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榜镇公山村位于来榜镇东北角5公里,公界山脚下。全村辖15个村民组,285户,人口1090人,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2亩,其中水田502亩,旱地200亩, 林地面积5460亩,桑园800亩,瓜蒌298亩,茶园600亩,茶叶基地5处,茶叶加工厂3座,村集体林场3880亩。由于地理位置制约,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和村民外出务工,2010年人均纯收入2855元。
2008年村“两委”进行了换届,选出村“两委”班子成员人8人,其中交叉2人,全村共有党员23人,其中女党员3人,村民代表30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828102 | 246000 | -- | 查看 公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清潭村 |
清潭村是来榜镇的东大门,座落318国道的两侧,总面积15.8公里,全村21个居民组,536户,1913人,总耕地面积1173亩,其中水田839亩,旱地334亩,山场面积18000亩。全村在册贫困户28人, 五保户28人。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是种植业(即茶叶、养蚕、三桠)和村民外出务工,2008年人均收入1800元。 2008年对村“两委”进行了换届,选出村“两委”班了成员6人, 其中1人交叉任职。全村党员24人, 其中女党员3人。 |
公山村 |
来榜镇公山村位于来榜镇东北角5公里,公界山脚下。全村辖15个村民组,285户,人口1090人,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2亩,其中水田502亩,旱地200亩, 林地面积5460亩,桑园800亩,瓜蒌298亩,茶园600亩,茶叶基地5处,茶叶加工厂3座,村集体林场3880亩。由于地理位置制约,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业和村民外出务工,2010年人均纯收入2855元。 2008年村“两委”进行了换届,选出村“两委”班子成员人8人,其中交叉2人,全村共有党员23人,其中女党员3人,村民代表30人。 |
斑竹村 |
斑竹村座落于来榜镇北部,东与公山村交界,南与来榜村接壤,西与和平乡毗邻,北与关河村相连,是由原斑竹和永安村合并而成,全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8亩,其中水田889亩,旱地369亩,山场面积3345亩,辖22个村民组,500户,2055人。该村距镇3500米,219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俗有“天堂九冲十三畈,抵不上上清斑竹畈”的美誉。蚕桑是斑竹村的第一支柱产业,全村共有桑园面积1950亩,90%以上的农户养蚕,其中养蚕10张种以上的大户有30多户,是安徽省蚕桑示范村。瓜蒌产业是斑竹村的新兴产业,全村瓜蒌面积1000多亩,茶园面积450亩,人均多经面积超过1.5亩,是远近闻名的产业结构调整专业村和示范村,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 2008年村“两委”换届选举,通过两推一选产生村“两委”9人,支委5人,村委4人,其中1 人交叉任职。实有党员43人,其中女党员5人。 村党支部-:朱王芳 书记:何炳扬 委员:汪正江 杨方才 汪泽涛 杨大龙 村委会主任:王传学 副主任:汪正江 委 员:王小燕 陈 华 王启良 村文书:杨文才 妇代会主任、计生专干:汪燕云 |
关河村 |
来榜镇关河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南坡,来榜镇的北部,公界山脚下,与青天、和平两乡接壤,209省道从中而过。2004年由原龙嘴、公路、两村合并而成。区划总面积9.388平方公里,全村辖21个居民组,563户,2048人。 关河村平均海拔605米,耕地总面积1629亩,其中旱地423亩,水田1206亩,山场6296亩,现有茶园720亩,桑园2010亩,高山蔬菜470亩,农民收入主要来自蚕桑、茶叶和外出务工。 全村共有党员53人,其中女党员8人。 2008年村“两委”换届,选出村“两委”班子7人,其中3人交叉任职。 |
枫树村 |
枫树村位于来榜镇东北4公里处,总面积20.9平方公里,2004年由原枫树和禾丰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辖23个村民组,全村共有433户,1724人,劳力资源数815人,常年及季节性外出务工180人,实有耕地面积997亩,其中水田722亩,旱地275亩,实有山场面积28116亩。 2008年村“两委”进行了换届,通过“两推一选”产生村“两委”7人,支委5人,村委3人, 其中一人交叉任职,党员40人。全村现有茶园700亩,桑园500亩,瓜蒌80亩,全年人均收入1270元。 |
黄泥村 |
黄泥村地处来榜镇腹部,镇内70%的企事业单位座落在黄泥村, 318国道和2009省道穿境而过,村部座落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4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由原黄泥、塘屋两村合并而成,辖27个居民组,1 个社区,有545户,2151人。全村耕地面积849亩,人均0.3亩,山场面积7180亩, 人均3.4亩,该村主要有茶、桑、菜、瓜蒌、水产养殖、小型企业等产业,也是全多经发展的主要村之一,人均多经面积1.2亩,2008年人均纯收入2700元。 2008年村“两委”进行了换届,选出村“两委”班子9人,支委4人, 村委5人;党员52人,女党员8人。 |
三河村 |
