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内蒙古 >>呼伦贝尔 >> 鄂伦春自治旗 >> 乌鲁布铁镇 >> 乌鲁布铁猎民村

乌鲁布铁猎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乌鲁布铁猎民村谷歌卫星地图)


乌鲁布铁猎民村简介

  乌鲁布铁,“山岭上的人”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乌鲁布铁猎民村地处大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区,在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北距旗政府驻地阿里河镇90公里,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鄂伦春”原意为“山岭上的人”或“使用驯鹿的人”鄂伦春人精骑善身,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鄂伦春族的民族标识文化是鄂伦春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仙人柱”是鄂伦春族的标识符号,鄂伦春族的居住文化围绕着游猎生产活动而产生,无论是栖居形式、聚落特点还是居住生活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游猎文化的特点。乌鲁布铁猎民村是1956年从奎勒河流域来到乌鲁布铁,1960年成立生产队,1984年成立村委会,1990年于讷尔克气猎民村成立联合党支部,2009年8月成立单独村党支部。乌鲁布铁猎民村共有50户,129人,集体耕地1500亩,可利用草场面积3000亩。2009年人均收入4200元。从建村至今,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历经三次历史性跨跃,放下-,走上了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发展道路,通过几年的共同努力,乌鲁布铁猎民村呈现出生产发展,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喜人局面。
  滑子菇
  根据乌鲁布铁猎民村劳动力多,就业困难的实际情况,按照旗委、政府提出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依托林区优势,决定发展用工较多的滑子菇项目。2008年春季,投资80余万元,建成占地5786平方米,实现100余名猎民就业的永久性阳光温室8栋。2010年新建3座大棚,现有11座大棚,种植滑子菇11万盘。这是鄂伦春民族在禁猎之后,猎民依靠各种补贴维持生活之时,建成的新兴产业。经过两年的发展,滑子菇基地不断壮大,2009年产值达到100万元。今后,滑子菇基地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进行产业化发展,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形成一体式的发展格局,力争把滑子菇产业做大做强,造福猎民,使猎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信息来源:乡风文明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150723105 021000 -- 查看 乌鲁布铁猎民村谷歌卫星地图

乌鲁布铁猎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乌鲁布铁猎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乌鲁布铁猎民村

  乌鲁布铁,“山岭上的人”   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乌鲁布铁镇乌鲁布铁猎民村地处大兴安岭东麓低山丘陵区,在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北距旗政府驻地阿里河镇90公里,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鄂伦春”原意为“山岭上的人”或“使用驯鹿的人”鄂伦春人精骑善身,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鄂伦春族的民族标识文化是鄂伦春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仙人柱”是鄂伦春族的标识符号,鄂伦春族的居住文化围绕着游猎生产活动而产生,无论是栖居形式、聚落特点还是居住生活等各个方面无不体现游猎文化的特点。乌鲁布铁猎民村是1956年从奎勒河流域来到乌鲁布铁,1960年成立生产队,1984年成立村委会,1990年于讷尔克气猎民村成立联合党支部,2009年8月成立单独村党支部。乌鲁布铁猎民村共有50户,129人,集体耕地1500亩,可利用草场面积3000亩。2009年人均收入4200元。从建村至今,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历经三次历史性跨跃,放下-,走上了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发展道路,通过几年的共同努力,乌鲁布铁猎民村呈现出生产发展,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喜人局面。   滑子菇   根据乌鲁布铁猎民村劳动力多,就业困难的实际情况,按照旗委、政府提出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要求,依托林区优势,决定发展用工较多的滑子菇项目。2008年春季,投资80余万元,建成占地5786平方米,实现100余名猎民就业的永久性阳光温室8栋。2010年新建3座大棚,现有11座大棚,种植滑子菇11万盘。这是鄂伦春民族在禁猎之后,猎民依靠各种补贴维持生活之时,建成的新兴产业。经过两年的发展,滑子菇基地不断壮大,2009年产值达到100万元。今后,滑子菇基地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进行产业化发展,从生产、加工到销售,形成一体式的发展格局,力争把滑子菇产业做大做强,造福猎民,使猎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信息来源:乡风文明网  


乌鲁布铁猎民村特产大全




乌鲁布铁猎民村景点大全