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安庆市 >> 岳西县 >> 莲云乡 >> 长生村

长生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长生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生村简介

  长生社区位于县城西郊,距县城7公里,距莲云乡1公里,318国道穿社区而过。2005年列入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集中建房为突破口,新建石元,金龙,长生,牌坊,四个集中点。建成住房121户,居民595人。(其中男301人,女295人)建成区有1.1平方公里,长生村部,加油站,著名企业天仙河饮品公司等坐落在社区。社区范围属于新县城规划区。又在县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便捷交通优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商业网点40户,餐饮服务业5户,加工装潢业6户,小型板材加工业2户,社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40828201 246000 -- 查看 长生村谷歌卫星地图

长生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长生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长生村

  长生社区位于县城西郊,距县城7公里,距莲云乡1公里,318国道穿社区而过。2005年列入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以集中建房为突破口,新建石元,金龙,长生,牌坊,四个集中点。建成住房121户,居民595人。(其中男301人,女295人)建成区有1.1平方公里,长生村部,加油站,著名企业天仙河饮品公司等坐落在社区。社区范围属于新县城规划区。又在县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便捷交通优势,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商业网点40户,餐饮服务业5户,加工装潢业6户,小型板材加工业2户,社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平岗村

  安徽省岳西县莲云乡平岗村是安徽省岳西县经济开发区主战场。位于岳西县城以西2公里处,属于县城新区规划的中心区域,总面积9.8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5700亩,耕地面积2500亩,经济作物1000亩。全村现有人口4097人,劳动力2000人,常年外出务工经商650人。2005年人均纯收入2000元,贫困人口尚有198人,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基层组织健全,村班子年富力强,干群关系融洽,发展机遇良好,前景十分广阔。东(营)-香(港)高速公路连接线穿境而过,合(肥)-武(汉)高速预测线路横跨我村,村内县城新区与老城区之间双向四车道快速通道通过。境内树木葱葱,溪流潺潺,山青水秀,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成片的茶、桑、果、药等经济作物已具规模,批量产销。随着经济开发区建设的稳步推进,平岗村已成为岳西的一块热土,同时更是外商投资办实业的理想之地。大观园依托平岗林场,建设大别山映山红根艺有限公司,并多次承办映山红文化节,受到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岳西县委、县政府和莲云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村已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村两委领导班子在认真分析村情民意,融合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思路是:紧紧依托经济开发区这个平台,全力服务于经济开发区建设,整合村内人力、物力等多方资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努力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  

腾云村

  安徽省岳西县莲云乡腾云村距岳西县城以西4公里,背靠飞旗寨山(海拔1046米属于村内最高山峰)。腾云村是莲云乡政府坐落地,县经济开发区的主战场,腾云村面积11.8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2520亩,其中水田1870.5亩,旱地649.5亩,山场林地5675亩。腾云村共37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4013人。其中,残疾人15人(持有残疾人证),五保户44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00人。全村所有居民都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约3900人办理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占全村总人口的94.6%。    318国道贯穿腾云村内,县城与莲云乡之间的双向四车道快速通道已经通车,岳(岳西)—武(武汉)高速已经正式动工,穿过腾云村约1公里的路程。县道斯莲路在村内穿过,把我村与温泉镇融为一体,-公路也在我村内穿过,将中关乡、五河镇与我村紧密相连。    腾云村党组织现有党员89名,其中女党员6名,党员平均年龄40.8岁。总支下设3个支部:腾云一支部、腾云二支部、腾云协会支部。村级配套组织齐全,组织活动正常。   1988年省社会科学院辛秋水教授来岳西驻点调研时,提出“扶智扶文、脱贫脱愚”,“村民自治”。并于1989年在我村实行民选村官,让村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使我村成为“中国民主第一村”。在2005年岳西县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以来,我村已有25个村民小组,2000余亩耕地被征用。截至2012年08月,已经签订搬迁协议的共169户,已安置完毕的有86户。坐落在腾云村的园区企业有62家,失地村民在园区就业的约500余人。    村两委领导班子在认真分析村情民意,融合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形成的发展思路是:紧紧依托经济开发区这个平台,服务开发、借势发展、实现跨越、整合资源,迅速掀起“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热潮,努力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  

珠屋村

珠屋村  欢迎来珠屋村做客!--岳西县莲云乡珠屋村位于莲云乡西部,总面积9.8平方公里,辖34个村民组,926户,3443人。现有耕地面积1735亩,318国道贯穿其境。村内山场资源丰富,农业收入以茶叶、桑叶、板栗、天麻、茯苓为主,百合、瓜蒌、银杏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养殖大户不断兴起,花岗岩板材畅销全国各地。以采石厂、茶厂、林场、村卫生室为主的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落实。  