三河村位于来榜镇西南部,2004年由原三河、南山、永胜、余宕四村合并而成,总面积16.1平方公里,山场15321亩,水田1123亩,耕地1505亩,现有茶园2000亩,桑园3000亩,辖31个村民组,有648户,2480人。其中五保户31户,31人;低保户38户,131人;扶贫户328户,1262人。 三河村党总支下设三个支部,全村现有党员70人,其中女党员8人。村“两委”班子9人,支委5人,村委4人,其中2人交叉任职。 近几年来,村两委一班子人积极争取到了政策、项目、资金的大力扶持,三河沿线河堤灾后恢复、危改集中点建设、中央彩票公益金等项目的实施,给三河的发展注入200多万元资金的活力,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迅猛。2005年,三河村被安庆市政府确定为康居工程建设村,2006年被省政府定为“千村百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瓜蒌、蚕桑、高山蔬菜、中药材等产业成为全镇重点村,基本实现人均1亩多经,2012年人均纯收入4200元。名山生态循环农业观光园为特色农业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年产白丝200吨的企业落户后,极大地推进了该村蚕桑产业的发展。民营经济步入发展阶段,有砖厂、预制板厂等一批小型企业,年创收几十万元。 同时,三河村的文化建设也有较大发展,村部搬迁后,加大了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现有标准硬化篮球场一个,篮球架一副;乒乓球桌一副;村部大楼内有农家书屋、藏书2000余册;多功能活动室里还有投影仪、音响等文化信息共享设备一套;计算机五台;机顶盒、宽屏电视机一套;光盘30张;欢庆锣鼓一套等。 村部组织的文化活动常年不断。每年春节或国庆节都举办文艺专场演出,农闲季节举办的专项体育健身活动不少于6次,除雨雪天,村部广场每晚的健身舞蹈从不间断。文化体育活动和党员远程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丰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农民群众强身健体的积极性,改变了广大干群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民生工程项目的实施,为三河村的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三河村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必将步入全县的快车道。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马元村 |
马元村距来榜镇17公里,交通不便,是离镇政府最偏远的村,全村11个居民组,180户,690人,党员14人,其中女党员2人,流动党员1人。全村耕地面积555亩,其中水田面积385亩,旱地面积170亩,山场面积7500亩。主要经济来源是村民外出务工和种植业,全村茶园250亩,桑园350亩,瓜蒌230亩。2008年人均收入1400元。 2008年村“两委”进行了换届,选出村“两委”班了成员6人,支委3人,村委3人。 |
花墩村 |
花墩村位于来榜镇西部,是由原狮形与花墩两村合并而成,辖14个村民组,204户,716人, 总面积19平公里, 318国道贯穿全境。耕地面积529亩, 山场面积9487亩,茶园970亩,桑园350亩,瓜蒌60亩,高山蔬菜50亩,村办茶厂一座, 2010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 花墩村是岳西县内典型的茶叶专业村之一。村茶叶专业协会组建于1998年,在服务群众中实行“三服务、三合作”,即产前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进行技术合作,产中提供生产资料供应服务、进行生产合作,产后提供销售服务,进行营销合作,彻底解决了农民卖茶难的问题,使协会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会员198人,建设中心茶厂一座、小型茶厂两座,年产干茶15吨,销售收入150万元以上,全村人均茶叶收入超过2000元。 全村党员34人。女党员4人。2008年换届,共选出村“两委”成员4人,其中两人交叉任职。 |
横河村 |
横河村位于大别山腹地,岳西县域中心地带。境地在春秋时期为吴头楚尾,因其地形险要,是历代兵家所必争咽喉之地,也是鄂豫皖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根据地之一。 横河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村部驻地在G318国道线665KM处,东距镇政府15公里,距岳西县城39公里。 1992年3月以前,行政区划为横河乡,下辖茅坳、横河、泗州、下河四个行政村。2004年并四村为横河村,辖22个村民组,496户,1978人。 地形属高、中山区,雷音寺山脉和茅坳山脉构成倒U形山脊,横河一水中分,境内层峦迭嶂,风光秀丽,著名的风景区有:三道河、雷音寺塔、东葫芦河、古经庵、轿子顶、大小石浪六处,是一块未完全开发的旅游风景区。 地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小气候独特。生物资源丰富,有维管束植物两千余种,脊椎动物170余种。 名优土特产品种类甚多,已建成“岳西翠兰”、“油茶”、“毛竹”、“高山蔬菜”、“山野菜”、“中草药”六大基地,基地产品驰名省内外,畅销全国。 横河是革命老区。光荣的传统,红色的历史彪炳千秋。 横河是生态建设示范区。天然的氧吧,绿色的山野别具神韵。 横河禅宗文化悠久,雷音寺远古的钟声,古经庵曾经梵唱,使这块土地传承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宜居、宜游、宜开发;这里养身、养性、养天和。诚邀您到横河来!横河人民万分热忱地欢迎您! |
羊河村 |
羊河村位于来榜镇的南面,方园13公里,2004年由原黄花、鲍冲、朱塔三个自然村合并成羊河村,距来榜镇8公里、距县城31公里。全村31个居民组,558户2158人,现有耕地面积1388亩,人均0.65亩;山场面积13398亩,人均6.2亩,现有茶园500亩,桑园560亩,瓜蒌50亩,茭白50亩,由于该村崇山峻岭,地理落差大,贫困建档人口573人。 2008年进行了村“两委”换届,通过“两推一选”产生“两委”班子6人,实行交叉任职。全村党员51人,其中女党员6人。平均年龄48岁,初中文化占70%,高中文化占20%,小学文化占10%。全村主要经济收入靠茶叶、养蚕和外出务工。 |
来榜村 |
来榜村位于来榜镇的中部,总面积9.8平方公里,2004年6月由来榜、王湾、中河三个自然村合并,村部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23公里,全村有37个居民组,912户,3224人,是来榜镇最大的村。2008年建档贫困户239人。现有耕地面积1671亩,其中水田面积1102亩;山场面积9188亩。 2008年月4月村“两委”进行了换届,通过“两推一选”,村“两委”由9人组成,支委由5人组成,村委由4人组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实行交叉任职。村党总支下辖3个党支部,有81名党员,其中女党员18名。全村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业、养殖业和村民外出务工。2008年人均收入1850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