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河南村位于五河镇的东南边际。距县城44公里,东与田头乡接壤,西南与店前镇的原前河乡相邻,北邻本镇双河村,二○○四年六月由原茅山乡的永乐村河南村合并为河南村,总面积为22平方公里,人口1858人有30个村民小组,山场面积2.86万亩,旱地500亩,水田1260亩。
二、旅游发展前景及人文景观
大别山大峡谷就座落在我村花元组,与妙道山景区相连,距妙道山景区仅8公里,境内奇峰异石、龙潭瀑布,山川秀美风光宜人。自二○○○年投资以来,吸引了水少中外游客,现已被县政府招商整合为妙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景旅游。
我村境内有9处古民居,都保存完好且有它的历史其中坳上老屋,李冲老屋被县文物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茅山水口亭座落在本村李冲口。有300多年的历史,口内绿树成荫,风光秀美,水口亭石柱上刻有古对联:“青山从北上畔新桥威威狮子坐南朝,绿水自东来绕二潭泛泛莲花向西去”。
蒋民之祠曾建于道光元年距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保存很好。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县文物所也拔付经费进行整修,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价。
观音殿一座占地面积560平方米,据说很早以前,观音菩萨为当地老百姓救苦救难。曾在些处现身,且在石壁上存有观音石像模样,人们就在此地修建观音亭,后被文革期间毁坏及现扩建公路。2009年我地群众集资在公路里边重修观音殿,祈求风调雨顺、社会和谐。
何家老屋有银杏树5株,据当地老人们讲已有千年历史每到果熟叶黄季节也是一道亮丽风景线,进入此处口内还有人们传说的张果老扶石上天手印。及石峡口飞龙瀑布令人向往。
田冲组座落在我村东北角从李冲水口亭进不到700米,现存省级保护古树(枫树)三棵,其中2颗连体树,树大参天风景秀美。
三、经济状况
我村农民经济的主要是锡泊加工业,有锡泊加工户100多户约从业人员300人,年经济约560万元。从事种养业(百合、瓜芦、四季豆)50户,户均收入2万元。外出务工人员200多人,人均收入1.4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近几年随着农民收入大幅上级升,农村居民居住条件也有很大改善,70%农户已新做楼房。
四、发展愿想
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地方整体经济发展”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投资这块热土,我们以“全心服务,真诚合作”的理念,共建美好家园,共创我们美好的的明天。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828109 | 246000 | -- | 查看 河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叶河村 |
叶河村位于岳西县五河镇西北,1950-1962年叶河曾设立为叶河乡、叶河公社,1955年荣获县授予叶河先进文化之乡称号,现在的叶河村是2004年6月由原叶河村、曹河村撤并新组建军的一个村与中关乡沙村接壤,下辖23个村民组,412户,农业人口1620人,全村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5890亩,耕地1100亩,境内两条大河贯穿而过,水资源丰富,建有大龙潭等中小型电站五座,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多处,特色经济及品牌多样化。 一、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近十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叶河村户均1.8亩茶桑,人均收入千元,其中茶叶质量制作技术名列全镇,五河市场60%高档茶产自叶河,茶桑是叶河的支柱产业,目前村两委已积极实施特色品牌经济。(1)08年12亩从四川引进黄腊丁目前已基本试养成功。大的可以食用,现正在接受盛夏高温的考验,下半年准备扩大养殖100亩,着力打造黄腊丁鱼品牌。(2)07年实施的千亩油茶基地,现已成规模,长势良好,品牌茶油指日可待。(3)大龙潭水库清水鱼,色味极品,供不应求,品牌已响。特色品牌经济将引领叶河人走向富裕的明天。 