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村地处五桃公路沿线,是乡政府、乡直机关医院、中学、信用社、邮电所等所在地。
全村人口3016人,28个村民组,6名党员,耕地面积2524亩,山场面积1200亩,属丘陵地区,另有滩涂面积1600亩,泊湖后梢其中1000亩于2005年栽植意扬树,树木长势喜人,并基本成材。另600亩围圩造田,种植一季稻,还有养殖水面500亩,已全部养殖水产品,堪称鱼米之乡。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826200 | 246000 | -- | 查看 青云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姚圩村 |
姚圩村座落在高岭乡西北角,东接五桃公路,交通便利,全村37个村民小组,人口4237人,90名党员,总支部下设三个支部,7名村干,实有耕地面积5890亩,山林地960亩,可养水面600亩。 我村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辣椒、雷竹等,主产品水稻依托宏发米业公司,发展优质米生产基地,实行订单农业,该产品在2006年长沙食品博览会上获得优质米称号,取得绿色食品证书,今年在与我村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单位省人社厅的帮扶下,成功地实施了稻鸭共作生产项目,减少了农药污染,打造了绿色品牌。 目前,姚圩村农业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形成依托姚大圩万亩农业综合开发良田为基础的宏发米业优质米深加工企业,以军民特种养殖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及以肉牛养殖及深加工的三条农业产业化规模发展路线。姚圩宏发米业公司创建于1997年,是一家以稻谷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企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功晋升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依托优质米生产基地,注册唐家畈牌大米,实施订单农业。回乡大学生唐刘军依靠自己的学识,创办了军民养殖公司,利用我村闲置低洼、荒田进行改造、养殖南美白对虾、龙虾、黄鳝等优质水产品,产品主要销往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城市。今年我村又成功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利用山林水草资源进行肉牛养殖。目前,该项目已签订了征地协议,并开工建设。该项目落户我村,通过科技养殖,科学管理,能带动我村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我村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
双河村 |
双河村坐落在高岭乡北端,北与太湖县江塘乡小宫村相连、西与河塌乡四利村接壤,属丘陵地区。三条河流在全村穿境而过,东边与该乡社坛村接壤的是牯牛河,经香店组、刘东组、刘名组、王岭组、长塘组流至黑洋河,河上有桥梁两座,在该村长约3公里;西北方与该乡姚圩村接壤的是凉亭河,经肖屋组、杨湾组、姚咀组、小屋组、新店组流至黑洋河,长约2.5公里;在村中间的是黑洋河,把全村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经桃乱组、王岭组、刘屋组、朱屋组、姚咀组等15个村民组流至沙河,全长约6.5公里,有两座桥现已成为危桥。 双河村村部坐落在双河村的河西赖子庙街,全村共有村民组23个,河西共有村民组14个,河东共有村民组9个。全村常住居民724户、总人口2790人,耕地面积3185亩、水稻播种面积2850亩、山场面积1500亩,水面面积600余亩,有两座小型水库(分别是刘名水库面积约为55亩、高塘水库面积约为30亩)。刘名组、刘东组、桃乱组、陈屋组、姚咀组有经济林187亩、生态林40亩。 自2009年11月“村村通”工程实施后,一条3公里长的水泥路由高岭乡开发区直达双河村部,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2011年11月赖子庙街水泥路已贯通通车,河东联组5公里沙石路在新“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已全面贯通。全乡第一个标准化卫生室2009年5月1日在双河村投入使用,使群众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了国家的惠农政策,广大群众参合积极性空前高涨。2011年十二月底,60岁以上 人员的农村养老保险金已发放到手,全村广大群众的参保率达到90% 以上。 双河村世代以农业为主,改革开放后,在政府的引导下,每年约有800人在外务工,他们为家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另有一部分青年在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后回乡创业,目前,双河村有小型服装加工厂4家,解决100余人的就业。专业养猪户2户。服务从业人员达60余人。双河村人民在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的坚强带领下,集全村之力、集全民之智正在为创造美好和谐的生活共同奋斗着。 |
社坛村 |
