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村概况
一、 历史变迁
永久村于2004年由原小永久村、永正村、塘圩村合并而成。
二、地理位置
永久村位于新渡镇最北边,与范岗镇接壤;东邻合安路;南邻老梅村;西邻挂车河。距离新渡鎮7公里;距离桐城市15公里。
三、地形地貌
全村总面积为5.9平方公里,整个地形成长方形,北边有山林400亩,南边为农田4620亩,北高南低,水资源丰富,属丘陵地区,境内跨村主于道纵、橫各一条,村组主干道6条,水泥路7公里,沙石路7.3公里,桥闸162座,沟渠19公里(其水水泥沟渠6公里)。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小桥、流水、人家” 的美景再次在此展现,是集山水、原生态、农家乐等自然风光为一体的美丽村庄。
四、行政区划
永久村下辖37个村民组,64个自然村庄,1110户,常住人口4002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119名,劳动力2167人。卫生室一所,超市四家,小学一所(含幼儿园)。
五、经济发展状况
全村共有五保户43人,低保户45户,劳动人2167人。村內产业主要以农业、林业和多经为主,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村內有年产3000头能繁母猪、仔猪养殖厂2个;沿永正路水泥构件厂2个;塑料加工厂5家;200亩以上的苗木基地2个;3000多亩农田流转。有800人外出务工经商,1000人在周边乡镇企业务工,100人从事建筑、运输业,200多人从事种植业,2012年人均纯收入9980元,2013年人均纯收入为12282元。
六、 社会发展状况
近年来,村两委根据我村实际,紧抓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机遇,以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为载体,制定美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庄、道路及电网布局合理,实现了组组户户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100%,家庭轿车拥有率30%,楼房拥有率80%,新建移动基站一座,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全村,新农村建没初具规模,五保户、低保户生活基本得到保障,村级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新建村级卫生室验收合格投入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村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40881103 | 246000 | -- | 查看 永久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童庄村 |
童庄村现有146户,542人,辖4个村民组,主导产业是塑料加工,设党支部1个,辖2个党小组。现有正式党员20人,预备党员2人,积极分子4个。境内有企业200余家。 |
柏年村 |
柏年村现有农户799户,3016人,辖23个村民组,主导产业是农业。设党总支1个,下辖2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正式党员92人。预备党员2人,积极分子4人。 柏年村位于桐城市南端,南与怀宁县隔河相接。柏年村是农业科技示范村,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庄方圆,机下田。 村有10家无纺布制品加工企业,带动村劳动力300余人。1995年被安徽省委.政府授予带领人民群众奔小康先进村。 |
凤凰村 |
桐城市新渡镇凤凰村位于新渡镇镇区西南,是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凤凰村在2004年度5月份由石井,汪冲两村合并而成,位于新渡镇区中心西南边,有合安路贯穿南北,新姚路,新杨路穿境而过,是新渡镇政府所在地,东邻童庄,伊洛两村,南邻柏年河北堤,西邻杨树店村,北邻香山村。全村有20个村民组,507户,1965人,丘陵与圩畈各占65%、35%,为集镇结合部。总面积6.5平方公里(9750亩),其中:耕地面积2250亩(水田面积1950亩,旱地200亩),水面1000亩,山场3900亩,建设用地300亩,镇区建设用地200亩,由于新渡镇政府,镇直机关和不少企业,厂家供销网点座落于我村,逐渐形成了集镇规模。现设党总支1个,现有村两委成员5人,计生专干1人,团委书记1人和大学生村官1人。下辖2个党支部,9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77人,预备党员2人,积极分子6人。 我村严格按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0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工作要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全民创业行动”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经营合作化,村镇景观化和管理民主化为着力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和农民生活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实现我村面貌明显得到改善,新农村建设事业全面进步。 |