二、自然资源 叶河村山水秀丽,水资源丰富,自然、人文景观很多,大小龙潭如两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其间,马园寨昂首挺胸,四门大开,日夜期盼人们开发光临。残缺的寨墙急待向人们诉说那满身的历史。周老相公登寨石、崇贞皇帝四太子逃亡途中的卸甲坪、大小龙潭美丽悲壮的传说一代传诵一代,只是传诵一代又一代的人都是一些人微言轻的山民,丝毫不能改变传说中人的命运。但人们相信这些原生态、处女地、大小龙潭高峡平湖水库,总会有出夜明明珠的那一天。 三、文化建设方面 (1)现有图书室1间,多功能活动中心1处,老年活动中心敬老院一座。 (2)非物质文化民众遗产五河高腔,源自叶河,解放前叶河一帮老艺人常年以唱戏曲高腔在霍、太、潜、英山等地谋生。1955年叶河被评为先进文化之乡。民俗文化曲艺高腔盛行至改革开放之初,现已后无继人。 (3)叶河现谨存古建筑宰相墓一座,官厅一处(已快倒塌)。 |
横排村 |
岳西县五河镇横排村位于岳西县西南部的深山区,距县城35公里,面积13.6平方公里,山场1.8万亩,耕地1035亩。全村17个村民组,298户,1140人,贫困线以下人口362人,占总人口的31%,其中特困人口140人,占总人口的13%,五保人口26人,痴呆聋哑42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是岳西县重点贫困村。我村基层组织健全,村干部精力旺盛。制约我村贫困落后的原因体现在: 我村是岳西县深山区,基础设施薄弱,劳动力素质低下,抵御灾害能力弱,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是致贫的主要原因:目前村级公路9.8公里,路面宽仅4米,尚有6个村民组未通公路,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通车状况是“晴通雨阻”;通电质量极差,未进行低压线路整改;劳动力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55%,致富技能知识贫乏;境内山高岭大、沟壑纵横,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山场的林木积蓄量少,80%的水田是冷浸田,加上兽害严重,塘、堰、渠年久失修,不能保证灌溉,农业产出率低下;山场、水电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空白。 我村民风淳朴,社会稳定,该村人民近几年来紧抓扶贫开发机遇,积极参加县、镇组织的致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新发展:基本实现了通电、通电话,电话入户率达到35%,40%的农户用上了简易的自来水,11个村民组通路。新发展高标准无性系茶园65亩,现有可采摘茶园320亩,村办茶厂年产干茶2000斤,带动了茶叶产业发展;外出务工人员210余人,是提高收入的主要渠道之一;正在谋划冲里组和寨河组两处装机150KW的小水电开发和高山蔬菜基地及协会建设,对全村经济发展将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村十分注重生态保护,一直积极争取马元寨和大龙潭旅游资源开发。横排村是“-高速”的经过地,又被确定为2008年“整村推进”村,村级各项事业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对此,村“两委”高度重视,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经反复研究,计划建设通村水泥路9.8公里,正在筹划连接来榜镇境内的318国道,实现村内公路与外界循环通连,村内组组通公路,彻底改善交通现状。全村人民对此非常赞成,积极慷慨解囊,捐资、投工投劳,据统计,到目前工程建设资金还缺口18万元。 由于我村地理环境恶劣,基础差,底子薄,村级各项事业发展在迎来大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实际困难。同时,渴望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援助。 |
思河村 |
