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村地处九姑乡北面,全村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全村26个村民组,农户823户,总人口3350人,耕地面积约4700亩。
新安村西北角是凿山,石灰石资源非常丰富,新安村境内蕴藏量大约在24万立方米,现已成立了宿松县凿山石料开发公司,走公路加塘口的方式进行石料开采和石料加工,现在采石塘口45余处,石料加工基地40处,破石机40台,农用车50部,铲车10台,输电线电5公里,变压器台5处,每年可开采加工石料100000万吨。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826202 | 246000 | -- | 查看 新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国赛村 |
1、地理位置:国赛村地处九姑乡东南方,西与本乡杨茂村接壤,东、南、北三面环湖,国土面积4.4平方公里,相距乡政府5公里,距宿松县城27公里。 2、地形地貌:我村属于一个偏僻的穷村,三面环水,全村由29个村民小组组成,地势丘陵,落差较大,地域复杂,居住集中。 3、行政概况:全村29个村民小组,1446户,4346人,耕地面积3343亩,水面面积350亩,滩涂面积600亩,长年外出务工1835人,贫困人口1112,278户,社会保障人236人。 4、经济发展状况 (1)资源情况:我村水面面积较大,由于多种条件制约,没有发挥很好的经济效益。 (2)退耕还林:面积285亩,由于管理不力,缺技术,效益不佳,亟待进行综合技术开发。 (3)农业生产:主产棉花1230亩,水稻2300亩,由于连年内河水位高,受灾非常严重。 九姑乡东监大赛湖,陆地与湖水接壤的长度大约在10公里以上,湖滩河叉不少;如杜溪叉(工农圩)、郑屋圩、杨屋圩、洪宇庙、叶屋叉、张屋圩、董家堰、黎屋叉、赵屋圩、曹子河等行之有效合水产养殖和开发,水产养殖面积在4000亩以上,湖滩开发面积可达6000亩左右.郑屋圩、杨屋圩正在开发,曹子河水产养殖可养面积在1500亩左右。 |
杜溪村 |
杜溪村地处九姑乡东北方向,全村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全村24个村民组,农户763户,总人口2831人,耕地面积约2856亩。 杜溪村11组在修建门口沙圹时发现一古墓葬。从部分村民家中集中起来的墓葬品有古钱币二枚,一枚为“太平通宝”,另一枚为“天禧通宝”,;瓷壶一只,大小陶罐各二只,墓志铭一块。该乡政府已派人将现场加以保护. |
九姑村 |
九姑村隶属安徽省宿松县九姑乡,总面积5.32平方公里,下辖2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51人,914户,全村党员81人。耕地面积3782亩,其中水田1942亩,林场1600亩,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3100元。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支村两委带领全村群众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九姑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量种植黑芝麻“霸王鞭”。种植黑芝麻历史悠久,但传统的生产方式存在着信息不准、市场不畅、效益不高的问题。为切实提高黑芝麻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九姑村积极筹集黑芝麻种植协会,采取协会+农户的形式,将农民组织起来,统一种子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九姑村加大农技推广力度,软盘抛秧,早育稀植,营养钵育苗等新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双低油菜”、“两系杂交系列”、“抗虫棉系列”等优质高效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林业产业化作为县委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做好退耕还林项目管理的同时,大力发展毛竹,薪林抑螺林,同时未雨绸缪,积极探索林果销售渠道,发挥了良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赶创基层先进党组织,争做优秀时代先锋。在县委、县政府新农村政策的指引下,九姑村新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热忱欢迎各界朋友来九姑做客! |
单岭村 |
单岭村地处九姑乡东北方向,全村总面积约9平方公里,全村24个村民组,农户806户,总人口3346人,耕地面积约3760亩。人均耕地近一亩。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大量的土地被闲置,许多的荒滩得不到开发,为了将大量闲置土地有效利用,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滩涂开发,扩大农产品种植。两名外地客商先后投资60余万元,一举将单岭村800多亩滩涂改造成良田。2008年,投资到单岭村搞农业开发的客商逐年增多,而且返乡承包滩涂的外出务工人员也逐年增多。单岭滩涂开发面积达1700余亩,年产粮食70多万公斤,产棉1200多公斤,每年还可以解决150人就业。 |
