚持兴修不动摇,立志根除村内缺水问题。三年来,红星村党总支多方筹资,带领群众深挖整修当家塘48口;并对汪岭水库中干渠进行全面整治,该工程现已完工,此项工程投资51万元,渠道衬砌3500米,整治渠长6.5公里,12个村民组、1200余亩农田受益,受到市县水利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另外,还完成了20多万低压改造及高压增容项目,大大提高了家家户户的供电质量。一系列实事的落实,树立了党组织和党员实干为民的良好 形象。 |
鞔鼓村 |
鞔鼓村位于县城西10公里处,与梅城镇平桥村相毗邻,与天柱山隔河相望。该村面积6平方公里,辖24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689人,正式党员42人,支村两委干部总数4人(支委3人,村委3人)交叉任职。 支村两委一班人,团结奋进,极大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提高了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并带领广大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地提高科技种田含量。大力发展养殖户八户,并利用鼓洲沙地种植中药材,增加农民收入。 村党支部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坚持开展了党员集中学习培训活动;开展了无职党员“设岗创星”活动;开展了“双培双带”等具体实践活动。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建立活动党员台帐。加强了在优秀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方面作用明显,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体系得到健全和完善。结合“设岗创星”主题实践活动,以“践行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家园”为切入点,极大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在2007年“七一”被县委表彰为“设岗创星”先进集体、2009年被县委表彰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 围绕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制定村级发展规划。通过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等措施,增加了农民的收入;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现村集体正常年收入可达6万元。 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32万元对全长1.7公里黑河干道进行了清理疏通,并做了石砌,受到市、县水利部门的肯定和表彰,并给予1万元资金支持。同时对村1.5公里主干线修通宽4米水泥路。全村安装自来水户达85%,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8%。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