莲塘村

  莲塘村属岳西县莲云乡重点贫困村,该村有39个村民组,906户,人口3567人,2003年底人均收入1528元。2004年、2005年通过成立农机协会和农机协会支部,农村经济发生了不小变化,群众得到不少实惠,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人均收入达到1858元。    在困境中求索。多年来,莲塘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经商,厌农、弃农观念比较突出,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和妇女没有一技之长,并伴随着农村的耕牛数量急剧减少,“种田难、难种田”现象非常普遍,农村经济一直徘徊在低谷中。如何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这一问题时刻困扰着莲塘村两委成员。考虑莲塘村良田成片的实际,村书记储润生带领村部一班人经过外出取经求证,选择成立莲塘村农业机械服务协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和唯一出路强力实施。2004年成立了农机民间协会,后在县农机局、乡政府大力支持下,完善了各种章程和制度,2005年3月莲塘村农业机械协会正式挂牌。    协会本着“自主经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求发展”宗旨,以服务农业为目的,民主选举了协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定了理事会、监事会和会员代表大会制度,为全村群众提供从育秧、耕作、田间管理到收获等一系列服务。协会现有会员32人,拥有各种农业机械23台套。为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2005年8月又在农业机械服务协会中设立协会支部(现有党员6人)。走支部加协会模式,路子越走越宽。两年多来,邀请县农机局专家、农村农机土能人到村举办农业机械培训班3期,同时还将原有的5个老农机手组织起来,采取一帮一、一传一的方式发展了80多名农民学会了农机使用技术,农民传统经营方式正在莲塘一步步演变,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仅农机协会专业队就为该村及周边乡镇农民机耕农田4000多亩。据协会支部书记余光宇介绍,实行农机耕田等系列作业服务后,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15%,收入增长了20%。莲塘今年有60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回家学农机、学种田,学种养业技术,他们感触地说“在外打工非常辛苦,收入不稳定,家乡实行了协会加支部发展生产比在外面强,不亚于在外打工收入”。    协会在发展中逐步规范。一是支部促进协会规范管理,协会为支部增强活力。协会在组建过程中,党支部积极为协会的建立、运行和发展助力。建会前组织群众学章程,建立后监督按照规则办事,运转中支部成员兼协会会员带头遵守规章,促进了协会的规范化管理。党支部积极帮助争取上级各部门的支持,两年来为协会争取农机补贴1.5万元,为他们解决农忙时燃油困难。同时支部还积极依托协会开展 “双培两带”活动,使2名党员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1名符合入党条件的致富带头人加入了党组织,支部增强了为民办实事的实力,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二是依托协会为农服务,协会自身得到壮大发展。协会组建后,会员之间分工协作,有专门联系业务的、有专业农机手和维修人员,服务范围迅速扩大,农机效益得以充分发挥。近两年多来,除为本村400余户提供农业耕作服务外,协会的服务范围已涉及到天堂、莲云两乡镇6个行政村,为近千个农户4000余亩农田提供耕作等一条龙服务,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同时创收益25万余元。一心村民组农民储昭节原来外出务工年龄偏大,在家种田基本无任何经济来源,去年底借5000元买了一台小型手扶拖拉机,今年春耕一季除了收回投资外,还净赚4000余元。油坊组老农机手余良倍孩子上大学的全部费用,全靠他的一台农机收入。看到协会的发展势头,长生、腾云等村的30多名农机手都纷纷要求加入莲塘村农业机械服务协会。       莲塘村支部加协会的成功探索,较好地解决了支部、协会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顺应了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实现了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对接,较为有效地破解了新时期农民致富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实现了技术资源共享,提高了服务质量,培育了新的产业,有效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是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实践了发展主题。支部加协会的建立,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好地适应了当前农村市场经济和产业化的发展趋势,使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专业协会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二者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实现了农村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双赢”。党组织和党员积极带领和组织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协会在生产过程中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在实实在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实践中,广大农村党员群体在经济一线得到锻炼,先进性得以长久保持,更加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基层组织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二是搭起了党员与群众交流发展的平台,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和动力。建立协会支部以后,参加活动的对象都具有共同的群体性特点,特别是同一类型的党员在一起活动,有了共同的话题,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具有一致性,在活动中可以相互交流致富经验,共同分析服务对象,探讨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达到共同进步、共同致富的目的,因而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明显增强。    三是架起了“双培两带”的桥梁,扩大了能人的辐射带动效应。支部加协会,协会建组织,将同一产业中的党员以党小组为纽带,在党员产业带头人的带动下,通过党员“1+×”帮带活动,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了“传帮带学”培养的力度和学习交流的机会,既在致富能人中培养发展了新党员,加大了扶贫帮困的力度,同时还培养扶持了一批新的致富典型,在党员致富能人中培养了一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形成了“双培两带”的良性互动机制。  

关畈村

  关畈村位于莲云乡西北部,岳西县城西郊,距县城中心8公里。   一,经济社会概况   全村辖17个村民组,638户,2475人,总面积3.98亩,其中耕地面积1210亩。山场面积113亩。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小麦、玉米的种植有一定比重。近年来,由于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得到较大发展,建立蚕桑、茶叶、板栗、高山蔬菜等多种经营基地1000多亩,家畜家禽规模养殖户达20多户;第三产业以建筑、运输   商品零售及农产品加工为主,发展迅速;全村每年约500多人外出务工,劳务收入渐成经济结构的重要经济组成之一。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900万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   二,自然资源概况   地处岳西县境内的天堂盆地,群山环绕,山峦起伏,自然风光优雅,景色迷人。境内有河流两条,即莲云河和夏冲河,有小型水库一座,大小山塘83口,区位优势相当明显,有五个村民组与岳西经济开发区接壤,318国道沿村而过,距六潜高速公路岳西出口仅为5公里,组组通路,交通便利,保存有100年以上的古居3处,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拥有地质贮藏量较大的花岗石和麻砂钾长石矿藏,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三,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概况   通过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村内基础设施有明显改善,两条河流和一座水库得到治理,一条村级主路和三条支路得到硬化。建成了一个集中安全饮水点,新村部、卫生室及小学校已建成投入使用。村内95%的农户安装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基本覆盖全村,60%农户使用沼气,100%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计划生育工作协调发展,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四,组织和村民结构概况   设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各一个,其中,村党支部现有党员35人,支委会有-1人,副书记1人,支委2人;村委会主任1人,副主任1人(交叉任职),村委3人,“三位一体”计生专干1人,村民组长和村名代表56人,村监委会主任1人,委员2名。全村五保户28人(户),在册低保户41户125人,低收入户96户,364人。   关畈人民热情好客,纯朴勤劳,在“十二五”计划里,将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借助国家扶持政策,坚持自力更生,努力把关畈村建成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长生村特产大全




长生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