白马村 |
白马村位于九姑乡西北方,地处凿山南麓,属典型的山地丘陵,东与新安村相邻,西邻五里乡,南与油坊相邻,北邻长铺镇,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共辖22个村民组,全村890户,总人口3030人,宿舍复线、太下线分别经其西南部、北部穿过,境内有村级公路连接宿复线、太下线和张千线,形成完整的总道路交通体系。 我村为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产业发展和村庄规划建设成效显著。乡产业集中区坐落在我村,落户企业达10余家,有养殖规模居全市第一的金安禽业养殖示范基地,有投资人1200万元的宏基建材有限公司,已初步形成新型建材、禽畜规模养殖、特色农业等主导产业。村庄整治示范点按照村庄集中化、设施城镇化、环境生态化的要求,村容村貌大改善,赢得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
新安村 |
新安村地处九姑乡北面,全村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全村26个村民组,农户823户,总人口3350人,耕地面积约4700亩。 新安村西北角是凿山,石灰石资源非常丰富,新安村境内蕴藏量大约在24万立方米,现已成立了宿松县凿山石料开发公司,走公路加塘口的方式进行石料开采和石料加工,现在采石塘口45余处,石料加工基地40处,破石机40台,农用车50部,铲车10台,输电线电5公里,变压器台5处,每年可开采加工石料100000万吨。 |
油坊村 |
油坊村坐落于九姑乡西北边,全村面积约4.3平方公里,总人口2800,655户,18个村民小组,油坊地处丘陵带,传统经济以种植养殖为主。 作为九姑乡主干道的九油公路(九姑村到油坊村公路)建设,南起宿复路油坊村,途经九姑中学,北至九姑街,公路的建设于年内开工。该工程关系油坊村2800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油坊村参与承接产业转移、关系油坊村与周边的融合……建成后,油坊人多年以来建设现代油坊的梦想将会成真,公路整合油坊资源,完善九姑集镇布局,重彩浓墨补缀油坊秀色,凸现油坊社会风韵特色,展示油坊先进文明的精神面貌,彰显致达、厚重、纯朴的油坊人文内蕴。建成后,将解决全乡2800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并极大地改善油坊的整体面貌和形象. |
杨茂村 |
一、行政慨况 杨茂村座落在九姑乡1公里处,东靠许岭碎石,北与本乡单岭村相连,南与千岭乡雨福村接壤,西邻本乡九姑村,5公里水泥路贯穿全村,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全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660户,总人口2600人,劳动力人口1560人,流动人口829人,耕地面积2702亩,山地680亩,林地260亩,人均面积1.039亩,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二、经济发展状况 该村主要以农业种植水稻、棉花为主,人均收入56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南口圩、龙湖圩,承包费为9万元。 三、新农村建设情况 近些年来,村两委面临的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的实际,切实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庄、道路及电网布局合理,实现了组组户户通电,电视、电话普及率96%。自来水入户率80%以上,全村共建沼气240户,今年村两委筹资金70万元,重新修建了村办公楼,改善了村两委办公条件。一是将党员活动室作为党员和群众商讨问题的地方,真正做到民主管理与依法治村结合起来。二是为了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村民筹资及结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6万元,修建文化休闲广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为村民娱乐健身提供了场所,此外,在环境整治中,带头清理村庄卫生,并组织专业环卫工进行清理,制定了全村文明卫生大扫除制度。 四、村支两委情况 我村设有总支、支村两委成员5人,党总支书记孙江河,村委会主任孙江河,总支成员3人,村委会成员3人(其中女性成员1人)交叉任职1人,全村党员78名,村民代表36名,村两委班子成员为了村里的建设和村民的利益,真抓实干,今后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努力,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杨茂再创新业绩。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