一、基本情况 思河村位于岳西县五河镇西北部,全村共有21个村民组(即黄山、平岗、新屋、祠堂、中屋、思河、大屋、老屋、张冲、良上、形弯、汪屋、下冲、山排、高弯、上冲、山后、查屋、赵河、大岭、铁河等组),共有315户,总人口为1150人,其中享受低保对象户为39户,110人,五保户22人,低收入户186人。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90.5亩,山场面积约8000亩,村内有村部一所,学校两所,村卫生室一所。有村级公路一条,全长6.1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电话安装率90%,家庭电脑30部,户户有电视机,农民砖混(钢混)结构住房占50%。 二、经济发展情况 我村从2000年开始至今,大力发展锡箔加工业,到目前全村共有30%劳动力从事该产业,以周建平、冯亚宇等五户成立了锡箔营销协会,每年锡箔产品对外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左右。是我村强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共发展茶园面积450亩,桑园面积400亩,小蚕共育室2座:其中王后礼户每批可供蚕种40张,王泽普户共育室每批可供蚕种30张。板栗120亩,全村以王泽普为代表的典型大户仅茶桑两项年收入可达近2万元。瓜蒌种植面积达120亩,森林覆盖率58%。在七十年代建办了原鲁冲长岭林场,海拔800米,其建场面积2000亩,生产兼营松、杉、杂木、茶、桑、果、药等多种发展项目,场内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大有开发之资源优势,欢迎客商前来投资开发。 三、自然资源方面 众所周知,我村境内从大曲岭、山排到上冲一带大部分山场内温芷着大量石灰石矿产资源,经市级3211地质勘察队技术鉴定可以生产大量石灰,提炼高标号水泥产品。在50-70年代我地有两处石灰窑,对生产的石灰成品销售全县各地,质量可靠,深受用户好评。如时机成熟,我们极力要求政府部门通过招商引资渠道或通过申报立项进行开采。思河村境内由著名的思姑河、铁强河两大水系流域穿村而过,思姑河畔沿线有风景独特的毛狗洞、豹子洞,有景色迷人的红岩寨飞泉瀑布,壮丽奇观。铁强河沿线有很多美不胜收的连三井、送情潭、门板潭、鹰岩潭、养栗洞等名胜风景点,特别是最近两年来,通过招商引资的大力发展,顺从铁强河水系开发多座梯形电站,每座电站都建设蓄水库面,碧波荡漾,绿水青山,映入眼帘,尽收眼里,令人心旷神怡。更为重要的是大有发展水面养殖的价值,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四、文化建设方面 远近闻名古代建筑汪公庙宇,座落在我村境内,庙内设有汪公、三国名医华佗等高大的佛像,汪公,字号洞渊大帝,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汪公、华佗佛像深受民间爱戴。该庙宇四面青山环绕,依山傍水,庙前有古老大柳树护驾,有思姑河石拱桥连接,庙内动听音乐长期伴奏,迎来四面八方贵客,纷纷前来拜佛,令人流连忘返,清代年间,陈户古老祠堂在民国和战争年代,饱受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洗刷,留下痕迹至今仍保存完整。解放初期我村曾有一支木偶戏班活跃在民间进行文艺表演,流传至今。 改革天地放奇辉,开放城乡增异彩,我们坚信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村人民团结一致、顽强拼搏,思河的明天更美好,以上所述,请予登陆五河镇政府网。 |
桃李村 |
一、基本情况 桃李村位于五河镇集镇区,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全村2676人,31个村民组,原杨庄、桃李、钟形一个自然村合并,平均海拔400米左右,交通便利,组组通公路,与中关、菖蒲两乡镇毗邻,通讯、电力、水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人均年收入2500元,主持日常工作村干四人,设一个总支三个支部,现有党员76人。 二、主要资源 桃李村位于大别山腹地,水力、矿产及山场等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河流落差大,水资源丰富,现已开始新建拦门山水电站,装机容量5000千瓦,正在建设施工中,有港河300千瓦小电站未开发。经勘测,主要矿产资源有港河花岗石矿和马岩大型石子资源等待开发,其中花岗石贮量大,品味高易开采。 旅游资源丰富,天天妙空旅游路从我村穿过,旅游路边,有十全寨,寨上保存石门、石屋完好,有明清年间古战场,保存十分完好,具有很高开发价值。有濒临灭失民间老艺人崔道美,唱木偶戏四十余年,走遍太、岳、潜三县,另外,有八十高龄世界诗词名人崔致中老人。 三、名特产品 桃李村多年来在村两委团结带领下,致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养加工逐成规模,现有养猪大户三人,其中崔用凯年生猪出栏达500头,主要产品有茯苓、天麻、灵芝为主中药材,有香菇、木耳生产大户,反季节蔬菜大棚100亩,瓜萎基地700亩,幅射15个村民组186户。