合城村 |
2004年5 月由合同.高城两村合并现合城村,总人口3100人,21个村民组。现设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2个,8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90人,预备党员1人,积极分子2人。 2008年5月,村两委通过多方面努力,杭州一家笔刷加工企业落户合城村,每年上缴村3万元,带动村劳动力200余人。 |
金圩村 |
金圩村现有农户790户,3008人,辖31个村民组,主导产业是农业,设党总支1个,下辖2个党支部,正是党员76人。 |
徐河村 |
新渡镇徐河村地处桐城市最南端,由原徐河村与桐圩村合并,206国道和茅青公路穿村而过。东与柏年村毗邻,西与梅城村相邻,南与怀宁县接壤,北与云水村交界,距镇政府5公里。至2012年底,全村共有35个村民小组,1020户,总人口4000余人,总面积6.5平方公里。村两委成员4人, 聘任计生专干1人,选聘到村大学生村官1名。全村耕地面积4000余亩,现已有3000亩流转种田大户。村民以劳务收入为主,兼顾小型养殖、加工业以及外出务工为经济来源。2011年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土地管理和房屋租金,村办养猪场年收入10多万元。 |
九重村 |
九重村是新渡镇一个行政村,位于桐城市新渡镇西部七公里处,邻村有徐河村、杨树店村、姚坂村、香山村,人杰地灵,风景秀丽,天蓝水清,山清水秀。设党总支1个,下辖孔岭、清白、柯松3个党支部,10个党小组,正式党员120人。现有农户893户,3258人,辖31个村民组,主导产业为农业,现有良田3120亩,已全部实现土地扭转;林地3100亩,已扭转承包1000余亩,主要用于发展油茶业。主要农产品:芹菜、栗子、酸莓、葱、大树菠萝、莲藕、椰子、橙子等。村内企业:三个养猪场、制刷厂、路面砖厂;村内资源:黄河矿、铝、含钾岩石。 2012年12月,九重村取得了桐城市第一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名额,当前九重村正阔步迈进新型乡村建设的大舞台。开放的九重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来九重村建厂办企、投资发展,我们竭诚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
老梅村 |
一、历史沿革 清朝乾隆年间,桐城县行政区划为5乡29镇168保,老梅树街隶属于就乡(即西乡)棠梨铺保。此时,老梅树街上街头黄龙闸处有一古老的腊梅树,相传有几个人合抱之围,是休憩喝茶的好地方。这里西高东低,来往着东西南北的过客。因有腊梅树,故称“老梅树街”,即现在的老梅村。2006年区划调整,老梅镇撤销,老梅村划入新渡镇管辖。 二、地理位置 老梅村位于合安路(206国道)以西1.0公里,东与土桥村为邻,南与新城村相连,西与香山村相接,北与悠久村相接。区内合九铁路从村西穿过。 三、行政区划 老梅村隶属于新渡镇,现有农户922户,3150人,辖30个村民组,主导产业是农业,设党总支1个,下设2个支部,即小菜园支部、水产养殖业支部。 四、自然条件 老梅村处于桐城市南部,属于丘陵河畈地带,以河畈地貌为主,地势西高东低。龙塘河以西为丘陵,其余区域为河畈地带。 老梅村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量较多,年均气温17~20℃。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历史最高降雨量为2270毫米(1954年)。无霜期较长,光照充足,适合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 |
新安渡村 |
现有农户1084户,4180人,辖37个村民组,主导产业是农业.工业。设党总支1个,下辖3个党支部,19个党小组,正式党员120人。 新安渡村位于挂车河北岸,合安路穿境两公里。2004年5月,村极区划调整,由原新安.院墙.新渡三村合并组成。村以工业强村,以工辅农为主导,现有大小企业80余家。 新安渡村党总支在党员管理上制定了党员先进性标准.新安渡村党员管理制度.新安渡村村民评议党员制度。 |
罗潭村 |
罗潭村现有农户301户,1272人,辖9个村民组,主导产业是农业·工业,设党支部1个,5个党小组,正式党员49人。 |
永久村 |
永久村概况 一、 历史变迁 永久村于2004年由原小永久村、永正村、塘圩村合并而成。 二、地理位置 永久村位于新渡镇最北边,与范岗镇接壤;东邻合安路;南邻老梅村;西邻挂车河。距离新渡鎮7公里;距离桐城市15公里。 三、地形地貌 全村总面积为5.9平方公里,整个地形成长方形,北边有山林400亩,南边为农田4620亩,北高南低,水资源丰富,属丘陵地区,境内跨村主于道纵、橫各一条,村组主干道6条,水泥路7公里,沙石路7.3公里,桥闸162座,沟渠19公里(其水水泥沟渠6公里)。依山傍水,空气清新,“小桥、流水、人家” 的美景再次在此展现,是集山水、原生态、农家乐等自然风光为一体的美丽村庄。 四、行政区划 永久村下辖37个村民组,64个自然村庄,1110户,常住人口4002人,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119名,劳动力2167人。卫生室一所,超市四家,小学一所(含幼儿园)。 五、经济发展状况 全村共有五保户43人,低保户45户,劳动人2167人。