社坛村地处宿松县高岭乡东北边垂,与太湖县徐桥镇好汉村相邻,全村国土面积7.86平方公里,总人口3389人,有32个村民小组,74名党员,五桃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方便,土地肥沃。全村土地面积3326.7亩,山场面积1865亩,可养殖水面1126亩,种植业以水稻、棉花、油菜为主,养殖业以家禽畜为主,近年来为调整产业结构,发民板粟110亩,意杨400亩,毛竹100亩,冬枣150亩,规模较大的养殖场2个,中小型服装加工厂3个,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500多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生活富裕,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
高岭村 |
高岭村位于宿松县东北面,与程岭乡、长铺镇相邻,距县城25公里,凉亭河水系下游,泊湖后梢,五桃公路横穿我村,交通十分便利。高岭乡煤矿、高岭乡自来水厂均坐落我村。全村共有人口3644人、村民小组26个、839户、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党员63名。我村国土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00余亩,大小圩堤13口,滩涂多,水面较广,资源丰富,白石圩、三角圩近两千亩以种植糯稻为主导产业,徐大圩两百余亩为“甜玉米”种植基地。2009年,高岭村申请为省级新农村示范村,高岭村正在加快发展步伐,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打造新村。 |
青云村 |
青云村地处五桃公路沿线,是乡政府、乡直机关医院、中学、信用社、邮电所等所在地。 全村人口3016人,28个村民组,6名党员,耕地面积2524亩,山场面积1200亩,属丘陵地区,另有滩涂面积1600亩,泊湖后梢其中1000亩于2005年栽植意扬树,树木长势喜人,并基本成材。另600亩围圩造田,种植一季稻,还有养殖水面500亩,已全部养殖水产品,堪称鱼米之乡。 |
汪冲村 |
汪冲村地处宿松县高岭乡东北角,东北边缘与太湖县徐桥镇相邻,西北与本乡开发区相邻,南面便是泊湖梢,是一个有山有水,生态环境优雅的真正鱼米之乡。 全村总人口数3776人,共31个村民组,847户人家,耕地面积2571亩,其中水田面积1347亩,旱地面积1224亩,山场面积1300余亩,水面积1600余亩,属于丘陵地区。总支部下设两个党支部,党员63人。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花生等。目前,我村拥有水稻种植大户三个,养殖水产户两个,生猪养殖大户两个,我村山青水秀无任何工业及自然污染是居家及投资选择的好地方,我们热忱欢迎全社会有志之干到我村投资。 |
枫林村 |
枫林村地处高岭乡东北角,距乡政府所在地6.4公里,三面环水,全村国土面积6.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00亩,山场面积1500亩,可养水面3000亩,盛产中华绒毛蟹、龙虾等特种水产品,是典型的鱼米之乡。全村32个村民小组,人口3126人,现设党总支委员会1个,党支部2个,党小组5个,全村党员78名,其中女党员10名, 支村两委由6人组成,平均年龄45岁。 近年来,枫林村党总支在高岭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五个好”党总支建设目标,切实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抓党建,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让农民增收。 村支两委紧紧围绕“发展是硬道路”的理念,千方百计谋发展,同心同德保平安。 1、以汪屋圩、幸福圩、陈屋圩等千亩大圩为基础,全面推广优质水稻、小麦种植,提高农民的种植效益。2、以傍天湖3000亩水面养殖基地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增加农民的养殖效益。3、以沈赵乐、汪叶华、叶邦国等畈鸭养殖场为示范,带动群众大力发展水禽养殖业、促进群众增收。4、依托全县首家农机服务的农民组织“宿松枫达农机合作社”,大力实施农业机械化生产,全面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提高劳动效益解放劳动生产力,把农民从传统耕作方式中解放出来。 二、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2009年,枫林村成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2年,叶屋组成为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通过多年建设,先后建成一座集村卫生室、农民书屋、警务室为一体的综合大楼,农民休闲广场,篮球场,新村部大楼,村部和学校附近安置太阳能路灯20盏,村主干道两旁全面实行绿化,全村群众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沼气池已建150口,组组已通砂石公路。 三、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村林场、水面都已承包,支村两委,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分片负责,各种植、养殖单位,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村集体年收入6余万元。 四、全面实行“阳光村务”。 村设立了“村务公开”、“党务公开”栏,村级财务年清月结,一般事务每季每月十五日前公开,大事务随时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枫林村近年来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美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幸福平安、绿色生态新枫林正展现在大家眼前。 热情淳朴的枫林人民时刻欢迎您来观光做客,考察投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