现有茶园1500亩,其中高标准茶园3000亩,桑园600亩,有成片板粟、杜仲基地。主要有手工制作舒福布鞋厂的传统手工布鞋和机制工艺拖鞋,另有锡箔加工遍布各组,村内有桃李服装加工厂,锡欣茶叶机械有限公司产品销售省内外。村内清湾商业区有全市最大手工茶交易市场,每逢春茶上市,清晨有三千多茶农到市场交易,日交易量达上百万元。 桃李村山场生态环境优良,山青水秀,民风淳朴,社会安宁,商业繁荣,合作开发前景好,投资回报高,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我村洽谈合作事宜。 联系人:崔春国 13965801368 崔道富 18955657842 办公室电话:0556-2453639 |
五河村 |
五河村总从口1380人,380户,19个村民组,总面积10平方公里。山场面积5250亩,耕地面积1025亩。其中水田面积763.93亩。 主要以茶叶500亩,桑叶250亩,板粟200亩。有药材协会金合专业合作社种植药材瓜萎、百合共50亩。有锡泊做坊150家。 村长:0556-2453039 书记:0556-2450726 |
响山村 |
一、响山村位于五河镇西距镇政府12公里处,主要是柏油路,村内所辖24个村民组,组组通公路。全村共1500人党员37名,外出务工200余人,山场面积15000亩,耕地面积1061亩,经林500亩。 二、响山村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1、有茶园400余亩,年组收入达120万元。 2、全村有锡箔加工厂二百家,四皮加工厂四家,纸花加工厂一家。年纯收入达250万元。 3、外出务工200余人年纯收入达200万元。 三、自然资源,拥有大片山场,山青水秀高山耸岭,河流陡峭,暴布繁多是开发旅游的天然条件。 四、文化资源,有二百多年的古老建筑,响山大老屋,有木扁1枝,有庙宇一座,名叫谱觉祥寺香火旺盛。有百年银杏树,引人注目。 五、响山是红军根据地,当年有经军十几人都是革命先烈。 联系电话 0556-2456407/2456182 |
河南村 |
一、基本情况 河南村位于五河镇的东南边际。距县城44公里,东与田头乡接壤,西南与店前镇的原前河乡相邻,北邻本镇双河村,二○○四年六月由原茅山乡的永乐村河南村合并为河南村,总面积为22平方公里,人口1858人有30个村民小组,山场面积2.86万亩,旱地500亩,水田1260亩。 二、旅游发展前景及人文景观 大别山大峡谷就座落在我村花元组,与妙道山景区相连,距妙道山景区仅8公里,境内奇峰异石、龙潭瀑布,山川秀美风光宜人。自二○○○年投资以来,吸引了水少中外游客,现已被县政府招商整合为妙道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景旅游。 我村境内有9处古民居,都保存完好且有它的历史其中坳上老屋,李冲老屋被县文物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茅山水口亭座落在本村李冲口。有300多年的历史,口内绿树成荫,风光秀美,水口亭石柱上刻有古对联:“青山从北上畔新桥威威狮子坐南朝,绿水自东来绕二潭泛泛莲花向西去”。 蒋民之祠曾建于道光元年距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保存很好。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县文物所也拔付经费进行整修,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价。 观音殿一座占地面积560平方米,据说很早以前,观音菩萨为当地老百姓救苦救难。曾在些处现身,且在石壁上存有观音石像模样,人们就在此地修建观音亭,后被文革期间毁坏及现扩建公路。2009年我地群众集资在公路里边重修观音殿,祈求风调雨顺、社会和谐。 何家老屋有银杏树5株,据当地老人们讲已有千年历史每到果熟叶黄季节也是一道亮丽风景线,进入此处口内还有人们传说的张果老扶石上天手印。及石峡口飞龙瀑布令人向往。 田冲组座落在我村东北角从李冲水口亭进不到700米,现存省级保护古树(枫树)三棵,其中2颗连体树,树大参天风景秀美。 三、经济状况 我村农民经济的主要是锡泊加工业,有锡泊加工户100多户约从业人员300人,年经济约560万元。从事种养业(百合、瓜芦、四季豆)50户,户均收入2万元。外出务工人员200多人,人均收入1.4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近几年随着农民收入大幅上级升,农村居民居住条件也有很大改善,70%农户已新做楼房。 四、发展愿想 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地方整体经济发展”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投资这块热土,我们以“全心服务,真诚合作”的理念,共建美好家园,共创我们美好的的明天。 |