村內产业主要以农业、林业和多经为主,同时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村內有年产3000头能繁母猪、仔猪养殖厂2个;沿永正路水泥构件厂2个;塑料加工厂5家;200亩以上的苗木基地2个;3000多亩农田流转。有800人外出务工经商,1000人在周边乡镇企业务工,100人从事建筑、运输业,200多人从事种植业,2012年人均纯收入9980元,2013年人均纯收入为12282元。 六、 社会发展状况 近年来,村两委根据我村实际,紧抓新农村建设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机遇,以省美好乡村建设示范村为载体,制定美好乡村建设五年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村庄、道路及电网布局合理,实现了组组户户通电通水通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100%,家庭轿车拥有率30%,楼房拥有率80%,新建移动基站一座,移动网络信号覆盖全村,新农村建没初具规模,五保户、低保户生活基本得到保障,村级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新建村级卫生室验收合格投入运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村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
胜圩村 |
胜圩村位于新渡镇东南部,系由原胜塘村、姚圩村合并组建而成,全村共有37个村民组,960户,3780人,总面积13.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720亩,水面2600亩。沪蓉高速穿村而过,交通便利. |
土桥村 |
美丽的土桥村坐落在长江北岸,大别山东麓的“江淮第一城”桐城市境内,由原先土桥村、福元村、杨店村三村合并而成,因“土桥”地名由来已久,故统称为“土桥村”。全村总面积有7.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44亩,旱地420亩,山场2168亩,水面757亩,全村4180多人口,35个村民组。全村设总支部1个,支部2个,正式党员122名(男100人,女22人),预备党员4人,考察对象4人。2011年人均收入为5125元。全村居民100%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70%农户参加了农业保险。 新农村建设崭露头角。土桥村现已建成800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办公设施去齐全,管理程序系统正规。村内有公办中学1所,公办小学1所,幼儿园2所,私立高中吴汝纶公学1所,农家书屋1所。卫生院1所,卫生室1个,村内电力变压器7个台区,用电安全可靠。铺设自来水管道700多米,自来水用户120户,已启动安全饮用水工程申报470户。村内道路17公里,现已铺修柏油路7公里,水泥路2公里,砂石路8公里。全村污水处理下水道建设500米。道路路灯架设308盏。村内设垃圾池10个,近几年,改造危房20户,3200平方米。经几年努力,村内建成了农业科技园,华东塑料城。塑料城内进住了包括塑料、消防、胶印、修配等48家企业,连续八年是桐城市纳税先进村。 土桥村新农村建设始于2007年,由桐城市设计院实地考察,编制了土桥村2007—2015年规划蓝图。确定了一个中心村庄,六个布点村庄。现在布点村庄已成形的有三个。中心村庄计划八年逐步迁入居户100户,目前进住中心村庄45户。并计划每年入住10到20户。老村庄整治达到4个,改变了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 “江水滔滔,奔流不息,百折不回,终归大海”,在市场经济日益蓬勃发展的大潮中,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旗帜下,土桥人民正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坚定不移的把土桥村建设的更加美好。 |
云水村 |
云水村现有农户928户,3486人,辖28个村民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设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2个,8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92人. |
新城村 |
新城村现有农户840户,3100人,辖28个村民组,主导产业是种植业,设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2个,12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102人. 新城村与童庄村、柏年村、凤凰村、合城村、金圩村、徐河村、九重村、老梅村、新安渡村、罗潭村、永久村、胜圩村、土桥村、云水村、香山村、双墩村、杨树店村、姚板村、龙塘村相邻。 |
香山村 |
香山村地处新渡镇西北部,由原来的祝桥、古埂、三台、香山、曹冲五个村合并而成,属丘陵地区,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00余亩,林地面积11200亩,是个农林生产大村。童新公路贯穿香山村9.5公里,交通便利。现有村两委成员7人,大学生村官1名,200名党员,下设5个支部。51个村民组,1202户,人口5247人。 星级管理创先进、夯实基层党组织。香山村党总支要求党员要积极帮助周边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参与调解矛盾纠纷,为建立群众监督党员的有效机制,村党总支统一制作“0员户”牌,结合党员百分制考评,实行星级挂牌制度,让党员亮出身份,树起形象。(凡有一名正式党员的家庭户,均在门前醒目位置悬挂“0员户”牌,牌上贴五角星,百分制考评结果为90分以上的挂5颗星,80-90分的挂4颗星,70-80分的挂3颗星,70分以下的不挂星。)村党总支全面实施 “双向承诺”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党委委员每人联系5-15户,一般党员联系1-10户,全体党员与全村1202户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每名党员发放了党员手册。 加快林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香山村两委积极营造投资环境,吸引外出能人回乡创办企业50多家,涉及塑料加工、制刷、苗木、养殖等产业,总产值达2亿元,吸纳劳动力3000余人,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目前已有的省、市级龙头企业有:香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桐城文都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桐城路生科技养殖公司。香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已成立桐城市新香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将林地全部流转,规划建设一万亩桂花苗木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苗木产业发展,促使村级集体年增收20万元,村民年增收1000元。桂花园配套建设度假村等休闲娱乐项目,将香山打造成区域性现代林园风景区,真正做到“吃农家饭、住农家屋、游生态景、闻桂花香、享休闲乐”。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最终实现“山场盘活起来,生态保护起来,农民实惠起来,产业发展起来,企业壮大起来,村集体富裕起来”的多方共赢目标。 依托土地增减挂钩,加快新农村建设。香山村为桐城市新农村建设特色村,安徽省土地增减挂钩试点村,逐年完成51个村民组的拆迁安置工作。5个安置点规划建设为1个中心村庄,4个布点村庄,中心村庄围绕村部建设,住居村民500户,布点村庄围绕祝桥、古埂、香山、曹冲建设,住居村民800余户。各点将本着结合现状、逐步改造,试点示范的原则,采用集中安置、统一规划、产业带动的方式,建造以居住为主、休闲为辅的居民新区。 此外,香山村还开通了广播站,自办节目,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具有针对性、农时性强的产前、产中、产后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讲座,起到了服务群众、方便乡邻的作用。 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香山人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合作的情怀,狠抓经济建设不动摇,扮靓村庄新亮点,努力把香山建设成山清水秀、和谐富裕的新型农村。 |
双墩村 |
双墩村现有农户850户,3370人,其中农业人口3294人,辖25个村民组,主导产业是农业,设党总支1个,下设党支部2个,8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89人. |
杨树店村 |
杨树店村地处新渡镇区以西,属集镇控制区,东邻凤凰村西于青草镇中楼村毗邻,村共管辖44个村民组,涉及65个自然村庄,全村1189户,总人口4600人,村域面积1315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5575亩,山场面积3100余亩,水面零散统计500余亩,现全村规划中心村庄一个,布点村庄五个。中心村庄座落在姚屋、周冲两组境内。现已入住130户536人,现建房屋按2005年设计院规划设计建设,中心村庄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在2012年建成初具规模,供电、下水功能较为完善,公共设施较为齐全。 目前杨树店村正是市建设美好乡村试点村,现在的中心村随着人口入住的增多,加上村民的迫切需求,现急需占地1000平米的文化体育广场,急需解决自来水问题,为扩大中心村庄规模需硬化5米宽水泥路1.5公里,增加路灯15盏,建绿化池35个。 就现在的中心村庄拟并入村庄共14个。含大塥、上塥、庙嘴、巴毛、毛墩、蒋屋、姚屋、文公、和平、刘洼、中塘、板桥、眠牛合并成北街岭新村。达到总户数380户,人口1500人。 我村将努力朝着美好乡村建设的步伐前进,目标让路更加宽阔,让房屋更加崭新,让文化体育设施更加齐全,让乡村更加美好。 |
姚板村 |
姚板村现有农户754,2815人,辖26个村民组,主导产业是农业,设党总支1个,下设2个党支部,21个党小组,现有正式党员114人。 |
龙塘村 |
龙塘村现有农户880户,3145人,辖37个村民组,主导产业是农业,设党总支1个,下辖2个党小组,11个党小组,正式党员110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