沙岭村 |
沙岭村位于五河镇东北角,2004年6月由沙岭、东元两村合并而成。全村辖27个村民组,473户,1752人,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山场面积792公顷,耕地面积113.4公顷,其中水田76.6公顷,旱地33.8公顷。全村现有农村低保户64户,172人,五保户22人,应保未保32人,贫困重度残疾人34人。2007年人均收入1800元,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蚕桑、锡箔加工等种养业和加工业,其次是外出务工。全村程控电话普及率95%,移动通信覆盖率90%,村内有小学教学点二处,标准卫生室一所,2005年被评为安庆市生态示范村,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生态示范村。 |
百步村 |
百步村位于五河镇西南角,总面积14.6平方公里。由原林山、扪古二村合并而成。因境内有一地名“百步阶”,取村名“百步”,寓意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全村1769人,辖22个村民组,组组通公路,并于2010年将村级公路铺成水泥路面,“天-天-妙-空”旅游专线经村而过,村内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 百步村属茶叶资源大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茶叶、蚕桑、茯苓等种养业和外出务工。近几年通过致力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高等茶园和经果林。主要产品有:茶叶、油桃、茯苓、天麻。 |
双河村 |
五河镇双河村地处我镇西南,距县城33公里。与我县黄金旅游景区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大别山大峡谷毗连。总面积14.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208人,15个村民小组,组组通公路,全村山场约两万亩,山多田少,境内最高海拔一千二百米,最低海拔四百米。 |
茅山村 |
茅山村地处五河镇西部,辖19个村民组,396户,1456人,面积11.6平方公里,水田1059亩,山场12680亩。平均海拔580米左右。 该村主导产业以茶叶、蚕桑、中药材、板栗为主。年人均收入2600元,境内有水泥路5.8公里,交通便利,组组通路,是通往妙道山风景区的必经之路,拥有丰富的山场和水资源。安庆振茂公司在该村开发泡桐3000亩,长势良好。尚可开发一座小型水电站。 该村现有党员43人,主持日常工作村干3人。 |
妙道山村 |
妙道山村合并于2004年,为五河镇管辖的一行政村,面积14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人口1721人,20个村民小组,人均纯收入1800元,山场面积12000公顷,耕地1290公顷。 村部座落在妙道山村街道,地理位置优越、是全村经济、文化中心。境内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一纵多横的县、乡、村、组级公路,把所有的居民点编织在纵横交叉处或终端。境内拥有九年制一贯学校一所,幼儿园学前班一所。 该村旅游资源前景广阔。知名风景区妙道山坐落在我村的西北,吸引着国内众多游客,景观大门、收费大门有望建在该村上坪组。还有镜子石、石船岭、猪背脊、阳壤林场、石坪飞布等景点有待开发,一旦形成气候,发展空间大,商机无限。 该村境内现有五河中心卫生院下设的分院一所、村级卫生室一所。均为城乡医疗定点机构,一般常见病可不出村诊治,防控防疫、合医补偿、就医看病等功能较为健全,全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100%, 目前全村共有党员33人,其中女党员5人,党员发展对象3名,平均学历为初中。村“两委”针对村级发展提出以下六大战略: 立足农业是稳 多种经济求富 旅游辐射拉动 生态环保寻美 明德守法和谐 科学发展图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